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瑜如果是皇帝,倒是可以推动这个进程的发展,但是她只是个公主,在这个时代,公主其实就像是皇家豢养的金丝鸟一样,你可以尽情享受,但是想要干涉政事,那么还是省省吧! 因此,风瑜也就是跟徒景辰说了一下,表示自己想要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徒景辰自己也很好奇,因此也就是答应了下来,而乾元帝显然想要借着这次的事情教一教徒景辰这个太子,因此,也算是实时跟徒景辰分享了事情发生的进度,然后风瑜便也知道了。 通政司这边还在追查相关的人是否勾结了刑部的时候,锦衣卫却是已经查到了许多东西。别的不说,那个案子是冤案无疑,因为那个尸体本身就有问题。锦衣卫查访了不少人,甚至还找了仵作开棺验尸,最后确定,那具尸体是意外死亡后被人丢到李沐家的。尸体的身份也查出来了,其实就是地方上的一个二流子,喝多了酒,醉倒在外,然后被自己呕吐物给呛死了。李沐家的人甚至跟这个二流子没有什么交集,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村的,中间相隔了足有十多里路,或许平常可能在集市之类的地方见过,但是大概只是听说过对方的名字。 很多人都知道李沐家里是冤枉的,李家并不是什么为富不仁的人家,他们家算是当地的财主了,家里有几百亩地,自家耕种了二三十亩,其他的都被租了出去。只是李家是外来户,他们是战乱刚刚平定的时候搬过来的,正好天下初定,他们家手里有钱,买下了上百亩地之后就顺利在当地落户了。他们一方面善于经营,一方面本身也有积蓄,这些年陆续购置了不少良田,成了附近比较有名的地主。 但是再有钱,他们也是外来户,对于本地人来说,排外是正常的事情,而且事情发生之后,当地的村长族长里正都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买下了李家的地,正要说李家翻了案,家里还有个少年童生,将来追究起来,岂不是他们也逃不过。所以,他们保持了沉默,自然其他人也不会没事为不怎么熟悉的李家伸冤。如今有人来问,听说是李家逃出去的儿子攀上了贵人,许多人顿时就慌了,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小地方,没什么见识,担心回头李沐报复自己,因此,干脆老老实实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沐没有撒谎,但是他其实不知道幕后的人到底是谁,毕竟,他那时候就是个童生,回来的时候都已经快要尘埃落定了。李沐不知道,但是锦衣卫要查,很多事情都是很好查的。当初给乾元帝送礼的是当时的太常寺卿何詹,太常寺虽说是五寺之一,掌管祭祀,但是其实职能比较弱,起码比起大理寺差了许多,后来这位就升官了,如今已经是礼部侍郎。 有意思的是,当时通州的知府叫做刘垚,是何詹的侄女婿,而判案的知县呢,叫做秦柯,但是县丞曾友却是刘垚的同年,不过刘垚是进士出身,曾友却是同进士,而且名次也很靠后。不过去年的时候,曾友就补了江南那边一个知县的官职,而秦柯却是做了一州通判。至于刘垚倒是还在知府的位置上,但是他已经连续数年考评为优,这一任结束,应该就能升迁了! 乾元帝嘴角噙着一缕笑意,看着一边的徒景辰,问道:“怎么样,看出什么了没有?” 徒景辰咬着牙,说道:“他们这是官官相护,结党营私!” 乾元帝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正是如此,隋唐之前,朝堂上的官员靠的是举孝廉之类的渠道,所以,那时候朝堂上的官员都是出自于世家门阀!等到科举盛行之后,世家门阀倒是没有了,但是官员们以师生、同乡、同年之类的纽带联系在一起,在朝堂上自然就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啊,你别相信那些什么君子群而不党之类的话,一个个都是糊弄别人的!” 做皇帝的人,有几个希望臣下结党营私的呢?可惜的是,这种事情根本就是屡禁不绝,乾元帝的做法就是,让朝堂上结成的党派更多一点,他好对此进行平衡。 见到徒景辰有些茫然的模样,乾元帝摸了摸徒景辰的头,说道:“你现在还小,不用太着急,你只需要多看,多想就是了!” 徒景辰在乾元帝那边受到了冲击,茫然之中,竟是直接往凌波殿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什么毛病,整天都晕乎乎的,脑子也觉得变迟钝了,现在这个情况,非急症也不好去医院,去了想要回来就费事,希望早点解封吧!
