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这时也上来了,一看才发现,此处地势比下面高。 宝钗从那边石桥过来,刚好到亭子边上,根本看不见亭子下面的太湖石堆里有没有人。 宝钗甚至来不及脸红,面色一片雪白。 黛玉不是菩萨,没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心胸。 方才宝钗栽赃嫁祸得如此自然,怎么就没有想过饶了黛玉? 黛玉悠悠叹气,慢慢摊开自己的象牙小扇,并不想质问宝钗,反而似笑非笑看向那两个丫头:“那些地方,我可不敢钻,我最怕蛇了。” 两个丫头满眼惊恐,险些背过气,她们已经没有脑子去思索宝钗是不是栽赃嫁祸。 这两位,一位是七公主,一位是尚书大人家的姑娘! 黛玉伸手轻轻将公主殿下揽过来。 “我们什么也没听到,自然什么也不会说,你们也莫要多话,快些走吧!” 公主殿显然不愿偶像受这种委屈, 恨不得只自报家门,微微偏头:“本公主什么也没听见。” 唯有宝钗,雪白的面庞,豆大汗珠滚滚而下:“我也……我也没……” 作者有话说: 绕不过的滴翠亭 我能理解宝钗有那么一个糟心哥哥的难办 但是滴翠亭那件事 就是阴险 背刺!! 什么理由都不能洗白!!
第一百三十八章 忽然多了两个姑娘,两个丫鬟膝盖一软,噗通跪下。 而当中有一人是那位林姑娘,另一人是公主! 丫鬟已经被吓得脑袋都不会转。 这个宝姑娘不是说黛玉故意躲着捉迷藏,听着怎么像是说谎被抓了现行? 薛宝钗一开始只认得黛玉,并不认得另一个姑娘,看见黛玉竟然从另一头出来,恨不得当下有个地缝钻进去。 而今另一个姑娘竟是当朝公主,昨个儿也没听见郡主说会有公主要来,若是自己知道公主要来,肯定会谨言慎行。 宝钗心里骂了几句,只能埋怨自己倒霉,可叹她今日真是时运不济,分明只想抄一个近道儿,偏生听见这样的丑事。 她老远就听出来嗓音嘶哑的女子是南安郡主的贴身丫头芳儿,因这段时间宝钗当了侍读,芳儿怨恨宝钗抢了郡主对她倚重,素来最难对付。 要是芳儿不那么厉害,薛宝钗何至于绞尽脑汁金蝉脱壳。 宝钗到头来不知恨那一个,要说黛玉大家闺秀怎么来钻这种腌臜去处? 总之怨谁薛宝钗也不怨自己。 七公主显然并不消气,瞧着薛宝钗这样子,就是当场把头磕烂都不为过。 公主似笑非笑觑了宝钗一眼。 “前儿我刚学了一个词叫言而有信,可一开始就不老实的人,说来的话,如何能作准?这可难说得很。” 宝钗吓得寒毛倒竖,看向黛玉眼中似有求救之意,双腿战战至极,支持不住,几乎跪了下来,可又僵硬极了,半点弯不下去。 可宝钗终归是宝钗,就算这个时候,依旧绷得住那张脸,挂上笑,对黛玉道:“公主可是误会了,林妹妹,我才从那边过来,自然是什么都听不见。” 公主此刻只觉此人虽生得花容月貌,穿的绫罗绸缎,映入眼中真真是志怪中说的画皮鬼。 皮囊好看,内里不知什么黑心。 七公主长在宫内,见多了这样的奴才,再不想听薛宝钗一句话,又恐黛玉心软又着了此人手段,拉着黛玉径直就走,只留那三人自己算这笔烂账。 再有人敢生事,便是污蔑皇家,七公主知道其中利害,也瞧瞧那女子是不是还有天大的胆子。 七公主素来在宫中不爱惹事,主打一个乖巧,才偶尔得皇帝陛下几句夸奖。她甚至希望那个随意污蔑黛玉的女子污蔑到公主头上,且看她家上下有多少脑袋够砍。 黛玉见公主气鼓鼓走了半日不曾散气,比她这个被冤枉的苦主还生气。 想到方才公主言行,黛玉放心不下:“公主殿下,以后万不可如此意气,您是公主,不必与她们一般见识。” 宝钗和那俩丫鬟姑且上不得台面,如果公主在皇宫里还是如此,纵使圣上有几分偏爱,定然不够她折腾。 况且并没听见圣上有多偏爱公主的消息。 公主回握一下黛玉的手,递过来一个安心的眼神。 “我晓得,只听她胡乱攀扯,还要咒咱们被蛇咬,真是可恶!” 黛玉不想事情弄得太大,忙劝公主:“此事一旦闹开,她如何却是小,我们也要想想郡主姐姐和……和旁人。” 黛玉认不得另一个丫头是哪家的,更不知南安郡主求而不得的是哪家公子,怪不得刚刚郡主眼中会有一闪而过的悲伤。 瞧着南安郡主的脾性,定然不是逆来顺受之辈,但婚姻大事,纵使不逆来顺受,她又能如何。 黛玉心底没因此看不起南安郡主,反而觉得悲凉,说到底南安郡主也未曾真的做出夜奔等不可挽回的丑事。 黛玉又道:“公主,咱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日是太妃娘娘的好日子。” 两人在此事上颇有默契,只交给郡主的丫鬟和宝钗自己处置,要瞒下来还是要报给主家,她们必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答案。 回到人群当中,七公主和黛玉都绝口不提,仿佛就没发生过那件事。 至于最后薛宝钗如何,黛玉懒得打探,不过瞧她掰谎如此坦然,是否会自惭,尚且难说。 这事黛玉想大事化小,但也不是说小就能小,黛玉也怕最后真闹得难看将自己搅和进去,谁知薛宝钗和南安郡主的丫鬟会不会串通一气一齐污蔑人。 