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话语尚在空中回荡,未及落地,一股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之感猛然袭来,令人瞬间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摇晃。空气中,一股难以名状的微妙不安迅速弥漫开来,仿佛有某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正在地底深处蠢蠢欲动,通过无形的波动,悄然传递至这厅堂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颤动起初不易察觉,很快,它变得越来越明显,厅堂内,轻微的摇晃让悬挂的物件轻轻摆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与平日里的静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与不安。 “是地动!”明熙最先反应过来,“快,快找个坚实的地方躲起来,快!” 明熙大喊一声,同时一把拽过傻楞的长樟,将他塞进就近的椅子下面,动作敏捷而果断。紧接着,她转身奔向老太太,不顾一切地将老人也拉向桌底,同时不忘将房妈妈一同安置妥当。完成这一切后,她迅速拉起盛紘,两人一同奔向墙角,寻找更为稳固的避难之所。 其余人等见状,也纷纷效仿明熙的做法,或藏于桌下,或倚靠墙角,尽可能地保护自已免受伤害。 与此同时,宝慈殿内、 明兰正竭力劝说太后,她言辞恳切,强调当前受灾百姓最要紧,呼吁太后与陛下齐心协力救助灾民,而非在此关键时刻对陛下施加压力。 “哀家何尝不知,哀家是大宋的太后,自然为万民着想,可是世家苦新政久已,对陛下积怨已久,怎么放过这个好时机,就想从陛下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话音未落,异变突起。桌上的茶盏莫名颤抖,墙上的名家字画也随之轻轻摇曳,明兰瞬间感到脚底传来阵阵酥麻,心中警铃大作。 “是地动!”她惊呼一声,迅速拉起太后,朝大殿外疾步而去,同时高声呼喊,“快,到空旷地带去!”身后有宫人追上来为二人撑伞,其余宫人也赶忙奔出来。 刚迈出殿门,殿内便传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声响——茶盏碎裂的清脆、装饰物坠落的沉闷,交织成一片混乱。 太后紧捂着胸口,心跳如鼓,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与惊恐。“这地动怎会如此突然?司天监竟未能提前预警?” 明兰始终紧紧抓着太后的手,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确保随时能应对突发状况。待脚下震颤渐渐平息,她并未立即放松警惕,而是带着太后在雨中静立良久,直至确认大地已恢复平静,方才吩咐宫人先行返回宝慈殿收拾残局。 望着阴沉的天空与脚下似乎仍在微微颤抖的大地,太后心中满是不安,她转向明兰,语气中带着几分迷茫与自责:“难道我大宋皇室真有失德之处,以致上苍降下地动以示惩戒?” 明兰温柔地靠近太后,轻声宽慰道:“娘娘,地动乃是自然天象,非人力所能左右,更非上天对谁的警示。它是一场灾难,是对大宋的考验。此刻,汴京或许并非震中,但定有其他地方正遭受着更为严重的苦难。此时我们更应心系苍生,共克时艰。” 待宫人们手脚麻利地将宝慈殿内的一切恢复如初,陛下与皇后派来的慰问使者也匆匆抵达。见太后安然无恙,来人人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太后眉头紧锁,关切地询问,“可知晓具体是何处发生了地动?” 第207章 请愿赈灾 陛下派来的内侍躬身回禀,声音中带着几分凝重:“回禀太后娘娘,据司天监观测,此次地动应源自北方河北地区。” 此言一出,明兰与太后的心皆是一沉。窗外,暴雨依旧肆虐,未有停歇之兆,若河东地区再遭地震侵袭,局势势必更加危急。此刻,太后心再也顾不得与皇帝的恩怨争执,直奔皇帝的紫宸殿而去,与皇帝共同商讨对策。 抵达紫宸殿时,皇后已在此等候,两人正为今年频发的极端天象而忧心忡忡。 听闻太后驾到,皇帝与皇后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恐怕来者不善,随即连忙迎上前去行礼。皇帝和皇后亲自上前,一左一右搀扶太后,皇帝更是关切地问道:“母后怎的冒着大雨前来?” 明兰识趣地后退一步。太后在皇帝与皇后的搀扶下,缓缓坐上上首之位,目光凝重地望向皇帝:“哀家心中挂念陛下,故而来此探望。方才听内侍传话,地动或也波及河东,陛下可有什么对策?” 皇帝暗自出揣测太后的来意,一时并没有答话,表面却不动声色,他佯装忧虑地望向殿外倾盆大雨,实则眼神瞥向明兰,明兰冲他微不可查的点点头。 于是,皇帝便转过身,语气恭敬而回答太后,“母后,朕也正忧虑此事,朕已命人去传召宰相以及各位重臣和六部官员来商议此事。” 太后微微点头,认可皇帝的做法,“如此甚好,此事关乎社稷安危,还是要快快做出决断,万万拖延不得。” 皇帝和太后在殿内商议了一番,众位大臣便陆续抵达,共同商讨救灾抢险的紧急策略。 朝廷应迅速行动起来,组织起强大的救援力量,包括精锐的军队与地方官员,奔赴灾区,全力抢救百姓。同时,还应开仓放粮…对受灾尤为严重的地区,果断免除赋税,以减轻民众的重负。 