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期,刘邦咬着肉摇头。 吕雉的手段,这下所有人都该看出来了。 这绝对不是个任人欺负的弱女子——她给过赵佶机会,但没有用。 而赵佶这个人,在吕雉的谋算下,甚至她都没推动,只是放了个局,他就自己走进去了。 没有了汉初这些忧患,国家也有钱,吕雉对朝堂和政事的处理无比顺畅,对她来说估计也比汉朝要省心很多。 不用什么狠辣的算计,就能达成目的,甚至还在整饬军队,加强边防了——这辽人金人的,战斗力国力什么的都远远比不上汉初的匈奴呢。 这一切,真让皇帝来做,也不一定会比她做的更好……啧,但无论如何,儿子不抵用,大汉,也只能先交给她了。 吕雉整治内务、整治边防,在繁杂的政事中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另一边,赵匡胤也在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李晓诗就待在赵匡胤的直播间里没离开,她眼睁睁看着赵匡胤拿着那剔除军籍的通知看了很久,最后干脆抽了纸笔出来,写下了几个关键词。 从军、从政、从…… 他写不出来了。 笔尖的墨晕在纸上,赵匡胤头大如斗。 这个叫大华的朝代,不仅皇帝一样姓赵,而且政策上跟大宋很像,但不一样的是——大华的北边不是辽人,是一个叫做金的政权,而且都城也不在开封,听说是开封被攻破了,皇帝被抓走。 赵匡胤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为什么会有皇帝被活着抓走这种荒唐事发生的,但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很难做,他除了从政从军,没有别的路选了。 在这个和大宋很像的朝代,他是没法种地的,而且从商……呵,他一个皇帝,就算不做皇帝、种地从商也都是不可能的。 但从政,他拿什么从政,科举吗? 可他本身就不是科举出身的啊,是军中出来——但问题又来了,这个大华,武将和士兵,不仅待遇差,更难以出头啊…… 赵匡胤人都快要抑郁了。 想不出,他想破头都想不出该往哪里走,该走哪条路才能出头。 感觉是上天入地都无门啊。 唯一能想的,就是哪怕待遇差、也去军队里混混吧。 可最最最最重要的是,眼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军籍没了! 他只能从军营里往上爬、但现在军籍没了!! 内伤了的宋太.祖陛下在抑郁了好几天,最后不发一言地黑着脸离开这里北上了。 现在世道不太平,还是凭军功往上走吧。 去冲突多的地方,找机会吧。 李晓诗吃着薯片,看着赵匡胤一步步走上岳飞的老路,北上投军。 凭着个人武力值和丰富的打仗经验,赵大同志从小卒一步步往上,升职速度很快,可就当他以为自己能得到上司赏识、被委以重任,成为独当一面的左右手时,他的上司收到消息,贬官调职,要走了。 赵匡胤:…… 不是,你们这朝廷到底怎么回事?! 这种大敌当前的状况,你们不高度警惕想着打仗,还排挤主战派,什么东西啊。 你们是真的不需要武将吗?? 靠那些文官用嘴在都城千里之外声控打仗吗? 皇帝到底什么脑子啊。 这已经不是集权的范畴了吧?你们也不是五代十国那种情况啊,给武将一点话语权能死怎么的。 屁股决定脑袋,身为走投无路武将的赵大同志已经快被气死了。 之后,几经辗转,他才到了一位相对比较安定能打仗的老将帐下,这老将军叫宗泽,是个一心打仗的,赵匡胤很满意。 有这样的上司在,他也好出头。 和金人军队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赵匡胤战斗经验丰富,很快就得了宗泽将军的青眼,两人商讨兵法、共整军纪,合作相搭无间。 时间一日日过去,赵匡胤心中也越发安定。 这支军队这样好,将军也不是个糊涂的,等夏季到来,发起总攻,时机成熟,绝对能嬴。 这可是铁打的军功。 就算朝廷重文轻武,这也绝对是无法忽视的军功。 终于能稍微往上走走了。 但军中布置精妙,和北方零散义军的沟通也无比顺畅,老将军更是一封接一封请战书发往南方的都城—— 始终没有等到回应。 天气一天天变热,宗泽将军心越来越沉,赵匡胤那叫一个煎熬。 不是,这朝廷什么意思? 这种战机他都要放过?! 就算朝中有文官不懂打仗、但总该有清醒的人吧? 皇帝呢、皇帝也不懂? 赵匡胤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可能就要郁结于心得病了。 暑热炎炎。 宗泽将军前后发出的二十四道请战奏疏,全都石沉大海。 不说否定了,连回应都没有。 终于,在三声不甘的“过河”之后,老将长逝。 看着这一幕,纵然一直没把自己当这里的人,床边守着的赵匡胤也红了眼睛。 ?? 这个朝廷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真的不理解!!
