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物理(三十一) 江思瑶的声音清澈,学的也算认真。 【在匀强电场中,电荷进行移动,静电力做功和电荷路径无关,只与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相关。 静电力做功,这种形式的能叫做电势能。 电势会沿着电场线的方向越来越低,不过电势本身没有方向,只有大小。 电场之内,两个不同的电势之间是有差距的,这种差值就是电势差。 而也有一些电势是相同的,这些电势构成的面,就是等势面。 等势面上所有的电视,都是一样大小的,同时也和电场线保持垂直。 而在匀强电场之中,电场线和等势线也有一定的关系。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可以通过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乘积来算。】 很难听懂,实在是难以理解。 对哪怕是收音机这样的带电的玩意儿都没有的古代来说,讲这些属于是妄图给小学生塞进高中生的知识。 想学,但是学不进,根本学不进。 好消息是,有人愿意学,坏消息是,那个人不止一个。 宋仁宗赵祯有属于自己的补习班,补习班的老师都是老瓶装新酒,原本因为改革被下放基层的人,又再度被宋仁宗自己捞了上来。 实际上也正是当初逼宋仁宗把他们下放的守旧派,劝着宋仁宗再把人捞回来的。 自己人知道自己的事情,有些人的学习能力啊,他们自己都知道,不拖后腿就是超常发挥了。 而改革派就不一样了,宋仁宗手底下坚持改革的有不少人,都是知名大家,不过他们有的第一次改革已经失败,有的人第二次改革还在如火如荼进行着。 王安石的变法还没失败,主要还是从上到下,大家都无比配合。 甚至包括这些再度被召集回来的人,都一个个地积极帮助王安石完善他的变法。 大宋是真的想有所改变,不再是被嘲笑的“怂宋”,也不是每年努力赚出来,结果要送给各位邻居的“岁币”。 大宋的朝代生的太晚了,很多天书讲的东西,到了大宋已经逐渐变得人尽皆知,掌握了几乎大部分的东西,能提高都变成了一种“奢望” 。 但是,大家都很想要改变这个现状。 为此,原本精通如何让人“背诵并默写全文”的大宋风流人物,一个个通过死磕,学会了生物,化学,物理。 有人是实践派,天书讲过的实验,自己都需要复刻,而天书讲的东西比较细致,不仅有人在讲,讲完之后还有更为规整,更加全面的视频课程,一对一私人辅导,价格也不贵,准确来说,根本没收费。 有些人是理论派,天书讲东西都将就论据,很多观点,更是一点点推导出来,加上眼见为实的, 两拨人都有一个朴实的愿望,让大宋变得更好,并且为此在努力着。 天书说改善良种,大宋也改善了,王安石变法的不少举措也是针对了农民,想要帮扶农民有更好的发展。 比如青苗法,想法都很好,只不过忽略了朝堂的腐败环境。 好消息是,现在的朝堂大家也都很努力。 不努力不行,已经被天书认为大家都怂了。 很多人能坦然地在朝堂上混日子,是觉得自己属于锦上添花。 因为大宋很强,所以有一些人可以混日子。 大宋很强,人多,各个城市都很热闹。 赚的钱也多,甚至于能让不少小官偷偷捞点油水。 但是没想到,因为战争的事情一直被认为是怂包。 可恶,只不过是求稳,安全至上,怎么就是怂包了。 不服,但是没地方理论。 而且他们也知道,对于天书这个,喜欢的皇帝都是锐意进取的来说,宋朝太怂也是真的。 没办法,只好努力。 努力也是有用的。 他们根据天书教的生物学知识,年年优选良种,自己在实验田里面栽种。 一年发下去的种子比一年的好,一年收上来的种子也比一年的多。 也从其他国家或是买卖或是交换过来了外族的其他品种的粮食,然后自己种。 以前是没办法进行这样的操作的,因为种地养活自己都成问题,又谈何种些不常规的东西。 收成谁来保证呢?而没了收成,饿死又有谁来管呢? 自然是没人保证,没人能 管的。 而现在,今时不同往日,良种提高的产量,总算是让朝廷有底气给农户们提供更有安全感的行径。 那就是颗粒无收可以根据往年的纳税记录,领到不少的农业补助,在往年听起来像是童话故事。 甚至还有更加童话的,那就是大宋居然拒绝向周边国家上交岁贡了。 这事多新鲜啊。 也正因为这样,朝堂氛围更加紧绷了,需要有人带兵打仗了。 如果是往年,直接决定由拿个文官,搭配宦官,俩一起去领兵就好了。 但是今年,已经改过自新的大宋,朝堂上也有了不少武将。 武将们在朝堂上生活的还算愉快,作为承了天书的情,才能快乐上桌吃饭的武将,在这段时间承了更多的情。 因为和以往说几句话还要担心是否丢脸的的武将状态不同了,今年文官们不仅嘴下留情,还会帮武将们说说话。 相当于在小组作业是主动拉扯自己不成器的同伴了。 而对于打仗,武将们是有些信心的,不多,都想着,打不赢到时候至少可以以身殉国。 想法十分惨烈,好在应该是走不到这样的结局了。 因为! 他们也研究了新的火药,新的火炮。 