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清不会让卫士去问吗? 【“饿, 好饿……” 其余犯人中身形最小的孩子突然瘫倒,不住地喊饿。 少女连忙令人去取水和食物。 画面一转,就是这群犯人在开荒, 少女拿着竹简记录着什么。 顶着“英布”二字的将领询问道:“君上, 这么做真能让上郡无饥馁吗?” “我要的, 是这天下无饥馁。” 荒地骤然惊变,金色麦浪一望无际。 麦穗低垂, 像是诉说着丰饶。 镜头继续向上, 数十辆巨型收割机在田野间缓行使, 金黄的麦粒倾泻入各自旁边的卡车,堆出高高的谷堆。 满载稻谷驶向远方的卡车络绎不绝。】 “这英布无我半分英武。” 英布看到顶着自己名字的人十分不满。 若不是韩信就在眼前, 他非得大声嚷嚷不可。 他英布岂是这般模样? 君上就更不像了,怎么看怎么不像。 可当看见那无尽麦田,这些不满就被抛在了脑后。 这是什么?! ……… 章台宫前,除了嬴云曼外全都看直了眼。 ——嬴云曼不仅不感动,还有点尴尬,她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看来先前脱敏的只是被拉郎配,这方面的尴尬还是控制不住。 粮食,自古以来都是重中之重! 连位于大秦权力巅峰的这群人都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秦人? “天下无饥馁……” 以前他们只是赞颂秦二免除四赋,却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免除。 亲眼看到秦二想要的盛世景象,以及听到少女说出来的话,他们才知道她的目的竟是如此纯粹。 圣皇之圣,煌煌如明月炽日。 【“秦二世对粮食的看重,从这根木棍就能看出。” 戴着耳麦的解说员伸手指向柔和灯光照耀的展品。 昏暗静谧的博物馆内,这件其貌不扬的展品却占据绝对的中心位置。 “她重订长度单位,棍长就是一米。” “相比一引十丈百尺千寸的换算,十米、百米、千米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 “现在使用的单位米根据光速进行了修正,与她随手削出的木棍只有很小的误差,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这根木棍的面世,也被认为是科学史的重要分界线。”】 蒹葭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根熟悉的木棍。 它就放在养济院的学堂里。 每一个学而有成的成员都会仿造它削一根同样的木棍。 宫女们也不例外,她们削的木棍之前放在乐云阁。 现在都被张苍取走了。 这种历经数百年岁月变迁,却能看到“旧友”的感觉,实在太奇怪了。 ……… 韩信也有一根仿品。 从周顺那里拿的。 君上说燎原军队列训练时以统一的棍长为间距,更容易被士卒所理解。 事实也正是如此。 不计咸阳招募的五千军,只算从适戍边者中择取的五千,训练成效就相当显著。 在各种指令如旗语与哨音的学习上,燎原军也远胜上郡军。 如今项羽英布各领一万燎原军,多出来的指导员都被蒙恬要去。 上郡十万精兵,迟早都要转化为燎原军。 “给指导员留出教学的时间,士卒的训练会更有成效。” 君上之言,乃至理也。 ……… “度量衡全面改进,但说到底还是沿用的政哥的思想”。 嬴政想起天幕上曾出现过的这句话,心情又舒展几分。 十米百米,确实比尺寸好记。 不过秦二随手削的一根木棍都在后世成为瑰宝。 嬴政在想他的功绩又如何被后世铭记。 千古一帝。 这个评价甚得帝心。 嬴云曼也没想到她削的棍子能成为国宝。 但这很好理解。 只是后世似乎将“米”这个单位与粮食联系在了一起…… 也不是不行。 【“科学不是奇技淫巧。” 墨家张行作深揖,青年帝王虚扶其起身。】 墨家弟子注目天幕。 他们进入咸阳后,被安排在一处叫做“科学院”的地方制作刻漏。 制作刻漏不难,但太子说寒日水冷成冰,希望墨家予以改进。 故而他们正在尝试改流水为流沙。 刻漏之物在墨家看来属于奇技淫巧。 何况秦墨已经吃过一次被“鸟尽弓藏”的亏。 但秦二以“墨家主张在此时还不能用,请先生帮我”就说服了巨子张行。 秦二只是太子,她现在确实无法违逆始皇帝的意志。 能贯彻节葬的君王,值得墨家再度交付信任。 ……… 这绝对是国家宝藏级的演员! 从她虚扶的动作,嬴云曼就看出“坚定”“不怒自威”“惜才爱才”三种情绪。 台词功底更是毋庸置疑的踏实,能让人瞬间入戏。 只不过这种表演还是更适合放在电视剧里。 现实中这么拿腔捏调地说话,她不是做不到,而是太累。 以上的念头不影响嬴云曼赞叹演员的好演技。 