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言情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BG同人

大明皇太孙日常

时间:2023-10-24 16:10:02  状态:完结  作者:七年玉

  “皇爷爷让我来熟悉下北镇抚司,了解下锦衣卫的事情。”

  朱高燧把目光看向纪纲,纪纲朝他点了下头。

  “二叔、三叔,有纪副指挥带着我了解,你们不用管我。”朱瞻基说道,“二叔、三叔,我继续看看了。”

  看着朱瞻基和纪纲一同离开的背影,朱高煦忙问朱高燧:“爹这是什么意思?”

  朱高燧茫然地摇了下头:“我也不知。”

  “爹又是让朱瞻基上朝,又是让朱瞻基批阅奏折,现在又让朱瞻基来了解锦衣卫,这到底要做什么?”

  “二哥,你放心爹不可能让朱瞻基取代我这个指挥使的。”不过,父皇这个安排的确让人捉摸不透。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朱瞻基每天都会来北镇抚司。他什么都不做,也什么都不问,就来北镇抚司看卷宗,这让朱高燧和朱高煦放心了不少。

  东宫里,朱瞻基正陪朱高燧下棋。

  “你这段时日天天去北镇抚司,有没有什么收获?”朱高炽落下一子,开口问道。

  朱瞻基把玩着手中的白色棋子,一脸深意地笑了笑:“收获很大。”

  “什么收获?”

  “爹,你还是不要知道的比较好。”

  朱高炽听到这话,微微挑了下眉头:“既然这样,那我就不问了。”朱高炽心里清楚,如果不是不能说,儿子一定会告诉他。“你皇爷爷让你去北镇抚司,到底做什么?”

  “让我了解锦衣卫这把刀。”

  “就这么简单?”朱高煦不太相信。

  “爹,这可不简单。”朱瞻基斜了一眼朱高炽说,“锦衣卫这把刀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刀,要是不了解,要是不能驾驭,这把刀可是会失控的。”失控的锦衣卫将会变得非常恐怖。

  “那你觉得你能驾驭这把刀吗?”

  朱瞻基自信满满地说道:“当然能。”说着,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爹,这北镇抚司里的门道可不少,三叔这个指挥使都被架空了还不自知。”

  朱高炽一脸不信:“你三叔被架空了,不可能吧?”

  “事实如此,不过三叔自己没有发现而已。”朱瞻基幸灾乐祸地笑道,“锦衣卫真正的掌控者是纪纲,而不是三叔。”

  朱高炽拧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比起三叔,皇爷爷更相信纪纲。”朱瞻基把玩着手中的棋子,似笑非笑地说道,“过不了多久,三叔这个指挥使就要让贤了。”

  “你皇爷爷当初就是因为你三叔是他的亲儿子,所以才让你三叔做锦衣卫指挥使的,怎么你皇爷爷现在却不相信你三叔?”

  “爹,三叔有什么心思,你不知道吗?”想到他三叔那些手段,朱瞻基嗤笑一声,“三叔自以为他很聪明,自以为他的心思能瞒过所有人,自以为他做的事情不会有人知道,其实他那点心思和手段,皇爷爷早就知道。让三叔做锦衣卫指挥使,其实就是让纪纲监督他。”

  “你皇爷爷告诉你的?”

  “不是,我自己猜的。”朱瞻基说道,“这么简单的事情,皇爷爷才不会告诉我。”

  朱高炽:“……”忽然觉得自己被内涵了。

  “锦衣卫的事情,爹你就不要操心了。”朱瞻基对朱高炽微微地笑了笑,“一切有我。”

  听到儿子这么说,朱高炽心中便放心了,没有再问这件事情。

  陪朱高炽下了一局棋,朱瞻基又陪弟弟们玩了一会儿,就回到自己的洪庆宫,开始批阅乾清宫送来的一些奏折。

  朱棣派人送来的一些奏折,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都是一些小事。这些小事,朱瞻基处理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当然也不全是小事,也有些要紧的事情。朱棣让朱瞻基处理,就是想看看他会怎么处理。这段时日,朱瞻基批阅过的奏折让朱棣很满意。

