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讲白了就是挑选道德品德高的人才,这种制度一开始是好的,后来变了味,成为世家大族相互吹捧的手段,底层人才若是不投靠世家大族,连孝名都传播不开,更不要说什么养望,这玩意是世家大族才能玩得转。】 【两汉蜀汉的秀才,源于举荐,就是地方官员举荐人才,这种后期也被世家贵族垄断,发展到地方官员举荐的全都是当地世家。世代当官千年门阀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秦王政心里点评,这项选拔人才制度不适合大秦,大秦选人只从官学挑选,靠孝出名的人才…… 秦王政了然。 这不就是儒家认定的人才吗? 【察举制做官途径被世家贵族垄断,从曹魏开始,不再接受孝廉和地方秀才,既然你们推选的人才我不满意,我就派人亲自下地方去挑选人才。】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朝廷自己选官,中正是选官的官名,有大小之分,大中正是各州郡推选的中央官员,需要德名兼具,小中正就是地方选官之人,先由各地小中正统计地方人才,这种人才靠的是乡里推荐,并不是小中正写上谁就是谁,人才列在表中后, 小中正还要写评语,再协助大中正根据这些人才划分等级,因人才分九个等级,被称为九品中正制。】 刘彻惊喜,这个法子好,完全可以补足察举制的不足。 将天下人才尽入彀中。 【中央再根据大中正的列表选官,这种制度显然要比察举制先进,避免了地方官员弄虚作假,可惜任何一种制度发展时间一长都能找到漏洞,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选官的中正出身世家大族时,选官时的评语自然也倾向对家族有利的一面,九品中正制再次成为世家门阀手中的工具。】 刘彻无所谓,政策吗?到最后都会变样,不过没关系,变了再改就是。 不会有人一套政策用到头,改都不改的吧? 【到了隋文帝,为了减弱地方世家对人才的垄断,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只是隋朝的察举制跟汉朝不同,选的是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前者有德,后者有才,这两样人才被地方推给朝廷后并不是根据地方评语选官,而是多加了一道殿试。】 【很好理解,杨坚接受地方推举的人才,只是这些人才能不能做官,先考个试吧,杨坚出题,面试,挑选符合他心意的人才。】 咦,学到了,下次试试。 刘彻修修改改完善自己的选才之举。 【直接将人事权从世家门阀手里转移到皇帝手里,杨坚在位期间还是世家推举人选中挑选合心意的人才,大致在世家门阀可以接受范围内,毕竟皇帝再怎么挑选,都是世家门阀推举的人选。】 【可到了杨广时就不一样了,为了将人事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直接改进了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公元607年,杨广下诏颁布进士科,每年定期考试选拔人才,“进士”就是通过考试的备用人才,考试内容以诗赋为主,儒家经典、时事政治为辅。】 “报,晋王到。” 大雨中,杨广被带到殿门外等候,虽然披着雨具,脸上却被雨水打湿,披散的长发增添了他的狼狈之色。 “让他滚进来!”杨坚冷哼一声。 心中惴惴不安的杨广进来,刚跪下喊了一声“儿臣叩见父皇母后。” 话音刚落就被杨坚出其不意踹了一脚,杨广在地上翻 滚不敢反抗。 “你这个孽障,败家子,今日看我就打死你!” 独孤皇后重重咳嗽一声,被提醒的杨坚冷眼刺了次子一眼,坐回原位,“滚去跪好!” 杨广松了口气,一瘸一瘸走到太子杨勇身边跪下。 有阿娘在,父皇就不会杀他。 自从知道未来自己是皇帝,杨广心里满是兴奋,哪怕知道未来要跟关陇贵族对着干,他也不在乎。 他可不像大哥傻乎乎的当那些亲戚是好人,还亲近被父亲警惕的世家,他早打定主意,等他掌权就完成他爹都没能完成的壮举,他才不会像他爹这般委曲求全,对亲戚退让。 有些人哪怕知道未来,脾气也不会改变,只会变本加厉,一条道走到黑。 杨广在知道未来自己的失败经验,已经打定主意,当皇帝后将关陇贵族下一代一网打尽。 【每年考试选举大量人才,这些人才哪怕大浪淘金也能找出世家门阀遗漏的人才,那么杨广是要吸纳这些民间遗珠吗?不是,杨广的目的是要打破北方关陇贵族对人才的把控,同时引进南方世家人才来打破北方高门大户的垄断。】 【杨广在位时期,关陇贵族对杨家的态度发生急剧改变也就了然了,杨广的科举制无疑在撅世家对根基。】 【千年世家之所以被称为千年世家是因为其对知识的垄断,这些门阀士族将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国可以破,家族利益不能损,这也是杨坚之后,杨广走到世家敌对面的原因。】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杨坚短短九个月摧毁北周的反抗,杀死宇文赟的后代,建立了隋朝,因为得来太轻易,就注定了这一切要由子孙来还。】 杨坚如遭雷劈,所以他跟老上级一样断子绝孙了?!