【“诸子百家皆有治世主张,但唯有墨家的科学,可以从根源上改变世界。”】 百家皆惊。 【“科学的本质并不是匠工,是对世间万物的探索。” “鸟为何能翱翔于天际?” 画面陡然一转,小姑娘趴在小窗上,好奇地望着窗外的云层。 云层下是山河地貌。 视角度旋转,可见小姑娘贴在窗上的脸。 镜头拉远,是飞机于云巅穿梭,甚至轻松越过飞鸟。】 人……在天上飞? 那“房间里”不止小女孩一人,而是许许多多的人。 很多人都在天上飞! 他们是鬼神吗? 秦二果然是神女吗? 绝大多数秦人无法理解“飞机”的存在,只能将其归咎于鬼神。 大秦各地,随处可见跪地祈求保佑之人。 ……… 嬴政的长生梦即将死灰复燃。 秦二却先一步扼死他这个念头:“从服饰来看,他们都是后世之人。” “想必是墨家科学研究出飞鸟为何能于天际翱翔,制作出了形似飞鸟的‘飞机’。” 嬴政这才想起天幕曾言,“不管身隔多远,有飞机高铁能让你一天内到家”。 这“飞机”两翼伸展,也的确形似飞鸟。 墨家的科学,竟有如此效用? ……… 墨家弟子未将其与鬼神附会,是因为《墨子》中曾有记载: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这飞天巨物不就是巨大的木鹊吗? 但这段记载,主要讲的是鲁班自以为以竹木为鹊是至巧,墨子却说这种至巧不如木匠制作的车辖有用。 墨子认为对人有利的才是巧,否则就只能算作拙。 “墨子若是知道木鹊可载人……” 鸟的速度何其之快,“木鹊”却比鸟还要快! 【“鱼为何游于水底?” 潜水艇在海洋的寂静中缓缓游,没有惊扰到各色的大量鱼群。 黑白两色的虎鲸欢快冲来,将许多游鱼惊走。 一只虎鲸叼着蝠鲼好奇地抵在玻璃上,里面的游客兴奋地跟虎鲸打招呼。 虎鲸张嘴发出婴童般的叫声以回应,那蝠鲼趁机逃走。 虎鲸连忙去追,引起潜水艇内笑声一片。】 海底世界竟如此犹如幻梦。 上天入海。 这就是墨家的科学。 李斯总算明白秦二为何对墨家如此看重,《数学》单开一册。 诸子百家尽皆谓服。 哪怕是道家的庄周梦蝶,也比不得墨家这般让人力比肩鬼神。 墨家张行陷入了茫然。 他知道“科学”有利于民。 但“科学”连墨家主张都算不上! 兼爱非攻,才是墨家的根基。 可当他环视弟子们的神情,就知道有大半的墨者为科学所折服。 同样的,墨家也将成为“显学”。 必有无数秦人愿意为天幕描述的“鸟鱼”拜入墨家。 “墨家两年内能否做出‘鸟’与‘鱼’?” 嬴政忽然问道。 嬴云曼只觉得祖龙可真敢想。 她之前都只敢做火药的梦。 “后世人说我定丧假十日,是因为异地之人难以与家人团聚。” “故在我有生之年,必是见不到如此奇观。” 嬴政虽是不满,但想到秦二也见不到,倒是没有恼怒。 【“瘟疫为何发生?” 卫生课堂上,小学生一个个排着队在老师的指导下看显微镜。 显微镜中的画面在视频的右上方同步投影。 许多细小的半透明虫子在其中游动。 “看似干净的水里,其实都是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就是导致大家生病的原因。” “小朋友们要记住,河里的生水,看起来再干净也不能随便喝!” “我知道!生水要烧开了才能喝!” 排队中的小男孩大声道。 “这位小朋友说得很对,水烧开就能杀死绝大多数微生物。” “流感季节大家要勤洗手戴口罩,是因为空气和各种摸得到的地方都有大量导致流感的病菌……”】 太医令连忙将相关的知识记录在案。 大秦对疫症有处置措施。 疫情发生时,进出疫地的车马要以烟熏之;其他人应主动断绝与患者的接触,不与患者一起饮食。 但他们以前只知道要这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竟然是因为这些肉眼看不见的“虫豸”? 科学不仅能上天入海,还能找出疫病的根源。 难怪太子认为科学可以从根源上改变世界。 ……… 燎原军规中有一条,不得直接饮用井水外的水,必须先以柴薪煮沸。 英布曾认为这条规定莫名其妙。 但公主让他沿着任意河流往上走走看。 于是他见到了洗衣女、浣足者、牲畜饮水、动物死尸…… 后来公主还说,若河流上游有疫病者尸体,直接饮用河水就有可能染疫。 自那之后英布就老实了。 现在看,公主果真神人也! ……… 河水要煮沸才能喝。 对于绝大多数百姓而言,他们做不到。 生病,那也没有办法。 扛不过去是命。 温饱尚不能满足,又怎能奢侈至此? ……… 达官显贵看到天幕上扭动的虫子,自然是难以接受。 尤其是喝过河水的人。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8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