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对一辅导后的姜离:…… 汉唐尚要依凭天险抵御外敌守卫国都,而以宋的武德却说出来这句‘不必管他’,实在是有点阴间搞笑了。 以至于后世还有人说,北宋灭亡,也少不了高粱河车神赵光义这句‘在德不在险’的锅。 总之…… 风水轮流转:曾经金兵庆幸过宋的国都无险可守,如今轮到他们守,也守不住! 梁红玉把许多小马摆在开封城周围:“完颜宗弼若逃,开封不攻自破。若不逃,也不过是闭门强撑。”时日长短和代价多少的问题罢了。 姜离看着舆图上被八方小马包围的城池:如果放在警匪片,完颜宗弼的现状就是‘收手吧,外面都是警察’。 梁红玉望着舆图:“所以臣不担心故都是否可复,唯一担心倒是……完颜宗弼会不会再次侥幸溜掉。” 毕竟,完颜宗弼对此番围剿他的岳韩吴等几位将领,都非常熟悉,全部都是曾经交过手(挨过他们毒打)的老熟人。 可以说是有丰富的撤退经验。 ** 朱仙镇。 岳帅第一回见儿子换上神机营式全套戎装后—— 有点怪,不确定,再看看。 元明之后,因火器的飞速发展,甲胄较之前的唐宋制有不小的改变。不光是防冷兵器的重甲,更有可预防枪炮冲击力的布面甲(暗甲)。 姜离曾经试了下标准盔甲的重量。 发现甭管是哪种,都是五十斤起步。 姜离:再也不觉得云崽炫两盘鸡肉卷多了。 孩子没有一口肉是白吃的。 当然,岳帅觉得新奇的不只是新式甲胄,还有儿子在身上挂满的各色物件,除了他常用的弓弩依旧背负在身后外,还有诸如望远镜、铁弹,火铳、炽马丹(投掷类□□)…… 就,蛮新颖的。 人在两地,但岳帅此时跟姜离发出了一样的感慨:还好这孩子壮实。 穿着这一身,还是矫健灵活。 * 八月夜。 军帐中,韩世忠接过密信。 金军已经趁夜色退出了开封城,约三万余人——果如他们所料,完颜宗弼欲北渡,只会带他金国的精锐,不会带就地征发的签军。 不过…… 这三万余人分了三路,每一路都打了金国四太子兼梁王完颜宗弼的旗号。 韩世忠点兵出发,按照他与岳、吴两人约定好的,去属于他的那一路围堵:完颜宗弼手下还有两路大将,聂黎孛堇和完颜撒离曷。 想必这三路,便是这三人分别率领,以期混淆视线而突围,主要是保完颜宗弼顺利北渡回去。 韩世忠握紧了手中的望远镜:当日黄天荡之战,他与完颜宗弼相持四十八日,最终令其大败而去。 一别数年,不知道老熟人会不会有缘再见,让他仔细找找看。 * 与韩世忠的心思一样。 三路将领不约而同举起了望远镜,搜索着梦寐以求的身影。 岳云从来没有这么虔诚的祈祷过:让我们这一路堵住完颜宗弼吧! 当从望远镜里看到完颜宗弼的瞬间,岳云听到耳边汩汩血液声,是浑身沸腾战意带来的浑身血脉奔涌加快,也是曾经浸透故乡的流血声。 抓到你了! * 完颜宗弼直到被俘获的那一刻也不明白,他是怎么被精准定位的! 为了混淆视听,他不但安排了三路突围,甚至还没有穿他标志性的四太子主帅服,他换了寻常低等将领的服饰,混在‘主帅’的亲兵队伍里。 防的就是一旦兵败走不脱。 可是…… 他不明白,怎么岳飞父子不去追帅旗跑路的方向,而是直接奔他而来! 难道宋人都是千里眼,隔着茫茫战场也能看清他的脸吗?! ** 八月,金桂飘香的临安。 捷报以文不入驿、马匹人员昼夜接力的方式,日行五百里递到了临安。
第106章 捷报入临安 枣红色马匹疾驰进入临安城。 马上悬挂着特殊的铜铃和木牌,城门守卫一见便知是急报,立刻放行不说,还与街道司的巡逻士兵一起帮着吆喝清开主街。 临安城内人口稠密,为避伤民,快马入城后也放慢了些速度。 何况,马上人还要按照惯例气沉丹田—— “大捷!大捷!” 这洪亮的声音似乎定身咒一般,把这座繁华的临安城定住了—— 无论是道上兵卒、街边摊贩,路上行人,酒楼客人……通通随着这‘大捷’二字,忘记了原本的手中事口中话——只是翘首以盼,去盼一个期待至深,以至于听到都不敢相信的消息。 唯一还在欢声笑闹的便是不知愁滋味的闾里孩童。 “王师收复开封!” 枣红马上的报信使,用最简单易懂,每个人都能听懂的话语,报出了这个消息。 街道像是忽然活了过来。 不管身边是至亲,还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全都是下意识彼此拉扯着、互望着,急切互相确认着:“你听到了?”“我没听错吧?!” 街巷中,骤然被紧紧抱住的孩童懵懂不知,只看见自己头上戴着的楸叶掉在了地上。 “阿娘?” 把楸叶剪成各色花样,于立秋日戴在头上,以迎秋求吉,是京城风俗。 这个京城……不只是指如今的临安,更有曾经的汴京。