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化了许多纸钱元宝。 林如海踱了过来。 “你不恨母亲吗?” 林沁笑了笑,“我恨她做什么?” “她带我如同亲生女儿一般。当年之事,到底是君命大过天,若她有个亲生闺女、若轮到她亲生闺女,只怕也是如此。” “嫂嫂帮我,我感激她。母亲不愿帮我,我也不记恨她。” “送我上京、送我去西北,说到底都是为我好。” 二十三年前,新科探花林如海携妻子来扬州任训导。 官职虽不高,但若不是他曾给当今圣上做过伴读,也不会刚得了功名便外放历练。 林家老夫人不放心新婚不久的儿子儿媳,便一同跟了过来,照应几个月。 谁知几个月后,京中来信。 一忧一喜。 忧的是,林家老侯爷忽的重病而逝。 喜的是,老侯爷身边伺候的通房张氏,在老侯爷病床前昏了过去。 一诊脉,却是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了。 要是在别家,在家主重病过世的情况下,这个绝对算不上什么喜事。 但林家不同。 林家数代单传,林家子孙早已放弃了纳妾生子的念头。 林老侯爷身边也就这么一个通房,还是先头老太太赐下的,平日里也不常出门,就跟没这么个人似的。 谁知一把年纪了,竟然老蚌怀珠! 来报信的家人说,老侯爷自言算是对得起林家先祖,含笑而终。 林老夫人虽说对这个庶出的孩子有些膈应,但想着林家数代血脉艰难,林如海孤身一人在官场上也没个叔伯相帮,到底也是愿意多养这一个庶子,为自己儿子添个助力。 再者,世人多讲究多子多福,夫君如今也算是添了一份福气了…… 林如海得了圣明,进京打理父亲的丧事,而后回扬州守孝。 孝满后,于扬州待命。 张氏升了姨娘,林老夫人亲自命人照顾着。 待脉象安稳,一路坐船南下。 六个月后,张氏挣命产下一双龙凤胎,溘然长逝。 林老夫人命林如海将张氏记为老侯爷的二房,亲自抚养了两个婴孩。 十三年后,微服下江南的永昌帝来到林府。 永昌帝司徒礼十岁登基,当时身为其伴读的林如海自是一路辅佐。 待林如海长成,便听从司徒礼的安排,科举出仕,外放扬州,成为其在江南的耳目。 二人自幼交好,司徒礼与林老夫人也是相熟的,便也没那么多规矩。 司徒礼一身常服,遣退了下人,在林家后花园闲逛。 许是命中注定,那日司徒礼遇见了十三岁的林沁。 好好儿的一个小姑娘非要扮作男装,一身武人的短衫,见了自己竟口称“大叔”! 司徒礼虽已三十有一,但也只比林如海大了一岁。 林如海并无子女,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子,想来就是眼前这个了。 他与林如海兄弟相称,怎愿意林如海的妹子称自己是“大叔”? 司徒礼哭笑不得,到底抓着林沁穿男装的事说教了起来。 谁知林沁竟给自己唱了一出“谁说女子不如男”! 司徒礼听得新奇。 “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也有许多女将军,世世代代守江山。” 他从未曾听说过这样的说法,竟觉得十分有趣。 然而细细思量,仿佛又有些道理。 临走时,便同林如海说了一句,令妹德才兼备,若有送其入宫之心,定许以妃位。 而林沁在听到这句话时,只剩下满心的后悔。 自小养在深宅,生母早逝,嫡母虽把自己姐弟二人视作亲生,到底怕人说嘴,总是疼宠多些。 因而对于林沁在家中跟着林渊一同习武之事,只要不传出府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么些年下来,养成了林沁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或者说,在林沁的认知里,只要不出林府,怎么出格都没事! 这回倒好,竟然惹上了皇帝! 林沁虽说是带着前世的记忆投胎的,却对入宫没什么兴趣。 古时对女子约束太多,林沁少有能踏出林府的时候,这才渐渐跟着弟弟养成了好武的性子。 一入宫门深似海,林沁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别说进宫还能不能这般自在,怕是连保命都难! 林老夫人原是想着为林沁寻一个将门子弟,也和了她的性子。 再者若是将林沁嫁去什么世家,怕也是管不了后宅的。 谁知圣上开了口。 虽满心忧愁,却只得打点着准备送她进京。 林沁却是死活不乐意。 眼看老夫人打定了主意,便求到了林如海夫妻二人这里。 林如海原想着安排妹子在路上假死脱身,便问林沁将来想去往何处。 谁知林沁竟想着和林渊一起前往西北投军,悄悄拜托了贾敏帮忙。 等林如海知道,信已经送到了京城。 贾赦动用先父的旧部要安插两个人,自然是被司徒礼注意到了。 司徒礼原也是觉得林沁有趣,随口一说罢了,并不是非要不可。 