回到家中,只等贾敏换身衣裳歇口气,林如海和两个儿子都在,黛玉遣走下人,将今日的遭遇和家人一五一十说了 林如海听住了,茶盏都忘了放下。 前世他孤魂一缕,眼见着薛宝钗在滴翠亭这么嫁祸黛玉却无能为力。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算是换了一世,换了一个地点,薛宝钗还是说了几乎一样的话。 这,难道真的是天意如此? 不,天意就让黛玉当场撞破,揭了那张虚伪的面皮。 林如海本不应该如此与一小姑娘置气,当今日旧事重演,林如海恨不得当场撞破薛宝钗谎话的是自己! 贾敏气得脸色涨红,身子发颤,啪的一声拍在茶几上,杯子都震的响一声。 “她竟然敢!她竟然敢!!” 贾敏看向女儿,乖乖巧巧坐在圈椅上,讲话的时候也没有一味的哭诉委屈,淡然极了。 当母亲的就更加心疼,前儿南安郡主奚落黛玉一回,家里没有给她出头,贾敏就觉着委屈闺女。 今儿有个薛宝钗,更加过分,她的黛玉自小养到这么大,几时受过这种污蔑,那可是女儿家的声誉! 若不是当场揭破,若再有人添油加醋…… 不对,薛家添油加醋也不是头一遭了! 贾敏自个儿先急的红了眼眶:“你如何不来告诉母亲,我定然叫她……” 林珺更是嫉恶如仇,攥紧了拳头,冷笑道:“呵!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前儿说我和哥哥抢什么小绾儿的,不就是这一家?” 此刻黛玉作为受害者,反过来还安慰母亲和哥哥:“何必与那人见气,若事情只与她有关,女儿何必劳动母亲?” 黛玉又道:“郡主姐姐的事,可大可小,本来我也无意间听见了,若是真要理论起来,薛家人事小,既伤了我,也伤了南安郡主,我听着像是了断,我和公主都说好,不去添这一笔。” 这等行事稳重,林如海都觉着黛玉稳过头了,这么点年纪,也该委屈撒娇才对。 林如海道:“好孩子,倒叫你受这样委屈,我们家玉儿长大了,有胸襟。” 黛玉是真心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被薛宝钗做笺子时固然生气,气过那一场便也就过了。 黛玉微笑:“却也不是我胸襟宽广,我有父母照拂,又有兄长爱护,是以格外有底气,不必把这些放在心上。” 说到这里,薛宝钗就是害怕丢了侍读的身份,才会祸水东引,不择手段。 若谁都有个好出身,大概不必汲汲营营,人环境之熏陶总会让人长歪。 黛玉也想到女儿家的难处,名声最是要紧,能少一桩冤孽,便少一桩冤孽。 黛玉又道:“若真闹起来,要各家夫人评评理,岂不是断了她的活路,还有郡主的名声,终归没闹出大事情。” 林璋默默听着这一段官司,末了也很心疼黛玉:“妹妹一片好心,体恤他人不易,不知那人受不受这份好意。” 林璋终归忍不下这口气,“打量我看不出来薛家谋划什么?若是把先前的事略透几分……” 薛家就指着给女儿渡一层金粉,当做真金子来卖,卖个好价钱,将来扶持家里的儿子。 林家老大制止老二这种想法:“何必为着那样的人家,翻出那些事?” 老二很不甘心,可惜当年在金陵没有把薛蟠那混账揍得更狠。 林家老二很无力:“是啊,他们不顾忌,我们家投鼠忌器。” 总之就是恶心! 贾敏和老二这回没出一口气,心里很不得劲儿。 林如海反而透出一丝胸有成竹:“莫要心堵,所谓德不配位,总有瞒不住那日,京中人家又不是眼瞎耳聋。” 贾敏无奈冷笑:“若真做些什么,反而显得我小气,还怕折了福。” 林如海笑着调侃:“无事,莫要放在心上,你们有福气,难得遇见一件事堵心。” 前世他在荣国府当孤魂野鬼的时候,那才叫堵心呢! 贾敏不会真去找宝钗麻烦,并不意味着她这个当娘的真能吃了暗亏。 有些事不能同外人言,但是荣国府那边贾敏可以先给老太太透个话,都不必说明白,老太太心里就会掂量。 况且贾母爱做媒,爱给东西,万一真被架起来,惹得一身骚,何必便宜心思不正直薛家。 贾母私下和女儿说话,听说宝钗私下说黛玉不好,脸上就不乐意。 贾母道:“她在府上的时候就很会收买人心,我瞧着就不简单,没几分格局……以为下人多念几句好,就真成了好?” 老太太也懒得装了,她面上倒没有出什么,但私底下并不是很喜欢薛宝钗这个孩子。 崔氏知道贾敏担心什么,上前打包票:“你放心,老太太心里有数,若是真求到跟前,肯定不会应。” 那薛家送了这个送那个,谁看不出来为着什么? 听说当选侍读以后,薛家和王家那边活络得很,就等着后面薛宝钗得贵人几句夸,找个好人家,外面传言,宝钗在这一批侍读里面模样如何好,如何知书达理,端庄大方,懂事听话,有鼻子有眼。 若说贾敏提醒的真是时候,后面不过十天,薛姨妈上门来找王夫人说话,又带了什么人参、肉桂、小香猪孝敬老太太,又请什么新鲜戏班子唱曲儿逗趣。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6 首页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