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子之礼?原来你还在乎太子之位?那你当初为何要请辞?”康熙忍着怒意,继续问他。 “怎么可能不在乎,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手段罢了。”胤礽自嘲地轻笑一声,仍然目无焦距,整个人有几分迷糊。 康熙听了这话心中一紧,但转念想这才是实话,储君之位谁会不喜欢?他当时病着,有担忧,耍一点以退为进的手段也不是不能理解。 “我生来克母,母亲用她的命来换我的命,我岂能辜负了她?我怕我被废之后,在九泉之下无颜面对她,所以现在走最好了,最好了……生不负皇父,死不负母后。” 生不负皇父,死不负母后。 这句话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道巨雷,劈在康熙的心里。 原来这才是他所求。 他这次出海贸易,多次违命,迟迟不归,就是为了助皇帝将大清治理得更加国富民强,以图还清了皇父养育他的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该有丝毫损毁。为了体面地走,为了孝敬父母,他不能选择自尽,所以他就要以忏悔和祈福之名,在老祖宗墓前把自己饿死? 好狠毒的算计! 太子的聪慧,太子的狠,竟不是针对别人,全都用在了他自己身上。 康熙在心里捋清楚这一切,看向胤礽的眼神近乎疯狂。 他咬着牙,狠狠道:“胤礽,你好样的!”你总是有气疯朕的本领! 康熙命黄远等人,现在就给太子灌粥。 “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必须让太子痊愈。太子若有三长两短,你们所有人都要陪葬!朕金口玉言,决不宽宥!” 康熙声音高亢坚决。 不同于以前发火,康熙这一次不是单纯的言语恫吓,他特意强调了“金口玉言,绝不宽宥”。 这就等于正式下旨了,太子爷如果真有个三长两短,在场的众人结局只有一个:必死。 康熙这话是说给黄远等人听,更是说给胤礽听。因为通过刚才跟胤礽的几句对话,以及之前对情况的了解,康熙在心里已经分析出来了,胤礽满心死志,他在故意求死,一次又一次试图要把自己饿死。起初那几次尝试,他大概可能还有几分动摇,后来这一次,至如今已经把自己饿了七日了,可见他下定决心。 康熙知道胤礽看重身边人,每次他不着痕迹为身边人求情或说好话,康熙其实心里都非常清楚,他不过是乐见这孩子仁厚,顺应他的意思,没戳穿他罢了。 如今为了激发活下去的意志,康熙只能做一次“暴君”,下这样的命令。当然如果胤礽真的死了,他确实会叫这些人都去陪葬。 黄远和郭朝光等人听到康熙的命令后,都战战兢兢匍匐在地,不敢吭声。 康熙瞪一眼梁九功。 梁九功立刻会意:“都愣着干什么,太子爷醒了,还不快去伺候太子爷,好好央求太子爷,定要哄得太子爷好好吃饭呀!” 三日后,胤礽日渐恢复,总算神志清醒,有了点活气。 康熙这两天火憋得特别大,以至口舌生疮。偏偏胤礽现在是虚弱期,康熙不敢对他发太重的火,就怕这孩子又会不着痕迹地寻死。 所以康熙每日泄火方式,只能是暴躁地骑马,暴躁地批阅奏折,暴躁地跪在老祖宗墓前,向老祖宗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 要说龙气,除了这龙脉兴起之地外,还有一处也很浓郁,便是真龙天子本身。 这两日,胤礽借着两处龙气来源,修为大有突破。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扎完最后一针疫苗了(希望这针疫苗不会带着我腰疼了),过了嗜睡的劲儿,我要就冲完结!冲鸭~
第42章 度过了筑基后的关键时期, 当可以熟练地运用心法吸收更多的灵气后,胤礽就让自己的身体渐渐好起来,苍白的面色显出几分红润来。 这段日子, 康熙每日都会来看胤礽。 胤礽头几次见康熙的时候,欲向康熙认错,但都被康熙以其他话题岔开了。 所以近几日胤礽也不提了, 康熙每天来跟他聊什么,他就配合聊什么。每次都以微笑面对康熙,言语温润,有礼有节, 仿佛跟从前没什么区别。 康熙如果没有察觉出胤礽有寻死之心,或许至今都察觉不出胤礽的异常。 但康熙察觉出来了,便开始去细致观察和分析胤礽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因而发现胤礽在伪装,每次他的笑意都没达眼底。一个人时候,他清俊苍白的面容总会浮现出淡淡的哀伤。他像笼中失去自由的鸟儿,目光怅惘, 望着窗外发呆。 康熙还发现一个非常可怕的情况,胤礽不管是在床上还是坐在榻上或桌边,总是会望着南靠东的那扇窗发呆, 而他房里恰恰只有那扇窗, 可以在不探头的情况下,望见老祖宗的坟墓。 越细细思量,康熙心里越觉得恐惧。他很害怕自己最看重的儿子, 在下一刻就会突然离自己而去。 这是他亲自抚养教育长大的太子,除了偶尔有些叛逆外,近乎完美。其实就算是叛逆, 这孩子也在干大事。比如他这次出海贸易,他给大清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恨只恨老天不公,让他自幼丧母,今又身中奇毒,遭受了一番折磨之后,本以为终于见好了,谁知那毒偏偏发作在了那种事上。 同为男人,尤其胤礽还是血清方刚的少年,康熙能够理解胤礽的心思。