如今见林沁真要去从军,想着她说的要当女将军,便起了看好戏的心思。 给林如海去了信命他好生安排二人从军,算是将入宫一事揭过了。 因司徒礼不愿背负荒唐的名声,严令此事不得外传。 林老夫人只好悄悄送走了一双儿女,在家为二人日夜祈祷。 一年后林渊竟立下了战功,而林沁也颇有功劳。 司徒礼正好因为皇后过世被后宫纷争搅得头疼,得了消息想起当年没能进宫的林沁,便把嫡出的皇四子司徒昭丢去西北,命林沁好生照顾。 美其名曰历练。 为了安抚林沁,又许他姐弟二人每两年可回扬州探亲一次。 永昌二十八年,林沁下嫁贺景风。 同年,司徒昭奉命回京。 永昌三十年,实年四十的司徒礼退位于司徒昭。 第二年,改元崇和。 崇和一年元月,司徒昭召林渊、林沁、贺景风回京。 因战事,几人于西北又逗留了两个月方出发。又因接到贾敏病危的消息,改道扬州。 十月,林沁一行人上京。
第5章 贾家热闹 这日贾母正在歪倒在榻上打着瞌睡,二等丫头鹦哥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老太太!琏二爷回来啦!” 这一声惊的正给贾母捶腿的鸳鸯一不小心下了重手,把贾母捶醒了过来。 鹦哥喊完才抬起头来。 一看贾母这刚被惊醒的样子,吓得又低下了头。 “老太太,琏二爷回来了,现去了大老爷那里。” “嗯?去了老大那里?” 贾母一阵疑惑。 贾琏与贾赦向来不亲。 贾琏跟着二房住在荣禧堂的后头,而贾赦却在荣府东面另辟了一个院子住,两下里更是少有往来。 “是……为了敏儿?老大不着调,只可怜了我的敏儿,还要处处想着这个大哥!” 贾母再一想,贾琏是从扬州回来,而贾敏又与贾赦亲近些,倒也不是十分奇怪。 鹦哥也只是听了几个小厮在闲话。 琏二爷今儿是稀奇了,一进府门便去寻了大老爷。 鹦哥自然不会把这原话说给贾母听,只是顺着贾母的说道:“奴婢也不清楚,许是姑老爷的吩咐吧。” “这个贾琏,真是和他爹一个样儿!要回来也不知道先使人来说一声,一回来就先钻他爹房里去了!”贾母摇了摇头,“左右他傍晚还是得来的,由他去吧。” 说罢,将贾琏之事放在一边。 又问起了鸳鸯:“宝玉可醒来了?将他抱来。他知道他林妹妹来了,指不定多高兴呢!” 用过晚饭,众人移步来到贾母院子里的前厅。 贾琏已使人将林府送来的礼都搬了来,一一分好。 贾母看着眼前明显少了许多的礼物,脸顿时就拉了下来。 贾琏想起林如海的教导,忙说道:“我到扬州时,姑奶奶已下葬。姑爷府上虽不是乱糟糟的,但林妹妹到底年纪还小。眼下这些礼物还是林妹妹从姑奶奶备下的年礼里头挑出来的。” “一来年礼多是带红带喜庆的,现下送来却不合适。二来眼下也不年不节的,到底不好送太多。挑拣了近一个月才得了这么些!” 贾母瞟了贾琏一眼,凉凉的说了句:“到底是和姑爷学了些,本事渐长啊!” 又立刻哭起了黛玉:“我可怜的外孙女!小小年纪失了母亲,无人教养还要担起这理家的重任!黛玉本就孱弱些,你姑父糊涂,你竟也不知道劝着些!” 贾琏忙喊冤:“孙儿哪里没劝!只是那林家姑姑好大的气派,孙儿竟是拗不过她!” “呸!”贾母啐道,“不过一个庶出的丫头,哪里配你喊一声姑姑!还硬是拦着不让我们祖孙团圆!” 贾琏听了,默不作声。 贾母又问道:“前次你来信说,是要护送黛玉进京的。如今你既到了,林家那丫头把我外孙女带哪去了?怎么不来拜见?” “老太太,孙儿也不知道啊!” 贾琏一脸苦相。 “那林家姑姑说林妹妹身上带孝,不好去外姓人家做客。下了船便把林妹妹带走了,还使人拦着孙儿。” “孙儿原想派人瞧瞧跟着,谁知都被打了回来!孙儿身边的兴儿挨了一脚,如今肋下还疼着呢!” 至于兴儿到底疼不疼,全凭一张嘴。 贾母听罢大怒:“好大的气派!竟然敢不把我荣国府放在眼里!” “我倒要看看!她把我外孙女儿藏起来不然见我,是怎么个道理!” 贾琏见贾母气大发了,忙泼了盆冷水。 “孙儿在扬州林府探听到,林家姐弟此番上京是立了军功来受封的!林家姑姑还说皇上给赐了宅子!想来这几日使人在京城里头找一找,总能找到!” “什么!” 王夫人原本老神在在的在一旁听着,听了此话不由的惊呼一声。 她巴不得黛玉不来! 原先贾敏在家中时,比起贾政更看中贾赦,这已叫她不满。 更不必说姑嫂之间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如今贾敏去了,老太太又巴巴儿的要派人去接林家那个病秧子来,说是要和宝玉亲上加亲。 宝玉可是生来含玉要有大造化的! 她一个不知道养不养的大的小病秧子,配吗? 可贾琏说…… “老太太……您看……”王夫人略有些不安。 邢夫人见她这样,在一旁乐坏了。 “哎哟哟,二弟妹呀!我看呐,这位林家姑奶奶可不好惹呐!瞧这样子又是在圣上眼前挂了号的,你不如备点礼去求一求人家,没准啊,咱们家二老爷还能升个官呢!”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