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如今还养大了一个,说话办事都有模样,养在膝下,聊以慰藉此生。 且说江南林如海接到圣旨,奉命与扬州同僚交割事宜,便带着一家老小乘船北上,中途听闻,新皇竟然向守孝的苏哲传去旨意,命其孝期过后速速回宫。 至于职位如何,圣上不曾透露,如此愈发显得旨意暧昧无比。 苏哲如此淡然,想来也是料到这一点,先前他被打压,扔去馆里修书好几年,兴许只待今日的起复。 北上之路林如海走过许多次,顺风顺水,很快就到京城。 林家离京渐渐近了,贾母一日里要问好几次,终于等到那一天,林如海径自入宫面圣,贾敏带着哥儿姐儿往荣国府来,东西二府太太奶奶都陪在贾母身边,满满当当,盛装打扮,候在荣禧堂,就连贾琏的媳妇眼看就要生,还是挺着个大肚子不能缺席。 “老太太,姑奶奶和哥儿姐儿,马上就过二门了。” 外面一声通传,贾母伸长脖子,再等不得,直接起身往外走。
第一百三十二章 贾母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亲自起身相迎。别看贾母年岁已高,当下却十分灵活,反而把丫鬟和媳妇们都甩在了后面。 众人连忙道:“老太太,您慢些。” 贾母走出正房去,恰好看见贾敏和黛玉走进来,母女俩也顾不得还在外边,相拥而哭,众人好容易劝住。 贾母一手牵着贾敏,一手牵着黛玉,满眼对这笑意,往荣喜堂进坐定。 贾敏领着黛玉和几个没见面的侄儿媳妇见礼,见贾琏的媳妇身子沉重,问过她一切都好,特意让她先回去歇着,今后自是有周全之事。 贾母也发话让赶紧去歇着,好生休养,崔氏将媳妇送出荣禧堂,又回来和众人叙话。 贾宝玉自然不在贾母跟前,林璋和林珺都是半大的人,现下算是外男,家里的迎春半大不小,还有年轻媳妇,林家两兄弟总要先去在外院与贾赦等人相见,最后众人一起再到老太太跟前请安,这样的礼节才显得有规矩。 宝玉作为男丁,一早也被贾珠弄到外面去,现下心里一面是见了表兄们的欢心,一面又惦记着还没见到面的林妹妹。 外面的大人有很多话要说,贾政不在,贾赦看出来小侄儿待不住,高抬贵手,年纪最小的贾宝玉被先放回来。 这回进屋贾宝玉知晓有客人,没和往常一样滚进贾母的怀里撒娇,先上来和姑姑贾敏表妹黛玉规规矩矩见礼。 贾母教养的孩子,就算性子娇惯,礼节万万是不会有错的,颇有世家小公子的模样。 宝玉再看黛玉忽而就呆愣住了,林妹妹今日上身穿着织金对鸟纹绮半臂,内里是浅色纹绫晕锦,还有一条鹅黄百褶掐丝云纹裙子,仍旧是一对丫髻,腰间上挂了个银丝线绣莲花香袋,已经看出一股子出尘秀雅。 原本就还没有装下多少文墨的宝玉一时有些词穷,这可真是神仙一般的妹妹! 贾宝玉看见黛玉脖子空荡荡,在低头一看自己胸前璎珞笼着的那块通灵宝玉。 连忙就问:“妹妹有玉没有?” 黛玉愣了愣,看见宝玉神情痴呆,也不知该怎么说。 眼看宝玉没头没脑问一句,一家子姊妹,索性就不瞒他,说着黛玉伸出手比划一下大小耐心和宝玉道:“有……这么大一匣子,是先生所赠。” 宝玉知黛玉会错意思,他原本想问黛玉有没有从娘胎里也带玉,可是转念一想,他以前就见过黛玉妹妹,她没有这样的玉,自己若继续纠缠,反而显得十分不懂事,他神情一瞬间萎了。 于是又问:“如何不戴?” 