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赵章光为国家赚取了宝贵的外汇,同样被誉为民族英雄。】 赵章光,是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发明奖的华夏人,先后获得“法国巴黎工商会金杯”、“一级骑士勋章”奖项,先后二次为二任日本首相治疗脱发,八十年代靠着一个配方成为亿万富翁。 他为国家创造了2000万的外汇,国家民政部曾经在人民大会堂为其庆功,甚至曾经有外国间谍来华夏打探配方。 为了防止配方泄露,国家安全部把他保护在钓鱼台国宾馆,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不是只有打仗才能成为民族英雄的,把华夏产品卖到全世界,赚取外汇为国家发展建设,同样是民族英雄!】 不同朝代的商人巨富们赞同的疯狂点头! 没错,他们交税那么多,为什么还要贬低他们不事生产? 不论是与关外的蛮夷交易,还是与海外的洋人交易,哪一次不是提着头冒险,稍一翻脸砍了人就跑。 这种贸易中,商人与海盗的身份是灵活转换的,你也不知道自己的交易对象到底是人是鬼,也不知道这一次贸易带回来的到底是钱财还是丧命。 但是这样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在朝廷封爵,想都不要想,除了官商,其他商人就是待宰的羔羊。 【最后,回到这一个视频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华夏现在的银子这么便宜?】 【因为,科技带来的技术升级!】 华夏的白银,其实总含量不大,并且品级不高,含有杂质,所以明清时期用银本位时期,白银需要大量进口,因为以明清的技术做不到提纯白银。 但是现在,有了电解制银法。 电解制银法可以在铜矿、铝矿、铅锌矿等矿石中提炼铜铝,这样银单质会直接聚集在电极上,轻易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银,只要使用电解法制取的金属,都可以顺便提炼一点银。 根据史料对比,明朝以前,总共提炼出1.5吨白银,从海外获得1万吨白银; 清朝最巅峰时期,华夏白银的保有量曾经突破过4.5万吨。 这是数千年的采矿和贸易积累下来的。 但是到了2021年,华夏工厂提炼出2.46万吨白银卖向市场,同年全球总共提炼出2.8万吨白银卖向市场。 ——这只是一年的量。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我国的银首饰如此便宜的原因,感谢科技!】 “什么是电解法?电解法如何提炼?” 缺钱缺疯了的朱元璋被大明末年白银帝国的崩塌刺激的快疯了,现在知道白银原来可以人为制造,更为疯狂。就差冲进天幕去逼问荆咕了。 可惜,荆咕没有继续讲白银了。 【现代的农业,可以从普通的农产品做成高端农产品,从讲量变成追求质,从生产到采摘都有严格要求。】 【各种商品同样如此,低端产品卖出千万件,也敌不过高端产品一件的利润。】 最典型的属于高精尖科技,属于被美国要求荷兰限制对华夏出口的光刻机。 华夏造出中低端芯片光刻机后,美国开始要求荷兰光刻机朝华夏倾销中低端光刻机,从曾经营收比例的8%疯狂飙涨到46%! 然而高端光刻机依然处在制裁状态,不允许出口到华夏,怕的就是动了美国高端产业的蛋糕。 【科技,商业,同样是息息相关。】 【不能一直以小农经济的思想来做生意,这样在面临外国大资本的冲击,死的非常快,套路完全没变。】 欧美常用的商业手段,就是先低价大量倾销,打垮国内市场。等到国内产业链崩塌,就开始涨价,抢占市场份额。 无论是美国的粮食战争,还是后来的花旗参,都是同样的套路。 但是,招不在老,管用就行,毕竟用在华夏商场上,屡试不爽。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文人厌恶商人,觉得商人逐利,但是文人参加科举难道不是为了利?】 【权力是利,名望是利,地位是利,家族扩大是利,子嗣众多也是利。】 【这天下,逃不过一个利字。】 若是科举之后不能封官掌权,你还会十年苦读吗?若是在地方为百姓做事,既没有俸禄也没有权利也没有名望,你还愿意服务百姓吗? 有多少学子,口口声声说为造福天下读书,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 翻阅史书,屈指可数。 豪族土地兼并后喜欢劝皇帝“轻徭薄赋”,为的是百姓吗?一部分是,但也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的庄园和土地不用交税。 大家族打压私人商业,然后自己派族人去经营垄断商业,但是因为是权贵,连税都不用交,原本应该交到国库的税务最终落到大家族的手中。 这就是为什么,王朝末期往往国库空虚,但是世家权贵中饱私囊,家中金玉满堂。 【王朝初年,为了恢复生产,限制商业是应该的,因为农业是基础,首先要吃饱肚子;】 【但是农业发展起来后,再限制商业,会导致失去土地的农民更加贫穷。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限制豪强土地兼并,除非你像现代一样完全土地国有化,但是封建阶级之所以叫封建阶级,本身就伴随着阶级不平等,“打土豪分田地”放在古代不太适用。】 【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商业是富民。】 【这二者,缺一不可。】 【瘸腿的下场,去看看王朝末期的国库账本,再看看世家的仓库,就知道了。】 “清账!” 同样穷疯了的朱棣还记得天幕说过的沿海官员的餐桌,现在天幕结束了,打算开刀了。 他眼神阴沉:“朕要亲自清账!” 朝廷穷到要发胡椒做官员俸禄了,沿海官员竟然可以那般有钱,不知道是那不管事的嘉靖皇帝在位时是这样,还是从现在已经开始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观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西方列强国家一边集体不承认华夏中医学院的学历,打回中医的论文,一边大力收购华夏的中医药草公司。】 【注意,这里面还有日韩。许多汉方中草药,产地是华夏,但是品牌是日韩。】 【为什么这些西方列强对华夏医药要一边诋毁一边收购?】 【西方列强不断研究华夏人的血液与基因是为了研究什么?传说中的基因病毒与基因战争真得存在吗?】 【下一卷,带您进入“医学与生命”,一起去看,那些帝王的死因之谜,看东西方的医药竞争,看血液与基因的神奇之处!】!
