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小河道的出现,让运输变得方便,也叫附近的交通方式有了改变。 听见《桃花扇》这几个字,顾凝宸就想起康熙心急火燎在过年之前让人送上京的新戏折子,就叫这个名字。 看来这戏因为进了宫里,让康熙看了,自然就红火了起来,众人都想知道皇帝都喜欢看的戏究竟是什么样子。 康熙听后就笑着道:“如此,咱们也该去凑凑热闹了。” 虎子就高高兴兴道:“老爷要看的话,小的就去给老爷弄个包厢位置。” 顾凝宸就好奇道:“不是说很多人专门过来看戏,戏楼里竟然还有座位吗?” 闻言,虎子看着周围就小声道:“戏楼的掌柜会留一两个包厢,专门给贵客准备的。” 她一听就清楚,戏楼掌柜特地留一两个最贵的包厢,就等着冤大头过去。 这价钱比其他都要贵,位置也是最好的,一般的商人舍不得花这个钱,也就外地来的冤大头愿意砸钱进去。 如果这样的贵客来了却没有位子,怕也要闹腾,掌柜索性空出一两个包厢来备着,别是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 他们来得也是巧,戏楼最好的包厢还空着,一行人就跟着虎子过去戏楼了。 这看戏就得小半天功夫,康熙让李德全给了虎子两个铜板,就算是他今天的报酬。 虎子接过钱后却道:“小的就在戏楼门口候着,等老爷看完戏,还想去别的地方,可以在门口叫小的上来继续带路。” 显然他说一天两个铜板,哪怕康熙想提早结束,虎子也没因为他的慷慨就转头去接另外一个客人。 康熙有点诧异,问虎子道:“我要是一整天都在戏楼看戏,再也不出去,你不就是白等了一天?” 虎子就答道:“小的说好一整天两个铜板,自然不能食言。不然老爷临时想去哪里,却找不到人,还得另外花钱找别人带路,那可不行。小的虽然挣得不多,却也要信守承诺。” 闻言,康熙就没多说什么,虎子就退了出去,果真在戏楼底下跟掌柜要了个小板凳坐在角落等着。 顾凝宸从窗户缝隙看着楼下,见到虎子坐在角落的地方,这位置能看见包厢的情况,要他们叫虎子,在窗户他就能立刻看见上来,确实是个等人的好位置。 就连这个等的位置,虎子只怕都是估算过,是最容易察觉到的地方。 回头李德全趁着上茶的时候不动声色跟小二闲聊了几句,就上来禀报道:“皇上,自从靳大人开了这小水路,老者和半大小子都能找到营生,不必死守在田里,日子也好过得多。” “因为河道就在旁边,灌溉尤为方便,不需要人挑水,在农田伺候庄稼的人,不在农忙的时候就能出来做点别的营生挣钱了。” 康熙一听就起了点兴致:“那明儿就去农田附近走走,还叫这个虎子的半大小子带路就好。” 他明显对这个叫虎子的少年印象不错,打算明天继续雇佣他。 李德全叫小太监跟虎子说一声,让他明儿也继续跟着他们带路,虎子别提多高兴了,在下边对着窗户的方向连连行礼道谢。 康熙安排好明儿的事,就开始专心看戏了。 这小镇的戏楼做得自然不如宫里的敞亮,机关更是简陋,唱戏的人嗓音只能算中等,不过胜在这出戏足够热闹,百姓们和商人们看得高兴,戏楼里喝彩声不断,听着还挺不错。 光是这氛围,跟自个看戏还是不同的。 哪怕顾凝宸对戏曲不是特别擅长,跟着康熙听了好几出戏,宫里唱戏的人有些是从小培养的太监,有些是直接请来的名角,唱功是一等一的好。 在宫里听着没什么区别,在外头一听,她就能听出差距来。 顾凝宸都能听出来,康熙自然更加如此,他听了一会就没什么兴趣了,索性道:“正好出去走走,顺道问下虎子哪里的农田近一点能看看。” 虎子知道后还奇怪:“老爷怎么忽然要看农田?小的家里农田离得不远,走过去一段路就是了。要是老爷觉得累,也可以叫一辆牛车过去。” 听着不远,康熙就摆摆手,示意要走过去。 不过他担心顾凝宸走得累,打算让李德全雇了个轿子。 顾凝宸可不敢自己坐轿子,让康熙走路的道理,连忙拦下道:“老爷,我走着就行。难得出门,怎么也得走一走才是。” 闻言,康熙想着不远,就没让李德全雇轿子,一行人跟着虎子去他家农田看了。 伺候庄稼的是一对中年夫妻,跟虎子有几分相似,该是他的父母。 他们看见虎子带着一行贵气十足的陌生人也是满脸诧异,听闻是外边行商老爷想看看这边的农田长得如何,只觉得有钱老爷的喜好都奇怪,倒也没多想。 虎子担心父母不自在,就让他们先回去,自己带着康熙一行人在田埂上走。 康熙走得很小心,其他人也是如此,没踩着农田里的庄稼,虎子一看就放心了:“自从河道挖进来,这边也挖了一条小溪,水流顺着过来,灌溉的时候只需要打开这个口子就行了。” 顾凝宸才发现田埂和小溪之间有两道可以开的小缺口,被东西堵着。 需要灌溉的时候,只要挪开这个缺口上的东西,水流就会直接进来,都不必人挑水了。 这灌溉的手法虽然简单,却相当实用。 康熙就问道:“要是涨潮的时候,小溪的水流暴涨,你们这田地怎么办?” 