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让她立足的机遇不会在铁勒九姓之中。 作为铁勒道安抚大使的契苾何力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应对自如。 而无论是他的铁勒出身,还是他多年间的作战经验积累,都是卓云无法去跟他相比的东西。 但阿史那卓云也有她自己的发挥之处。 那就是西突厥。 八月初,在她终于凭借着小规模战事收拢起自己的第一批直系下属后,她给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送了一封信,请他来看一个热闹。 这份热闹很不凑巧,还和阿史那弥射本人有关。 被邀请来的阿史那弥射原本还觉得,卓云不过是仰仗着公主的支持才能身在此地,在他的判断之中乃是无足轻重之辈,然而当他看到了这封从蒙池都护府送往安西都护的信时,他的脸色当场就变了。 “我此前以为,兴昔亡可汗与继往绝可汗既然代表着西突厥汗国灭亡后的两部都护势力领袖,该当各自统领昆陵与蒙池二地,在尊奉大唐号令的同时,牢记守望相助之道,但没想到……” 卓云指了指阿史那弥射手中的那封信,用突厥话说道:“他要你死。” 这个他,自然是指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 信中乃是步真向着安西都护苏海政示好之言。 昆陵、蒙池二地都隶属于安西都护治下,所以这两位可汗都能算是安西都护苏海政的下属。 若按照这个情况来看,步真给苏海政写信,攀附关系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这个举动,放在他阿史那步真的身上却很不寻常。 将时间往前推二十多年,也就是在贞观八年的时候,阿史那步真就一度串通他人,将阿史那弥射推翻。 就在那一年,即便他是弥射的族兄,也异常心狠手辣地杀掉了弥射的二十多名子侄。 阿史那弥射因此被迫投降于大唐,但可笑的是,阿史那步真并不得人心,在西域无法立足,很快也不得不投奔大唐。 这两方在后来多次并肩作战,到如今也是地位相当,但弥射从没有哪一天减少对于步真的提防,唯恐他再有不轨之举。 作为敌人,他也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阿史那步真到底是个什么脾气。 要说他会全无一点目的地向苏海政示好——绝无可能! 这种明显是心存鬼胎的往来,就连卓云这个局外人都看得很清楚。 卓云问道:“你觉得这两方有所联系,或者,没有联系,但是安西都护更偏向于你那位族兄,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吗?” 显然没有! 阿史那弥射不怕和阿史那步真正面较量,但他怕这个惯来喜欢用借力打伎俩的族兄,现在是扛上了大唐这面大旗,想要将他给铲除。 卓云留意着对方的神情,见他的表现一如自己所料,继续说道:“不过你其实可以放心,朝廷让你两位既算盟友又算仇家的人待在一起,就是让你们彼此制衡,怎么会突然出兵将你所在的一支铲除。” “这是大唐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 同样出自突厥,血缘关系更为亲近的阿史那步真都能对着弥射举起屠刀,卓云又何必对弥射存有什么怜悯之心。 她之所以选择站在弥射这一边不过是因为,此人从身份到名望上都要比另一头高。 阿史那步真可以死,阿史那弥射一死,这西突厥残部就要乱了。 “那你觉得他打算怎么做?”弥射沉声问道。 “没记错的话,龟兹因铁勒不安而有所异动,原本该当由我们这边的驻军出动平叛,但安西都护以事情发生在他眼皮底下为由主动请缨,并且让你二位发兵协助。这场发兵会在一个月后。” 阿史那弥射答道:“不错。” 卓云又问:“举兵途中还会经过你的属地,完成最后的人员聚集?” “正是。” 卓云笑了笑,将信纸从阿史那弥射的手中扯了回来,“那我看你得当心了,万一当他身在你的地盘上时忽然状告你一句谋反,出于保命的想法,难保安西都护不会在未能进行查证的时候,就先将你处死。” “反正信上也说了,他阿史那步真手腕了得,在西突厥内部的权势日盛,但依然心向安西都护、心向大唐。没了你,他也能确保西突厥不会生乱,而且依然是大唐臣民。” 卓云说得轻巧,可这样的一番话听在阿史那弥射的耳中,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弥射死死地咬着后槽牙,从嘴里憋出了几个字,“他怎么敢!” 但在说出这四个字的一瞬间,他的心中其实又因为过往的杀子之仇,有着一个和他出口之言截然不同的答案。 阿史那步真怎么不敢!他敢得很! 此次随同苏海政出兵临时平乱,因出兵规模不大的缘故,两方最适合的表现,就是各自都对那位安西都护敬而远之,帮他完成了这项公务就行。 可阿史那步真的表现,却分明是另有所图。 他何必在这等微妙的时候表忠心! 阿史那卓云语气从容:“当然,我没有和你联手的意思,这对你我都没有好处,但是我很清楚,你活着,更有利于边境安定,所以我不会让阿史那步真加害于你。” “你要什么?”