第115章 第 115 章 后续影响1 又是一天清晨。 巴清从宅院里走出来,被逐渐变凉的晨风冻得下意识一个哆嗦,她的孙女连忙给巴清披上厚披风。 “哎,老了,比年轻时怕冷多了。”巴清接过拐杖,嘴上说着老了,行走起来依然是步伐矫健。 她带着自己孙女和另一名车夫,一起赶着马车走在咸阳城的大街上。 路上,巴清掀开窗帘看向大街两边,又看到了很多新店铺。 “挺好。”尽管并不知道那些商铺是谁家的,巴清还是心情很美妙。 看着大街日新月异的变化,巴清有一种重回青春一般活跃的心情,每日都有新的好的变化,触动的巴清也受到了影响。 马车直奔今日的目的地,停在了新开的巴清家族开办的学堂面前,是一家私学: “巴氏学堂。” 看到后世商人参与各种活动后,巴清最受影响的还是商人对学子的赞助。 她深刻记住了天幕提到的鲶鱼效应,自己已经年迈,巴氏下一辈却并没有特别出色的年轻人,她的儿孙们只能堪堪守成,面对如今的开拓之世并没显现出太大的能力。 所以,巴清拿出了自己个人的钱财,征求皇帝的同意后,办了一家私学,专门为民间的小孩提供教育。 她的巴氏学堂男女学生都有,大秦的男女大防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巴氏学堂有意把束脩开的很低,短短的几天时间报名的学生就满员了。 作为一所小学,学生年龄也小,在家里也干不了太多的活计,尤其是家长们看到天幕上各种人才都是会识字会读书的人,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也或者说,其实一直都知道,只是以前没条件。 巴清去学校巡视一圈,临时买下的大宅院里,分为几个教室,聘请了三位夫子,一名男夫子,一名女夫子,还有一位巴氏的账房,专门管学堂的开支,也包括教授学生们算数,毕竟这里主要是为巴氏商行培养人才。 学生们数量相比现代很少,加起来有五十人左右,年龄都比较小,最小5岁,最大10岁。 虽然《周礼》规定男子十五岁才算成丁,但是一般10岁的孩子就算半个壮劳力了,10岁的男孩要跟着一起下地干活,10岁的女孩可能已经在跟着母亲学习刺绣纺织,大部分都得在家承担一些家务活或者工作,反而很难有时间出来学习。 巴清挨个看完后,让人把早就制定好的鼓励制度贴在学堂大门口专门立起来的粉壁宣传栏,上面写着每月一考,前三名什么奖励。这也是按照他们商业的查账模式来的。 考虑到这些平民孩子还不识字,巴清让夫子们转达给学生们,听着学堂里传来的欢呼声,巴清笑着走出巴氏学堂。 “听说乌氏出钱修了大桥?过去看看。”巴清对着车夫说道。 她们上了马车,车夫很快就驾着马车抵达了还在修建的乌氏大桥。 乌氏大桥位于咸阳城的城外,是为当地的农人搭建的,是一座石桥。 巴清下了马车,首先看到的却不是石桥上明晃晃的招牌“乌氏桥”,一眼扫过后,看向了乌氏桥另一边同样在修建的学堂。 学堂的大框架已经搭建出来了,门楣上的“乌氏女学”牌匾十分醒目。 出钱的乌氏倮就在现场督工,看到巴清,主动朝她走了过来。 “你的学堂已经学生招满了?” “是。”巴清看着那大框架,颇为叹服,这一看就很有钱啊。 “我买的宅子,不如你这自己建造的院子大。” “就因为是女子,后世连我的性别都不记清楚,我就要专门开办女学校,气死那群臭男人!”乌氏倮也已经不年轻了,常年奔走于草原放牧让她脸上满是风霜,比中原女子气势更为凌厉。 她身材高大,骨骼分明,腰间挂着短剑,手里拿着马鞭一直在把玩着。单独看她高大的背影会误以为是男子。但是转过头来,依然能看出女性的英气美。 巴清笑道:“你先试试水,等我的学堂开起来了,以后开个高级的女学。” 乌氏倮也笑了:“好啊,你等在这里呢,打算接我的小学生?”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68 首页 上一页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