毕竟小溪很靠近田地,堵住的东西也不算很高,能堵得住没有涨潮的小溪,用的时候是方便,涨潮的时候就是灾难了。 虎子就笑着指向小溪尽头道:“靳大人早就提醒过咱们了,村长特地请了村里的青壮年在小溪那边弄了三道门,涨潮的时候就通通放下来,河里流向小溪的水就会断了,涨潮也不会涌过来。” 见康熙感兴趣的模样,虎子就带着他们去小溪那边看那三道门。 那边还有守门人,看见虎子后不由诧异看了下他身后的人。 虎子跑过去说明一番,只道在旁边看看,很快就离开,守门人就没多说话。 他又跑回来小声解释道:“这三道门尤为重要,所以村长让人轮流来守着。三叔之前打猎伤了腿,不能做农务,其他人就让他一个人守着,什么时候伤好了再换人。” 守门也是村里给钱,算是雇佣,虽然也是不多,一个月就三十个铜板,对没有营生又伤了腿的人来说,勉强也能过活。 顾凝宸感慨这村里人关系倒是很好,因为这人受伤了,就把这个简单的差事交给他来做。 她又问了一下虎子,果然之前那些守门人不是年纪大了,就是受伤了的。 村里直接给钱,这些人都不愿意收,索性让他们做这个清闲一点的差事,还能拿月钱,既不是白拿,而是给村里办点事,就挺好。 顾凝宸看着这三道门,却需要人拉动绳索,才能彻底关上。 如果忽然涨潮,人来得慢了,或者动作慢一点,这门很可能就关不上。 康熙也发现这个问题了,就问了虎子。 虎子就笑着道:“这位老爷放心,靳大人修过的河道就没有涨大潮了,只有下大雨的时候稍微涨潮一点点,三道门足够让人放下来,也不至于很难办。” 不然守门人不是老人就是受伤的,要出什么事也很危险,自然是因为涨潮的机会不多,也不是大潮,才敢选这样的人来守门。 康熙点点头,又问道:“附近的城镇也有这样的门吗?还是只有你们这边才有?” 虎子答道:“老爷,都有的,是靳大人特地通知各个城镇和村落安上。” 之前有村民图方便挖了沟壑,被靳辅发现后没有责罚他们,而是统一让人挖了这条小溪,能经过大部分的农田。 这样一来,农田都能容易灌溉,彼此之间也不会因为沟壑的问题起纷争。 靳辅又担心涨潮的时候溪水暴涨淹没两边田地,那就是好心办坏事,又让人每个地方都安上三道门,以防万一。 康熙没料到靳辅连这一点都想到了,确实周全得很。 他也没有只听虎子一人的片面之词,接下来的几天坐马车去了旁边几个村子。 每天去哪里,就是早上出发后随意指个方向走。 别说康熙自己,就连马夫都不知道他们今天去哪个村落,自然就不可能有人提前布置了。 康熙很谨慎,还兵分几路,除了他自己之外,还让暗卫分开两个地方去看过。 暗卫回来禀报,确实跟虎子说的一样,沿岸的村落基本上都挖了沟壑和安装上三道门。 这些都看过后,康熙就回到船上,去了入海口的地方看看。 之前靳辅和朝臣的争议,在于入海口要不要建造减水坝。 减水坝其实就是建造一个铲子一样的建构,两边的铲子会宽一些,中间凹进去。 然后大潮水涌入的时候,一半的水流会从凹陷的地方走,就会减少冲向两边,保护了岸边受到洪水的冲击。 靳辅认为入海口不需要建这个,不少大臣却觉得需要,不然潮水就会涌入,让岸边的庄稼被淹没。 就连于成龙都认为需要在入水口建造减水坝,才会让康熙都开始犹豫了起来。 毕竟于成龙也是个清官,对治理河道也颇有心得,在安徽一带治理几年后成绩斐然。 别人的话康熙可以不听,于成龙也这么说,就让他对靳辅的说法没那么肯定了。 也是因为听了顾凝宸的话,康熙才决定亲自过来看看,究竟谁的话更有道理。 船只停在附近的港口,他们一行人坐马车到了入海口的地方。 海浪扑面而起,向入海口的河道而来。 顾凝宸站在康熙身边,一起观察着入海口。 海浪很大很高,确实如果涨潮的时候,就会蔓延到岸上。 不过岸边的庄稼离得远一些,只要不涨大潮的话,基本上是淹没不了。 康熙弯腰,在岸边伸手抓了一小块土,在手里捻了捻,还在鼻尖下闻了闻。 顾凝宸看着好奇,也凑过去闻了一下,泥土里居然还有海水的一点咸腥味,估计是盐碱地了。 果然康熙就说道:“被海水淹过的土地,之后很难种出东西来。” 被海水浸透后的盐碱地,短时间内就不可能种出东西来,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恢复。 如果被反复浸透,那这个土地就算是彻底废了。 如今还是重视农耕的时候,土地被海水浸透是个大问题,所以当初于成龙提出入海口会出现这个问题,康熙就尤为紧张。 这次他亲自来看,发现被浸透的农田其实并没有。 靳辅早有准备,他让农人把田地往内挪了一丈,这一丈的地方就不种东西,还筑起了高一点的田埂,海水就不会冲到田埂之内的地方去。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3 首页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