友人问道:“那你吃吗?” 富户嘿嘿一笑:“这新玩意让给百姓吃,我就吃祖宗传下来的米好了。” 友人呵呵了,说得好听,还不是不愿意吃。 占城稻的口感一直不被宋人接受,因为都觉得难吃,占城米在南宋时期一般是贫民吃,贵族富户还是宁愿吃传统的糯稻和粳米。 【李隆基时期,为了鼓励耕种,在皇家花园种下冬小麦;到了宋仁宗赵祯时期,皇家花园里种植的农作物就变成了水稻】 【农作物的更替说明了政权的交替,也象征着华夏的经济文明中心从北方来到了南方】 李隆基:政权交替,哼,现在大唐也吃稻米,只要安史之乱不发生,就轮不到大宋交替! “仁宗,挺好。”赵匡胤短暂地酸了一秒,想不到歹竹里出好笋,赵光义的后代里竟然有子孙能被叫做“仁宗”。 很快赵匡胤自己缓过来,吩咐下去: “给朕的后花园也种上水稻。” 能省下一笔买米的钱也好,能省一笔是一笔。 . 被赵匡胤短暂地羡慕一下的赵祯正在后宫花园里种水稻,而他的曹皇后,在后花园种桑养蚕,以帝后之尊,做男耕女织的典范。 赵祯听到天幕说到自己,顿时惊喜地抬头:“皇后,看,天幕说朕呢。” 经过天幕这么一宣扬,百姓应该都知道水稻有多重要,会积极种水稻了吧。 曹皇后含笑点头:“官家勤政亲耕,天下无不向官家学习。” 赵祯得意一会,又有些不满:“天幕没有提皇后。” 曹皇后完全不意外,史书不都是习惯性的忽略女性吗,后世可能根本不知道她在后宫中种桑养蚕。 曹皇后淡淡说道:“官家,无碍,只要陛下的功绩能被天下人知道就很好了。” 赵祯自己也想到了史书记载的事情,他愧疚地拉住曹皇后的手:“皇后为一国之母,是天下表率,朕会让史官一起记下来。” 曹皇后微微笑了笑,躬身行礼:“谢官家。” 【北宋时期,出现了华夏最早一部稻作品种志《禾谱》,共计收录稻的品种不下50个。】 【因为北方人的念旧,开始在田地里种植冬小麦,实现春种水稻冬种小麦,在一块土地上利用时间差复种,南迁后一直没能回返回北地的北方人通过吃小麦聊解思乡之情】 嬴政沉默了。 每到宋朝,他总是能感觉到跟后世隔了千年的距离,不了解后人的脑回路。 “既然思念家乡,为什么不直接打回去,收复故土?吃小麦能有什么用?”扶苏哪怕不是武将,也不能理解这种行为。 大秦连文臣也能上战场,这个时候的儒家也很能打,尤其是公羊之儒,嚷嚷着“百世之仇尤可报”,就这种逼人失去半壁江山的仇恨,换公羊之儒来,早就挥剑上战场了。 “听说这宋朝重文抑武?”淳于越快速撇清宋人跟儒家的关系,“陛下,这定然不是儒家正统,是酸儒、贱儒!” . 与此同时,董仲舒也正在对着刘彻抒发他的嫌弃之情:“难怪天幕嫌弃儒家,都是后人败坏我儒家名声。” 大汉如果只能靠口腹之欲报仇,那还打什么匈奴,直接多吃点牛羊马不就报仇了。 大汉的主和派也不是不敢打,是担心会不会伤民、耗费太大。而从卫青、霍去病去世后的境况看,主和派的担忧很有道理。 一旦战败,得不到补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大汉需要花费好多年才能弥补回来。 “吃小麦聊解思乡之情?为什么不直接打回去?”刘彻眼神里满是轻蔑,大宋再富裕,农作物种类再多,终究不是他所喜爱的风气。 刘彻直白地看向卫青提要求:“朕更想吃匈奴的牛羊马,卫青靠你了。” 卫青郑重行礼:“是,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愿!” 其他将军酸溜溜:哦,他们就不值得依靠?他们就没有名字? 【土地轮种带来的最明显效果,就是全国人口从980年的3710年增长到了0.94亿-1.04亿,这是华夏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正式破亿】 【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成为人口超过100万的国际大都市。 北宋时期,江南各地的户数是开元盛世时期的138%—325%,福建高达397%-681%。只要看看这个人口,再联想一下宋朝发达的商业经济、海外贸易,就知道宋朝为什么是世界的经济中心】 【但是,一切都败在了宋徽宗的手里。北宋有靖康之耻,南宋有崖山之战,华夏此后迎来了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 每次提到这里,荆咕就好气! 大唐人同样很气! 李世民看到这个人口眼馋死了:“大宋不要把这人口给我大唐啊!” 李世民都如此,刘彻和嬴政更不用说。 对比一下自己时期的人口和大宋时期的人口,齐齐郁闷了。 “一亿多人口,竟然打不过蛮夷……”嬴政深深地不理解。 他又不是没跟匈奴打过交道,匈奴生活的草原环境更艰难,人口更少。 一亿多人就算都是老弱妇孺,就算力气小点,一人拿块石头也能砸死对方吧? 这么多人,面对敌人都不会反抗的吗? 嬴政不理解,正如组织东京保卫战的李纲一样不理解。 他在金人入侵时组织东京保卫战打赢了,为什么反而被贬官了? 徽钦二宗都被俘虏了,为什么他反而又被起用还升官了? 等他想再次主战,想对内改革对外抗金,一雪前耻时,怎么又被贬官了? 靖康之耻他作为大臣都不能忍受,官家作为帝王怎么能接受? 李纲不理解。 一直不理解。 直到天幕重提旧事,李纲还是不理解。 “皇位真的比国家还重要吗?”李纲看着天幕,想起赵构的态度,眼里老泪纵横。 就算天幕出现了,官家这副态度,大宋真得还有救吗? 【宋朝时期,有了一项技术性的突破,那就是农师制度。州县官府任命精通农事的人为农师,由他们推广种植技术,农师还有督促农人的责任,负责向州县官府告发荒废农事的人。】 