* 南北风俗多异,这些共同的习俗,便被南迁避难的北人们格外珍惜。 这些年每到立秋,人们鬓边都会戴上仔细裁成精巧花样的楸叶,到了次日,也不愿意摘下。 直到此时,孩童鬓边被剪成小老虎状的楸叶落在地上,懵懂孩童想伸手去捡,却因母亲抱的太紧而不能挣开。 孩子听到母亲呜呜咽咽哭了起来。 听到整条街的人哭了起来。 不必捡了。 临安城再好,不是家。 落叶归根。 他们可以……回家去了。 ** 临安朝堂。 立秋的次日,正是每五天一次的朝堂大起居。 晨起,李纲入垂拱殿前,看到台阶上熟悉的身影,不由走过去伸出手—— 李老相公面上一脸严肃,实则手很诚实,摸了好几下在阶上站着的白鹤。 说来也巧,这只白鹤是在朝堂接到‘岳家军挺进朱仙镇’捷报的次日飞过来的。 好似有灵性一样,直直飞进了垂拱殿。 戍守的侍卫们本来想驱赶,然而柔福帝姬很快制止:鹤有吉祥长寿之意,不要惊着。 况且……如今秋天将至,这鹤说不定是从北方飞来的鹤——鹤是哪怕千载后依旧要归家之灵禽,留有鹤归华表典故。 在北伐之际恰巧落于临安皇城内,也是一种吉兆。 而从那日起,这只鹤就每天早上飞来,有时在殿内溜达,有时只在门口徘徊。 以至于这些天下来,朝臣们都习惯多了这么一位‘同僚’。 李纲相公觉得很巧。 而姜离很想说:哪有巧合,全是人为—— 自那日柔福告知她岳帅到了朱仙镇,她在屋里躺着钓鱼就有点无聊起来。 再加上也不愿错过第一时间听到‘开封收复’的捷报,姜离就让6688入住一只鹤,天天飞到朝堂上去蹲点。 她能分享6688的视角,自然能跟朝臣们一起收到大捷之讯。 至于为什么是鹤,柔福原以为姜姐姐想的跟自己一样。 然而对姜离来说,其实是想起了一个梗——我要做个有‘大秋鹤(丘壑)’的人。 柔福:…… 6688:谐音梗扣钱!! 总之,这些天,总有一只大秋鹤徘徊在垂拱殿附近。 只是姜离在6688的视角里,看到鹤每天不是被人摸头就是摸羽毛,甚至想在身前竖一块牌子,顺便赚点外快:从现在起,摸鹤要收费! * 这日,见有宦官满脸喜色飞奔进来,‘噗通’跪了时,满朝文武包括门口的大秋鹤都定住了。 “帝姬,大喜,大喜!大捷之奏入京了!” 报信使入皇城后自没法策马狂奔,早有腿脚飞快的小宦官,提前跑来报信:“帝姬可要……” 根本不用他问完,就见丹陛之上帝姬已然立起身来。 “立宣!” * 信使叩首奉上捷奏。 这封正式的捷报,当然与信使在外头街上那简单的一句话不同,而是详细写了整个战斗过程,具体到各个时辰。 柔福取过奏疏,半分没有耽搁地一目十行扫了一遍,随即先报出最要紧的消息:故都已复! ——若叫人从头念起,只怕性子急的朝臣,能急得撅过去。 朝上一片欢声喜动。 只是朝臣们到底比外头的百姓知道更多军情,虽有不少眼含热泪,悲喜交加至失态的臣子,但很快就彼此提醒着、宽慰着渐渐平静下来。 毕竟,还要听详细的战报呢。 至于庆祝……今日下了朝还怕没有庆典吗? 只怕这皇城内外,今晚都要热闹翻了天去! 手背在身后掐了自己好几把,维持住了平静的柔福帝姬,见文武百官渐渐静下来,尤其又见大秋鹤版姜姐姐也在殿内等着听—— 就摆了摆手,让声音洪亮的宣旨官,从头到尾读完这份捷奏。 宣旨官的声音开头都有几分颤抖。 捷报开头先写了三路大军各自的安排。 之后才到重头戏。 “……五日辰时,后护卫军(岳将军官方军号)遇金番贼四太子,其亲领番兵万余骑……” 姜·大秋鹤·离:辰时。就是早上七点多,完颜宗弼就让岳帅堵住了?也就是说他后半夜就开城门开始跑路了? 宣旨官越念越流畅,声音回荡在垂拱殿内。 捷报里详细描述了这一战参战的敌我双方将领,作战时长和经过,以及当阵杀死和俘虏的敌贼将领数目,缴获了多少战马、器甲等物。 其实旁的也都罢了—— 在听到完颜宗弼的名字出现在俘虏名单,而非当阵诛杀名单里时,有朝臣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是活捉了完颜宗弼?!” 宣旨官被问的忍不住再次低头看了一遍,将相关词句又念诵了一回。 得到重复肯定后,朝上又是一片狂喜浪潮。 别看这几年,完颜宗弼变成了行走的经验包,被宋的几位名将刷了个遍。 但朝上凡是资历老一点的朝臣,还是经历过金兵名将多战力强悍那几年的,被完颜宗弼追在后面的惨痛回忆也不是没有(起码完颜构就有,被人追到海上去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4 首页 上一页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