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祺忙起来行礼,康熙瞥他一眼,示意他进屋说话。 “你这张嘴啊,早晚会给你招来麻烦,旗民混居的提议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嘛?”
第108章 胤祺屁颠屁颠跟在康熙身边, “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儿说,那就是只能跟汗阿玛说的意思?” 康熙瞥他一眼,“总算机灵了一回。”他伸手在胤祺脑袋顶上按了按, “不过这种离经叛道的主意你以后还是少说,朕怕被你气出病来。” 胤祺仰脸看着康熙,感觉汗阿玛不是很生气的样子。 “汗阿玛,可是我感觉满汉分治会让满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胤祺挠头道:“而且这也很难做到, 旗人会越来越多, 朝廷不可能一直给他们在内城分房舍,他们早晚要去外面住。” 康熙坐到椅中,叹了口气,“这问题的根本不在旗人和民人怎么住。” 吕宝德端茶进来,康熙就止住话头。 胤祺这儿喝的是薄荷茶,正适合夏天。康熙端起茶喝了两口, 想起《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上的内容。 他这段时间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了, 这作者把宋元明清都批了一遍, 也不是独批他们大清, 这让康熙心情稍微平衡了点儿。大概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只要有皇帝的朝代,就没几个是好的。用书里的词儿叫——专制。 看完整本书后, 康熙又仔细地读清代部分, 读了不下十遍,之所以没再读,是因为他基本背下来了。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在思考书中的话, 他们满人治理天下比汉人难多了, 但难也要想办法,这可是老祖宗用命打下来的基业。 之前考虑到维护旗人的血统和习俗, 防止旗人被汉化,才让旗人和民人分开,既不能通婚,也不能混居。 但中原还是汉人多,他们用了前朝的官制,用了前朝的科举制度,连皇子都在读四书五经,不让旗人汉化,朝廷却要用儒家思想治国,这本身就是矛盾的。造成的结果要么是旗人上行下效,也开始学习儒家思想,要么就是旗人没法帮助皇室治理天下,全部变成只能打仗的武将。 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不是康熙想看到的。 胤祺见汗阿玛沉默下来,就追问了一句,“那问题的根本是什么呀?” 康熙叹了口气,“太复杂了,你听不懂。” 胤祺“哦”了声,“那汗阿玛打算怎么解决?”四哥建议严惩那些典卖房屋搬去外城的汉人,连胤祺都知道,那样只能暂时的解决问题,过几十年,内城的人会越来越多。 康熙道:“现在提满汉混居,满人肯定会反对,朕打算先允许旗民通婚,随着旗人和民间嫁娶来往,混居的现象就会更多,到那时候,估计已经是你二哥在位了,他再顺势下一道允许满汉混居的旨意。朝中就没那么多人反对了。” 还是汗阿玛有办法,胤祺道:“那您要提前和二哥说好呀。” 康熙颔首,他看向胤祺,“等你们再大点儿,朕想把系统的事情告诉你二哥。” 胤祺一愣,如果是汗阿玛和二哥说,二哥应该能接受。他点了点头,“行啊,这事儿也瞒不住。您不如早点告诉二哥,他还能帮汗阿玛看书。”现在所有书都要汗阿玛过目,汗阿玛太累了。 康熙看着傻乎乎的儿子,在心里叹息一声,他以为谁都和自己一样,能很快接受他的系统。 老二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思想,他的有些想法比自己都保守。系统里那些离经叛道的想法,老二恐怕很难理解,万一把罪责怪在胤祺身上,老五又是个毫不设防的性子,到时候兄弟之间有了隔阂,才叫人头疼。 “等再过两年吧,”康熙道:“万一这系统过两年就没了呢。哪儿有那么多话本,能让你读一辈子?” 胤祺想想也是,系统里很多话本她都是看了百分之五就放下,再过几年还真有可能把系统里所有的话本都读完。“但是神书太多了,二哥会不会怀疑?” 每年送神书的机会就四个,但他如果每晚都看话本,一年能拿到七八本书。“或者,以后中秋、冬至、过年也搞佛祖赐书?” 康熙摇头,“不行,老祖宗已经怀疑了,佛祖赐书太频繁不好。以后就一年四次,剩下的书直接给朕,朕安排了人抄书,到时候就说是从民间找来的书。” 汗阿玛既然有办法瞒过别人,胤祺也就不操心了。 二人正说话,胤祉、胤禛过来了,见康熙在,俩人忙恭敬行礼。 康熙问他们,“来做什么?” 胤禛道:“回汗阿玛,我想找五弟讨论办展的事情。” 胤祉则道:“回汗阿玛,我想和五弟商议《济民月刊》上的广告问题。” 康熙不由笑睨胤祺,“啧啧,五贝勒挺忙啊!” 胤祺不好意思地挠头。 康熙起身,“行,你们商议吧,对了,《济民月刊》下期给玻璃厂打个广告,朕想在江南办个玻璃厂。” 胤祺笑眯眯答应,“好嘞,那汗阿玛别忘了让内务府给广告费哈。” 康熙:…… 康熙瞪眼,“这是咱们自己家的生意,你要广告费?” 