还应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防止趁火打劫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出台异地安置政策,避免人员动荡;水灾地震后,还有可能会发生瘟疫,从各地征调大夫前往灾区救治伤者,防止瘟疫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在商讨过程中,关于如何安抚灾民的问题成为了难点。 有大臣再次提议,皇帝应下罪已诏,以此检讨自身的过失,并祈求上天的宽恕。然而,这一提议在皇帝心中激起了波澜,新政正稳步推行,成效初显,若在此时承认其执政出现了过失,导致上天给予惩罚,那么新政可能前功尽弃。 顾廷烨理解陛下的顾虑,他也不愿新政的推行就此中断,便建议道,“还有一法,请顺应天命之人,前往灾区赈灾亦可安抚民众情绪。” 顾廷烨此言一出,立刻有大臣反驳,“千金之躯,坐不垂堂,陛下万万不可身临险境!” 随后,又有大臣提出折中方案,建议由皇室中身份尊贵之人代替皇帝前往灾区,以彰显朝廷对灾情的重视与关怀。 “非一定要陛下前往,皇室之人,身份地位尊崇者亦可。” 此时,便有视线落到桓王身上,桓王是太子人选,若是他代天子前往,亦可安抚灾民之心。 但也有大臣提出异议,认为桓王虽身份尊贵,却非太子,其威望在民间尚显不足,若民众误以为皇室敷衍了事,恐将适得其反。 正当殿内众大臣争论不休时,明兰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向皇帝请旨道,“臣愿代天子前往赈灾,以慰民心!” 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静谧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明兰身上。 太后闻言,心中焦急万分,灾区之行凶险难测,她怎能放心让明兰涉险?于是,太后怒斥道:“明兰,此等大事岂可儿戏?你速速退下,不得胡闹!” 然而,明兰却以坚定的眼神回望太后,给予她一个安抚的微笑,随后继续说道:“臣乃先帝亲封的“护国公主”,于国家危难之际,自当挺身而出,责无旁贷。况且,因前番流言之事,臣在百姓之中尚有些许威望。此次赈灾,派臣前去赈灾,安抚灾民,定能更有效地安抚民心,稳定局势。” 言毕,明兰深深跪拜于地,以示决心。太后见状,虽心中万般不舍,却也只能紧握座椅扶手,闭目叹息。顾廷烨在一旁,目光紧锁明兰,眼中满是欣赏与敬佩。皇帝则深深凝视了明兰一眼,旋即点头应允,语气中透露出对明兰的信任与重托。 “好!那便请护国公主明兰代朕走这一遭吧!”皇帝此言一出,众大臣纷纷在心中暗自盘算,最终不得不承认,护国公主确实是此次赈灾的最佳人选。 皇帝扫视一周,说道,“众卿若无异议,那么,此次赈灾事宜,全权交由护国公主负责,各部官员皆需听命于公主调遣,公主赈灾可代行天子之职。” 众臣无异议,明兰领旨谢恩。 “明兰,”皇帝再次开口,“你亦可自行挑选合适的官员随行,共同前往灾区,协助你完成赈灾重任。”此言既是对明兰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放权于明兰。明兰领命。 “陛下,臣愿随公主前往赈灾!” 齐衡原本侍立皇帝身侧,听闻皇帝此言,再也按捺不住,当即跪拜请愿。 明兰心中一紧,她此番前去,已做好最坏打算,她不希望齐衡跟去涉险。“陛下,微臣斗胆进言,此次赈灾任务艰巨,危险重重,为保万全,应挑选家中子嗣众多,有后顾无忧之官员随行。齐舍人身为家中独子,责任重大,不宜列入此行之列。”明兰言辞恳切,试图劝阻齐衡。 皇帝闻言,略作沉吟,觉得明兰所言不无道理,“公主所虑周全,朕甚感欣慰。既如此,便依公主所请。” 随后,皇帝转向齐衡,温言道:“齐舍人,你拳拳报国之心,朕知晓。然则,你身为家中独子,肩负责任重大。此次你便留在京中,坐镇后方,替公主准备粮草物资,确保赈灾顺利进行,亦是为国出力。” 第208章 众志成城 “陛下……”齐衡仍欲坚持,但见皇帝态度坚决,只好无奈作罢,心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他抬头望向明兰,只见明兰眼中亦是满含不忍,却只能强忍情绪,撇过脸去。 顾廷烨请愿随军护卫,但皇帝恐此时若是京中出现动荡,无可用之人,便将顾廷烨留下,经过一番商议,并征询了太后的意见后,决定派遣曹诗前往灾区,负责护卫工作。 一切安排妥当后,各部大臣纷纷领命,各自回去准备。明兰也告别了皇帝与太后,出宫准备。 行至大庆门,倾盆大雨中,齐衡终于追上了明兰的步伐。他站在雨中,身影显得有些萧瑟,目光中满是不解与坚持:“你为何执意不愿让我陪你一同前去赈灾?” 明兰见状,连忙吩咐宫人上前为齐衡撑伞,自已则神情凝重地看着他,“此行危险。” “正因为危险,我才要与你同去,保护你周全…”齐衡反驳。 “齐元若!”明兰打断了他的话,声音里带着几分严厉,“你身为家中独子,承载了郡主与国公爷的厚望。若你在赈灾途中遭遇不测,他们该如何承受这份痛苦?况且,我此行有大宋军土随行护卫,我亦有武功傍身,自保之力尚存,无需你亲自涉险!” 明兰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让齐衡的热情瞬间冷却,他的脸上浮现出挫败之色。 看着他失落的样子,明兰还是觉得心中不忍,放柔了声音解释道,“元若哥哥,赈灾一事,前线固然重要,但后方的物资供应同样关键。待雨势稍停,我便会率领先行队伍携带部分物资出发。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1 首页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