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得很暧昧, 可是史密斯太太立即意会:“你也收到了?” 格林太太点点头,并且从手袋里摸出一封信。 史密斯太太看见这熟悉的信封, 肯定她们是在说同一件事之后才道:“以我所知, 维戈太太和贝克太太都收到了邀请函。” 格林太太一愣:“我知道理查德太太也是, 今早我跟她通过电话。” 史密斯太太哼了哼:“看来上流社会的女士们都被邀请了, 这位希莱尔先生胆子真大。” 可不是么?你一个连脸都没有露过的人敢向她们家里发邀请函,是不是太过高看自己了?上流社会是个很封闭的圈子,只会互相出席大家的活动, 别人想走进来,很难;要他们走出去, 更加难。 如果你希莱尔在时装界的地位跟富兰克差不多, 倒是有资格邀请她们。 格林太太意味深长的说:“这不正好说明希莱尔先生对这次的发布会信心十足么?” 史密斯太太听她这雀跃的语气,眼睛一瞇:“格林太太, 你该不会想去这场时装发布会吧?明明你上次明明说不感兴趣的呢。” “呵呵,怎么会呢?史密斯太太才是,你之前不是说希莱尔先生的衣服毫无美感可言的吗?我想你应该不会自己偷偷出席吧?” “你在说什么呢?我只是有点好奇而已,希莱尔先生如此自大狂妄, 邀请了那么多的名人,要是到头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让人失望的话,他的事业就到此为止了。” 这句的原话其实是富兰克说的。 虽然已经回到纽约好一段时间,这件事还是经由史密斯太太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富兰克作为一名资深设计师, 但他其实没怎么办过时装发布会, 那是欧洲设计师的习惯, 不过倒是曾经被欧洲的沙龙邀请参加时尚游行。 所以他听见这消息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人未免太过自视过高了吧?! 时装发布会可不是闹着玩的,就算你设计过两件不错的衣服,并不代表你就有了办发布会的资本!发布会除了是展示新品的一项活动以外,更加是借此以维系设计师和买家之间的关系,如果她们真的是希莱尔的忠实买家就算了,问题就是她们都不是呢,那肯定会用更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新品。 ——既然你都敢邀请我了,结果就这?类似是这种心理。 在他看来,前两次的侥幸成功让希莱尔的自信心膨胀到一个可笑的地步,竟然敢邀请这么多的上流人士,万一这次翻车了,他会彻底的沦为一个笑话! 当然,他是乐见其成的,而且会不会有人去还不知道呢。 格林太太这次挺同意史密斯太太的看法。 她对这场发布会自然是期待的,可是又怕期望过高失望会越大,心情非常矛盾。 ——虽然嘴巴上说不会出席,可是也不能阻止她在那天“恰好”路过郁金香俱乐部,又“恰好”有点兴趣所以进去参观吧?! …… 另一边,《路易斯维尔》的记者加里布也跟自己的编辑说起这件事。 “时装发布会?”编辑看着他,“你认为这场活动有新闻价值?” “是的。”加里布点头,“我已经确认过了,许多上流社会的女士都收到了邀请函,这件事正在她们的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所以是的,我认为有新闻价值。” “可是也不能保证她们都会出席吧?这希莱尔又不是什么大人物。”编辑显然没什么信心,“而且邀请记者这种做法不是不太妥当吗?” 时装发布会一般是不会邀请记者的,他们不太适合出现在社交性质的聚会上面,黛西·费尔的舞会及伍德女士的晚会是两个例外,因为他们要搞慈善,搞慈善的目的就是要被别人看见,所以邀请了记者,不然他们是进不去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的。 想想看,像舞会这种场合理应是放松玩乐,你一个记者呆在旁边他们玩都玩得不尽兴吧?说不定会被拍下自己不恰当的行为,然后被大造文章——这些报纸佬为了销量什么都能写出来。 加里布沉吟片刻,还是说出真正的想法:“我倒是认为他很有野心。” 时装发布会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派对,那么曝光率是相当有限的,新品只能被出席的买家看见,小众的活动注定不会引起多少回响,有也只限于在路易斯维尔。 除非他是很有名的设计师,就像保罗·波列,做什么都会引人注目。 他邀请记者的意义无疑是希望借此为自己进行宣传,这也在另一方面反映出他对这次发布会的信心——要是他搞垮了,最多被上流社会在圈内取笑取笑,但要是相关的报道流出了,全城甚至是周边城市都会一起看他的笑话。 加里布对这个人越来越好奇了,美国的设计师大多都只满足于自己的圈子里,为当地的贵妇名媛定制礼服便足够他们好好的生活上一辈子,也不是没有人想挤进法国的时尚圈,但是谈何容易?那边的设计师看不起他们,就连在国内声誉那么高的富兰克去到那边都要看别人脸色。 路易斯维尔不缺有钱人,就说伍德女士好了,要是有几个这样的长期客户,希莱尔至少是衣食无忧的,但他偏偏要冒着风险办时装发布会,显然他的野心不限于此——他不甘心只当一名地方的设计师。 