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她若今年留在长安,绝不可能会有的满足。 真好啊…… 李清月则已接着说了下去:“阿耶阿娘若是喜欢这个米,此次我带了几百石新米回来,就算是我这辽东四宝中的最后一件了。” 李治笑赞:“我看啊,不是辽东四宝,是五福,也得把你给算进去。对了——” 他伸手指了指一旁,问道:“边上那是什么?” 怎么将没煮熟的米和另外一个陶罐也给放上了。 李清月拍了拍罐盖,答道:“这就是我之前和阿耶说的留有悬念之事。” “今年四五月间,在泊汋周边的山岭里我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矿物,在孙思邈弟子的帮助下,最后制作出来了此物,这东西目前找到了三个用处,一个便是药理上的消肿,因为能取代这作用的药物不少,我就不多说了。” “一个是用于鞣制皮革,能让皮革更为柔软厚实,这才有了阿耶身上的这件衣服和这双靴子。” 李治心中暗道,这还真是个好用处。 但饶是他已在心中有了几分预期,也万万没想到,会从李清月的口中说出随后的那一句来。“第三个功能就是增产。” 增产? 李治的面色遽然一变。 听得李清月继续说道:“今年我选了几块地将其实践了一番,最后确认,有此物的帮助,田地之中能增产约莫两成,这碗没煮熟的米就是从那块增产的地中取来的。您没发现吗?若是将它煮熟,可能要比您刚品尝过的那一份还要颗粒饱满、品相优良。” 李治端详了一番,发觉真是女儿所说的情况。 可这发现真是过于吓人了,让他在端起那米碗的时候,手都有一瞬的颤抖。 李清月叹了口气,“但可惜……” “可惜什么?”他追问。 “可惜眼下还不能确定,通过这种方式增产出来的粮食到底有无危害,所以正在尝试将其长期投喂给牛羊猪狗兔鼠这些畜类去吃,辽东那边的医官都还在追踪观测呢。不过阿耶您放心,最迟两年,我一定给您一个结果。” 她说得信誓旦旦,李治也相信她真能做到。 但在粮食增产这样的大事面前,没有哪个做皇帝的是能坐得住的! 有更多的粮食,也就代表着有了人口扩增的可能啊! 就算李清月还随即跟他解释,这农肥的生产成本也不低,寻常百姓肯定是用不起的,最多就是用在一些品种特殊,价值不太低的东西上,也没能打消掉李治对此物的热情。 新农肥的研发,无疑是已远远超过了送礼之事,更是远比那辽东四宝还要重要得多。 “不,不必按照你那边的计划推进,你手底下的人还是太少了。” 李治之前总觉得,安定作为一个公主,无论是其权柄还是封地户数又或者是她的下属,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公主该有的规模,现在却几乎是下意识地接出了这样一句话。 在他来得及收回这话前,他又已经下达了指令,“速召仓部和太医署官员前来。” “是司庾。”武媚娘提醒道。 李治连忙改口,“对,我糊涂了,速召司庾与太医署众人前来。” 安定这边的人手可能不足以快速判断出此物的效果,那就由他这边多增派一些,来看看这东西! 倘若真有她所说的那般神奇,此物的意义必定非同小可! 得令的奉宸卫当即前去请人。 可等到那些司庾和太医署的官员被紧急征调来此地的时候,他们却有点傻眼了。 请问,这是什么新晋流行起来的风尚吗? 只见他们的这位陛下在本就已有炭火加热的殿中身披熊皮大氅,脚上穿着一双奇怪且质朴的皮靴。 而在他面前的桌案上,摆放着一罐人参酒,一碗吃了两口的稻米饭,还有一碗刚刚脱谷的稻米,以及一个装着不明物体的药罐。 看起来……同样有些朴素。 这样的一身打扮,若是放在辽东的军营中可能还算正常,放在金碧辉煌的蓬莱宫中,却怎么看都很是违和。 偏偏李治自己浑然未觉,自己已在无形之中当了一回安定公主的活招牌,一见被喊来的官员停在了进殿后的不远处,当即开口,“愣在这里做什么,还不过来看看此物!”
