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一登基,率先向周王发难。命李景隆以练兵为借口,把没有防备的朱橚与家人抓了。很快,朱橚被贬为庶人,他与儿子们都被流放云南。 史书记载,朱允炆曾经与朱八八聊过藩王问题。 当时他对朱八八说处理藩王,“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① 后来,我们都看到了。朱允炆上位,没用德与礼的怀柔手段,也没先上削的威胁,直接抓人,第一个被废的藩王飞速诞生。 请注意,这时距离朱元璋去世,仅仅过去了两个月。】 殿内,气氛凝固了。 朱允炆只觉二十二道目光齐齐锁定在自己身上。他背后冷汗直流,脸色更是乍红乍白,很想辩驳这一切都没发生啊! 现在,他没被册封为皇太孙,与黄子澄之间也压根没发生那样的对话。 朱橚作为被水镜点名的当事人,也不似往日好脾气。 直接嘲讽:“建文帝真是厉害,比汉景帝都要行动迅速。刘启是继位三年才削藩,咱侄子是三个月不到就出手了,有多迫不及待啊!” “五叔,我……” 朱允炆想要解释,但被朱元璋打断了。 朱元璋:“安静,继续看。” 水镜画面不停。 【都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建文帝选择队友的眼光,远远不及汉景帝,关键时刻的选择也注定了他的结局。 在削藩之初,在对谁下手的选择上,黄子澄与时任兵部尚书齐泰有过分歧。 齐泰说:燕王手里有重兵,这个人也素来有野心,第一刀要朝他砍。 黄子澄说:不行。燕王坐大一方好些年了,这一刀砍不动。先对周王下手,是能砍断燕王手足。 其实,两人的终极目标虽然一致,但方式方法不同。 建文帝选择接受黄子澄的谏言。真就是一个敢说一个敢做,先除去周王。 聪明人能读懂这是一个信号。 接下来,依照常规操作,没实力的时候打了东家总要拉拢西家。 建文帝偏不,他在短短一年中又对齐、湘、代、岷四位藩王下手。湘王自焚身亡,另三位全部被废。 朱八八去世时,他活着的儿子有十九人。建文帝连废五位藩王,湘王更是惨死,让剩下的藩王怎么想? 傻子都能发现不论燕王主观上是否想过辅佐新君,建文帝没给对方君臣相合一丝的可能性。 燕王倘若不反,他的结局无非是死亡或者被幽禁一辈子。若是反了,失败是死,赢了就是做皇帝。多么简单的选择题,我们都会做。】 这会殿内的气氛更加压抑。 尤其是朱柏,他从乍见水镜时的兴奋激动,变作了黑云罩顶的阴沉压抑。 他死了,自杀,一把火烧了自己。 三年前,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八哥朱梓与王妃在家中自焚。 那时发生了胡惟庸案,而八哥自杀原因至今成谜,没人敢问父皇一句究竟是为什么。 没想到啊,没想到,老朱家不只一个自焚死的,自己在历史上也会走上这条绝望的路。 朱柏自嘲地说:“四哥,是不是我的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你决心反了。这样也好,我的死还算有价值。大家说是不是啊?” 这问题叫人怎么回答,场面一度寂静得尴尬。 此时,朱樉突兀开口,“十二弟,你就别悲愤了。你好歹还知道自己咋死的。我呢!我的死因是啥啊!我总不能一点价值都没有就死了吧?老三,你说呢?你觉得你是咋死的?” 朱棡不想搭理朱樉,二哥脑子真不怎么好,估计是蠢死的。 朱樉却没放弃猜测,哭丧着脸看向朱元璋。也不叫父皇了,直接喊爹。 “爹,您要给儿子做主啊!您说是不是有人使了阴招,在您眼皮底下把我与老三都给暗杀了?先下手为强,除掉两个威胁。这凶手歹毒啊!” 疑犯是谁? 朱樉瞧向朱棣,随即摇了摇头。 不一定是老四,他要杀的话,第一个该是把新君扼杀在储位上。 然后,就看向了朱允炆。 这大侄子行动够迅速,是不是他下的毒手?在登基前就要扫清最年长的两位叔叔。 别说朱允炆为了制衡不会要他们的命,瞧瞧建文帝的决策,那就是要搞全灭。 朱允炆瞪大了眼睛,一个劲地摇头。 千古奇冤!他没有,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他真的没有动过杀心。 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元始天尊,哪个显灵帮他澄清真相。他怎么那么苦命要背黑锅啊! 作者有话说: ①(明)尹守衡《皇明史窃·卷三·革除记》 —— 《明史·黄子澄传》: 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 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 《明史纪事本末》: 泰曰:“燕握重兵,且素有大志,当先削之。”子澄曰:“不然。燕预备久,卒难图。宜先取周,剪燕手足,即燕可图矣。”