  在朱棣眼中,朱瞻基批阅奏折的能力完全不输给大儿子朱高炽。


第134章

  这几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第一件事情, 就是朱棣下令营建北京皇宫。第二件事情,就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来,带回来很多好东西, 也在外邦树立起大明的国威。郑和回来没多久, 就开始第二次下西洋。

  第三件事情, 就是在无影的协助下,锦衣卫终于把白莲教彻底铲除了。第四件事情, 就是郑和开始第三次下西洋。第五件事情,就是修好了《永乐大典》。

  永乐五年,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 不过全书在永乐六年才抄写完毕。「来自度娘」

  《永乐大典》是人工抄写完成的,并没有进行拓印,所以非常珍贵。《永乐大典》抄写完成后, 就放在文渊阁, 没有流传到民间, 也就是说百姓和文人学子们是无法翻阅的。

  朱瞻基在那本金手指书上看到《永乐大典》在后世遗失, 觉得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为了能让《永乐大典》遗传到后世, 也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永乐大典》,朱瞻基提出刊印《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原书就有一万多册, 想要全部刊印出来,是一件非常繁复的工程, 当然花费的财力也非常巨大。朱瞻基提出刊印的时候,大臣们是反对的, 但是朱瞻基坚持刊印。

  朱瞻基觉得他皇爷爷修出这么伟大的一部书,如果只是搁置在文渊阁做摆饰, 那就太可惜了。在他看来, 修书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的看到, 而不是为了摆在那里好看。虽然刊印的工程和工费都非常庞大,但是可以一点点的刊印,没必要一下子全部刊印出来。

  朱棣觉得朱瞻基说的在理,就下旨刊印。因为工程和工费巨大,每年只刊印一部分。

  刊印出来的一部分,大臣们可以借阅。如果大臣们想要自己拓印也是可以的,但是大臣们不能私自售卖拓印版的《永乐大典》。如果被发现有人私自售卖《永乐大典》,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永乐大典》的刊印版,朱瞻基还提议借给太学,让太学的学子们能翻阅到《永乐大典》。当然,太学也可以自己拓印《永乐大典》,但是不能卖给学子,只能借阅给学子。

  学子们可以在太学里借阅《永乐大典》。如果学子们想要自己抄写或者拓印《永乐大典》也是可以的,但是同样不能私自售卖。

  朱瞻基这么做,是为了让全天下的学子们或者百姓们都能看到《永乐大典》。对于他这一措施,全天下的文人学子们非常感激他。?

  要知道在古代,书可是非常珍贵的。那些世家藏了很多好书,但是绝不会轻易外借,只允许本族的人借阅,这就让很多文人学子们看不到好书。

  在朱瞻基看来,好书不应该在世家或者文渊阁里珍藏着,而是让全天下的人阅读。书,只有被阅读了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如果它不能被阅读,那它与那些摆在家里的古董花瓶有何区别。

  朱棣一开始和大臣们一样觉得把《永乐大典》流传到民间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在他们的观念里,好书就得好好藏着。后来,听朱瞻基说如果不把《永乐大典》流传到民间,日后要是《永乐大典》遗失了怎么办,又或者《永乐大典》出了意外毁掉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永乐大典》真的出事,而民间却有《永乐大典》,届时《永乐大典》就不会失传。朱棣这么一听,觉得朱瞻基说的很对,于是同意让《永乐大典》流传到民间,让全天下的人都能阅读。

  多亏了朱瞻基这个提议,这才让《永乐大典》没有在后世失传,这当然是后话。

  关于书籍失传这件事情上,朱瞻基觉得他还要做一些什么。他决定等他上位后,把世上的好书都收集起来,然后刊印一些副本。这些副本一部分流传到民间,另一部分就埋在地下书窖里珍藏。这样日后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后世的人还

