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仙幕说的,塔内的书天下人都可以去看,也就代表那至少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私产,贵族再也无法通过掌握知识,掌握至高的权利和富贵。 【“那么,如此重要的九陵塔,又是如何来的呢?” 皎月看着九陵塔,仿佛看到了先辈辉煌灿烂的过往,“这一切,还要从光耀帝一统天下,登基称帝后说起。” 回溯石中,御座上的年轻帝王把手中的奏折摔地上,对着下面匍匐在地的大臣说:“朕不反对诸子百家的学说,更不反对天下踊跃更多灿烂的思想,但朕绝不允许荼毒黔首、荼毒帝国的学说生存在朕的帝国,更不允许你们打着各自学说的旗子,妄图插手朝政,侵蚀国库。” 玄黑龙袍的帝王站起身,说着威严且不容反驳的话,“朕要统一诸子百家的学说,统一天下人的思想。朕的帝国,只允许框架内的灿烂文化生根发芽。” 帝王强势且不容反驳,臣子们却一句话都不敢说,只能匍匐在地,听从帝王的命令。 “光耀帝把诸子百家的学说分为两个大流派,专注思想教育的儒家、法家、道家、名家、杂家、家……专注实用性的墨家、医家、农家、阴阳家……” “光耀帝把帝国比作一个人,法家是人骨,儒家是外在皮囊,道家是平和的大脑,兵甲家是守护的武器,墨家是生产的工具,农家是生存的粮食,医家是守护健康的手段,杂家是记录过往的书籍……” 皎月把昭旭老祖宗的划分详细说了一遍,最后总结,“光耀帝要的是各司其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比如墨家,专注手艺就别管国事,否则很容易就被牵扯进各种朝政斗争中,消耗精力,无法精进手艺。” “当然,让他们专注手艺,不是说只能为工,不能为官。在中秦的工部,百分之七十的官员都来自墨家,剩下的也都是阴阳家、计然家这类筹算能力强的人。”】 看仙幕的诸子百家们,“……” 这制定的框架,不就和他们现在被框得一样嘛。 所以,仙幕这是在说舜华公主是对的,他们得听话。 只有按照舜华公主的要求去做,才能成功封神。 难道,舜华公主真就是天生帝王,哪怕没有经历过仙幕中的一切,如今也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娃,还是能做出和光耀帝一样的决策。 天生帝王的舜华公主满意点头。 仙幕真给力,居然一来就讲统一天下学说一事。 光耀帝会如何统一天下学说,其实嬴舜华早有猜测。所以才会将其作为谋划中的一部分。 等这次仙幕结束,她就可以稍稍退让一点,让诸子百家觉得占了便宜。 而诸子百家在看过仙幕内容后,也不敢太过分,毕竟那是封神的标准答案。 嬴舜华越想越美,偷偷往老父亲身边靠了靠,借老父亲长长的袖子遮住她那压都压不下去的嘴角。 老父亲始皇叹息,把胳膊搭在椅子扶手上,方便闺女用袖子遮脸。 小闺女和仙幕中的光耀帝之间终究还是有差距的。至少喜怒不形于色这一点,她就还有得练。
第55章 女帝操作,阿父满意 【“当然,想要统一天下学说,即便是光耀帝也会遭到天下人的阻拦。就好比儒家,他们当年能和始皇刚,如今又怎么可能乖乖屈服于光耀帝。” 皎月放出回溯石,其中汇聚着儒家对光耀帝统一学说的不满,对给儒家制定的框架的不满,甚至拿出光耀帝女子为帝的身份说事。 无数的画面汇聚在一起,儒家直接变成了喷子,仿佛要用口水把光耀帝淹没。 “只能说,不愧是能教出扶苏公子这种刚人的学派,刚得一脉相承,对着谁都不腿软。”皎月很没形象的给儒家竖了个大拇指。】 儒家,“……” 仙幕什么意思,难道他们儒家说的不对吗? 好好听听仙幕中的儒生说的那些话,哪一句不是至理名言。 还说他们儒家刚得一脉相承,舜华公主和仙幕中的光耀帝还不是脾气硬得一脉相承,一点退让都不给。 若真按照舜华公主的要求改,他们儒家还不被改得面目全非。 “这儒家确实很刚啊,连光耀帝都敢骂。”很多黔首都不明白儒家的追求,他们只知道,儒家真牛,连光耀帝这种狠人都敢骂。 在普通黔首眼中,帝王就是高高在上的天。 而被他们“看着”一点点统一天下登基为帝的光耀帝,更是包藏着风雨雷电的天,一个不好,她就能放雷电劈死惹她不快的人。 【“当然,光耀帝也不是个软柿子,她既然想要统一天下思想,那肯定是早有计划,不可能让任何学派成为她的阻碍。” “光耀帝是一个非常有目标的人,只要她制定了目标,就一定要达成,谁都不能阻碍她。当年夺嫡一样,如今统一百家学说也一样。” 随着皎月的叙述,回溯石中的画面已经结束儒家的反对之言,到了光耀帝的主场。 大殿之上,光耀帝慵懒的倚靠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笔直站着的儒生们,叹息道:“其实朕是很喜欢儒家之言的,它教了朕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下方的儒生闻言,脸色总算没那么难看了,不过也没接帝王的话,态度依旧强硬。 嬴舜华拿过御案上的《论语》,随手翻开。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知道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随便轻信他人,做人要有防备心。”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到了这里,那么就安葬在这里。朕之所以能夺得天下,就是按照圣人言做的。朕一看到刘邦,就先把他安葬了,一点没给他和项羽联手的机会。” 下方的儒家瞪大眼睛望着光耀帝,难以置信的表情里写满了“你就是这么读《论语》的”。】 