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课 无论赵匡胤再不习惯,历史的齿轮也不会因为个中某人是否习惯当下而停止转动。 而眼下这场“体验”,和历史也是无限接近的——它在继续沿着既定的轨迹往前走,丝毫不变。 宗泽去世,接替他统军的依旧是杜充。 赵匡胤对这个人是怎么看都不顺眼,但奈何杜充不比宗泽,对下边的小将可没什么“礼贤下士”的好脾性,更懒得搭理赵匡胤。 而且对总想着打仗的赵匡胤和军内其他主战派整天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不仅一意孤行切断了跟北方金人境内所有义军的联系,还每天沉溺享乐,对军务等一概懒得管,赵匡胤和宗泽等辛辛苦苦整顿的军纪又有散漫的趋势。 更有甚者,他甚至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还派人去凿开了黄河—— 阻止无果,赵匡胤身为人君、眼睁睁看着数万百姓被淹,心里凉了个彻底。 这到底是个什么垃圾朝代? 到底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养出这样垃圾的皇帝和官员? 但无论如何,日子也是要过的。 赵匡胤不管主将和上官多荒唐,他带着自己的军队始终勤练不辍,军纪严明,不让出征就天天在驻地练军,盘算着等金人大举入侵,应该就可以打了。 终于,金人打下来了。 赵匡胤和许多守将一样,带着自己麾下的将兵抵挡着金人的攻势,但却突然收到信,说让见机撤退——因为主将大人杜充已经先行撤离了开封,准备南下去“驰援”皇帝。 赵匡胤:? 这边将士们在拼死抵抗,你直接一声不吭带人跑了? 然后马后炮一样丢过来一句你们自己看着跑。 赵匡胤心里把杜充八辈子都骂了个遍,他是不打算撤回南边的,但一直这么打也不是事儿,得找个地方休整一下,杜充走了,带来的几乎全是坏处,但也有一点好,那就是他相对自由了一些了。 只不过还没等赵匡胤想好要去哪里、要怎么办,杜充叛变投敌的消息就先一步传了过来。 赵匡胤胸口一大股气翻腾上来,直涌上喉头,化作了一口哽住的血。 如果不是当了几年的皇帝,以他在军中打天下时候的性子,早就气得要发誓之后定杀杜充了。 但涵养再好也没用,总要面对现实的——他被抛弃,成为了孤军一支。 这就是现状。 无奈之下,赵匡胤只能带着这一小股军队以战养战,去辗转各地剿匪、收编残兵收归流民等,日复一日地靠这样的手段在活下去的同时来养兵练兵。 而由于军纪严明、被收编进来的后来者也都随大流地去适应这“岳家军”的规矩,虽然对百姓也不是特别好,但总归不算太差,比起女真人的军队和宋朝其他的军队要好上太多了,渐渐也打出了一些名声来。 赵匡胤心里对这个朝廷失望透顶了,难免不生出自立的念头。 但他自己也清楚,以这样的势头下去,是根本没有办法自立的,别的不说,就说他的人手,只有这么一丁点,就算打下了一点地盘,那也没有什么内政大臣啊——拿头自立吗? 思来想去,虽然大华朝廷这条路也不好走,但终归是比“无法实现的梦”要多了那么一点可能的——他最终还是只能归附大华朝廷,从朝廷里一步步往上。 不是没有考虑过像杜充一样投奔金人,但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他一生出丁点这个念头,心中就有一股强烈的抵触感和浓到无法忽视的负罪感涌出,把这零星的念头盖得一点不剩。 好像他要是投了金,那就是十恶不赦、应当立刻被天打雷劈一样。 好么,不投就不投。 那就打仗吧—— 给大华朝廷的“投名状”很快就到了,随着金人的又一次南侵,皇帝吓得出海逃命,机会再次送到了赵匡胤面前。 他带着收编训练好的军队直接南下,一路收复建康、成功得到了皇帝的召见。 面见皇帝的前夕,赵匡胤心里直叹气:“真难啊……为了见皇帝一面,跑断了腿。” 这朝廷,对于武将来说,真的太压抑了。 不过这次的战功拿出来,应该会被皇帝重视起来吧?……委以重任什么的,给个封疆大员或者边防守将当当什么的,再不济、封个迎击金人的大将军也行。 怀着这样那样、有点犹豫选哪个位置好的心情,赵匡胤终于见到了皇帝。 ——皇帝长得还算可以,人模人样的。 但赵匡胤不敢多看,不是什么“畏惧天威”,毕竟他自己就是皇帝,他是怕多看一眼就忍不住动手打人——不知道为什么,他看到这皇帝的脸就有股想冲上去揍人的冲动。 一番谈话下来,全是没营养的内容,赵匡胤昏昏欲睡,干脆接过话语权,陈述起了早就准备好的抗金方案,又不动声色地透露了一下自己的军事才能,之后就美美等着听皇帝给他择定的封赏了。 ——但、但。 但皇帝什么反应都没有!! 直到被内侍笑着送出门,赵匡胤人都还是有点茫然的,片刻后,他回过神来,不可置信地回望了皇帝所在内殿的大门。 他,就这么说了一通废话、屁话,就“送客”了? 封赏呢?之后的安排呢? ……什么也没有? 赵匡胤抿了抿嘴,把到了嘴边的脏话咽下去,沉着脸色转身离去。 之后的日子里,他一直待在住处,期间没有收到任何出兵的命令,似乎朝廷上下都把他这么个人给忘记了。 赵匡胤这下彻底是有种走投无路的感觉了。 这大华朝廷,对武将的严苛程度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离谱。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9 首页 上一页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