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突然定睛看向了眼前的人,这个大汉朝造反的女反贼。 如果说他之前还以为这个女反贼只是凭借一腔武勇造反,那么现在,荀谌知道自己错得彻底。 “汝期待大同之世?” “天下大同,我还没有那么大的妄想!人之本性,皆会追求私利,我很清楚世道艰难,但有时候汝等太过分了。 完全不留活路给我等,所以我只能带着大家反抗,让汝等知道小民反抗起来的力量有多强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话一说出来,荀谌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许久之后,他睁开眼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一己之力无法改变这个天下,汝终将会失败。” 士族们就是这样有恃无恐,觉得天下缺了他们就没办法活下去。 “我知道你的意思,再强悍的武力,其实都不能管理这个天下,就算在战场上赢了。 最后还是要让汝等士族来治理,不然这天下依然会混乱,这也是汝等自视甚高的原因。” “然而知识这种东西,只要有博学的先生,只要有足够多的学生,我永远不会缺人帮我治理天下。” “荀郎君恐怕不知道,马邑县曾经所有的官吏都被我罢免了,如今任用的人都是杨家军识字之人。 识字这件事情,只要让足够多的人学习,难道汝等竟以为庶民学不会认字,学不会算数?那未免太过愚蠢!” 此言一出,荀谌瞬间惊愕地看向了眼前的人。 “将军竟想让天下人都识字?” “有何不可?” 杨秋这肯定的语气一说出来,荀谌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将军简直是在冒险,此举无异于飞蛾扑火!” 杨秋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士族们当然不是傻子。 他们其实都明白,在智商这件事情上面,其实大部分人都差不多。 只要能给底层人学习的机会,他们自然有机会往上爬,于是就能够跟他们竞争,所以士族们要拼命阻止这件事情。 当然,这是站在士族的利益考虑。 而作为统治者的角度,那当然是愚民更好了。 造反不可怕,可怕的是造反的人会思考。 这一思考起来,为什么你刘姓天子能够做皇帝?为什么我要做农户老老实实种地? 若人人都去思考,人人都会发现这世道是不公平的。 凭什么我们这些千千万万的人要交赋税,为什么要被那些官吏使唤奴役?难道我们天生就是贱命吗? 所以古代的统治者喜欢愚民。 底层人不要去思考,每天让你精疲力尽的种地,让你没有时间去思考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 更不能让你有机会学习,因为一旦开始思考,统治者的位置就开始坐不稳了。 所以刚刚荀谌才觉得惊讶! 因为站在杨秋的角度,她如果想要图谋天下,那就是统治者。 统治者竟然犯如此愚蠢的错误,简直就是天真得可笑。 所以上位者一直保持着这种默契,庶民们认命就行了,别想着反抗,别想着思考。 实际上他们考虑得也不算错。 毕竟读书人多了,造反的人确实会变多,而且有文化的造反人,带来的危害那是相当大的。 历史上有名的黄巢起义,那就是一个落榜生。 因为老是考不中当官,所以人家就造反了,杀得那是人头滚滚。 后来的朝廷吸取了一些教训,知道要安抚落榜生了。 可是,愚民这种措施只能保持有限的稳定统治,但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是不是飞蛾扑火,时间会给出答案。几万年前的人们,那时候连房子都还不会建造,只能居在巢穴里面。 再几百年前,连铁器的炼制都不是很熟练,世间之道,唯有前行不息,而落伍之人,则会永堕于后,难觅前路。” “荀郎君,安心在此做客。吾之道,自有时间证明,无需多言,历史长河,自会见证真伪。” 这话说完,杨秋毫不犹豫地转身走了,徒留荀谌在原地思考。 他觉得自己今天知道的事情太过震撼了,这个女反贼简直就是个疯子! 若天下人人都读书识字,这官哪里够做? 教化天下,那可不是让人人都识字的。 宦官和党人斗得如此激烈,难道真的是因为宦官之徒贪暴吗? 还不是因为宦官的依附者抢走了他们士族的权利,那些曾经留给他们士族子弟做的官位,竟然都被宦官的依附者抢走了。 若是再不反抗,以后还有他们天下士族的位置吗? 所以当然斗得不死不休。 而眼前这个女子竟然还想让越来越多的人识字,她都不知道这有多危险吗? 可是看着对方那样自信的眼神,荀谌忍不住产生了怀疑。 那样的世道……那样的世道真的会好吗? 其实,如今的士族子弟们也在迷茫。 前汉之时,士子们觉得天子昏庸,所以把他们认同的王莽推了上去。 可是后来,还是刘姓子弟光武帝夺取了天下,所以士族们再次相信了天命在刘家。 然而,如今这天下又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因此,士族们也在迷茫,圣人说的道理好像确实不能让这天下太平下来? 其实他们也想知道,这个世道究竟什么样子才是对的? 无数的士子们都想知道这个答案。
