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她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熬过这段时期。 她没有记错的话, 大肃条会持续四年,以布朗特集团目前的底蕴, 就算完全不做生意, 撑过这四年不是什么问题。 她有信心可以在经济大肃条里面保住自己, 可其他人呢? 她现在的财产已经足够一家子无忧无虑的活上一辈子, 当然,她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 经济大肃条对她的生意会有什么影响?影响可大了。 经济大肃条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然后扩散至全世界——美国可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一旦它垮了,其他国家都自身难保。 最先受影响的是股市, 伊莎贝拉在股票市场也投资了不少, 别忘了布朗特集团是一家控股公司,因此她会是首当其冲。 其次全球的贸易量下降, 没得做生意失业率就会暴增,加上剧烈的通货膨胀, 伊莎贝拉没有怎么仔细的研究过一百年前的经济大肃条的成因和影响,但现在她也是个资本家了, 倒是可以分析出个中的原因。 伴随着1920年代的经济繁荣的还有科技的发展,这两样是相辅相成的, 科技令生产技术提升,汽车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各种便利的家电构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然而每次经济衰退的过程都是相似的, 在科技高速发展之后, 大众认为科技带他们迈入新的时代, 就在一切都显示出繁荣的景象时,金融泡沫却悄悄产生。 所谓的金融泡沫呢,指的是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金融资产像是股票和债券经过涨价后,市场价值大过实际的价值,这是由过度投资而引起的。 股市的买卖之所以在这几年间增长那么可怕,除了美国人的确变得富有以外,就是因为有着大量新的散户进入股市。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钱来投资,那么你可以选择两个方法,一是电话贷款,二是投资信托。 信托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来购买其他公司的股权,如果你不够钱买入多家公司的股票,那么这投资信托就是最好的选择。 无论贷款还是信托,都是花不存在的钱,于是人人负债变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美国人喜欢花未来的钱,又没有储蓄的习惯——这个现象在二十一世纪都没有改善过,有钱就花,没钱也刷卡。 人们负债以及过度消费都使泡沫随时有爆破的危机。 伊莎贝拉就是深知这样的消费模式早晚会出事,所以她很少透过贷款来扩充业务,因此布朗特集团是少数没有负债的企业。 她依稀记得经济大肃条的起因不仅仅是负债的问题,政府也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将环境推向极端,泡沫总该有人来刺破才会爆开。 模糊的记忆使伊莎贝拉感到不安,彷佛头上悬着一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盖茨比感觉到她最近莫名的焦虑,特意找个晚上跟她好好的聊一聊。 面对这个自己最信任的人,伊莎贝拉还是松动了。 “我做了一个梦,一个很不好的梦。” 伊莎贝拉对他说,她的梦一向很准确,她能够作出有利的投资都是靠梦境的提示。 盖茨比一向不会质疑她,哪怕在最荒谬的事情上。 倒不如说,听完伊莎贝拉的坦白后,他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他一直觉得伊莎贝拉总是会在最正确的时候作出最有利的决定,像是能预知未来似的,原来是因为她有着这一项特殊的“才能”。 这就是上天的眷顾吧。 “你担心公司会撑不住?”他问。 伊莎贝拉却摇摇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真的可以坐着只顾自己而什么都不管吗?杰伊,我们现在是纽约最富有的人了,难道我们没有责任去作出一些改变吗?” 盖茨比笑了,她总是会想着其他人,这是他喜欢她的地方之一。 其实伊莎贝拉并没有他想得那么伟大,她的财富来自国民,如果市道持续不景气的话,她也撑不了多久。 大肃条期间倒闭了那么多的公司,包括了银行,她不想成为其中之一。 羊毛出自羊身上,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 男人握住她的手,眼神诚恳:“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好吗?” 有人分担自己的压力让她轻松了许多。 她反握盖茨比的手,那股温暖令她感受到信心。 她差点就忘记了,盖茨比也是个做生意的天才。 …… 经济大肃条对餐饮及零售的影响反而小一些,时装是奢侈品,有钱就买,没钱就不买,希莱尔能扩张得那么迅速都是多亏了美国的好景。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奢侈品是最先被人们抛弃的,人们对大额消费变得谨慎,但人总要吃饭总要生活,食物和日用品算是最保值的了。 因此她想要将重心放在罗彻斯特汉堡以及优活超市上面,先缓一缓希莱尔的扩张,现在增设的越多分店,大肃条后只会倒闭得越多。 对于如何拯救美国的经济,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创造就业机会。 