没怎么读过书,但仙幕中确实被安葬的刘季,“这圣人写得好啊,还可以当兵书。” 他旁边一起看仙幕的韩成,“……” 《论语》是这样理解的吗?他读书少,别骗他。 经过光耀帝那么一解释 ,没读过书的黔首们,也都和刘季一样,深深觉得——圣人说得真有道理。 “把道理总结得浅显易懂,却都很实用,难怪能成为圣人。” 一直读圣人言的儒家们,“……” 他们发誓,孔老夫子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儒家的一个个都死死盯着嬴舜华所在的方向,如果不是始皇在,恐怕都要冲上去和她理论一番,好好教教她何为圣人言了。 嬴舜华努力用老父亲的大袖子遮住自己无辜又弱小的身体。 【光耀帝并不是一篇一篇地说,她很随意的挑选着《论语》中的一些名句。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父母在我手里,你跑不了的,就算你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难怪你们儒家那么推崇孝道,原来是提前做准备。孔夫子是个懂得居安思危的人。” 下面的儒生彻底忍不住了,当即有人站出来,拱手道:“陛下,万不可为一时之气诋毁圣人言。” “朕何时诋毁圣人言了?朕一直都是按照圣人言行事的。”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们居然不知道朕的威名,可朕并没有因此生气,这岂不是代表朕很君子。如孔夫子般,有圣人雅量。” “简直胡言乱语。孔夫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说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根本不是陛下所说的意思。” 儒生也不是那么好脾气的,一再被曲解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圣人言,如何能忍。“陛下如此曲解圣人言,怎么不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说女人和小人一样,都是毫无教养之辈,不可与之为伍。” “你是个懂圣人言的。”光耀帝闻言,反而笑了,并笑着说:“把他舌头割了。” 田昌立马让宦官压住那个儒生,亲自上手,撬开他的嘴巴,一刀把舌头割下来。 期间也不是没有其他儒家人想要阻拦,可全都被宦官压趴在地上。 光耀帝放下手中的《论语》,重新拿起朱喜的头骨,温柔地抚摸着骷髅头,笑看下面的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下重手,就不能树立威信。” 下面的人看着光耀帝手中的头骨,全都吓得一句话不敢说。 皎月解释道:“虽然这个时期的中秦还叫昭,光耀帝也不承认她嬴家人的身份,但她的身份怎么可能瞒得住,而她做的那些事自然也会被世人知晓。” “无论是前期眼睁睁地看着前秦覆灭,看着胡亥杀光所有兄弟姐妹,她却在统一草原;还是后期为了统一天下,以各种方式残忍杀害各路诸侯,借助乱军铲除各士族中的反对者。” “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世人,她是个血腥又残忍的帝王,是个彻彻底底的暴君。在光耀帝刚登基那几年,她暴君的名声可比当年的始皇还响亮。” “世人就如同畏惧始皇一样,纵然心中有万般不愿,终究得匍匐在她脚下,不敢在她表现出不满时,说出一句反驳的话 。” 看着下面不敢反驳的人,光耀帝笑了,“圣人言,终究是有道理的,朕真想把朕压抑那些年读《论语》的感悟,全都写下来,让黔首都好好学学。大昭的子民至少要明白一个道理。” 光耀帝把玩着手中的头骨,叹息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和朕作对的主谋,早就被朕打得绝后了。” “这《论语》哪里都好,就是名字不合朕的心意,朕一直想改。”光耀帝放下心爱的骨头,提起朱笔往书封上一划,直接把《论语》改成《抡语》,并将其丢到众儒生面前。 在场的儒家全都被气得脸红脖子粗,却敢怒不敢言。 就在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不敢有任何言语的时候,一个五十多岁的儒家人站了出来,“陛下日理万机,怎么好再劳烦陛下,臣叔孙通,愿为陛下分忧。” “爱卿真的明白朕的忧?”嬴舜华挑眉。 叔孙通顶着一张儒家的老脸,严肃地说:“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早就该有人站出来为儒家制定规矩了。儒家能得陛下费心,是儒家的福分,即便孔孟圣人站在这大殿之上,也必定会感谢陛下的一番苦心。” “儒家能有爱卿这样的大才,才是儒家的福气。本来朕还想着,你们儒家既然不愿为朕所用,朕就自立一派,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民家’。” 打完棍棒,光耀帝立马给甜枣,“既然儒家还有爱卿这种明事理的,朕也就不费心了。”】 “公主可真是会理解圣人言,臣自叹不如。”淳于越气得想要拔剑把嬴舜华砍了。 嬴舜华紧紧贴着大靠山始皇老父亲,保证安全后,义正言辞的对淳于越说:“那是光耀帝说的,和本公主没关系。本公主可是一直都很尊敬儒家的,也觉得孔孟之言很多都值得世人学习。”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7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