贾母想起来先前宝玉因为家里探春没玉闹出来的事,赶紧转移话题:“那些东西肯定和箱笼一起收着,过几日你妹妹就戴着了!” 贾宝玉没继续跟着发癫,于是又问黛玉读过哪些书:“妹妹读过哪些书?” 林家哥俩和黛玉都给荣国府写信,黛玉先前也曾写过自己进学的琐事。 贾宝玉显然没话找话,小黛玉仍旧耐心答:“四书已经学过一回,现在多看诸子百家,不过先生说,四书还要再读。” 听见黛玉这么说,宝玉也跟着要夸起来:“妹妹果然大才。” 贾母在旁边呵呵直笑,这俩小孩儿一处,还真是金童玉女,若是将来宝玉争气,不妨亲上做亲。 宝玉再接再厉,不由就失了分寸,探着脑袋问:“妹妹可有表字?” 贾敏觉得此举十分不妥,原先看着宝玉痴痴呆呆盯着女儿的样子,作为母亲她通身不适。 就算都是一家子姊妹,宝玉自小和黛玉亲近,但是始终是外姓表哥,仗着年纪小,竟还问起表字来,贾敏心头涌起一阵不舒服,把女儿揽到怀中:“玉儿正经读书,自然是有表字。” 贾宝玉住嘴了,要是自己再说下去,姑姑兴许会生气,而且妹妹既然有表字,自己想到的那个字肯定是不能用。幸而贾宝玉没由着性子说出来。 贾母只看见两个孩子和睦,也没察觉女儿贾敏有些不舒服,仍旧是笑盈盈的:“宝玉历来对姊妹们,最亲近,这样正好,以后姊妹们一处上学认字。” 这时候外面又有人来:“老太太,大姑娘回来了。” 原来是贾元春回来了,瞧着元春穿金戴银,面色红润,日子应当不错,难得贾元春的婆家通情达理,愿意让媳妇儿回娘家见亲,贾母一听更加高兴,这才叫真真正正的大团圆呢。 “快请。” 贾元春进来,仍旧是见礼叙话,略过不提,众人在贾母跟前说过一回话,林家两兄弟马上也到跟前。 贾母等人满心疑惑,林璋结下的那门亲事,碍于今日初初见面,实在不便提及,只得暂且按下。 过得好半日,亲人俱是见过,林璋等人想起来,荣国府中还有一人尚未得见,家里便相约到贾瑚修行的道场去拜会。 贾瑚看见黛玉出落的越发钟灵毓秀,浑身透着仙气儿不由多看两眼。 小黛玉甜甜的叫了一声:“大哥哥。” 贾瑚拨弄着自己手上拂尘,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道:“玉儿,要不要来和我一处修道?” 黛玉听罢,鼓着小脸,眉头一皱,赶紧躲到哥哥身后,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不要。” 这样可爱的举动,逗得大家都笑了。 贾瑚带发修行,比起他们这等红尘之中的俗人,果然是仙风道骨的许多。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贾敏回来每次都是要和嫂子私下里多说一会儿的体己话,她俩是姑嫂情分,更像是闺中密友。 有了儿女总是愁,先前崔氏愁贾瑚、愁贾珠,婚事也好媳妇也罢,一切顺利,虽说现在贾琏那边添了丁,但是她又有一重愁绪,笼在心上,久久散不开。 贾敏在来的路上就听说这件事情,一看嫂子的头发果然白了很多。 崔氏无奈:“她们兄妹,怎么都这样。” 贾敏连忙宽慰道“人吃五谷杂粮,总会生病,你瞧现在琏儿不都是好好的?你这媳妇可有哪儿不好?” 好巧不巧,贾迎春开始议亲的时候,也和贾琏当年的情形七八分相似,男方家的那小子,也出事了! 