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也不气馁,他现在对于劝说刘邦起事,是抱着一种“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每天问问,万一哪天生活重击了刘邦一拳,他想举大事呢,这也是说不准的。 范增对自己很有信心,他是个很有耐力的老人,一定会等到那么一天。 张良也对自己很有信心,毕竟这对手真的越看越一般,这沛县建造的也就这样,怎么能留得住人才呢?肯定不如他的阵营好啊。 张良想,虽然他目前是有点居无定所的样子,但是规 模属实正规,秦朝都没认真管过的偏远小山村,哪里来的实力和他对拼呢? 自信张良迎来了滑铁卢,萧何听都没有听张良给他画的饼,而是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萧何并不是什么追名逐利的人,如果追名逐利,就不会选择在沛县发展,而是去郡里,去咸阳了。 不过,他确实有些离不开故土,现在更好,这些孩子们是他们一手从零带到现在能利索的互相辩论的,要知道刚见面的时候,自我介绍都不太流利。 张良被拒绝了,倒也没有怎么样,依旧是风度翩翩,甚至还更加贵气了一点。 原来是从袖子里拿出来一颗圆润的珠子,珠子真的很圆润,甚至里面像是放了沙子一样,在缓慢流淌着。 “这是我们现在能掌握的工艺,沙子从一面彻底流到另一面,是一柱香的时间,只要不摔了,一般情况还是很安全,送给萧兄研究一下。” 张良不急,之前也说过,他这次紧急撤离是准备趁着那些“盟友们”还没反应过来,先坐实了姬良这个身份,到时候张良依旧可以活动,一举两得。 而留在哪里营造自己的身份不行呢?在这沛买个小院,过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也挺好,甚至可以近距离看看,沛县这些人是怎么用天书的知识折腾出新鲜日子的。 范增这人真的不一般,老而不死是为贼,在活过了平均寿命之后,范增的每一天在别人眼里都是一天的奇迹,更何况这人还身体硬朗,有折腾这儿、折腾那儿的勇气。 就是不知道,这沛县的县学,真的用天书教的这一套,兼了一些对《秦律》的学习,能那个不能以后彻底改变这个被秦朝掌握的时空。 刘邦,汉高祖。 张良突然想起来了这很关键的几个字。 “竟然是,这个人?” 别说是张良,就连扶苏一时半会儿都没联想起来,同名同姓之人何其之多?最主要的是,天书上那么多皇帝呢,难道一一代入不成?也太过麻烦了。 张良突然仰天长笑了三声,“哈哈,天意如此,天意如此!” 老天爷都想把他送到反秦成功的阵营里,难道自己是助力? 是了,这里虽然有范增这个老狐狸,又有萧何这个同样 杰出的人,自己来应该也是锦上添花,但是沛县参加徭役、兵役的人一目了然的多。 街上开店的大多是女子,而走到这稍显偏僻的县学的时候,路边路过的田地里,进行耕作、侍弄农田的也大多是女子。 难道之后举大事,是要依靠女子吗?建立女子军倒是未尝不可,就是需要经过训练。 张良才在心里安排自己加入刘邦的阵营,就已经开始想怎么整合现有资源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了。 还没多走几步,张良突然被一声“良兄”给叫住,转头一看,竟是许久未见的,但是前阵子信息交流过的项梁,还带着他的儿子项籍。 笑得憨憨的项梁,以及臭着一张脸的项籍,让张良突然明白了自己能给的最大的助力。 人脉! 一定是我手里的人脉吧! 这刘邦泗水亭长,才能认识几个人呢?但是我张良不同,经营反秦事业这么多年,也是有结交一些听话靠谱、一起走在反秦道路上的朋友的,比如眼前的项家人。 张良面带浅浅微笑,迎了上去, “项兄是来这沛县寻姬良的嘛?真是有心了。” 主动提醒了自己现在叫姬良,项梁也瞬间反应了过来,没有叫错成张良。 这里亲亲热热地互诉最近遇上的困难,多是路上颠簸、路遇匪徒之类的小困难,张良的结局大多是靠自己的脑子以及三寸不烂之舌,让歹徒自己翻然悔过。 而项梁那边,则是用项家养的亲卫直接强势碾压过去,很少遇见能扛得住的土匪。 然后又是一顿让项羽都听不下去的夸夸,又或者,他本来就听不下去。 本来是想亲手给虞家小淑女送弓箭的,谁知道呢,门都没走几步,就被冲进项府的其他叔叔伯伯给裹挟回了家。 之后更是让少年人毫无反抗之力的,家长的劝说,一路就给他劝到了这沛县,见不得小淑女,项羽冲着路上遇见的匪类撒气,只把人折腾地当场回头是岸。 项羽的一通武力降伏让他们的路是越走越顺,甚至有那么一些,在项羽还没到的时候,就先一步提桶跑路,当场变成良民或者是没有秦发的证件的野人。 现在项羽脸黑,自然是因为又想起了自己的这 一路上的努力,难不成是要在这沛县,继续为了剿匪而努力吗? 项羽不太舒适,而项梁则还没想到这一点,他只以为是自家张良兄给他出的新主意,还拍了一下项羽呢! 这些人许久,刘邦小心翼翼凑到萧何身边,说话的声音更小,生怕他们周围有人听到。 “范说问了,何啊,坚持住,我们沛县需要你!” 