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是因为没挨过饿,无论吃得好坏起码她没有三天吃不上饭过。 至于裴素,李长安很少见到她有其他表情。 一开始不熟的时候,裴素还愿意在她面前装出个正常人样子,脸上表情还生动一点。后来两个人熟悉了,裴素就直接不在她面前掩饰了,每天都冷着一张脸,别人不和她说话,她就绝不和旁人说话,旁人主动来找她说话,她也爱搭不理。 “你知道这片土地上的人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想尽办法提高粮产吗?”裴素忽然开口。 李长安思考了一下。 “夏商周?应该更早,从有人类这个物种开始就有种植业了吧。” 裴素道:“从人类这个名词诞生起的那一日,人类就开始研究这一粒粒的种子。无论是奴隶制封建制还是未来……王朝更迭,在伟大的帝王将相都有变成尘土的那一日。” “只有种子不会。”裴素摊开掌心,一小堆稻种安静躺在她的手心中。 “哪怕有一日人类消亡了,种子也依然会从泥土中生长出来。” 李长安眨着眼,安静站在原地。 看来对于今天的丰收,裴素心中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这么镇静。 “人类最伟大的东西就是智慧。”裴素也不在乎李长安有没有回答她,“我们可以用智慧改变这些种子,让她们长出更多的粮食来填饱我们的肚子。” “而现在,一条正确的路笔直地铺在我的面前。” 裴素眼神深邃,她看着田地,视线穿越了时空。 曾经,她在这条路的最前面走着,抬头看到的只有迷雾,她和许多人一起在迷雾中摸索前行。 如今,她被时间的伟力带回了一千三百年前,她的前方又出现了这条路,只是这一次,她站在路的中间半段。 抬头,数不清的星星挂在天上为她照亮了前行的路,有的星星她认识。 王祯,著有《王祯农书》。 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 更多的星星她不认识,这些星星或许在历史长河中也是默默无名的那些人,他们死后挂在了天上,为后来者照亮前行的道路。 “你知道米丘林李森科生物遗传学说吗?”裴素目光轻灵,侧头看向李长安。 脑子里并没有这一个名词的学渣李长安:“……” 李长安干巴巴道:“我知道孟德尔遗传定律。” 高中生物课本只教了这个啊,她上大学以后就再也没碰过生物专业。 “米丘林李森科生物遗传学说是一个错误的学说,可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有人都认为它是正确的。”裴素沉重道。 “全世界的农业因为这个错误的学说停滞了二十年。我的老师从黑发熬成了白头,他呕心沥血二十年什么都没有研究出来,因为这是一条错误的路。” 李长安试探道:“节哀?” 裴素脸上却不见任何悲哀之色,她的神情激动,一层淡淡的红霞蒙上了她的脸颊:“而现在,一条笔直的正确道路就在我脚下,我可以在这条路上奔跑,一直奔跑到尽头,然后再接着摸索迷雾中的真理。” 她仿佛醉了一样,眼中满是李长安未曾见过的狂热。 “接下来需要的时间就要长了,要先研究出半矮秆水稻,广陆矮产量比起传统水稻提高了两成……然后是三系配套……”裴素今天的话格外多,她喋喋不休絮叨。 李长安擦擦额角的汗水,这说的是中文啊,她怎么听不懂呢? 最终李长安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 “裴老师你还要钱要人不?” “要!”裴素清脆应道。 很好,问题解决了。 李长安脸上终于重新露出了笑容,裴素的嘴角也微不可察上扬了十度。 两个人终于找到了能让她们彼此都满意的沟通方式。 裴素又接着抱着她的记录板走入了田地,对她来说,收获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赤红的晚霞铺满了整片天空,已经有半弯月亮冒出了头。 李长安看看头顶的月亮,又看看不远处的裴素和她脚下踩着的土地。 头顶的明月和脚下的土地都比王朝要长久。 这一刻她忽然有点理解了裴素,裴素或许并不是生来冷淡,只是她的心太大了。 她心里只有种子,这颗种子,比大唐的疆域更大,比一千三百年更长。 裴素和裴素的种子,都无声,都沉重,压在史书上,连一页的篇幅都占不到,却又重逾千钧。 水稻收割后,李长安终于踏上了返回长安的道路。 “李娘子,我们先前在南诏寻找稻种是带回来了一箱夜明珠,当时娘子只说让我们找个没人住的库房放着……” 一个面相凶恶的大汉期期艾艾道。 水稻收割完后,李长安才想起来先前她派出的商队把稻种带回来的时候好像还带回来了一批其他东西。 只是没什么她用得上的,李长安就让人随意往库房一堆,如今有了闲暇时间才来得及拿出账本来清点一番。 一看就发现了其中居然还有一箱夜明珠,李长安就把商队首领喊过来询问了一番。 居然真是夜明珠。 李长安让汉子把夜明珠搬过来,将屋内以黑布遮蔽,然后自己远远看了一眼,见箱内那堆矿石的确往外散发荧光后,就立刻让人合上箱子远离这箱夜明珠。 