第162章 陛下都这么说了, 他们就算再怎么好奇李治的装束,思索着自己在回去后需不需要效仿一二,还是该当先将注意力转移到眼前。 在看到李治面前的这份辽东新米之时, 那司庾郎中的目光顿时亮了起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作物,确实没错。这辽东土地若是当真多年不曾开发,只偶尔用于放牧, 还满足了水泽灌溉条件,确实要比关中更适合于种植稻米。不过恕我多问一句, 安定公主当真没怎么接触过农事?” 这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啊。 但他转念又想,其实这完全能解释得通。 北地到了九月末, 就很有可能因飞雪天气冻坏庄稼, 若是稻米再成熟得晚一些,很可能就会面临颗粒无收的结局,所以, 原本身居辽东的那些人并不敢做出这样的一番冒险。 在已经习惯了渔猎为主的生活模式后,他们也很难做出改变。 反而是安定公主初来封地, 想要在此地大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还敢于去做这样的尝试。 李清月答道:“确实没有。” ——上辈子看过的一点又不适配于此地, 远程指导唐璿干的,也当然不算是她自己在做。那么辽东土地上的水稻种植尝试,就是她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行动。 “但我请来了不少老农,在区田、插秧、沤肥之事上遵循往年经验,也令长于器械制作的缮工监官员分配好了田间水道, 确保稻米都能得到足够的灌溉。临近江水结冰之时, 还让江边水车保持田中水流, 防止结冰之后损毁稻田。这样一来,要想将田种好也不难。” 司庾郎中赞许地点了点头。 若如安定公主这么说, 她其实没干出什么胡乱指挥的事情,反而将专业人士都用得恰到好处,能成功将稻米种植出来是应得的。 他便以笃定的语气接道:“我看这日晒时间和土地水文都促成了稻米长出的状态,让其优于关中,说不定再多经过几年的筛选良种,还能发展成更加优越的品类,公主不妨一试。” “这几年间的天象表现得很明显,比起二十年前,冬日要更为温暖,太史局也有类似的判断。若是今年辽东那边能让水稻安全生长到收获之时,明年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我就是这么想的,”李清月回道:“毕竟,我还盘算着将其再多种植优选几年,将它培养成贡米的,是吧阿耶?” “……啊?”李治原本还饶有兴致地听着李清月和仓部官员的交流,忽然被喊到还微微一愣。 贡米? 他转头就对上了女儿认真的目光。 那双眼睛里的神色仿佛是在说,她都亲自负责耕作了,种出来的稻米从品相到口味也都已经让李治体验过了,给她个在辽东种地的体面名目,对他来说应该不难吧? “哦,贡米啊……”李治心中快速思索,答道:“此事确有可行之处,过几日再具体商议吧,到时候我让外府寺的人来找你。” 以李治看来,安定估计是想要这个贡米的名号,给辽东多个对外可说的物产,也用来吸引当地的百姓参与到耕作之中。 这个名目,对她掌握封地颇有好处。 再便是,当这品相确实卓越的贡米出现在关中时,也能身价翻上几倍,让她将封地的进项往上提一提,不枉费她亲自参与的谋划。 反正李治自己也不太在意这小小一笔收获,给她无妨。 何况,如今的大唐财政虽不需要依靠土贡制度来从旁补缺,但岁贡的存在,其实也代表了当地被划归在大唐境内,对于岭南、西域等地就有宣誓所有权的意思。那么,安东都护府也确实是需要有一样拿得出手的“贡品”的。 可惜这安东都护府长史李谨行却光顾着为他戍边,忘记了此事,反而是阿菟在这上头更有几分敏锐,提前将其说了出来。 李清月可不知道,李治这会儿还无声地对李谨行做出了一番埋怨,在收到了那句答复后当即笑逐颜开:“那我就先多谢阿耶了。” 李治好生无奈:“你这算是个什么表现?我看你在听到能赚钱的差事时,比见到我和你阿娘还高兴得多。” “您这话就说得没道理了,”李清月据理力争,“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我都已选了这么一片贫瘠的封地了,只是想带领此地百姓发家致富而已,哪里有什么问题。我那分明是在为民生有望而笑。” “再说了,他们吃饱了才能让更多高丽出身的百姓归心,真将自己当个大唐人啊。” 李治抬手,“行了行了,算你说得对,但你要将其充作辽东贡品,外府寺那边的质量、重量标准都先得商定出来,要是有滥竽充数的行为,别怪我让他们给你退回去。” “当然不会,”李清月答应得很是果断。“您刚才不是听到司庾郎中说了嘛,这东西说不定还能一年比一年好呢。” 只要有了这个名头,她能操作的余地就大得多了。何况,别看这大唐境内有这样多的贡品,由公主送上来的贡品,和为了凑够当地份额的贡品可大不相同。 这辽东新米,她也自有一番仰仗水运的兜售方式! 而且,退回去又不是她吃亏。 李治发誓,他还没有耳聋到这个程度。他听到安定在此时还小声嘀咕了一句,“到时候不要我这米当贡品,我还正好昧下来呢。” 他连忙掩唇咳嗽了一声,也顺势转移开了话题,“行了,说说那农肥吧。” 别提这辽东新米了,他都有点担心再说下去,这米可能就不止是当贡品这么简单了。 李治话音刚落,那头就有人出声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 早在司庾郎中在和安定公主讨论那一碗已经煮熟的辽东稻米时,司庾部门下头的员外郎和同来此地的太医署官员就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肥料上。 现在听到谈论到了这里,那位司庾员外郎当即说道:“若只从粮种的表现来看,这份用了农肥的,确实要比已经煮熟的这一份更为饱满,想来公主也不会拿粮食产量开玩笑。但我有一个问题,陛下同我们说,此物是从矿石之中提炼出来的?” 李清月答道,“更为确切的说,是一种在当地的矿石经过煅烧,和绿矾油混合在一处,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变成了这个样子。” 听到此地,那司庾员外郎的眉头已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石头如何能用来当肥料?” 这听起来未免过于儿戏了一些。何况还是在安定公主口中所说的增产两成。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65 首页 上一页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