比以往的威力更大,也比以往更好制作。 甚至,在已经有的□□的基础上,再度改进了枪支,造的不是小巧轻便的类型,而是狙击枪方向,十分暴力了。 像是这样的变化,在大宋的朝堂上出现了不少。 大家都在潜移默化地,从守旧派慢慢走向中立,又慢慢变成改革党。 在表明要有一场战斗的时候,甚至有不少大臣,都回家静心准备了骂战,阿不,辩论。 虚空索敌的对象都抉择好了,最后发现,嗨,大家都支持打仗。 有粮食,有人,有火药,有从上到下,改变“怂宋”这个称呼的决心,大宋已经和之前是两个大宋了。 在“体制内”的欧阳修,兼职去学了农业,而在“体制外”的苏轼,则学了外族语言。 苏轼顺着天书给的思路想了一下,觉得同步翻译成外族的话,是很重要的,他没学别人家的, 要学就学天书夸的最多的,挑了日不落家的英语来学。 要不怎么苏轼在科举中能一举中举呢,是真的有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英语完全不是对手。 苏轼学会了英语之后,不仅给自己的薄薄的诗词本进行翻译创作,甚至还给其他人的也进行了修改,当然,是在得到同意的基础上。 翻译加上一些意象的解释,没当官的苏轼,也忙的飞起。 他这样好学且勤奋的态度,感染了大部分的书商。 和不同的诗人、词人联系的书商,都会第一时间再和苏轼沟通,进行一个翻译的大动作。 一开始苏轼是纯义务,就多个署名翻译的权力,之后嘛也靠这个赚了点钱,算是勉强能养活全家人。 只不过,他弟弟完全不需要他来赚钱。 苏辙有自己的赚钱手段,他不知道怎么收买到了几个来自别的国家的间谍,进行一段时间的观测之后,果断上报了朝廷,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笔外快。 不止一笔,来钱快得很。 不愧是之后会提出重赏间谍,得到情报,从而能进一步省下来驻军的钱的人。 在认识间谍上有自己的能力。!
第127章 物理(三十二) 大宋的状态,最好的应该还是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活着的时候。 兄弟俩一个人负责歪门邪道的想法,一个人主持大局做正经事儿。 比赵光义自己处理,没有人给他收尾强上很多。 原本赵光义是觉得自己也能胜任的,特别是他和哥哥有十二岁的年龄差,这在古代甚至能当父子。 他是读书人,哥哥是个武人,因此,他觉得如果自己当皇帝,未必比哥哥差。 但是,赵光义能读的下去的书,赵匡胤也能读,但是赵匡胤能打得赢的仗,赵光义打不赢。 不懂军事的赵光义在上位之后开启了大宋崇文抑武的二百年,让大宋当了周边国家二百年的血包。 不过现在,赵光义一点也不想当这个大宋皇帝了,当然,他不是幡然悔悟意识到了自己没有那个本事。 而是觉得自己的后代没有给自己擦屁股的能力,果然还是不要给他们继承皇位的机会了。 这么说,倒也不能算是赵光义完全的自恋,毕竟他想上位只需要搞定自己的哥哥,而他的后人能上位,完全靠他。 “哥,研究蒸汽机的人还没进展,不过研究内燃机的倒是有点成功的迹象了。” 赵光义捧着两组人分别交上来的实验报告,向他哥汇报这件事。 “嗯?”比起弟弟,作为哥哥的赵匡胤在实验这块是真的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他看着弟弟指出来的结果,以及划线的几l个句子。 “这怎么判断出,谁能做出来,谁做不出来?” 赵光义把东西摊开,很无语地跟哥哥说,“我是给你看的他们做出来的车,一个车根本启动不了,一个能开,不就是做成了和没做成吗?昨天我不是带你去体验了吗?” 那倒是,自从天书出现,赵匡胤是被二令五申不能听信他弟的谗言了,生怕这个他重蹈覆辙,再次把大宋的皇位交给赵光义。 也有一些臣子觉得,历史是人类拒绝不了的,即使是他们再怎么不愿意,既然赵光义会在未来当皇帝,那么皇位总归会是他的。 这些人很支持赵光义跟着赵匡胤,既然总归会是皇帝,不如早点学学,比以后赶鸭子上架,一点本 事没有,从零开始学做皇帝要强很多。 这部分人,也是负责在朝堂上为赵光义说话的,也不直说,就在另一部分人觉得可以给赵光义封王,然后把人打发去封地的时候。他们开始鼓吹皇家兄弟亲情,宣扬打虎亲兄弟,主打一个用兄弟情谊稳住赵光义的地位。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还在坚持,甚至赵匡胤也给诸位皇子做了思想工作,因为没有太子,大家接受地也比较容易。 毕竟,与其猝不及防知道自己无缘皇位,不如在父皇还在的时候淡然接受,杀也杀不了皇叔,提早搞好关系,以后说不定还能和皇叔当父子。 大家想得都挺不错的,甚至可以说的上是在维持历史不变的情况下的一种完美过渡。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7 首页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