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那和尚便开始敲木鱼, 而道士则将手中拂尘向肩后一领,沉声道:"南无解冤孽菩萨,有那人口不利,家宅颠倾,或逢凶险,或中邪崇者,我们善能医治。②" 这木鱼声与诵念声看似不响,但实则能传至深宅大院中去,人人听得清楚。 隔了一会儿,就见荣国府角门一开,有家人出来,喜孜孜地冲着这一僧一道说:"两位仙师,府中原是有人中了邪禁,但到底是天幕上的仙子指点了迷津。如今两人都已经好啦!” “但我们老太太还是命我等奉上谢仪供奉,二位仙师切莫嫌弃!”说着,贾府家人奉上礼品。 一僧一道相互看看:懂了,还真的是同行先来了一步。 “看起来,我们那位同行,还真是很有几分本事啊!” 癞头和尚回想着早先看到的情形,忍不住冲跛足道人感慨一声。 马道婆的案子送到顺天府,立即开审。 荣府一案,事实非常清楚,赵姨娘赠给马道婆的银子、衣服和钗环首饰,连同那道欠契一起,俱被抄出。魔镇的道具——那十个鬼和两个纸人,也都呈于堂上作为证据。 马道婆与赵姨娘对魔镇宝玉凤姐的事实都供认不讳。荣府一案事实清楚,又人赃并获,断起来很容易。 然而马道婆那里,查抄出的欠契与财物,又牵扯出无数大户人家的阴私,牵扯的多半都是有头有脸的勋贵人家,甚至好几家王府也牵扯其中,其中所涉的,也有不少是魔镇致死的命案。 由于事涉大户人家阴私,各府邸多半遮遮掩掩,不愿配合顺天府。甚至还有埋怨荣国府老太君“多事”的。 谁知这事被言里太上皇听说了,便评价一句:"如此多的重臣勋贵,见识竟然还不及荣府里的老太太。” 听说这一句,各家勋贵才赶紧开始配合顺天府查案。 宫里甚至影影绰绰传出消息:义忠亲王老干岁当年恐怕也是被人魔镇,才“坏了事儿”的。可见太上皇多么痛恨魇镇之事。 荣府老太太看似是曝露自家丑事,这么做却是合了宫里的心意。 一时便人人都羡慕荣府,明明是坏事,竟也能化成好事。 宝玉与凤姐各自休息几日,各自都大好。凤姐开始理事,与贾琏细细地商议想要做些生 意,随后又备了礼物去薛家见了一回当家理事的薛宝钗,带了一堆瓶瓶罐罐回来。 而宝玉于某天清晨,早起无人之时,邀请探春来他的怡红院,两人靠窗站着,宝玉再次点开"重播”。 “谁能想到,咱们竟能将这天幕看上三回?”宝玉感慨着。 “然而这时再看,心境与当初相比,已是全然不一样了。”探春微笑着补上一句。 宝玉由衷感叹道:“是呀!” 第一回看那天幕,众人总是心中惴惴,不知道天幕下一刻会说出来什么令人无地自容的话。 第二回其实宝玉没能赶上,是探春陪着贾母、贾琏等人一起看的。当时众人心惊胆战的,恨不得天幕能跳过那些有的没的,赶紧讲那件"荒诞的害人事件",天幕上所讲,只要与宝玉凤姐无关,众人都只是匆匆听过,并不留意。 如今,宝玉与探春,终于能以最闲话的心情,来聆听天幕上讲的字字句句。 可虽说是闲适,宝玉与探春还是事先准备了字纸笔墨,准备将天幕上说的任何有价值的话都——记下来。 “听,宝玉哥哥,这就是你当初‘暂停’的地方了。” 宝玉记得也是,那时天幕上刚好说到贾环用灯油烫宝玉的脸,要将宝玉烫瞎。宝玉当时见探春已经难过得快要哭出来了,于是用手点了天幕,选择了"暂停"。 【后来就是"魔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的故事了。】 宝玉与探春这时方咂摸出味儿来——原来天幕刚刚讲完贾环烫宝玉之事,就已经在委婉提点“五鬼"了。 探春便道:“宝玉哥哥,若是你当时晚了片刻,让我们听见这一句,许是我们就能及时找到那‘五鬼’,你和琏二嫂子就不必受那么多罪了。” 宝玉挠头:“可那时真想不到这个啊……那‘红楼梦通灵遇双真’又是指的什么?” 他们兄妹都不晓得那一僧一道曾经在自己家门口转悠过的事,既然听不明白,就只能放过。 【好了,让我们暂且打住,扬州最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何园"就在我们隔壁,那里在拍摄87版电视剧的时候,曾经布置了两间书房,"宝玉上学"和"宝玉挨 打"这两幕都是在那里拍摄的。我们今天就跟着东道主小扬州一起去看看去。】 宝玉苦笑看了一眼探春:“敢情都是在说我的糗事啊!” 探春却摇头道:“不,那天幕上点评了宝玉哥哥的学业,说得还挺有道理。似乎天上仙子们也有'考试'一说,但却不是什么'科举',而是叫'高考'。" 宝玉一向不以“经济仕途”为意,旁人若是劝他专心科举仕途,或者是应酬世务,他定是要当场翻脸的。 也就是最近,天幕出现,预言了贾家未来的悲惨命运,宝玉不好意思表现得太不"上进",总算是能将书本掏出来装模作样地读一下。 探春一向知道这个,但却依旧在宝玉面前赞那天幕上的“点评”,一时间竟连宝玉也生出兴趣,细细地听那天幕上是怎么解说的。