第9章 “闭嘴!” 朱元璋瞪了一眼提出暗杀论的朱樉,这人怎么学不会识时务。“等水镜的内容放完,朕让你讲个够!” 朱樉不情不愿地住口,但对水镜接下去的内容没多少兴趣了。那会他已经死了,还能有他什么事。 【之前说了,建文帝在削藩一事上,把鱼与熊掌都扔掉了。先是该蛰伏时,他选择接连削了五位藩王。 建文元年,燕王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反了。这时,建文帝派兵围剿,又定了一个古怪的调子。 他说:“昔萧绎举兵入京,而令其下曰:‘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极。’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毋使朕有杀叔父名。”① 建文帝究竟想不想杀朱棣?是仁慈心作祟,还是不想承担弑杀叔父的名声?更关键的是,出征队伍会怎么理解这话? 往光明了想,皇上顾忌亲情,最好是活捉或让燕王自己投降; 往阴暗了想,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谁能杀了燕王就是斩草除根,但皇上绝不会承认这是他的本意。 不论哪一种理解,这种命令一出,好处都是建文帝的,黑锅由手下背着了。 建文帝的这番话,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既要、又要、还要”。 但我们都知道没有绝对实力碾压,想要的太多,反而会什么都得不到。 当时两军对垒,建文帝下达了耐人寻味或者说模棱两可的旨意。 是贪心太过,还是刚愎自负地认为一定能顺利拿下燕王,所以做一做面子工程也无妨?】 此时,宁王朱权忽而出声。他今年十五岁,只比朱允炆小几个月。 话不多,就讲了一句。“黄子澄,我记得他是探花出身,这经史子集学得想必不错。” 既然学得不错,岂会不知汉景帝下旨削藩后,七国乱起。 朱允炆的准备时间远远不比刘启。刘启在七国乱起时,手下有周亚夫。朱允炆用的又是谁?他凭什么硬抗藩王们? 有的话不能说得太直白。 旁观这些年朱元璋的执政手段,如果他决定上朱允炆继位,只怕会提前清扫了开国时的那一批武将勋贵。 建文帝最开始用李景隆活捉了朱橚,是打了对方措手不及。 接下来连削五位藩王,已经表明新帝态度,藩王们已然戒备重重。 那时,谁领兵去征战燕王都要凭实力对抗,谁能胜任? 李景隆吗? 其父李文忠是个人物,年少从戎,骁勇善战。平定江南,又北伐漠北。 李景隆子承父业,年少就熟读兵书。其父死后袭爵曹国公,被派往多地练兵。可父亲再厉害,不代表儿子就能青出于蓝胜于蓝。 朱权不看好李景隆,此人目前并无出挑战绩,不指望他横扫千军,那么还能用谁? 宁王只说了一句,但像是晋王、湘王等藩王都听懂了言下之意。 有的话,做儿子的不能讲得直白。 朱元璋很可能尽力为建文帝铺平道路,但从另一个方向何尝不是把新君送上无人可用的绝路。 【建文帝凭什么拿下燕王?对比兵士数量,燕王肯定比不过朝廷军队,但建文元年的朱允炆没有意识到他手下几乎没有良将可用。 尚在人世的开国大将,一个是疾病缠身的郭英,另一个善守不擅攻的耿炳文。 最初,耿炳文为帅北伐,但在几经失利后被召回,换上了李景隆。 熟知军事的观众肯定比我懂,李景隆的领兵能力有多烂,是屡战屡败,最后给燕王开城门投降。 靖难之役打了三四年,燕王大军挥师入京。混战时,宫中发生了一场火灾,三具尸体被烧到面目全非,据说是建文帝、皇后与其长子。 史上的建文之迷由此而生,朱允炆真的死了吗?还是遁逃出宫?这就回到了《十二块木板》的故事之初,郑和七下西洋的传闻出现了。 燕王朱棣成功夺位,年号永乐。 永乐三年,朱棣第一次派郑和下西洋,其中目的之一是找失踪的建文帝。 它不是网络段子,由《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不过,我个人觉得寻找建文帝行踪是顺带的。主要理由与目的,那些留到下一集再说。 结尾处,不如做些无谓的猜测。 假如建文帝在削藩之初,第一个就对燕王下手。趁其不备,是坑蒙拐骗也好,毒杀暗害也好,无所不用其极,是不是就能成功去除心腹大患? 或者,建文帝在登基之后以怀柔手段对待诸位藩王,采取合纵连横与制衡之术,是否能让他们相互削弱实力,作为皇帝等到实力碾压时再动手削藩呢? 然而,这样做很可能就不是朱允炆的性格。 性格使然,他一次次做出对自己最不利的选择,最后走向了失败。 此处讲一句老掉牙但很应景的话。 黑格尔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下期见。】 朱允炆愣愣地瞧着水镜,五味杂陈涌上心头。 没有漫天神佛帮他澄清他不是一个残忍的人,水镜里的内容却是透露出了这一点。他在有时有些不知所谓的仁慈。 是虚伪的仁慈吗? 至少,现在不是。 扪心自问,假设他独自一人获知历史发展轨迹,又能做到登基后立刻暗杀朱棣吗?也许,答案仍是不能。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8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