他身份可是骄傲矜贵的太子,若因这种事被废,他脸面何存?做男人的自尊何在?连太子之位都保不住的他,死后如何有颜面面对赫舍里氏? 站在北窗外偷窥胤礽情况的康熙,转身靠在窗扇旁边的墙上,越想这些情况,心里越酸楚。 他的胤礽,好可怜…… 一个想法突然在康熙脑海里一闪而过,康熙敛眸思量片刻之后,似乎坐定了注意,随即就迈大步离开。 次日,康熙来看胤礽,见他气色不错,康熙就使眼色给梁九功。 梁九功随即就呈上五十多封奏折,请康熙批阅。 康熙看一眼奏折就发牢骚:“巴图这个老匹夫,不过小事就连番催着我回去亲自办,你朝廷养他们这些官员干什么用?” 胤礽忙道:“儿臣罪过,让皇父操心,耽搁皇父处置政务了。” “没关系,这怎么能怪你呢。你是皇父最看重的太子,你生病,皇父怎么能不陪在你身边?” “皇父。”胤礽感激喊一声康熙。 康熙慈爱地笑着坐在床边,抚摸了一下胤礽的额头。 “你是皇父的心头肉,答应皇父,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别再做类似辟谷祈福这种傻事了好不好?你有孝心是好事儿,但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是大清子民的,别忘了你将来还要继承皇位,继承皇父的心愿,好好治理大清,让大清繁荣昌盛,海晏河清。” 胤礽目光闪烁地望了一眼康熙,垂下眼眸,“可是……” 显然胤礽想说以他的身体情况,已经不适合做储君,不适合继承帝位了。但他怕说了实话,惹他这位父亲生气,所以话只开了个头,没继续说下去。 “可是什么?”康熙追问,目光严肃地看着他。 胤礽抿了下唇,没继续说。他目光扫向四角矮桌上摆放的那些奏折,发现还有几封信。 “可是八百里急奏?”胤礽岔开话题 。 康熙将信抽出来,“是家信,你十一弟身子不大好。” “皇父,我身子已经大好了,咱们明日便启程如何?”胤礽表现出十分关心十一阿哥身体的样子。 康熙确认问了胤礽一遍,身体确实没有不适之后,便吩咐下去,明日一早就启程。 康熙本就打算趁早带胤礽离开,省得胤礽日日对着老祖宗的坟念着死。 但他不想胁迫胤礽,想激发胤礽活下去的意志,所以离开的话他希望由胤礽说出口,以增加他的主动性。 看见康熙脸上露出一丝得逞的表情,胤礽嘴角微微勾起。 七日后,康熙回京,带着胤礽探望在畅春园养病的十一阿哥胤禌。 胤禌正在发烧中,肉嘟嘟的娃娃脸烧得通红,宜妃一直伴在床边照看胤禌。宜妃的眼睛有些红肿,一看就是哭过好几次了。 请安之后,宜妃就告诉康熙,胤禌半月前失足落水后,就开始反复发烧。 “六天前,看着已经痊愈了,嘱咐身边人都仔细伺候着,哪曾想两日后又开始发热,吃了药便好些,断了药就严重。反复至今日,吃了药也不见好了,还热着,咳嗽得厉害。” 宜妃说完这些话后,哽噎地哭起来。 康熙用手去探胤禌的额头,果然烧得厉害。康熙手撤走的时候,床上陷入熟睡的胤禌就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可怜这孩子还不足五岁,磕起来跟喘不过气似得,似乎要把心肝肺都咳出来。 康熙看过胤禌的脉案,召来太医质询情况。 “便是落水受惊后着凉,引发了风寒。十一阿哥年幼,底子不足,病情才会反复。奴才等再换药试试。”太医战战兢兢答道。 胤礽从康熙手里接过脉案,扫视了两眼。 康熙一面亲手给胤禌擦拭额头上的汗,一面吩咐太医一定要精心,治好十一阿哥。 胤礽:“我看已经换过两次药了,十一弟年幼,这药一碗一碗往肚子里灌,喝了几顿都不见好,哪里还会有胃口吃饭?越吃不下去饭,这身子就越弱,越弱越不容易好。” 康熙看向胤礽,他知道胤礽在心疼十一弟,才会挑毛病说这些。作为兄长他能如此关心爱护弟弟他很欣慰,可是他这种时候说这样的话能有什么用?除了喝太医院开的药,难不成还有别的办法? 这种时候,应当多多安慰才是,就不该说这种气馁的话,瞧瞧那边宜妃听了胤礽的话后,哭得更凶了。 康熙叹口气,琢磨着胤礽或许在外国呆久了,已经忘了礼仪,忘了他身为太子该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康熙给胤礽一记警告的眼神,要他不要再这种时候说丧气话刺激宜妃。 胤礽完全没注意到康熙的眼神,继续道:“而且瞧十七弟咳得这么厉害,很可能有了肺炎,要尽快退烧才行,拖久了,即便痊愈,也会落下病根,以后极容易生病。” “肺炎是什么?”宜妃哭声暂停,哑着嗓子问胤礽。 胤礽就跟他解释西方医学里肺炎的定义。 康熙被无视后本来就不爽,听胤礽竟还在滔滔不绝讲他在西方的那点见闻,有点恼怒。 “这种时候说这些有什么用。”康熙脾气上来了,正要对胤礽继续发火—— “当然有用,儿臣带回了一种药,对十一弟的病情或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前提是十一弟对此药不会过敏。” 胤礽这两年在外除了游玩,也没闲着,他在辗转各地的时候,胤礽继续寻找技术人员,尤其是玻璃制造、化学和医学方面的人才。非专业的东西,胤礽只能提供研究方向和想法,请专业的人来实操。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8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