第47章 在科举制度没出现以前,汉朝官员的主要上升通道是举孝廉。 任何制度最开始设立的时候,都有积极的一面。 所以在汉武帝时候设立此种制度时,能够打通下面的官员向上面跃升的通道,能够让阶级流动,能够发掘人才。 那时候,这种制度处于野蛮生长,冒出来的人才当然以真材实料为多。 然而,此种制度进行到上百年之后,东汉一朝的士人们为了出名,为了让自己能晋升官阶,所以他们玩出了各种花样。 有一个叫做许武的人,父亲过世之后,遂和两个弟弟居住在一起。 他每日辛勤劳作教导弟弟,若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时常去祖宗灵位面前哭诉,于是有了名气被举孝廉。 但许武觉得这还不够,还需要提携家族里面的两个弟弟。 于是他故意和两个弟弟分家产,然后让自己获得了肥田美宅,两个弟弟们则得到的又少又差。 这导致周围的人都称赞他两个弟弟有谦让的美德,反而鄙夷许武贪婪,于是这两个弟弟又被成功举孝廉。 这之后,许武就把家族的亲朋好友召集过来,说这都是自己的苦心,他是在忍辱负重,为了让弟弟获得美名。 并且,他还把之前分得的财产三倍的分还给自己的弟弟们,于是众人又开始称赞他。 这属实是一鱼两吃了! 同时期的人,还在想办法把守孝变成三年十年二十年,让自己有孝顺的美名。 比如二十四孝故事里面的黄香,他走的传统道路是小小年纪帮助家里做事,为父亲准备纳凉的席子,冬天酷寒先在被窝里面把被窝暖起来。 最后让自己传出孝顺的美名,这是属于比较正统的出名道路。 但是东汉人发现,这种孝顺简直烂大街了,用这种方法孝顺父母,根本就出不了名。 尤其是对于底层的寒门以及豪强出身的人而言,举孝廉的名额都快要被世家大族给垄断了。 所以他们开始玩出了花样,既然要出名,那就要出名得惊天动地! 于是东汉的孝顺行为艺术,炒作吹捧开始渐渐兴起了。 汉恒帝时有个叫做赵宣的人,为了图孝顺的美名,在父母的隧墓中居住二十年,让周围人都称赞他的孝顺行为,然后被举为孝廉。 结果被太守陈蕃查出来,他的五个儿女都在服丧期间生出来的,于是这场闹剧被曝光了。 但既然有这种炒作,被查出来的当然只属于少部分人。 有个东海孝子为了出名,每次一哭,海鸟就会飞到他的身边。 当地的官员都感到惊讶,以为上苍被他感动了,然后举孝廉。 结果后来发现,这家伙每次哭之前就给地上撒碎饼,于是海鸟就飞下来吃。 所以后来流传出的什么卧冰求鲤,郭巨埋儿,那都属于后来人的争相模仿了。 反正为了出名,不顾一切,不择手段! 当然,到不择手段这种等级了,其实都属于上升通道非常难的那一批底层豪强和寒门。 事实上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举孝廉还是轻轻松松的。 因为他们每个乡里都有专门的清议团体,这些人会品评周围人的品德才学,舆论权完全掌握在了当地豪强大族手里面。 他们说你是孝顺,那你就是孝顺,说你有才学,那就是有才学! 所以,孔融让梨一个几岁孩子的故事为什么能传出来? 是因为大家都很八卦吗?当然是因为那个圈子里面都有这个默契。 你吹捧我的子弟,我吹捧你家的孩子,大家互相打广告一起搞炒作,这名气不就出来了吗? 所以后来,举孝廉已经完全掌握在了豪强士族手里面,不在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已经失去了所有晋升的阶梯。 不然也不会有民间那个民谣。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其实导致了后来的党锢之祸。 作为汉家天子的汉恒帝汉灵帝都发现,他们的皇权竟然被架空了,这些官员举荐的人全部都是他们的门生故吏,只听他们举主的话。 想要任用一点自己的人,竟是一件如此艰难的事情。 所以他们开始重用宦官和党人互相分庭抗礼,然后任用宦官举荐出来的人抢夺朝廷的官员职位。 于是两边开始斗得不死不休,这种权力的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两边都绝不退让。 洛阳,这座汉帝国的中心。 此时一处秘密的宅子里面,唐周正焦灼地跪坐在原地。 因为他即将见到一个重要人物,而这一个人物,很有可能会决定他未来的命运。 唐家是济阴人,世代居于此地已经几百年。 从上一辈祖先卖盐发家之后,家族里面渐渐富裕起来,如今有膏腴之地,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所以从唐周自小开始,家里已经奴仆成千,唐周所需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从小学习儒家经典,拜学名师。 以期让家族改换门庭,成为经学世家。 当然,这个目标有点远大。 所以家族里面对唐周的期望是,学成之后成功举孝廉,然后开始踏入官宦之路。 而唐周从小就博闻强识,在学习儒家经典这一方面非常有天赋,小小年纪就能够出口成章。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53 首页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