  有机会把这些书挖掘出来,这样就不会遗失。

  朱棣听了朱瞻基这个想法后觉得很好,下旨让人挖书窖,把之前为了修《永乐大典》收集到的书都放进书窖里,当然还有《永乐大典》。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因为战乱,不知道遗失了多少好书。为了能保证好书不被失传,必须这么做。

  【第六件事情,就是朱棣派人南下北征。在永乐四年,朱棣派朱能南下,进入安南。安南大败,自从安南改名为交趾,并设立交趾布政司。

  永乐八年,朱棣亲自北征,阿鲁台大败,归降大明。】-「来自度娘」

  这几年,朱棣在忙着国家大事的时候,还不忘教导朱瞻基。

  每年春耕,朱棣都会带着朱瞻基下田。不仅如此,为了让朱瞻基能更好地体验到百姓的不易和民情,朱棣还让夏原吉带着朱瞻基去民间体察民情。

  朱瞻基跟着夏原吉体验民情的时候,可是吃了不少苦,别的不说,他跟夏原吉吃过糠,还吃过草根。他们每去一个地方,当地的老百姓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有很多地方的百姓吃的就是糠。

  夏原吉刚开始带着朱瞻基体验民情的时候,认为朱瞻基一定吃不了苦,会吵着闹着要回宫,结果却让他非常意外。皇孙殿下不仅不叫苦,还非常乐意地跟着他一起吃苦。

  那一年,朱瞻基才八岁,跟着夏原吉去了很多地方,吃了很多苦,但是他没有任何怨言,相反他感受到他日后的责任会非常大。

  在跟夏原吉体验民情的时候,朱瞻基把他所见所闻,还有所感全都记了下来。等回到京城后,他把他这一年记下来的内容整理了一番,然后写了一本书,名叫《民间见闻》。

  朱棣下令大力刊印这本书,让全天下的人看到这本书。

  这本书传到民间,掀起了很大的轰动。这让大臣们和文人学子们看到底层百姓的不易,也让他们明白他们身上肩负着重任。

  朱棣因为朱瞻基写了这本书,也亲自给朱瞻基写了一本书,名叫《务本之训》。

  这两年,朱瞻基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跟着夏原吉继续体验民情。

  夏原吉见皇孙殿下这么关心民情,自然乐意带他去体验。

  在体验民情的时候,朱瞻基发现大明很多百姓吃不饱饭,这让他越发想要郑和去美洲大陆,把土豆、红薯、玉米和花生等东西带回大明。

  土豆和红薯好种,也容易高产。把它们带回大明,能解决老百姓吃不饱饭的问题。

  郑和在下西洋过程中,也一直在打听美洲大陆的事情。目前打听到一些消息,但是要想去美洲大陆的话,还得需要更多的消息。不仅如此,还得好好准备。

  朱瞻基这几年也做了很多事情,除了跟夏原吉去民间体验,他亲自训练的童子军非常优秀。

  他训练士兵的方法还被采用,用到各个军营训练。他的这一套训练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大明将士的战斗力。

  每年万寿节的最后一天都会举办阅兵仪式,让外邦使者们看到了大明将士们的威严,也深深地被震撼到。正因为如此,这几年外邦变老实了不少。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 祝你今夜梦不到我艳山姜已完结现代情感小说《祝你今夜梦不到我》是一本情节与文笔

  • 一眼钟情槐故已完结现代情感小说《一眼钟情》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言情

  • 遵纪守法好邪神是个打字机已完结穿越重生小说《遵纪守法好邪神》是一本情节与文

  • 雨意荒唐州府小十三已完结现代情感小说《雨意荒唐》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

  • 娇弱贵妃精神稳定叙华已完结古装迷情小说《娇弱贵妃精神稳定》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