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泰然谢过,大大方方地收了。 态度坦荡又知情识趣的人,谁都喜欢,安王妃也不能例外。 甚至于,似她这等耳根子软没有主见的人,还格外喜欢言辞坦荡,不爱拐弯抹角的人. 因为她听不太懂那些机锋,总觉得人家是在嘲讽她。 双方定好了正式认亲的日子——就在徐茂行从通衢考试归来后——林黛玉便告辞了。 王妃好生嘱咐英莲去休息,就有些紧张地问那嬷嬷:“于嬷嬷,不是说要让英莲认徐甘为父吗?如今怎么认了徐茂行为兄?” 他们主仆之所以要让英莲认徐家做干亲,就是知道安王看重徐家,更知道徐甘被赦免之后,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圣人重新启用。 虽然徒佼的世子之位十分稳固,两位掌家的侧妃都没有儿子,对徒佼这个王府多年来头一个立主的孩子也十分喜爱,可安王妃仍就不放心。 毕竟,安王可不止徒佼一个儿子,还有老二和老三呢。 再者说了,谁又能肯定,两位侧妃日后就不能生育了? 所以,她要尽可能的多给自己儿子拉一些助力。 原本她看好的是徐甘,哪知道林黛玉反应太快,不等她把后面的话说出来,直接就代夫收了个义妹,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于嬷嬷叹了一声,带着些欣赏赞叹道:“从前就知道林夫人知情识趣、聪慧过人,不想她还这样敏锐。” 王妃有些急了,“嬷嬷,你别光顾着夸她呀。如今计划偏离,以后该怎么办?” “娘娘稍安勿躁。”于嬷嬷安抚道,“让甄庶妃认徐甘做义父只是最好的打算,纵然不成,能认了徐二郎做义兄,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那怎么能一样?徐二郎到如今连个举人都没有。可徐甘一旦被起复,至少也得是个上郡知府。” 大夏朝的地方,以经济和人口的多寡,分出上郡和下郡两种。其中上郡的知府是从三品,下郡的知府为正四品。 别看相互只差了一级,四品到三品之间,从来都是一道分水岭。从三品升到正二品容易,正四品想升到从三品,却是难上加难。 也不怪安王妃看不上徐茂行,就算徐茂行今次能够中举,三年之后就中进士,也得从低阶官员一步一步升上去。 等他达到徐甘的高度,还不知道要猴年还是马月呢。 于嬷嬷不禁叹了一声,心头忧虑更甚。但看着自小被自己奶大的孩子,她还是耐着性子说:“王妃稍安勿躁,且听老奴跟你细细说来。” 好在安王妃虽多年也改不了短视的毛病,却很听于嬷嬷的话。听于嬷嬷这样说,她立刻就不急躁了,拉着于嬷嬷坐下催她快说。 可是,于嬷嬷对此却没有半点欣慰,反而更添了几分忧虑。 ——安王妃出生的时候,她已经生了第四胎,是个三十多的妇人了。如今王妃自己也年近四十,于嬷嬷更是年事已高,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了。 按理说,像她这样权贵家里劳苦功高的老仆,这个年岁早该拿着主子的赏赐去荣养了。 日常的活动,除了在家里含饴弄孙,就是偶尔来给旧主子请个安,陪着说说话,临走时再领一波赏赐的银子和稀罕物。 可安王妃打小就耳根子软,为人心软糊涂不说,还短视。自己打小奶大的孩子,又是嫁到王府这样的地方,于嬷嬷哪里放心得下? 于是乎,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嬷嬷,仍就跟在安王妃身边伺候。 索性安王妃对这个奶娘也很好,除了有客人的时候,都是叫她坐着的。日常连端茶倒水也不用她,还特意安排了两个小丫鬟专门服侍,跟她回自己家也差不了多少了。 可王妃越是如此,于嬷嬷就越是要替她打算。 她顺势坐在了安王妃身边,声音沉静安稳,自有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 “王妃且听我说。林夫人虽然年少,却不是池中之物。徐甘再好,毕竟是外男,不可能时时入内宅与王妃相见。 但林夫人就不一样了。王妃有何疑难之处,都可找个借口请她来做客,她自会替您解疑释难。” 这话说得不详,安王妃直觉不好,下意识握紧了于嬷嬷的手,慌乱地问:“嬷嬷,你这是什么意思?有你在身边,我何须去问她呢?” “王妃!”于嬷嬷无奈道,“老奴今年已七十有六,就算有心继续陪伴左右,只怕阎王老子也不饶我。” 安王妃呆住了。 好半晌,她才回过神来,慌忙叫人拿了自己的帖子去请太医。 于嬷嬷连忙拦住,哭笑不得道:“老奴没病,只是老了。生老病死本是天意,莫说是太医了,就算是神医来了,又能奈何呢?” 一席话说得安王妃眼圈都红了。 三十五六的人,却还是这般,真是叫人放心不下。 于嬷嬷语重心长地说:“王妃日后更该厚待林夫人才是。像上次那样,听人几句挑拨就生疑的事,可千万不能再有了。” 她说的就是银耳生意刚开,林黛玉送金孔雀摆平那一次。 也就是年岁大的于嬷嬷生了几天病,回家休养不在王府,安王妃就听了身边一个大丫鬟的闲话,疑心徐家打着王府的名义为自己敛财。 等于嬷嬷病愈回来,听说了这件事,气得差点没再次倒下。 她当即做主发落了那个丫鬟,又拉着安王妃掰开了揉碎了,细细把徐家的存在对安王的意义说了一遍。 