胤祉忙道:“不要不要,五弟开玩笑的。” 胤祺鼓起脸颊,“广告费很便宜的。玻璃厂不给,那以后内务府的生意在期刊上打广告都不能收费了。” “你小子真是钻钱眼儿里了!”康熙忍不住在胤祺脑袋上拍了一巴掌,就拂袖而去。 三人忙起身恭送,待康熙走远,胤祉就瞥胤祺,“就那么点儿钱你也跟汗阿玛要,汗阿玛能不生气嘛?” 胤禛则笑道:“汗阿玛会跟内务府说的,但下回你别直接跟汗阿玛要。” 胤祺“哦”了声,小声嘟囔:“我就是怕汗阿玛忘了,提醒他一声。” 康熙刚走出胤祺的院子,就见胤礽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提着个食盒往这边走。小太监忙停下行礼。 康熙瞥他一眼,“太子让你来给五阿哥送吃食?” 小太监称“是”,“太子爷让小厨房做了些凉糕,给五阿哥送来。” 康熙满意地点点头,老二还算知道礼尚往来,摆摆手让他赶紧去。 胤祺正和俩哥哥商议差事,见胤礽派人送吃的来,立刻高高兴兴地把食盒打开,跟胤祉、胤禛分享。又给那小太监赏了一点碎银子,多谢他大热天跑一趟。 那小太监欢欢喜喜回到胤礽所住的院子,将自己在五阿哥院门口遇见康熙的事儿汇报给胤礽。 胤礽正看书,闻言放下书微微蹙眉,他让这小太监去送东西,本来是想打听下隆科多还在不在,不料没瞧见隆科多,倒是汗阿玛过去了。 “三贝勒、四贝勒也在五贝勒院中。”那小太监又道。 胤礽冷冷哼了声,“老五人缘真好。”他说完就收回目光,继续看书。他把《国富论》里的部分内容抄了下来,最近正在细读。 这书里专门有一章讲国家的收入,从国家的各项支出讲到国家的收入来源。第一遍读的时候,他有许多地方没细想,现在再读一遍,就发现大清在这方面的问题还很多。 首先,养旗人的支出在很多时候就是非必要的支出,尤其如今中原没有战事,八旗子弟不用打仗,但朝廷又不允许旗人经商、务农,他们要做这些事只能雇人,这样他们就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 可按照书中的说法,劳动力数量越多,生产力就越高。汗阿玛为了增加劳动力,连旗人女子都要用起来了,这些旗人子弟却还闲着,实在有点浪费。 朝廷的官吏又实在太多了,不能让所有的旗人子弟都当侍卫或者笔帖式,别说朝廷养不起,就是养得起,朝廷也用不到这么多人。 胤礽最近一直在思考怎么给旗人安排点儿活干,正好京郊要办水泥厂了,他就打算写个章程,水泥厂的工人不要只限制在上三旗包衣之中,让旗人进厂也好。 朝廷规定旗人不能经商务农,却没说旗人不能进厂做工人。 次日一早,康熙听胤礽身边的人来汇报了昨晚胤礽的反应。 就简简单单一句话,康熙都忍不住细想,经过上回的事情,弟弟们对胤礽越发敬而远之,当然这中间不包括老五。偏偏老五又很招兄弟们喜欢,老三、老四俩人跟他一块办差,老七、老八跟他一起念书,老九是他同母弟弟,老十住慈宁宫,跟他住得近,常来常往的,加上这小子性子好,跟谁都不计较,不知不觉就成了兄弟之中最受欢迎的那个。 胤礽瞧见他,心中泛酸也很正常。但他作为太子,要为了这点小事对老五不满,就不应该了。 而且老五对他这个二哥也挺好的,康熙决定再观察观察,若老二只是随便嘟囔一句,倒无所谓,若往心里去了,他就不得不插手。 老二和老三、老四关系淡一些没事儿,但不能跟老五有芥蒂。否则他知道老五有系统后,很难客观对待。 夏天日长夜短,胤礽寅时就起床在无逸斋读书了,学完四书五经学算学,学完算学还有洋文,用晚膳的时候才得空来见康熙,他将昨晚写的章程呈给康熙看,“汗阿玛,儿子想着水泥厂、玻璃厂不可能只在京城建,需要的工人会越来越多,正好可以让旗人有点事情做。” 康熙看了胤礽的折子,写得有模有样,考虑得也周全,连旗人反对时如何跟他们解释都想到了。 最近对胤礽的担心瞬间散去不少,他亲自培养的储君还是不错的。 康熙笑道:“朕昨儿还听老五他们说旗人在外城四处闲逛,还有人搬到外城去住,正发愁怎么安排这些人呢,你就想出办法来了。”他拍拍胤礽的肩膀,“好孩子,知道为朕分忧了。” 胤礽见汗阿玛一脸欣慰,松了口气。 康熙又道:“这样就对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跟朕说,你是储君,如今的所有举措,也为你登基后打基础。” 胤礽忙道:“汗阿玛春秋正盛,别这样说。儿子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须得跟着汗阿玛多多学习。” 康熙点头,又指出几个章程中考虑欠妥的地方,康熙从前处处防着汉臣,如今对满臣也是越来越失望,他看着这满朝文武,常有种疲惫之感,这么多人,竟没几个可用的。 每到这种时候,康熙就想起已经到达雅克萨的索额图,这老头儿给太子灌输乱七八糟的东西虽然有点讨厌,但办事的时候是真尽心。 还有那远在欧洲的明珠,明珠比索额图还好用,毕竟他和老大不沾亲带故,完全是明珠为了反对索额图和太子,又喜欢大阿哥直爽干练,才支持他。康熙要真想让他和胤禔离心,完全有法子。不过是考虑到胤禔在朝中也需要人帮衬,惠妃那边又没人,才一直任由胤禔和明珠接触。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70 首页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