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可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门,做翰林做成他这样的,虽不说是绝无仅有吧,那也是前无古人了。 于是乎,又过了三年,徐景行的庶吉士散馆,顺利进入户部之后,徐茂行正准备辞官,天子就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天子下旨修书,编修一部网罗涵盖古往今来所有知识的大典。因天子年号“永兴”,所以就给这部典籍提名为《永兴大典》。 作为宠臣的徐茂行,也趁着这股东风,顺利升任侍讲学士,并被钦点为副监修之一。 职位比他高的,也就三位总监修。 但那三位,随便拎出来一个,年龄都在五十往上,无论是学问还是资历,都属于傲人之辈。 便是和他平级的其余三位副监修,最年轻的也有四十了。他一个三十出头的夹在中间,整一个鸡立鹤群,委实太过显眼了。 不过,显眼不显眼徐茂行已经不在乎了。 他现在只想辞职! 奈何,辞不掉啊。 天子拍着他的肩膀,万分器重地说:“我之所以让你做副监修,就是为了让你盯着他们,修书就好好修书,不要趁机夹带私货,更不要扭曲圣人之言。别人,我信不过呀!” 太子更是私底下找到他,先是感谢他这几年在天子面前的美言,让他们父子间的关系不因儿子逐渐年长而父亲逐渐衰弱产生裂痕。 然后,就在三恳求他留在朝堂。 徐茂行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对于天子这些年对他的爱护一直感念在心。 如今天子好不容易对他有了这么一个要求,他实在是不忍心拒绝。 回到家里和林黛玉商议了一番,林黛玉虽然心里失望,却仍旧鼓励他参与修书之事。 “这件事如果做好了,是真正的名留青史呢。” 其实她心理考虑得更多。 当今天子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对自己人好,同时也希望别人回报他同等的真心。 此时正是他需要徐茂行的时候,如果徐茂行临阵脱逃,只怕会让对方觉得自己一腔真心错付,难免不牵扯徐家的其他人。 听了她的分析,徐茂行抹了把脸,笑道:“既然如此,我就奔着名留青史去了!” 既然打定了主意,那就好好干吧。 在编书上,他不但本人没什么经验,而且两位老师也都没有实践经验,给他提供不了任何帮助。 他就只能发挥年纪小的优势,在三位总监修和另外三位副监修面前谦虚求教。 反正他年纪小,自认学问也浅,找人求教时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的,只要有不懂的就去问。 三个总监修里,有两个都是翰林院的元老,一个兼任太子太傅,一个兼任太子太保。两人和徐茂行都是老相识了,彼此相处一直十分融洽。 另外一个是礼部的左侍郎,平常和徐茂行没打过什么交道。 在这位的印象里,徐茂行虽是翰林,却在天子和储君面前多有逢迎,就是个幸进之臣,一开始很不爱搭理他。 但是,这种明知徐茂行得天子爱重,还敢几次三番给他甩脸子的,性情必然刚直。 对付刚直之人,徐茂行自有必杀技,那就是真诚,绝对的真诚。 面对徐茂行的虚心求教,一次两次侍郎当他是装模作样,虽然也教他,但也会给他两句冷言冷语,意在表示:老夫是不会陪你做戏的,以后少来沾边。 但徐茂行恍若未觉,下次再有什么疑难还来找他,且每次来求教都会认真做好笔记,有什么新的想法也都会直言。 侍郎看出他是真心向学,慢慢就改变了态度。这具体就表现在,给他讲解时更加用心了。从前是徐茂行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如今却是主动旁征博引,生怕这好学的好苗子被自己给耽误了。 至于另外三个副监修,大家本来就是平级,徐茂行愿意主动修好,他们也把人往外推的道理。 修书本就不是小事,按照天子的要求来修的《永兴大典》,工程更是庞大繁杂。若是只靠朝廷官员,只怕要修到猴年马月去。 因而,除了从各部抽调编纂管之外,朝廷还发下榜文,让各州郡推荐有识学子,送到京城来参与编纂之事。 凡是被推荐来的学子,得先经过一轮考核,通过的就直接被朝廷收录。有功名的发钱财,没功名的给禄米。 不管是给钱还是给米,这些人都算是吃上公家饭了。 那些没有功名的因有了这种资历,日后再考试时,就可以直接参加会试。 便是不准备走科举路子的,回乡之后也能享受监生待遇。 一时天下轰动,文人学子谓之盛世,争先恐后的替当今天子歌功颂德。 徐茂行只有一个感觉:文人可真好哄! 就这样,他在副监修的位置上待了十年,顺利升任了总监修,吭哧吭哧又干了二十年。 直到太子顺利登基,他才马不停蹄地递上了辞呈。 ——这破班,一分钟都不想多上! 可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六十高龄了。 他女儿徐樱玩到三十岁才生了个父不祥的孩子,且一直没有嫁人。 