这应当是夜明珠的原矿石,李长安脸色有些奇妙。 李长安沉思片刻开口吩咐道:“找工匠将这堆矿石雕刻成龙形……多找几个工匠,每个工匠只许雕琢一日。” 这样的好东西还是得孝顺她亲爹啊。 “碎料便雕刻成珠子,放在库房中方圆十丈内不要有人。”李长安又吩咐了一句。 这样的好东西可不能只想着李隆基,也不能忘了杨国忠和安禄山他们嘛。 数日后,李长安便带着李白离开了荆州赶往长安。 孟浩然引荐了一个名叫张子容的县丞,李长安十分失望地发现那家伙没什么著名诗作,只是和孟浩然一同在鹿门山隐居过罢了。 任她旁敲侧击,孟浩然也绝不引荐著名诗人给她了。 这么几回下来孟浩然早就摸清了李长安的心思,不管是如王昌龄那般已经出名的诗人还是李白这样刚刚崭露头角的诗人,只要会写诗,李长安都不会把他们留给自己,还不如举荐个不擅写诗的人起码还能留在漳县替自己干活! 离开了漳县,先骑马至汉水,而后坐船由南向北沿着水路经过襄阳直达商州,再从商州下船上马,商州便挨着京兆府。 和李白一起出游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李白学识渊博,走到何处都能信手拈来。 “襄阳繁华,上连京兆,下通荆州,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东汉末年,诸葛孔明便在此结庐而居,静待明主……” 李白神采飞扬讲解着各处的历史,时不时引经据典。 不仅李长安,就连侍女都忍不住凑过来听。 “汉光武帝也是自此发家,中兴汉室……” 沿途李白从汉光武帝刘秀一直讲到诸葛亮隆中对,谈性很足。 在去长安的一路上,李白的心情一直不错。 他觉得自己是诸葛亮那样的人才,到长安求官就是要做如诸葛孔明那样辅佐明主的大事。 忽然行道一地,李白来找李长安想要在此停一日。 “我有一位好友名曰元丹丘,他就在此山修道。”李白挠挠头,不太好意思,“先前我打算走他的路子去见玉真公主,如今不用他引荐,可路过他修道之地按礼节也应当上门拜见。” 元丹丘。 李长安撇撇嘴,这个人她刚好也知道。 《将进酒》中“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里面的丹丘生就是这个元丹丘。 哼,连酒钱都出不起就能被李白写进流传千古的诗里,嫉妒。 “我可否与李十二同去?”李长安问道。 李白欣然应允,丝毫不知道李长安是打算去看看到底为何这个元丹丘连酒钱都出不起就能进他的诗。 山中的风景很好,山清水秀。 李白颇有兴致,指了指前方的道观:“那便是我那友人寻仙问道之……” 只是李白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便忽然起了变故。 “轰隆!” 一声惊雷自不远处炸开。 李白后退一步,下意识看向天空,面色发白,喃喃道:“莫非是元丘生修道有成,能平地起惊雷了?” 李长安则满心震惊。 这声音听着有点耳熟啊!
第56章 “师伯你怎么又把丹炉炸了!” 巨响声后前方的道观内,便响起一声生无可恋的哀嚎。 随后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水缸与地面接触的响声,泼水声…… 李长安和李白二人站在道观门前,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敲门打扰观中人。 就在二人犹豫之间,观门从内部啪一声打开了,一个年纪不大的小道士手中拎着木桶闷头就往外走,没注意到门口还站着旁人,匆忙间一头撞到了李白身上,反而把他自己撞了个踉跄。 “哎哟!” 小道士连同手里拎着的木桶一起跌倒在地摔了个屁股蹲儿,他怒气冲冲抬头,看清来人后,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李郎君可是来寻我师父?”小道士从地上爬起来,往身后的道观内看了一眼,“只是不巧,我家师父受人邀请讲经去了,近日不在观中。” “哈哈哈,某还以为是元丘生炸了丹炉。”李白爽朗大笑,“无碍,某这一次也不是专门来寻你师父,只是往长安去顺路路过此处罢了。” 小道士是松了口气,他犹豫看了一眼观内。 按照礼节,纵然道观的主人不在,可师父的友人来访,他也应当请李白和另一位小娘子进观坐下歇歇脚喝口茶水招待一番才是。 只是…… “师侄啊,有客来了,怎么也不喊老夫来招待啊?”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透过观门传了出来,小道士脸顿时拉了下去,他只能哭丧着脸道: “家师的师兄也在观中居住,只是我这师伯脾气有些怪,若有得罪之处还望二位多担待……哎哟!”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03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