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朱太医诊脉完了之后,还道:“……皇贵妃娘娘,我这心里实在难受,想要与珠珠说上几句话。” 年若兰自是连忙答应下来。 她哪里敢不答应? 她与朱太医打了这么久的交道,还是第一次见朱太医脸色难看成这样子,难看到她怀疑自己若说出个“不”字来,心如死灰的朱太医当场就会闹着悬梁自尽、撞柱而死。 朱太医很快就到了年珠书房。 他老人家在年若兰跟前还稍微收敛一二,一换了地方,那就一声接一声叹气,叹的年珠心里就像有刀子剁似的。 青天白日的,朱太医也不能借酒消愁,只能以茶代酒。 他老人家咕噜咕噜喝下半壶茶后,才红着眼眶道:“……说起来,我老头子已去太医院当差五十年呢,也就是得你这个小娃娃引荐,这才能在先帝跟前崭露头角。” “但比起先帝,我却受皇上恩惠更多。” “我虽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又只是个汉人,却不像那些迂腐的读书人,只盼着天下百姓能得一明君,这样大家才有好日子过。” 他老人家又灌下一杯茶,胡乱抹了把眼泪,方哽咽道:“不论旁人如何议论皇上,但我却觉得皇上是个明君,难得的明君,像皇上这样的好人,就该长命百岁,造福百姓呀。” “我一想到若皇上驾崩了,那黑心栏肝的四阿哥继承大统,心里就不是滋味。” “我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也没几年活头,谁当皇上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我只是替那些平头百姓难受啊!” “您说的没错,您的想法,也是我心中所想。”年珠头点的宛如小鸡啄米似的,连声道,“可您再怎么着急也改变不了皇上的想法……” 这一老一小皆是满腹心思。 朱太医又灌了几杯茶后,似终于下定决心一般,低声道:“法子……我倒也不是没有,只是有点冒险。” 有点冒险? 年珠对这话持着怀疑态度。 用毒也好,解药也罢,皆讲究用药霸道,正因从前那位院正用药过于温和,这才给了朱太医升官的机会。 她想,朱太医口中所说的“有点冒险”,只怕是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吧? 果不其然,当年珠听闻朱太医的话后,吓得脸都白了。 她磕磕巴巴道:“朱太医,您,您……别激动,我知道您担心皇上,但有些事情却是急不得的。” “咱们好好商量商量,仔细斟酌斟酌。” “不行!”朱太医却是一口回绝道,“若皇上正值盛年,是个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也就罢了,皇上本就年纪不小,这几年又因公务折损了身子。便是有王院判的安神茶,也是收效甚微。” “五食散,你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若皇上对此药产生了依赖,别说我,就算大罗神仙下凡都于事无补!” “你放心,一人做事一人当,若皇上真怪罪下来,我绝不牵连任何人。” 说着,他老人家面上更是生出破釜沉舟的决心来:“反正我老头子活到这把年纪,什么事都碰上过,就算真为了天下百姓丢了这条命,也算是死得其所!” 这话说完,朱太医便毅然决然起身,打算去找王院判。 “朱太医,等等!”年珠瞧见他老人家已行至门口,出声道,“方才您的法子有很多纰漏,您向来不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您先坐下来,咱们好好商量商量。” 朱太医浑浊的眼睛里迸出些许亮光来:“你这小娃娃,我真没有看错你。” “你虽为弱女子,却也是心怀天下百姓啊!” 他们一老一小在书房里足足商量了一个时辰,这才商量出一个完美的计划。 *** 因五食散的关系,皇上这几日是精神大好。 精神好了起来,他的心情自然而然也跟着好了起来。 但服用丹药这种事,却出乎了皇上的意料之外,一开始,他原以为一天一两颗丹药就够了的,谁知丹药中掺杂了五食散,一颗服下,能叫人飘飘欲仙、欲生欲死,这种感觉,谁都抗拒不了。 故而他是疲惫时用一颗、心烦时用一颗、困乏时用一颗……不知不觉的,一天下来竟能用上十多颗。 皇上自也是有几分紧张的,便问王院判有无对症的方子。 王院判早得了朱太医的吩咐,如今战战兢兢道:“……还请皇上恕罪,臣本就不如朱太医擅长解毒,您日日服食的丹药中掺有五食散,这五食散也是一味毒药。” “但您既吩咐下来,臣定尽力一试。” 皇上颔首应好。 王院判便转身跟着苏培盛下去开方子,所谓的方子,不过是改变了皇上安神茶中的几位药。 开了方子后,他更是借口皇上初次使用此安神茶,要亲自煎药,更要留在乾清宫中以观皇上有无不良反应。 苏培盛不疑有他,毕竟能进太医院任职之人,别说身家清白,就连祖辈都被调查了个一清二楚。 王院判既能亲自煎药,很快就找准时机,将怀中准备好的五食散哆哆嗦嗦倒了进去。 他虽觉得朱太医这法子过于冒险。 但他更觉得那年珠说的话有道理。 先破后立。 只有将皇上服用五食散之事闹得人尽皆知,才有办法将皇上身后的弘昌、弘历等人揪出来,皇上不是觉得五食散好吗?一次性多吃点,看他受不受得住! 