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懂事了,知道要做点正经事了。 嗯…… 怎么说呢,这对陆少阳而言也是一种相当新奇的经历了。 而这次嘛。 陆少阳的任务相当不正经。 就是当托。 这场地里面,看似是两个主持人,实际上是三个。 台上两个,还有一个就是台下的他,陆少阳! 作为托,陆少阳需要在台下,以这个“观众”的身份,向主持人发出疑问,从而让主持人有一个合理的衔接,自然地展开下一个话题。 “我们的模拟科举,是十一个人制哦!” 苏景先推出来了一块黑板。 说实话,和后世的黑板很不一样,但是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 黑板上面是苏景先提前写好的内容。 “十一个人各有分工,其中三个人是裁判,八个人是考生,裁判和考生的任务很简单,各司其职。”苏景先把“各司其职”圈了出来,“考生会抽出自己的考试名次,并且要努力考到这个名次,名次越接近的人,得分越高,比如说,抽中了第一名,考了第二名,那么就是7分,考了第一名,是八分,考了第八名的话,就只有一分了。” “裁判也是,对所有考生的名次进行打分,然后排名,每一个的名次越接近,裁判的得分也越高。” “那考什么呢?”旁边的晏几道适时说出自己的“困惑”,“是随便考嘛?还是拿一份曾经做过的卷子呢?” “是考我们的题目哦!抽中的时候,八个人可以随机分成正方或者反方,这个你们可以自定义啊,当然,也可以提前分配好,对自己的水平要求更高。” 其实就是套着“科举”名头的辩论赛,团体模式的单人赛。 苏景先也就仗着这些人不会折腾…… “那为什么要叫做模拟科举呢?”陆少阳的问题又来了,这次不是刻意排练好的,是他结合了周围人的困惑,作为这个传声筒问出来的。 也是形成职业病了,放在以前没有当这个《太学报》社长的时候,要陆少阳这么贴心地关心旁边的人都在思考什么,简直是天方夜谭嘛! 好在,虽然这个问题苏景先没让陆少阳问,但是他是有准备的。 “问题都是从……那边收集来的哦!” 真是从官家那边问出来的,苏景先哄范仲淹带兵打仗的能力实在是太高了。 而且这个集市冲突,不仅解决的漂亮、及时,最后的结果甚至是一石三鸟! 不仅稳定了集市的正常发展,虽然有一些辽国的官方商队,会因为刚刚有冲突,减少来这个集市的次数,但是普通的商队完全不在乎,甚至因为这个冲突,觉得集市短时间内不会再有矛盾了,安全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第二鸟就是,成功的打仗了!范仲淹第一次在西夏那边打出来的漂亮战役,靠着望远镜的功劳,成功实现了远距离的作战。 对行军打仗来说,提前知道消息是很重要的,更何况望远镜甚至能够因为看得距离远,提前规避危险。 而这次对辽的战役嘛,则是火绳枪和地雷发挥了作用。 两个东西把辽国打得那叫一个服服帖帖,很多人甚至觉得是雷神降临了! 第三鸟则是…… 朝堂上的重文轻武的风气变弱了。 或许是这个战争的胜利看起来比较简单,很多文官想要“转一下武将”,不是往常的督战职位,而是真切能够获得军功的,所以在努力缓和文武之间紧张的氛围。 也可能是…… 大宋的硬气,让他们也不由自主的站起来了。 总指示好事一桩! 为此,苏景先和宋仁宗要关于“殿试可以出哪些题目”的时候,宋仁宗大笔一挥…… 把往常用上的、没用上而殿试题目都拿给苏景先了。 “随便用,多得很!” 宋仁宗给的是旧稿、废稿,苏景先说的是都是“……”提供,也没点名道姓。 但是吧,听的人都真真切切地信了! 哪怕晏几道又强调了一遍,题目不会再出现在殿试上了,很多人的报名积极性也是成功被拉了起来。 无他。 他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考入殿试。 新的规则里面,真的只有前十个人才有殿试资格,分出前三名。 之后的都是先天失去角逐资格的人。 但是,这个题目,就算不是官家亲自出的,也经过官家的手了。 毕竟,苏景先和最兴来关系好的事情,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 他拿出来的,能有多假的货? 总之在“名人效应”的情况下,第一届模拟大赛,也是这么顺顺利利地办起来了。 苏景先这个“主持人”,在比赛开始之后,就没什么事情了,背着手满场溜达,不像是个正经学生,看起来和街溜子也差不多了。 “关于面对辽国的挑衅,我们应该打回去,还是求稳发展。” “当然是打回去,我们大宋泱泱大国,这么多人,实在不行,我去打!” “你先别打,你是求稳的。” “啊?” 这样看到题目就忘记自己阵容,直接倒戈到对手阵营,并且用自己的新鲜案例给队友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证据的人,也不是少数。 “对辽国、西夏开设的集市似乎很有用,以后要做大做强,把这个作为我们大宋对外的窗口之一,还是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见好就收呢?” “做大做强。” “见好就收。” “你俩立场反了。” 这种和对手互相站错了阵营的也不止一个。 “新的科举制度减少了大家能够在科举上试错的时间,这个新制度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有好有坏吧,我感觉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还是得多方位结合。” 这是在“是”“否”中选择了“半是半否”的,两方都觉得不应该在自己阵营,甚至在辩论之前有了一个新的讨论。 “有人说,科举不应该只考经史子集,也应该把一些更专业更实用的能力摆在台面上,比如在户部做官需要看得懂账本,在工部做官至少能够自己做出来点东西,也有人说会吃的人不一定是好厨子,对此……” “我的立场是会吃的人不一定是好厨子,为什么我会有这个立场呢?一方面是我抽到了这个阵容,另一方面是科举嘛,考的是我们十年寒窗的内容,老师也没教怎么当一个好厨子……” “你别说废话,还有我知道你评分肯定拿的很低,不要故意打假赛。” 也有这种,试图用废话文学蒙混过关,但是被队友、对手毫不留情地揭穿的。 一个个看过去之后,苏景先又回到了看台上,晏几道还在台上呢,当然不是傻愣愣地站着,而是在台上最角落的书桌那边,拿着一个本子在“津津有味”地看着。 苏景先回来和晏几道分享台下的趣事,越听越乐,结果从晏几道这里得到的反馈并不多,伸手在晏几道的眼前晃了晃,想看看这个人有没有在听自己说话。 “我在听,还有……”晏几道转头,脸是肉眼可见的有点黑,“你要是闲着没事干——” 晏几道从书桌的抽屉里面掏出来了另一本本子,和他手上的那本一般无二。 “和我一起看账本吧。” “啊?”苏景先看了下晏几道,又看了下自己,伸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你的意思是,让我来吗?” “那不然呢?”晏几道的声音几乎是从牙齿尖努力钻出来的,但凡少了一点克制,他怀疑自己都想要把苏景先给生吃了! 这账本,这账本也太多了! 晏几道在之前,一直觉得,周围的人都把他当小孩看。 实际上他可聪明了。 遇上苏景先之后,他发现,也有人不把他当小孩看的,知道神童的脑子是很好用的。 结果…… 苏景先是没有把他当小孩看了,也没有把他当人看! 这么多账本,是把他当驴子在使唤啊!
第140章 谣言 苏景先一来就在太学搞活动,也因此,在《太学报》大肆宣扬这个活动的有趣之处的时候,别人也就知道了…… 去“游学”的苏景先回来了。 “他游学也就去了……扬州和苏州两个地方吧?怎么就不继续了?其他的地方不好玩吗?” “应该是要准备科举了吧?现在的科举虽然一年能考完,但是考试的卷子可是和往期试卷大不相同了。” “应该是的,你看一回来就搞这个模拟科举。” “要不……我们和太学也联合考试一次?就重新出卷?” “你疯了?晏几道那个家伙可不是吃素的!” “哦哦,也是。” 苏景先回汴京这件事,被众人知道后,这样的对话在汴京各种学校出现,有的人对苏景先怎么这么快就回来这件事很感兴趣,不过有点背景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不能说,和最近的风云突变有很大关系。 而有的人则是报着用新的科举模式来踩一下苏景先的想法。 这毕竟苏景先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也是神奇,在江南那块走了一圈之后苏景先反而没有被江南那块的人排挤,反倒是更加出名了? 很多人觉得苏景先可能是真的会下蛊,江南的文人多,就那个“江南才子”的名头,就有不少人! 苏州那块,那“苏州四才子”真的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压了好几波“才子”了。 而且这几个人心机深沉,别人比文学的时候,他们会比自己在“梅兰竹菊”上面的爱好,别人比爱好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攀比起来风雅。 总之就是,从不和人正面对抗,往往是找别人的弱点,然后以己之矛攻对方的短处。 苏景先…… 那报纸他们都怀疑不是苏州四才子自己写的! 就算是真的自己写的,那也是…… 苏景先给人下降头了! 难怪能够笼络住最兴来的同时,也没有放过赵宗实呢。 皇室就这么两个皇子,一亲一养子,苏景先两手都敢抓,是真的有点本事。 苏景先哪里知道,自己明明是靠“脑子”和“创新”这些个人价值,在的这大宋崭露头角,站稳脚跟的,但是在谣言中,他都快成大宋魅魔了。 还是那种他骗谁谁就死心塌地的。 就像是青云书社、望远镜、报纸、剧本杀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一样。 可见,被造谣这件事,和本人是否有问题,根本毫不相关,就是出于造谣者的嫉妒心。 苏景先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不过他都不知道。 “你说,这道题会考吗?”苏景先真的在复习。 他是真想要找个偏远的地方基层做起看看,不仅仅是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有想要见识更多大宋风光的想法。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05 首页 上一页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