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三年,曹操为陈武等被陷害的正直官员向汉灵帝上书,尽管言辞诚恳却未能得到皇帝的重视,这让他心中充满了失望。 公元184年,绝望的贫苦百姓在张角带领下揭竿而起,掀起规模浩大的黄巾之乱。 面对东汉王朝日益动荡的局面,一些有权势的人打算联合起来废除现任天子,他们邀请曹操共谋此事,而曹操毅然拒绝了。 随后,一件谁也没想到的意外事发生,并州牧董卓掌握了国家大权,他性格残暴,弑杀少帝及太后,仗着军权的威势放纵士兵劫掠富户,奸杀妇女。 董卓的行为激起天下讨伐。 曹操抓住机会,乘势而起,壮大己身,到了四十二岁时,他采纳荀彧等谋士的建议,决定迎献帝于许都,通过“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方式来增强自身势力。 这一计策十分巧妙,后世称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好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撇嘴,可不就是吗,该死的曹贼仗着皇帝小儿在他手里,扯着张大义的旗子压制他们。 这点连刘备都比他更有优势,对方乃中山靖王之后,刘氏宗室的名义比江东逆臣好听多了。 “呵呵,曹操的行为与董卓没有任何分别,有朝一日,我势必讨此逆贼。” 邺城。 “丞相还有什么想说的。” 面对荀彧定定的目光,曹操喉头干涩。 说没有违逆汉室的念头?他说不出口。 他已经走到了这个位置,不可能再回头,新帝不会容得下曹家。 做周公还是做周文王,归政于汉室,还是将打拼下来的家业传给子孙—— 曹家能选择的路只有一条。 不过,曹操虽然心里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他确实没想过在活着的时候代汉自立!他希望自己至死都是汉臣的身份。 “文若,你信我......”曹操讷讷道。 荀彧凄凉一笑,信什么,信他的主公没有不臣之心么? 天幕已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他眼前站的这人,后世唤作“魏武帝”。 荀彧伸手摘下黑色的冠帽,官渡战役后,曹操封他为万岁亭侯,食邑两千户,还想表他为三公,他使侄子荀攸推辞十几次才作罢。 如今看来,这三公不一定是汉家的三公了。 “亭侯之位,恐文若不能继续胜任。” 君臣两人僵持在原地,其余人噤若寒蝉。 这时候恐怕只有刘备和孙权两人才有心思听天上讲话:【曹操军事思想的核心是谋略,“欲攻敌,必先谋。”因而他也被称为兵权谋家。 官渡之战是曹操指挥的经典战役之一,在这场战役中,他用两万兵力出奇制胜,成功击败袁绍的十万精兵。 此战曹操屡出奇兵,巧用火攻焚烧袁军的粮草,为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反观袁绍,军队内部不和,其本人又刚愎自用,屡次拒绝部下的正确建议,一再地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军心动摇,从而导致全军溃败。 对于此战,历代名臣学者也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之一,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刘备轻轻点头,对后人评价官渡之战的这一段表示认同,“军师说袁贼骄傲轻敌,曹军攻守相济,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正是对曹操能力的十分认可,他才会想方设法与吴军合作,一起抵抗曹军。 毕竟当初谁都以为打赢了袁绍的曹操就要一统天下了。 只有刘备,从未想过要投降,说是心中一点微不足道的野望也好,说是为了挽救倾颓的汉室也好。 他从不认为曹操是一位圣明君主,也不愿臣服对方。 想到这里,刘备的心情变得沉甸甸:“那曹贼日后竟然称帝,莫非他真的亡了大汉.....!” 秦国。 白起低头,兔毫笔不断在竹简上记录。 火攻粮草?这些汉朝人打战真是一套一套的,嗯,都记下来,回头打其它诸侯国的时候用上。 宴明婉:【曹操编写了《孟德公论兵》,书中提出许多关于兵法、军事组织和训练等方面的思想和见解,对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比如曹操擅用火器和骑兵,利用地形实行分兵策略,建立有效的间/谍系统.....这些都是他在军事战略上的创新。 曹操深知军事斗争离不开政治形势的配合。他认为要拯救社会,就必须拥有足够的武装力量。他不像春秋时期的吴国夫差那样只凭武力,不注重政治;也不像周朝诸侯徐偃王那样,以仁义代替用兵。他强调“兵以义动”,“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为了赢得战争中的政治主动权,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争取人心,占领河北后免难民租赋,又发布抑豪强兼并令,以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谋士郭嘉颂扬他“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 同时,曹操认为经济的好坏关系着战争的成败,军队没有辎重粮食,就会走向灭亡。 所以他吸取“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的经验,大兴屯田,达到了足食强兵的目的。】 