至于对皇上的龙体有何损伤,损伤自然是有的,且是不可逆的。 但有朱太医在,定能将对皇上的损伤降到最低,总比皇上成日成日服用五食散来的好。 安神汤很快煎好,待王院判亲自试药后就送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毫不犹豫将一碗安神汤喝了下去。 虽说此汤药中加有大量五食散,但有朱太医出马,加入暂时性压制五食散药性的解药,所以并不会药皇上有从前那种飘飘欲仙的感受。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亦或者是朱太医、王院判的确是医术高明,皇上喝下安神汤后,只觉心里踏实不少,便挥挥手叫王院判先下去。 如今皇上服用丹药已成了习惯,批阅完奏折,又吃了颗丹药,这才前去翊坤宫。 翊坤宫内,不管何时都是欢声笑语一片。 皇上走进去时,福惠正在摇头晃脑教襁褓中的福沛背书呢,他更是拿出兄长的架势来:“先生说了,读书识字要从小做起,我这个当哥哥的得好好教教小福沛。” “小福沛,你说是不是?” 小福沛如今也就刚满月而已,哪里听得懂这些?不过扫了眼他这兄长,转头又窝在乳母怀中睡了过去。 福惠气的不行。 皇上见状却笑了起来:“你弟弟还小呢,教他启蒙,等他大些再说也不迟。” “倒是你这皮猴,朕听说你近来念书比从前还要刻苦,就该这样才是,等着你弟弟长大后,知道你这当哥哥的如此上进,也会朝你看齐的……” 福惠连连称是,正欲再邀功几句时,谁知众人却见着皇上脸色突然变得苍白起来。 年若兰扬声道:“皇上,皇上,您没事儿吧?”
第125章 万事都有我在 即便年若兰声声呼唤,但皇上脸色却是越来越糟。 一旁的年珠只见皇上捂着胸口,脸色苍白,连呼吸都有些困难,看起来很是难受的样子。 年珠率先反应过来,扬声道:“苏公公,快!快请太医啊!” 苏培盛如脚下生风,跑得飞快,连忙差人去请王院判过来。 年珠又扬声吩咐道:“方才朱太医才来给六阿哥诊过平安脉,应该尚未走远,快,快差人请朱太医过来!” 极其难受的皇上似有话要说,但他却根本说不出话来。 谁都没有多想,张起鳞已飞奔出去找朱太医回来呢,毕竟比起远在太医院的王院判,请刚出门不久的朱太医过来显然更为合适。 虽说如今是王院判负责皇上脉案,但紫禁城上下谁不知道,若数医术高明,朱太医才是太医院第一人呢! 更何况,从前一直都是朱太医负责皇上脉案!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朱太医就匆匆赶了过来。 皇上已昏睡过去,脸色苍白,白中泛青,病情很是严重的样子。 饶是此事年珠有份,瞧见这一幕却仍是吓得不行。 若皇上真有个三长两短,他们犯下的可是弑君之罪呀! 纵然朱太医拍着胸脯打包票说不会有大事,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皇上真出了事,后果是不堪设想! 朱太医历经无数,比年珠镇定许多,诊脉之后很快就为皇上施针,紧接着又是连忙催吐,更是吩咐苏培盛等人赶快去煎药。 足足忙活了小半个时辰,等着皇上喝下药后,满头虚汗的朱太医这才道:“皇上,眼下已并无大碍。” 年珠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 一旁的年若兰低声道:“朱太医,皇上……皇上这是怎么了?” “是啊!”怡亲王也跟着接话道,毕竟方才皇上那般模样,实在是吓人,连他也匆匆赶了过来,“虽说这两年皇上龙体不如从前,偶尔有些头疼脑热,但从未有过这个样子。” “好端端的,皇上如何会这样?” 话说到最后,向来好脾气的怡亲王言语中隐隐也有逼问的意思。 朱太医并未接话,那冰冷的目光只落在一旁的王院判身上。 紫禁城也好,朝堂或太医院也好,都是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方才有朱太医在,可没王院判说话的机会。 “不知道王院判可有什么话要说?” 饶是王院判深知他们在演戏,但被这样冷冽的眼神一看,腿肚子却是一软,忙道:“朱院正,您听下官解释,并非下官故意欺瞒,而是皇上下令不准下官多言。” “下官先前也曾多次劝说过皇上莫要服用丹药,可皇上根本不听,下官也知道这丹药中掺有五食散,但以下官愚见,丹药中所含的五食散药量并不重,应该不会损伤皇上龙体至此……” 他们两人一人冷冷逼视,一人仓惶解释,就连年珠这个知情人见了都忍不住称上一句“演技精湛”。 年若兰听了,更是吓了一大跳:“什么!皇上又开始服用丹药了?这丹药中还有五食散?” 怡亲王更是脸色铁青,难看至极。 他们虽未曾吃过丹药与五食散,却也是听说过的,京中不少纨绔子弟就好这一口,年纪轻轻已是瘦骨嶙峋、人不人鬼不鬼的,更不必提那些身子弱的,早已没了性命。 年珠深知此时不是吃惊动气的时候,适时提醒道:“好端端的,紫禁城中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龌龊东西?” “这些东西,早在许多年前就已被禁过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6 首页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