安王妃倒是知错能改,当即就要把那金丝点翠的孔雀还回去,被于嬷嬷叹着气拦下了。 ——你刚对人家表达了不满,人家送了这个礼物来。如今你又要退回去,不是摆明了告诉人家“这事没完”吗? 于嬷嬷告诉她,叫她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日后对待徐家的态度,一切向王爷看齐就是了。 自那以后,安王妃在黛玉面前,再也没作过妖了。防备她许久的黛玉,也暗暗松了口气。 如今又听于嬷嬷说起当初那件事,安王妃有些羞愧,连连保证道:“嬷嬷放心,你跟我说了之后,我知道她是个好的,自然不会再相疑。” 得,这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去了。 于嬷嬷待要告诉她“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又想到她那没主见的性子,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罢罢罢,与其叫王妃日后脑子混乱,还不如就这么一根筋地信任一个人呢。 那林夫人颇有清流文臣的风骨,若是王妃能交托全心的信任,想来对方也不会相负的。 毕竟,士为知己者死。
第126章 安王妃的骚操作 再说黛玉回家之后,便去了东边的院子拜见公婆。 连夫人听说她来了,还对徐甘夸赞道:“不愧是出来的姑娘,这般知礼。我得跟她说说,日后出门前后,不必特意来拜别、请安了。” 其实礼数太过周全,不但需要行礼的小辈们麻烦,需要坐着受礼到长辈们也很痛苦呀。 除了某些特别喜欢讲排场的人,其实自家内部的规矩,真没那么严格。 像贾母那样,孙子辈都有孩子了,还让五十多岁的儿媳妇站着伺候的更是少之又少。 一个家族的规矩和底蕴,真的不必从这种虚礼上来体现。 徐甘放下书册,说:“既然人已经来了,就先请进来吧。” 婢女得了示意,便把林黛玉请了进来。 见礼过后,林黛玉开门见山,直接就把今日自己去了安王府,安王妃要替安王纳庶妃,又有意将那庶妃认到徐甘名下做义女的事说了一遍。 “不过父亲母亲放心,儿媳嘴快了些,如今那甄英莲你已经是二爷的义妹了。” 他们家既然已经和安王绑定了,就不能再和安王妃有太深的牵扯。 老两口对视了一眼,连夫人叹道:“老爷这还没有重入朝堂呢,麻烦事就先找上来了。如今想来,在平安周的日子虽清苦,却又胜在清闲。” 徐甘好笑道:“真让你再回去过那日子,怕是你自己又不愿意了。” “瞎说什么大实话呢!”连夫人横了他一眼,自己也失笑道,“凡能过好日子,谁乐意去过苦日子?便是我不能,便连叶公好龙也不行吗?” 黛玉在下面站着,见他们老两口谈笑自若,显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心里也松了口气,知晓他们自有应对之策。 她又把回来时带的几样点心奉给了二老,便告退出去了。 既然安王府那边要把英莲认到他们家,自然得从他们家里出嫁,她得去收拾出一处清幽的小院子,给英莲做临时住所。 连夫人也知道她忙,便也没有多留,只是嘱咐她要注意身子,莫要过于劳累。 林黛玉拜谢之后,告退而出,只是吩咐了一声下去,徐禄媳妇很快就把事情办妥了。 自从她接管家世之后,一应事物便制定了详细的章程,底下的管事媳妇只需要照章办事即可。作为揽总之人,若无突发变故,其实黛玉费不了多少心力。 刚回来的连夫人还不知道,但过了一段日子之后也看明白了,不止一次在徐甘面前夸赞这个次子媳妇,直说二郎是走了狗屎运。 这里面还有一件趣事:当初徐茂行拿出婚书之后,借的名义是两家长辈定下的婚事。为了避免露馅,自然提前给父母去了书信,只说那婚书是他伪造的,衙门那边托了人。 因而,徐甘夫妇都知道,缔结他们姻缘的那纸婚书是假的,却又因信息误差,不知道林黛玉也已经知道了。 在林黛玉面前,他们总觉得自己心里存了这么个秘密,有几分愧怍之情。 于是乎,越是发觉林黛玉的优秀,他们就越不敢把这件事说出来,生怕她因此与徐茂行生了嫌隙,影响小夫妻二人的感情。 又过了小半个月,徐茂行从通衢回来了.亲子之间久别重逢,自是好一番感慨。连夫人抱着小儿子痛哭了一场,不住地说高了也瘦了,更是有出息了。 的确是有出息了,他这次虽然是吊车尾,但好歹考上举人了。 亲戚朋友得了消息,都送了礼来庆贺,一时间热闹非凡。 头一天胡家和紫鹃的礼就先到了,第二天柳家的探春和知秋一起送了礼来,卢家有卢三郎和惜春两个共同备了一份厚礼。 等到第三天,得到消息稍晚些的宋嫂子带着礼亲自来了,好一番贺他们夫妻苦尽甘来,直说他们是好人有好报。 上午宋嫂子来,下午湘云便和迎春一起登门了。 招待完了这一圈姐妹亲朋,还没等林黛玉松口气,安王府那边也得知徐茂行归来,便派了于嬷嬷亲自登门,商议给英莲认干亲的事。 林黛玉一拍额头,这才想起来忙乱之中忽略了这件事,她却还没来得及跟徐茂行说呢。 ===== “要我认英莲做义妹?”徐茂行只是觉得安王妃莫名其妙,忍不住埋怨黛玉,“王妃糊涂,你怎么也跟着胡闹?”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8 首页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