【元朝继承了宋朝的农师制度 设置农官 管理农业生产 监督和劝诫农民生产。】 到蒙元政权时 来自草原游牧文明的蒙古大汗们依然顺应了汉人的农业文明 官府制作《农桑图》《耕织图》等表现农业生产的绘画 在民间推广和刊印。 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知识 元朝政府还组织了一批农学家编写《农桑辑要》 总结前朝农业生产经验 把《农桑辑要》印刷出版后颁布到各个州县用以指导生产。 《农桑辑要》也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官修农书。 在农业管理上 元朝政府颁布了《农桑之制》 把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提到了法律层面。 . 天幕上一系列介绍元朝官府的农业措施 也前朝的皇帝都看呆了。 不是说元朝是蒙元吗 是草原游牧民族 这做起农业措施来 还有模有样? “不就是官修农书吗?朕也可以!”刘彻一把蒙元代入匈奴 拳头就硬了 攀比心也起来了。 嬴政更为自信:“纸张也有了 农家人也有 大秦可以让华夏历史上的官修农书再早几千年。” 什么农师、农官、农书 大秦的了! 【元朝出现了农学家王祯著作的《农书》 出现了更多的水稻种植工具 以耕、耙、耖为主的水田整地技术 “秧马”这样专门为插秧、拔秧而设计的农具 出现了手耘、足耘的耘田技术 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项由中央政府派遣农家技术人员入乡的政策 在几千年后的西方 才刚刚出现】 一直隐形的忽必烈微笑起来:没错 既然入主中原 中原皇帝能做的 蒙古皇帝也能做! 他改蒙为元以来 灭南宋后 继承了汉人的政治制度。 他同样看重农业 设立了“司农司”、“劝农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 以劝农成绩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 并令人编辑《农桑辑要》于至元二十二年颁行全国。 现在看来 他的政策果然很好 连后世也在夸。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 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请问大家知道它是以什么立国的吗?】 【它是科技强国 是军事大国 也是商业巨头。】 【但是 美国是以农立国。】 【接下来 我将为您介绍 美国特殊的农业政策——“顶天立地”】 【大家可以从中看出 与宋元相似的农师制度】!
第52章 第 52 章 农耕帝国5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上所有人。 华夏“三农”专家朱信凯也曾说过:美国掌控和打击全世界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粮食。】 南宋朝君臣闻言集体激动。 原来粮食也可以打击敌人,他们不缺粮食,是不是可以打击辽金西夏? 【在美国立国之初,杰斐逊总统就提出理念:以农立国。 此后历任总统虽然执政理念各不相同,但都不约而同的以农业为基本,形成了重农主义传统。】 【大家知道,美国人最初是从英国殖民地里独立出来的,美国很多理念来源于欧洲。这包括重农主义思想,来源于欧洲】 【在17世纪以前,法国是重商主义;17世纪之后,法国形成了重农主义学说,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是魁奈。】 “这法国又是哪个国家?”朱樉在下面小声跟兄弟们议论,本来不想被父皇知道后骂他又不好好听天幕,谁知道被朱棣听到了。 朱棣笑得很虚伪:“法国就是抢过故宫和圆明园的国家,天幕讲得太多,二哥定然是已经忘记了。” 朱元璋眼神冷嗖嗖看过去,没好气道:“什么天幕讲太多忘记了,我看他分明没好好听!不学无术,作恶多端,除了吃喝玩乐杀人放火什么都不会。” 朱樉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根本不敢反驳,只敢用怨恨的眼神瞪着朱棣。 朱棣根本不带怕的,二哥除了在自己府上能作威作福,欺压一下无辜百姓,还能有什么本事? 论打仗论武力值,哪一样比得过他? 朱棣想到这里,冲朱樉笑得更热情了,把朱樉气得不轻。 “都给朕消停点!这17世纪按照时间算,或许就是大明,都给朕认真听!”朱元璋岂能看不出儿子们的明争暗斗,不耐烦大声一吼,老二老四集体作老实状。 【17世纪正是华夏的明清时期,也是欧洲“中国热”的时期。当时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魁奈等,非常崇拜华夏文化,很难说魁奈的重农主义没有受到华夏重农思想的影响。】 【魁奈不仅喜爱华夏文化,也十分尊崇孔子。他曾经撰写《孔子简史》,对孔子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在将孔子与古希腊圣贤比较时,魁奈明显褒扬前者而贬抑后者,说孔子的《论语》远远胜过古希腊圣贤的哲学。】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68 首页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