阿史那弥射终于用愈发慎重的目光,打量起了面前这个才只有二十几岁的姑娘。 现在看来,她能成为行军副总管并非只靠着背景关系,也并不是因为她是已故的辅国大将军之女。 阿史那步真和苏海政的往来必定不会过于明目张胆,却还是被她所截获,从某种意义上也能从侧面证明她的本事了。 卓云答道:“我要拿下阿史那步真的战功!” 她并不是只当个告密之人的,若她仅仅满足于此的话,根本不用对自己麾下的士卒狠抓训练。 她要的,是在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之间的矛盾被后者引爆的时候,从中充当一个力挽狂澜的重要角色。 她不能辜负公主对她的期待,浪费这个力争得来的机会。 所以只有战功,才是立身之本! ------ 身在梁州的唐璿也是这样想的。 皇后殿下与安定公主给他规划的升官之路当真很适合他。 先在梁州种地,自己弄明白这两年三熟的耕作之道。 而后趁着梁王李忠下台直接上位。 凭借农耕和酿酒暴利将原本外流的百姓逐渐招回本地。 在这三条规划上他都做得很好。 那么现在就是紧随其后的第四条—— 趁着冬小麦种植不在寻常秋收季节,在五月之后逐渐招募州中人手,将梁州和洋州之间的南山贼攻克! 他也想要一份战功! 正如皇后殿下授意公主在信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州长官,只有民生相关的政绩是绝对不够的。 更何况还是梁州这种相对偏僻的地方。 唐璿没有亲历过战事,甚至还很羡慕公主在百济、高丽取得的战功,但他并非对战事一无所知,也跟着公主一起上过不少课程。 从他收到消息的那一日到五月小麦收获之间,他就屡屡让人入山,小心探访那些南山匪寇的驻扎之地。 到了如今,他已经在脑海中演练了无数次交战的场面。 倘若有人能看到此刻的唐璿,必定会发现,他的眼神远比平日里教习耕作的时候明亮得多,就像……他当年答应下公主敢来梁州做官的果断。 虽不是十年磨一剑,但他不想庸碌而活,自然要拼一把! 旁人立功还需要担心会不会被克扣政绩,他却不用。正是这份安心,让他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完全可以再大胆一些。 五月的时候,被收割下来的冬小麦陆续进仓,成为新一批酿酒的原料。 哪怕当地的农人需要按照葛萨和那些孙神医弟子所说的那样,搞点新的酿酒花样,也并不影响到唐璿的计划。 反正在六月之前,唐璿已经确定,那些跟随他学习种田、养猪、酿酒模式的梁州百姓,都已经从葛萨那里拿到了一笔可观的报酬。 也在冬小麦收获后不久,将用于巩固田地养分的大豆给种了下去。 但随后,平日里经常跟着唐璿请教的梁州百姓很是奇怪地看到,他们这位刺史非但没有对着眼前一片大好的局面感到欣慰,也没因为又一批流入梁州的人口展露笑脸,反而在途经大豆田地的时候,做出了一副长吁短叹的样子。 “唐刺史这是怎么了?”有人忍不住向着州府衙役打听。 也不怪他们挂心于此事。 唐璿还在梁州做户曹的时候,就和这些百姓往来不少。 彼时的他长得没什么攻击性,又勤恳踏实地种地,很难不让人对他有好印象。 那个醉心鬼神之事的梁王下台,换了他上位,还让更多人有了吃饱饭的机会,便更让人喜欢这位长官了。 那总得问问,他又在忧心什么事情吧? 衙役犹豫了一瞬,方才答道:“府君在想,咱们今年各家都有余钱了,那伙麻烦的南山贼会不会不选择洋州劫掠,而跑到咱们这边来。” “去年洋州就没抓住这伙人,让洋州刺史的政绩挨了个难看的评价,府君好不容易让梁州农事与人口各有长进,却可能要坏事在这里,还要眼看着各家遭受损失,怎能不心中烦闷呢?” 众人恍然,原来是为了这事! 这既关系到唐刺史的前途,还关系到他们每一个人的财产安全,那是要担心担心的! 可他们左等右等,也没等来唐璿从各县城中募兵防贼,只等到了他征调起各县守军,连带着披挂上阵的唐刺史本人一起,朝着南山方向而去。 众人不由议论纷纷。 “他自己去了?可唐刺史打过仗吗?” “据说没有,只种过地,但听说他的身手还行,在什么屯营当过兵呢。” “屯营听起来和屯田不是差不多吗?”当即有人反驳道,“说不定他在那群当兵的里面负责的就是种田呢?” 说话的几人面面相觑。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啊! 那完了啊,一个不会打仗的刺史带着一群不太顶用的衙役去剿匪,恐怕没什么好结果。 能狼狈逃回来都算是好的了,万一…… “万一他不幸讨贼身亡了怎么办?” 怎么办?他们梁州就麻烦大了! 多少年了啊,就遇上了唐璿这一个真在勤恳带着当地发家脱贫的刺史长官,还没想到组织百姓一起防卫贼寇,却很有可能要身死此地。到时候,万一再来个李忠那样的货色,他们估计又有大批得外出挖矿打工去了。 “我们去协助唐刺史剿匪!”不知道是谁先发出了这样的一句号召。 而后更多的声音响了起来,“我们多喊一点人,人多势众总是没错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65 首页 上一页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