她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微小,不可能给予全美国的失业人士一份工作,她只希望自己能发挥多少力量就发挥多少力量。 1927 年的春天,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联邦准备系统(联准会)将利率水平从 4% 降低到 3.5%,低息的环境刺激了美国信贷的增长。 在1927年至1928年间,股市的交易量翻倍,投行纷纷进驻华尔街,伊莎贝拉却开始悄悄抛售手上的股份。 整个过程必须是保密的,因为市场很留意她的一举一动,如果被发现她大幅抛售股票,可能会造成股市动荡——她就是有着这般影响力。 现在正是股市最旺的时候,愿意接手的人比比皆是,她的股份都卖得了一个好价钱,变卖股份得来的大一笔钱——我们正在谈论的是好几百万的美元,被她通通灌进罗彻斯特汉堡及优活超市上面。 这不是指她会疯狂开设分店,现在开那么多分店只会增加营运成本,而是她必需为未来的大肃条做好准备。 经济衰退其实是一个死循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消费及投资市场会随着一落千丈,公司收入下降,为了维持营运他们会大量裁减人员,不但造成了失业率上升也导致生产力下降,引起通货膨胀。 产品的价格变贵了,人们更不愿意消费,于是市道就更差了。 只要改变其中一环,才能打破这个死循环。 1928 年,负债危机开始获得重视,现时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远超于它的实际价值,联准会为了控制信贷的成长,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在短短的数个月间利率水平从 1.5% 提高到了 6% 。 金融机构也收紧了电话贷款的放贷,法定保证金从10%大幅提高到 50%——原本投资人每存十美元,信贷公司就会借出九美元,现在却仅仅得五至六美元,他们可以借贷到的金额大不如前。 上涨的利率及收紧的贷款政策导致市民纷纷抛售股票,大量资金从金融资产撤出,资产价格下跌,泡沫开始被刺破。 1929年,克里斯迎来他的四岁生日。同年的10月29日,美国股市崩盘,无数人涌进了华尔街,望着暴跌的道琼指数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称之为“黑色星期二”。
第137章 低迷 ◎弥漫全球的大萧条。◎ 《纽约邮报》:“谁该为华尔街股灾负责?” 《洛杉矶时报》:“联准会加息引发股灾, 华尔街经纪人指未来一两个月会转好” 《路易斯维尔日报》:“大批股民抛售股票,经纪公司恐面对倒闭” 股市崩盘的那天,人们都以为那是短暂的, 股市很快又会好起来,可是一个月过去, 两个月过去, 三个月过去……道琼指数自创下单日最大跌幅后一直处于低迷水平, 丝毫没有要回升的迹象。 各大上市公司的股价大跌, 这些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从虚高回复到正常水平,再掉至低位,人们对市场失去了信心, 不敢再买入,指数能升回去就有鬼了。 一个月前还非常蓬勃的股市突然一落千丈, 是连那些金融大鳄都预料不到的事情, 尽管联准会收紧了贷币政策,人们都以为那不会打击到股市, 但他们都没有察觉到投资者和放款人都在持股的最高点,所谓物极必反,达到最高点之后自然会回落。 窜得多高,就摔得多狠。 手上的股份变得不值钱了, 投资人都赔很惨,大家都以为作为股市指标的布朗特集团肯定也不例外, 别忘了伊莎贝拉·布朗特就是个投资大户。 然后《纽约邮报》却引述了福克斯电影公司以及宝马汽车的负责人们的话,指布朗特集团早在数个月前已经撤资,不再持有他们的股份。 众人一惊, 这样大规模的撤资肯定不是巧合, 难道伊莎贝拉·布朗特早就预料到股市会崩盘了? 于是记者们纷纷拥至刚投入运作的布朗特大楼, 表示想要采访她。 伊莎贝拉一走出办公室,这些记者就兴奋的问个不停。 “盖茨比夫人,你为何在数月前大规模撤资呢?” “你认为市道什么时候会变好?” “你这次的经济衰退有什么看法?” ——虽然伊莎贝拉在结婚的时候冠上了夫姓,她现在的法律名是“伊莎贝拉·盖茨比”,但在报纸和杂志上,她仍然是“伊莎贝拉·布朗特”,这完全是个机缘巧合。 婚后她接受过一场访问,可能是写稿子的时候写得太溜手了,访问她的那个记者仍然把她的名字写成“布朗特”,连编辑都没有发现到这个错误,新闻稿就那么刊登了。 那个写稿子的记者跑来跟她道歉,伊莎贝拉觉得只是个小错误,所以笑着说没关系,“伊莎贝拉·布朗特”就挺好的,让她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她没有料到的是,那个记者隔天就在报章里谈论了这件事,她当时的说话实属无意,听者却有意,将她的说话解读成女性主义的展现——自古以来,妻子都被视为丈夫的所有物,伊莎贝拉·布朗特希望能够保留原本的姓氏,不就是反抗夫权的象征吗? 结果读者还真的很吃这一套,于是一众媒体在称呼她时,都是用“伊莎贝拉·布朗特”。 何况她的公司叫“布朗特集团”而不是“盖茨比集团”,说到布朗特集团,第一时间就会想起伊莎贝拉·布朗特。 不过见到她本人时,对她称呼还是会变成“盖茨比夫人”——好歹尊重下人家的丈夫吧。 这是个前所未见的现象,“布朗特”这个名字实在太耳熟能详,以至人们叫着叫着就习惯了。 伊莎贝拉还对盖茨比开过玩笑说,不过你跟她姓吧,结果盖茨比竟然还点头了,如果法律容许他真没所谓。 反正他就不是很在意名称这种东西。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8 首页 上一页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