贾敏还记着呢,原先贾琏相看的姑娘,没来由就生一场大病,小小年纪香消玉殒。迎春定下的人家也一样,还没下定,刚起一个头,那人就从马上跌下来。听说摔到脑袋,直接瘫痪在床。 崔氏一面庆幸,两家只是有点意向,并没大定,若真定下,要么退亲坏贾家的名声,要么把迎春嫁给一个瘫子。 可她还是担心传出风言风语,原先琏儿的婚事就没消停,迎春又是女儿家,传出坏名声更是了不得。 迎春这丫头性子淡又有主意,崔氏也怕闺女也和贾瑚有样学样,远离红尘,一心修道,心思里那叫一个愁苦。 贾敏今日才到家,她也不好哭哭啼啼,没个正形。崔氏捏着帕子,擦擦眼角的泪“自然是好的……迎春丫头是姑娘家,只有更难听的话。” 贾敏拍拍嫂子的肩头,把自己的帕子也递上去:“你操心这个作甚,汉武帝的王夫人,先前也不就是寡妇,正是贵人命重。” 二人都知道,这样的言语也只能聊以□□罢了。 天色将晚在带着女儿,乘着马车,辞别贾母,往林家的宅子去,走到半道忽而停了车,原来是遇到义忠王。 这一辆车中只有女眷,贾敏不便与王爷问安,还好义忠王不在乎这戏饿,也只想和黛玉说话。 “小玉儿,你还记不记得我?” 黛玉掀开车帘,看见骑着高头大马的义忠王,笑眯眯:“王爷伯伯。” 分明已经好些年都不见了,小玉儿还记得他,没有半点隔阂,义忠王心里像是灌了蜜一样甜:“我的园子都收拾好了,就等你过去玩。” 黛玉冲义忠王摇摇手:“好,伯伯再见。” 林家兄弟还没来得及到跟前,义忠王就催促黛玉早点回家,贾敏等人来到林家宅子,林如海今日不是休沐,又被圣上留了一回,尚且不在家中,几人刚进二门,宫里面就来了旨意。 “太太,宫里的旨意,请您入宫去说说话。” 此事倒在贾敏的意料之中,宫里会找命妇进宫觐见太后和娘娘,表示宫中对臣下的重视和恩宠。 只是旨意点名要贾敏将儿女也一起带去。 黛玉这样机灵可爱,叫里面那个贵人看上留下来要养在宫里,这不就是要她的心肝肉吗? 当下若是说黛玉病了,召太医搪塞,反而落下刻意。 翌日贾敏领着一串孩子入宫,有接引公公和大宫女指引,直直太皇太后的寝殿去。如今皇上上仙老皇帝变成了太上皇。原先的皇太后自然也变成了太皇太后。 皇宫里的景致这么多年,似乎没有变化,贾敏冷眼瞧着,似乎夹道转角那棵柏树比早年又高一点。 贾敏走进殿内,刚想领着黛玉和两个儿子行大礼,外面传来公公高亢尖利的声音。 “太上皇驾到。” 贾敏连忙领着孩子们侧身退下避过,恭迎圣上。 太上皇满头银丝,精神还不错,眼睛灼灼有神采,面色红润。 两个小公公搀扶着他上前来,在太皇太后身侧坐定。 太上皇脸上不见喜怒,独有一份上位者摄人的威严,只是在太皇太后跟前收敛了几分。、 “听说母亲这边热闹,朕过来看看。” 太皇太后看着儿子,眯着眼笑道:“你身子大安,就该多走走。” 这是店外又有公公禀报:“陛下,义忠王爷来了。” 太上皇似笑非笑,看不出喜怒,手里捻着一串碧玉佛珠:“母后这边真是好热闹啊!” 义忠王不单自己来着,还带着他的宝贝儿子。 那小子怪是会装乖巧:“孩儿给太上皇请安,给祖母请安。”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6 首页 上一页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