编辑看他这副不加思索的样子,最终还是妥协了:“既然如此,那就去吧。” …… 向老夫人摊牌后,伊莎贝拉光明正大的在工作室留夜不回去,以节省来回的时间。 在布料送达之前,她和布兰登太太合力把所有礼服的版型都做好了,只要东西一到就可以马上开工。 不得不说布兰登太太是真的有天分,她已经能够在没有伊莎贝拉的帮助下独自为一件礼服打版,进步速度之快让人咋舌,按照这样的速度,在发布会之前完成七套礼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说不定还有多余的时间多做一套。 面料商的代理人说东西会在明天上午送达,伊莎贝拉看今天没什么事情,决定回去一趟——她已经有三天没回家了。 回到家还没有进门,玛丽说她有一封信,尼克寄来的,伊莎贝拉即场拆开。 尼克以简洁的文字告诉伊莎贝拉军营的生活是怎么的,还说他很可能会被送上前线。 伊莎贝拉目光一顿,心里隐隐有几分担忧。 到了战争后期,英法的两边的军队都无可避免地出现了疲态,那么作为新生军的美国自然成了主力部队。 希望别出什么事情。 她看见玛丽推着一辆自行车,一副要出门的样子,收起信问道:“你要出去吗?” “嗯,要去市中心买些日用品,家里的快用完了。” 布朗特家的司机已经被辞退了,汽车倒是还在寻找适合的买家,所以玛丽每次去市中心都要骑车。 “这样要骑上大半个小时吧?”伊莎贝拉走向那辆许久没有开过的福特,“我开车载你去。” 玛丽:“?!” 伊莎贝拉打开车门,敏捷的跳上去,坐到驾驶位,看她犹豫不决,又拍拍副驾位:“上来就是了。” 上车后,玛丽紧张得要命,身体绷得一紧一紧的,伊莎贝拉见状,无奈道:“放心,我不会让我们送命的。” 玛丽:“……”这样她更害怕了啊! 伊莎贝拉笑着发动了车子,玛丽死命抓住车门,生怕被摔出去,直到伊莎贝拉平稳地开了一段距离后才放松了身体。 在美国开车当然是要驾照的,而伊莎贝拉没有,不过汽车才面世不久,对相关法例的管制不是很严谨,何况罗彻斯特的路上都不见几个人,谁还管你有没有驾照呢。 “小姐真的会开车啊?”玛丽满脸惊奇。 “难道我骗你不成?”伊莎贝拉看着前方的道路,双手稳稳地操纵着方向盘,这副迎刃有余的样子让玛丽忍不住偷偷看她。 老夫人一直不允许伊莎贝拉开车,不然她就天天开去工作室了。 玛丽事无大小都会跟老夫人说,希望这事传到老夫人耳中后会消除她的疑虑,虽然在那之前可能会先把她臭骂一顿就是了。 她们先去了杂货店添置些日用品,再去蔬菜店买点新鲜的蔬菜,最后去鞋履店买清洁皮鞋的工具。 买的东西不多,但走着走着一上午就过去了。 伊莎贝拉忽然很想念二十一世纪的便利程度,只要去超市一趟,这些东西就能全都买到。 而且杂货店的服务模式和现代的自助式购物很不一样,你要先排队向店员说想买的东西,然后店员就会去拿货品并包装起来,再付款。 如果想省下排队的时间,可以把写好的购物清单快递到杂货店,店员会事先把东西都包装好,之后直接到商店取货付款。 也有的杂货店会提供送货服务,但只限购买大量货品的顾客,布朗特家人少,每次买的数量都不多,自然就不用送货。 开车回去的时候,伊莎贝拉若有所思的问了一句:“你不觉得不方便吗?” “也不是特别的不方便,大家不都是这样吗?”玛丽不解道。 “如果有一个商店俱备了日用品和新鲜食品,然后价格又便宜呢?” 她说的就是超市。 杂货店的货品不仅种类不多,而且价钱还贵。现时美国一般商店的毛利率通常在25-40%,对比后来出现的超市10%左右的毛利率明显高得惊人。 这也无可厚非,这些售卖日用品的商店多半是家庭式经营的,规模不会很大,在大城市会有一些规模较大的连锁商店,它们的进货量比小店多,进货价自然较便宜,于是毛利率会低一些,可是再低也不可能低于20%。 他们不敢一次性大量进货,因为很容易会有滞销的风险,这意味着进货价会相对地高,如果不卖贵一点的话根本赚不了钱。 然而超市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透过大量的进货压低进货价,然后以低廉的价格出售。 再者它的销售方式是自助式的,把货品陈列在架上让顾客自行挑选及付款,不需要售货员只需要收银员,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营运成立。 玛丽笑起来:“如果真的有那样的商店,它肯定是神奇的魔法商店。” 伊莎贝拉陷入了沉思。 可以肯定的是,超级市场有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在罗彻斯特这种不方便的小城市里,会很受欢迎。 说不定可以发展一门副业? 随即她又摇摇头——她想得太天真了,别的不说,她现在哪来的钱一口气购入大量的货品?别忘了她还欠着老夫人的钱呢。 至少得让希莱尔走上轨道,她才有资金去考虑做别的生意。 …… 在举行时装发布会的前一天,伊莎贝拉和布兰登太太抵达路易斯维尔的郁金香俱乐部看看场地准备得怎么样。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8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