第142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13 “哥哥,你问我?”风瑜神情有些古怪,这位是不是忘了,明面上自己还是个没有上学的孩子,居然问到自己头上来了。 徒景辰也回过神来,正觉得自己有些可笑,居然在妹妹这边问起来了,就听到风瑜笑嘻嘻地说道:“哥哥,你还真是问对人了!”说着,风瑜挥了挥手,直接让伺候的人下去,然后说道:“哥哥你觉得我这里伺候的宫人如何?” 徒景辰一愣,想了想,然后说道:“都很是忠心可靠!” 风瑜说道:“那你知道吗?我从来不去考虑他们的忠心,只要能给我办事,办得好就赏,办不好就罚,他们一门心思都得讨我欢心,私底下如何勾心斗角,我才不会多管!” 徒景辰听到风瑜这般言语,不由愈发疑惑起来:“那他们勾心斗角,不耽误办事吗?” 风瑜撇了撇嘴,这有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搞kpi考核就是了,反正规定一个任务,对这个任务的完成度进行分级,看对方在规定时间内的完成度就行。因此,风瑜便干脆说道:“无非就是责任到人而已,你只看结果,不要让他们有推诿责任的余地,那么,他们自然明白应该怎么做!” 徒景辰听了,心中却是有些恍然,不过,风瑜这边才多少人多少事,别说是放到整个朝堂了,就算是一个东宫,徒景辰琢磨着自己想要让责任到人都需要费许多功夫。不过,这倒是可以参考,他郑重其事地起身,竟是给风瑜行了一礼,说道:“妹妹高见,今日却是多谢妹妹提醒!” 风瑜也起身说道:“我就是随口一说罢了,我这边才几个人,平常也就那点事情,哥哥你以后遇到的人和事情多着呢,反正上头还有父皇顶着呢,哥哥你慢慢来便是了!” 徒景辰听到风瑜这般说,也是笑了起来:“是啊,还有父皇呢!不过,咱们不能什么都靠父皇吧!” 风瑜理直气壮地说道:“父皇是咱们亲爹,既然母后不在了,我们不靠他又能靠谁呢?何况,你觉得不想要麻烦父皇,但是父皇说不定巴不得你经常麻烦他呢!我听说民间有句话,叫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咱们如今就是小孩子,找父皇有什么丢脸的!” 徒景辰只觉得风瑜就是个小孩子,也就没有深思,只是笑道:“行,那你以后有什么事情只管找父皇好了!” 风瑜眨了眨眼睛:“不光可以找父皇,我还可以找哥哥你啊!” 兄妹两个谈笑了一番,徒景辰也就回去了。 他们这边说笑,但是何詹如今却嗅到了不妙的气息。他的侄女婿刘垚还在通州做知府,虽说锦衣卫和通政司动作都还算是隐蔽,但是,终究还是走漏了风声。当初这事是曾友牵头,曾友出身一般,能考中同进士都是因为运气好,最后能做县丞还是走了门路。很多人都觉得考中了进士就能光宗耀祖,接下来就是平步青云。但是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不是以前了,现在科举,三年一次会试,一般要取三百人左右,然后呢,朝廷有的时候还会加开恩科,也就是说,两三年就有三百多的官员预备役,偏偏从九品到一品,朝廷官员的编制就这么多,至于那些穷山恶水的地方,大家素来是避之唯恐不及,这么一算,能占的坑就更少了。何况,还有相当一部分官职其实是留给那些勋贵的,如此一来,其实每次会试,最终都会有一些进士最终只能在吏部那边先留个名字,然后等着补缺。当然,他们要是愿意去那些穷山恶水,也可以不用等,不过,大多数人宁可等,也不愿意跑去那里。毕竟别说是进士了,就算是举人,也能免去许多赋税,然后自然有人愿意投献,所以,比起跑到穷山恶水去当官,面临水土不服还有那些不服王化的土人的威胁,在家数钱等着好差事难道不香吗? 曾友这个县丞都是等了好几年才得到的缺,但是县丞这个官,就是个辅官,一般情况下,县尉和县丞都会倾向于找本地人,也因为这个缘故,这两个官职几乎就没有升迁的余地,但是曾友不愿意啊,他寒窗苦读多年,可不是为了做一个县丞的,而且他也不是通州本地人,在县衙待着也挺难受,前任县丞病逝,原本通州这边好几个举人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结果他一个同进士从天而降,占了这个位置,这不是坑人嘛! 曾友做梦都想要升迁,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找到机会,然后他就听说了李家的事情。李沐只知道自家是因为战乱迁到通州来的,却不清楚,自家祖上本来也是官宦人家,要不然,他们家何德何能,能有寿字玉璧这样的传家宝。他们祖上还没来得及借着这个传家宝捞取政治资本,就摊上了事情,那个时候哪里敢叫人知道,回头就是催命符,因此这玉璧就这样传了下来。 曾友虽说不知道李家手里有这个,但是,李家之前跟曾友算是同乡,曾友小时候就听长辈说过,自家这片的土地,以前都是李家的,可惜的是,后来天下大乱,李家这样的大户首当其冲,被乱兵给杀进了庄子,要不是跑得快,一家子都要被乱兵杀了,等到改朝换代之后,李家的地也没人认领,就被分给了当地的百姓。曾友当日无非就是闲着无聊,带着几个家人出来踏青,然后就听到李沐的弟弟李孚跟小伙伴吹牛,他一开始也没当回事,但是回去之后他就忽然想起了这事,然后想办法翻阅了县里的户籍黄册,结果就发现了李家的来路,毕竟,这年头讲究一个落叶归根,狐死首丘,李家如今蛰伏,以后还是想要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所以,在户籍黄册上自然不会隐瞒自家的祖籍。然后曾友就起了心思,寻常土财主家里不会有什么宝物,李家却多半会有,人家祖上最高官至三品,手里头有什么好东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曾友自个是吃不下这事的,因此,他找上了县令秦柯。做官的人没有不想往上升的,所以曾友跟秦柯一说,两人就一拍即合。对李家,原本曾友其实是想要怀柔的,但是秦柯却不这样想,李沐县试是在他手底下考的,这人的确有些才学,所以,就算是一时谈妥了,将那玉璧买下来,但是日后他若是飞黄腾达,难免要记恨。这年头,人的际遇根本不好说,李家既然前朝末年的时候就是官宦人家,虽说经了难,但是谁知道他们还有什么亲朋?所以,与其留下隐患,不如斩草除根。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08 首页 上一页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