以徐樱的家世和样貌,从她十二三岁起,就有不少人家打听了。但徐茂行始终觉得,是否成婚、和谁成婚,应该是人最基本的自由。 这份自由,其实他和妻子林黛玉都不曾真正得到过。 两人结缘的最初,他是为了拯救少年时期的二次元女神,林黛玉则纯粹是为了给自己找一条生路。 虽然结果是好的,但像他们这种开头不尽如人意,却有好结果的情况,在徐茂行看来,属于幸存者偏差。 如今他们既然能为女儿提供享受婚姻自由的条件,为什么还要压着女儿迎合世俗呢? 所以,他一直对徐樱说:“只要你不想嫁人,那就不嫁。我和你娘积攒下的资产,足够你挥霍一辈子了。” 对此,林黛玉一开始别扭了一段日子。但看女儿高兴,她很快就想通了。 ——世人如何看待,难道比自己女儿的心意更重要吗? 时间过得真快,如今连徐樱的孩子都有孩子了。 他们老两口这老胳膊老腿的,就算有心做徐霞客,还能玩得动吗? 别说爬山了,连多走几步路都够呛。 ===== 因着女儿在京城定居,徐茂行辞官之后,夫妻二人也没想着回老家,仍旧在京城住着。 这时候,探春、迎春姐妹都已经去世了,倒是湘云的身子骨依旧十分硬朗,隔三差五就往徐家跑,黛玉老姐妹两个一起说些趣事。 史湘云不喜欢忆往昔,林黛玉又是个喜散不喜聚的。他们两个凑在一起,从来不爱说那些引人伤感的旧事,只说最近发生的新鲜事、有趣事。 或许也正是如此,两人的寿命都很长。胎里弱又比徐茂行大一岁的林黛玉,竟然把从小就皮实的徐茂行给送走了。 女儿怕她一个人孤单,在父亲去世后就要把她接到自己的郡主府里奉养。 但林黛玉不愿意,她住惯了原来的房子,总觉得处处都有丈夫的影子。她也害怕自己搬走之后,下人收拾时不当心,会破坏原来的格局。 徐樱拗不过她,就只好每天都来看看,陪母亲说说话。 终于,在徐茂行去世的两年后,林黛玉也在睡梦中闭上眼睛。 — [前世卷完结,今生卷即将开启,敬请期待“女重生、男穿越”的青梅竹马]
第155章 黛玉重生 二月江南,烟柳如织。北方的春寒尚未褪尽,江南已是莺飞燕绕,禽鸟争啼。 江南什么都好,只唯有一样:气候潮湿,雨水频繁,有时阴雨连绵足以盈月,好生让人着恼。 虽说多雨不在春日,但因着气候的缘故,一旦下雨,浑身上下便黏糊糊的。便是富贵人家不缺炭火香料,日日都有奴仆香笼熏衣,也总觉得没有个干爽的时候。 大约是春雨缠绵的缘故,扬州鹾政林老爷家里的独女本就体弱,打着伞在雨地里走了两圈就病倒了。 这病也十分缠人,一开始请大夫来看了,说是并不严重,按时喝上两副药就好了。 可真正医治起来,却是断断续续半个多月。 这林大姑娘病得迷迷糊糊,梦里时常说些旁人听不懂的话,有时候好像是在和什么人说笑,说一阵笑一阵,倒是比好的时候更欢快些。 其母贾夫人心头忧虑,私底下和丈夫说:“这几日我亲自照看玉儿,一眼也不敢错,听着她说的那些梦话,绝对不是往日里经过见过的。 大夫来诊了几次脉,都说情况不严重,只需要好好养着,人很快就清醒了。可都这么多天了,玉儿的病虽说不曾更重,却也总不见好。实在不行,找个高人来看看吧。” 林如海虽然自幼读的是圣贤书,但圣贤也说过“敬鬼神而远之”,从未否认过鬼神的存在。 原本他心里就有几分怀疑,如今又听妻子也是一样的意思,当即便点头道:“夫人说得有理。今日天色晚了,明天一早我便去一趟珈蓝寺,请惠岸法师来一趟。” 看着妻子憔悴的面容,林如海心疼道:“今夜就叫王嬷嬷守着玉儿,你好歹歇歇。别改明儿玉儿好了,你反而又倒下了。” 贾夫人满面忧虑地摇了摇头,“不行。不亲自看着玉儿好起来,我实在是睡不着。与其离了她身边担惊受怕,还不如守着她,偶尔也能迷瞪一会儿。” 眼见劝不住她,林如何只得作罢,转身去小佛堂静坐了许久,才回书房歇息去了。 却是这些日子眼见黛玉病势不减,贾夫人一颗心都扑在了女儿身上,实在没功夫照顾他,就叫他搬到了书房去住,凭他晚上爱到哪个姨娘房里过夜。 只是眼见女儿一直不好,林如海哪有这等心思? 林家后院两房都是好人家聘来的良妾,为的就是开枝散叶,品性和好生养都是首要的。 而这个时代对于女子品德的评阅,任是说得天花乱坠,总结起来也无非四个字——安分守己。 那两房姨娘也都是老实性子,知晓家里唯一的骨血病着,老爷太太心里都着急,他们也都默默在自己屋子里抄经祈福,并无一个趁机找林如海献媚的。 如此,家里倒也安稳,贾夫人就更能把精力都投入到照顾女儿身上了。 等到第二天一早,林如海先派来心腹去衙门告假,自己则穿了常服,安排了轿子要去珈蓝寺。 哪知,这边刚收拾好要出发呢,忽然听见有人高诵佛号:“阿弥陀佛——施主家中有病人,贫僧这里恰有良方可医。” 那声音分明近在耳边,左右看时却不见人影。 林如海心中暗惊,忙叫人探看是何人在何处说话。找到之后,赶紧把人请进来。 随身小厮林旺赶紧去找,竟然是在大门口看见了一个双手合十的癞头和尚。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8 首页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