熙熙攘攘的秦朝臣子们一时间没了声。 天女是不是对他们有意见?不然怎的一次两次戳他们痛处。 嬴政唤治粟内史出列,秦朝农事相关的一切事务都由治粟内史掌管,包括征收渔税,田租赋税等。 如今天幕点名,他自然要过问一番。 治粟内史颤颤巍巍地上前,原以为的治罪却没有发生,嬴政只是吩咐他在麾下新设一个专管田地的部门,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官田耕作。 “下设农都尉,大力发展郡县农业技术,管理各地农民,废秦半之赋,田赋减为六税一。” 秦统一全国后,实行“收泰半之赋”的税额,即每家征收谷物收获物的一半,除此以外,每顷土地还要缴饲草三石,禾杆二石,两物属于田租的附加税。 嬴政思路清晰,陈胜吴广带领大泽乡农民起义让他明白了一件事。 压是压不住的,只会逼得百姓逆反。 吃饱穿暖,人才不会有那么多活络的心思。 “从现在开始变,不晚。”嬴政沉声。 天祖父敢支持商君变法,他既大权在握,又有何不敢? 他的伟业不会终结在这里,万世江山不行,就千世,千世不行,就百世,他会举着秦朝登上万朝之巅! 秦朝百官心生佩服,贱民,啊不,黔首造反陛下都不介意,还降下如此仁慈的命令。 不愧是陛下,此等心胸他们难以企及 嬴政指尖点着桌面沉思,天幕里提到的间谍他了解。 间谍就是间子,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往敌国安插细作都是基操了,只是嬴政没想到还有放奸细到敌方军营里的不要脸操作,那曹操如何做到的瞒天过海? 无论如何,这汉朝颠覆了他的秦朝,如今也要被新的王者给覆灭了。 乱世出英杰,汉末有这种人才在,不可能继续延续下去。 “兵权谋家.....” 书房内,正在整理父亲遗留书籍的蔡文姬听到天幕的话,素 手挽起耳畔的碎发。 她饱读诗书,父亲蔡邕是东汉著名的文臣与书法家,蔡文姬本人也是著名的才女,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后作《胡笳十八拍》,道尽悲愤别离之情。 前两年,曹操思念蔡邕,用重金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如今蔡文姬重新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为妻,整理父亲死后留下的四千余卷书籍。 天幕说的,蔡文姬听懂了。 “曹公知人善用,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说他是兵权谋家很贴切。” 董祀低头为妻子披上斗篷,闻言笑道:“天女此话一出,恐怕曹公在河北的人心又要大涨了。”
第11章 兵家篇10您收到了一份来自秦始皇的…… 河北人心有没有大涨曹操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再不做点什么,荀文若就真的要跑了。 荀彧是他的首席谋臣。 身为宦官之后,曹操向来被士大夫阶层轻视鄙夷,是荀彧提出迎汉献帝的谋划,一手帮他打理好军政大后方,如今他身边受到重用的谋士,哪个不是文若举荐来的? 他刚遭遇赤壁大败,放跑了谁都不可能放走文若。 曹操正绞尽脑汁的思考要怎么挽留荀彧,这时,他听到接下来播放的天音,心头一震。 【纵观曹操一生,他并非百战百胜,赤壁之战前,五十四岁的曹操意气风发,自以为将一举击败孙刘联军,一统天下。 大战前夕,他设下酒宴鼓舞文武群臣,写下《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此时的他绝对想不到自己将在后来的大战中惨败,心爱的小儿子曹冲也在那一年感染疾病去世。】 “冲儿!” 府内登时一阵兵荒马乱。 连原本心灰意冷,摘下冠帽的荀彧都面色一愣,曹冲聪慧可爱,年仅五岁就会用大船称象,用一件被老鼠咬破的衣服拯救无辜小吏的性命。 荀彧很喜爱曹冲,不曾想这样可爱的主公之子即将死去。 “爹爹.....”曹冲对上曹操痛心的目光,脑子还有些懵,这段时日他心肺是有些难受,想到曹操刚经历一场大败,心情不好,他不想去打扰父亲叫他多操心,怎么就...... “哇!” 曹冲胸口作痛,嘴里忽然喷出了一口血。 曹操大惊失色。 府上的大夫匆匆赶过来,为曹冲诊治后说:“冲公子这是肺痨啊!神仙难救。在下只能帮冲公子缓解病情,无法根治,还请丞相赶紧寻其它名医来看罢。” 曹操,死死的抓住他:“名医在哪儿?!” 大夫:“听、听说沛国有一名华神医,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曹操立刻吼道:“来人,去沛国请华神医,绑也要给孤绑过来!” 江东京口。 孙权抱着手臂,骄傲地说:“公瑾巧借天时天利,岂是那妄有匹夫之勇的曹军能胜的。” 公瑾可是他家的祖传军师,经他兄弟俩认证过,牛逼得很! “主公不可掉以轻心,河北地广人多,青壮力源源不断,有朝一日,曹孟德定会卷土重来。”周瑜摇着羽扇叮咛孙权。 孙权不耐烦周瑜哄孩子的语气:“知晓了知晓了,我在你眼里岂是那般不明事理的人。” 【赤壁大战后,天下成三分之势。 建安二十一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虽无君主之名,却有君王之实。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称帝,立国号为魏,史称魏文帝。 次年,刘备成都称帝,国号蜀汉,史称汉昭烈帝。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0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