第42章 第八次直播⑥ 【小伙伴们,何园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主人姓何。它的始建者何芷知在光绪九年购置了片石山房旧址,在此建造园林,原名“寄啸山庄”,这个园名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①】 宝玉一听见"寄啸山庄"四字,当即诵道:"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这园子名字起得极好。” 探春当即笑道:“那天幕上的仙子说起你的学问,便是这么说的。” 果然就听萧兰兰在天幕上接了话茬: 【这"寄啸山庄"的典故,宝玉定然知道,黛玉、宝钗和湘云也没有任何问题。林如海如果在世,十九能知道这个典故,其他人,贾政、贾赦、贾珍、贾琏、贾环、贾兰……甚至在家塾里教子弟读书的贾代儒,必定没有一个知道的。】 【哈哈,兰兰,你这真是三句话不离红楼,我真是甘拜下风。来,给我们说说,宝玉的学识水平到底怎么样?他真的是个不学无术的公子哥儿吗?】 宝玉冲探春眨眨眼,心道原来天幕上的仙子们竟就是这样谈起他的学问来的。 探春却笑道:“当时你病得人事不知,我们急得都跟什么似的。老太太只要你能醒过来便‘阿弥陀佛’了,谁还顾得上你有多少学问?” 【兰兰想说的是:宝玉的知识水平,在同龄人跟前属于中等偏上,与薛林史三位学识出众的女性相比,他真的不算什么。但是与贾府其他男性相比,甚至包括他那蒙萌出仕的老爹相比,宝玉的才学显然都更为出色。】 【毕竟曹公早早地就在书中写了,宝玉“天分高明、性情颖慧”。他在未入学之前,三四岁时,已经得元妃口传教授了几本书,认识了数千字在腹中。②】ӱɋᒁУ 【这可比我们现在的普及义务教育要提前得多了。我们都是六七岁左右上学。宝玉相当于在学前班里就已经认得了数千字。】 【要是宝玉也跑来我们这里上学前班,估计人人都要称呼他一声"卷王"!家长们估计都要羡慕元春“鸡娃”有方。】 宝玉瞠目结舌:这都是什么话? 探春苦笑着摇头:她已经是第二次听了,也还是没听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过,有一点她算是隐隐约约听出来了:天幕上两位仙子,都是要在六七岁时去上学的,而且接受的是“普及义务教育”,似乎是说,人人……哦不,仙仙都要接受的教育,不去还不行。 【待到了宝玉在第九回 准备去家塾里读书的时候,贾政曾经问过宝玉的跟班李贵,问起宝玉读书的进度。李贵就回了一个经典的冷笑话:“哥儿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悠悠鹿鸣,荷叶浮萍。”③】 宝玉和探春就忍不住都笑了。 【按照明清时期的私塾教育体系,启蒙阶段的学生会学习"四书"与"五经","四书"在前,然后才是“五经”。宝玉既然已经念到了《诗经》第三本,那么他至少已经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已经都念完了。】 【结果贾政就回他:“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这里的“古文”,指的是唐宋文,是与“时文”也就是“八股文”对应的。】 【这是什么概念呢?打个比方,这就大概相当于,我们初高中学了很多内容,什么化学物理历史地理之类,但是高考只考一门语文。然后贾政在宝玉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交待:听见了没,从现在开始起就准备高考,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现在好开始局题了。体育课音乐美术课都别上了,全都给我刷题……】 宝玉与探春都觉一头雾水,但是天幕上另一位仙子"二分无赖",听了却乐不可支。 【兰兰,你说得太形象了!】 【好了,贾政要求宝玉上学“刷题”,但是他自己的水平怎么样呢?】 【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里,宝玉能引《离骚》、《文选》、《吴都赋》、《蜀都赋》这样的文献来辨认芳草,贾政这等无知之辈显然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却只好狐假虎威地大喝一声:“谁问你来!”】 天幕上那萧兰兰模仿贾政的口吻,学得惟妙惟肖。宝玉与探春都忍不住掩口偷笑。 他们当然不敢当面笑贾政是"无知之辈",但是能在心里过一把嘲笑老父的瘾,也是蛮开心的。 【宝玉在诗赋离骚方面的渊博学识,其实是在清代被认为是一门很高明的学问,当时称之为"选学”,清代曾经出过不少研究“选学”的大家。小伙伴们,这“选学”可不是“选修课的学问”哈,它其实是指 研究《昭明文选》的学问。】 【但是呢,因为这些学识不在高考范围内……也就是说科举取士的时候不会考,它既不是八股文,也不是试帖诗,所以这被认为是“杂学”、“歪才”。贾政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说宝玉“虽不喜读书,却有些歪才。”】 【这就给了我们一种强烈的割裂感,就好像贾宝玉一方面"厌恶读书",一方面他又能吟诗作对,虽然比不上薛林等人,但似乎真的还可以,总要比贾政和他那些清客相公要强。】 【总体而言,宝玉读过的书即使在当时代,也不算少了。他读过四书五经、《公羊》《谷梁》,读过《楚辞》、《文选》,他读唐诗宋词,还读过《南华经》,也就是《庄子》,还读过《西厢记》,他等于是将当时能够读到的各种古籍名著都读过了一遍。】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02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