刘邦十分之甩手掌柜,说完这句话,就又和范增研究起了萧何手上的玻璃,鬼斧神工的技术,他们更加馋萧何手里的墨家人了。 这一定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不是一般人! 这球圆润,这沙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放进去的,更何况那一柱香的时间,能做出这个的,究竟该有多天才。 众人的夸赞让张良更加小心地藏起了那位人才,只问了项梁的住处,就要和项梁住同样的客栈,想拉进一下关系。 张良平时的表现,不说高冷,也是比较冷漠的人,是断然不会和项梁有这么亲热的举动的,别说是项羽,就连神经稍微没那么敏感的项梁都觉得,不对劲,有点不对劲。 但又很快在张良的言语下忘记了这一切,沉浸在糖衣炮弹之中,一时间有些难以自拔。 和大秦时期的众人在沛县缠缠绵绵不同,刘彻则是看着名单在让自家臣子们把这些人都找到,想办法问问愿不愿意入朝为官,给大汉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汉武帝是选官还是察举制度,可谓是很需要人才的加入了。 年纪轻轻的霍去病在刘彻的摧残下失去了较为舒适的童年,过了和舅舅一样需要早起入朝为官的日子。 刘彻比较心狠手辣,他安排了几个人亲自教导霍去病,和还没能听懂别人意思的小太子刘据,其中霍去病需要按照规范认真学习。 这可把短时间内在学习的海洋里差点溺水的霍去病,差点给逼疯。 但是也不是没有效果,甚至这场揠苗助长可以说是成效显著。 年纪轻轻的霍去病,看向天书自己的名次,第二十名,卫去病。 脑子里竟然一点喜悦之情都没有,而是满满当当的噩梦终于结束了的劫后余生只感。 不过教导他的几个老臣却比较享受他这个脑子赚得很快的临时学生,还在跟他的舅舅卫青夸奖他学习能力强,一点就通呢。 换作是别人,估计会满心欢喜,但是霍去病的眼里满是惊恐。 透露着,不会吧,你们不会还来吧,的恐惧感。 只引得满堂大笑。 作者有话要说 张良:外挂竟是我自己! 历史:不不不不!!
第76章 化学(四十) 即使是霍去病,也没有在众多德高望重的老人面前表演背书的那一环节。 秦朝是零零七的工作制,只在节假日休息,以及请病假或者申请告老还乡。汉朝的时候发明了休沐,五天一休。 但是啊,霍去病享受不了这个制度,他的补习班老师们认为,学习不算是工作,怎么能按照工作的来呢? 舅舅卫青也很支持他,无论在什么时候,能有渠道着大佬学习都是赚的,即使是卫青或者公主,都没有能力让这么多大佬同时教导霍去病,现在赶上好时候,不学也太亏了。 总之是一副拳拳的家长心态,这种心态在时不时有人夸奖霍去病的时候,被逐渐催化,已经到了老师说什么,都觉得是在培养他们家去病。 特别是,被夸天资聪颖,极其擅长读书,这在一个武将家庭是多么高的荣耀! 卫青自己闲暇的时候也是会读兵书的,史书也读,甚至也会去了解一些不同学术的著作,自认是没多少天赋的。 难道是那霍家的基因? 不过也有可能,因为抱回来的那叫霍光的小家伙,看着就是一副聪明相,未来估计也会干出一番大事。 和陛下、公主商量过了,那霍光过些时候也改名卫光,算在他们二人的名下,几个孩子包括霍去病也都同意了。 至于原本的霍家,陛下会根据表现安排职务的,就是近些年大概不会进长安圈子了,以后也禁止和这两孩子相认。 倒也是给霍去病减少了一些孝道上的指责,以后不必照顾着霍家的那些人。 “去病这些时日在丞相府、各大府衙出入,实在有些太过招摇,这天书的事情结束,让他休息休息吧。” 卫青还是有些理智的,没有被外甥成龙这件事给冲昏了头脑,当然,要冲昏早就从天书夸他们俩的时候就已经被天书的迷魂汤灌的神志不清了。 毕竟,这年头,出将入相是身前事,而天书能知道的则是身后名,死后流芳百世,这是多少人的期待,即使是刘彻、卫青也不能免俗。 “这些时候,有卫小郎君陪着我们这些不受人待见的,比以往要有人情味多了,卫侯是也想要卫郎君陪 伴左右的话,还有卫光呢。” 说实话,有卫去病常伴左右,兼任丞相职务的人才有自己的项上人头得以保全的实感。 加上,卫去病在众人面前背书的样子实在有趣,明明可以流畅地背诵,但是偏偏每次都不愿意背,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身为武将的卫青给了卫去病一些错误的对书本的印象,导致他畏书如虎。 还是偷偷问了陛下,知道卫青好学的很,平时有空就会钻研兵书的人。 之后啊,还是他们派自己的孙辈,利用同龄优势,打入卫去病的好友圈子,才从小孩的牢骚里知道。 原来是觉得他们这些人看他背书的样子,像极了路边看猴戏的,特别是还有人叫好,给东西的时候,就更像了。 给这些朝廷命官都折腾笑了,真是小孩子心性,换作是他们啊,要是刚启蒙没多久,能有大儒教导,怕是吃饭都要背书,好表现地更优异些。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7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