第七十一章 【这里说个题外话,在曹魏之前,王朝与王朝之间有个不明说的默契,那就是善待前朝王室,周善待商王室,秦善待六国和周王室,至于始皇帝的后代为何没得到汉朝善待是因为胡亥上位后将自己兄弟姐妹都杀了,自己也死于赵高之手,秦三世子婴和秦宗室是被项羽屠戮干净,汉朝建立时秦王室都死绝了。】 秦王稷一拍大腿,叮嘱小重孙:“傻孩子,咱可不能讲什么仁义,周武王优待商王室那是给了商纣王王室一块地盘,你要只是将这些人贬为庶人,这些人必定会反。这些人可忍受不了跟黔首一个待遇,会视为羞辱,干脆直接杀干净了事!” 【曹魏善待了汉献帝,给他养老送终,也就是说在曹魏之前这种王朝与王朝之间的默契还是存在的,不过到了司马炎就坏事了,他骗杀了魏帝曹髦,可以说是震惊朝野,也开启了以下犯上的先例。神授君权的天子光环被打破了,皇帝没了这层神秘光环,也注定了司马家的皇帝也不能幸免。】 卫玠叹了口气,司马家皇位得位不正,如今多少氏族不承认司马家,更加屈辱的区区匈奴人刘渊竟然自称是蜀汉正统,建立了刘汉,真真是荒谬。 在得知未来还有更加黑暗的沦陷的几l百年南北朝,卫玠都未来充满迷茫。 眼下投奔的琅琊王司马睿看起来也不像明主,王敦因为政见不和就能杀族弟,这样的人不说拿下论罪,琅琊王只是派人训斥一顿,什么惩罚都没有,令卫玠失望不已,这样的人能重振山河吗?还是说是王家推出来的傀儡? 【从司马炎的傻儿子司马衷被毒死,再到后来的八王之乱,再到南北朝,杀前朝皇帝已经变成惯例。】 司马睿和王导一同观看光幕,凭借宗室身份司马睿被推崇为盟主,可以任命官吏,虽然说命令只能在南方通行,可这意味着他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正是他意气风发的时候。 对着光幕批评武帝杀魏帝一事,他也点头赞同,几l年前他堂兄晋帝就在公开场合表明并不赞同武帝杀魏帝。 这事没什么不能说的,因为这件事导致出了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官员不敢谈政事更加沉迷于清谈。 这种风气一时间无法更改,他堂兄努力过,可惜身为傀儡皇帝, 根本无法做到。 这一切都是武帝开了一个糟糕的头。 【这种惯例持续到杨坚登基杀了北周静帝和他的两个弟弟,大家应该知道这种惯例其实就是道德底线怕被打破,底线被突破会造成严重后果,在杨坚洋洋得意清理掉前朝遗孤的同时,默认了自己的子孙也成为后一朝代刀俎上的肉。】 杨坚后背一阵凉意,他杀几l个便宜岳外孙时还真没考虑这么多,这个时代斩草除根太正常不过了。 【杨广死前摸着自己的脖子说过,“吾之大好头颅,谁也取之?”,杨坚杀了灭了宇文皇室,自己儿子又死于宇文家人之手,不得不说一句天道轮回。】 光幕出现隋唐英雄传里杨广死前感叹那一幕。 杨坚突然愣住,这是谁? 看着有些老,他忍不住扫了一眼二儿子,还是没跟光幕上的人对上号。 这衣冠样式也不对,跟大隋的衣物有很大差别。 所以,光幕上的杨广是谁?这不是他儿子。 跪在地上的杨广则觉得脖子发凉,所以他努力想要成为太子,最后还要跟世家斗? 宇文家,他竟然是死在宇文家手里? 是哪一支? 宇文泰可是有好几l支后人,嫡支是便宜姐夫宇文赟这一支,已经被父皇赶尽杀绝。 不由杨广想起了宇文化及,这位可是没少向他献殷勤。 独孤皇后一直注意两个儿子,次子眼里的寒光没逃过她的眼,再看看长子露出的幸灾乐祸之色,不由失望,老大真是扶不起来。 要说独孤皇后不知道老·二在她面前做戏,那肯定是假的,老、二那些招数那都是她夫妻俩玩剩下的,当年丈夫可是在宇文赟面前没露出丁点异色才逃过一劫。 二儿子府里藏着的那些女人想要瞒过她的眼,那是不可能,既然选择了老、二,她自然将老、二里里外外都查了一遍。 老、二虽然是伪装,可伪装得好,至于老大那是真蠢,上位后又怎么会是其他家族的对手。 老、二光凭借伪装还能跟这些人斗一斗,若让老大上位,可能连宇文赟都不如,宇文赟够狠够聪明都斗不过,老大绝对是给人送菜。 【隋朝虽然短暂, 但是强大的隋朝还是给历史留下了深刻影响,开创“开皇之治”被尊为“圣人可汗”,同时也被西方人认为是华夏最伟大的皇帝。】 一直黑着脸的杨坚神色总算是缓和了一些。 【这应该是大家没想到的吧,跟我们自己公认的秦皇汉武唐太宗不同,西方人对杨坚的评价远高于这三位皇帝。】 “唐太宗?”难道是隋之后的朝代? 是宇文家吗? 应该不是,自汉化后世家不会再允许出一个鲜卑姓氏的皇帝。 大隋汉化,改回汉姓,是大家共同的决定。 【杨坚建立的隋朝是历史的一个分界线,这里简单提一下杨坚的功绩,大家应该就知道西方人为何给杨坚这么高评价。】 杨坚神色突然振奋起来,他为何努力建设大隋,不就是想要洗清欺负孤儿寡母的污点了,除此之外也想在这个世界留下足迹。 大隋灭了又怎样?他已经达成了目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1 首页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