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瑶想着如今想建大棚,保温膜根本做不出来,就只能放弃了。 她之前提醒乾隆的甘薯,然后广为种植之外,其实另外一个产量大的土豆,在明朝的时候早就传到这边来。 但是土豆作为产量高的作物,却只有皇庄才能种下。 早在清朝刚建立的时候,就把明朝皇庄的菜农降为普通农民遣散了,这些转为皇家提供的种子和种植方式也就不再是秘密,就飞快散了出去。 按理说,各地的农民也该种起来了,怎么就没听说过呢? 于是沐瑶就跟苏召南打听了一番,他一头雾水道:“没有,庄子上的菜农手里没有这个叫土豆的作物。” 他自然不会觉得沐瑶记错了,而是怀疑庄子上的菜农没有种这个,于是就立刻派人回去庄子问一问。 沐瑶见苏召南紧张,就安抚道:“我也就是听说过这个作物跟甘薯一样产量极高,就是不太好保存,若是发芽了就不能吃,却能种下。不是很肥沃的土地都能种,只是好土地产出会更多一些。” 能跟甘薯一样产量高的作物,还是不挑土地的,苏召南听得呼吸一紧,恨不能立刻回去庄子上,抓着菜农问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种! 苏召南看着周围,小心翼翼问道:“娘娘这事可告知皇上了?” 沐瑶尴尬道:“我这不是以为大家都种上了,毕竟这东西很早就有了吧……” 看苏召南的面色,她的声音就低了下去。 苏召南无奈道:“娘娘,这事重大,还是赶紧告诉皇上为好。庄子上没人种,可能有人知晓,却也可能并不知情。” 他这个庄子不算小,但菜农要是不知道,其他偏僻地方就未必知道了。 如果连皇庄都不知道,那么这事就有点严重的。 产量这么好的作物,如果没上报乾隆,那就是欺君之罪了! 沐瑶被吓了一跳,看向身边的永璋。 永璋也道:“额娘,这作物不管有没有,确实很该跟皇阿玛提一提。” 苏召南和永璋都认真看着自己,沐瑶连忙答应下来。 见沐瑶点头,永瑢在她怀里也是跟着点头,可爱得让沐瑶低头亲了亲他的脸颊。 好不容易跟苏家人见面,这会儿沐瑶被苏召南火速请了出来,也是怪无奈的。 她想把永璋和永瑢留下,好歹让苏召南和苏夫人能多看一会儿外孙。 永瑢见沐瑶走了,立刻跟了过来,永璋也不例外,低头牵住弟弟道:“额娘,我来照顾永瑢,你去九州清晏见皇阿玛吧!” 被永璋牵着,永瑢也就没再黏着沐瑶,站在原地目送她离开。 沐瑶早就派小豆子去九州清晏那边跟乾隆问一声,看他是不是在议事,若是忙了,那就晚点再过去。 乾隆还奇怪沐瑶怎么忽然过来了,知道她今儿是去蓬莱瑶池那边跟苏家人见面的,就笑着让人请她进来的:“怎么忽然过来了?” 沐瑶就小声把土豆的事说了,乾隆思索片刻,回头吩咐李玉道:“去后边藏书阁,第一层最后一个架子第三排,有一本黑色的册子。” 她听着感觉乾隆这记忆力太可怕了,连册子摆在哪个位置都知道吗? 李玉很快按照乾隆说的,送来了那本黑色的册子。 乾隆翻开后看了看,对沐瑶点头道:“前朝皇家确实吃过这个东西,只是后来鉴别过,说是有微毒。刚吃的时候没有异样,吃多了就容易中毒而亡,所以这东西就搁置了,皇庄也一直没有种下。” 沐瑶听得一脸茫然,这什么鬼? 她连忙解释道:“土豆这个东西原本是没有毒的,但是发芽的时候就会有,哪怕是变青了一点,都可能是带毒素的,只要小心保存不发芽就行。若是发芽了,直接切开埋在土里,很快就能长出一串土豆来,比甘薯的数量是只多不少。” 这话就让乾隆很感兴趣了,如今人口比之前多了,粮食确实是个大问题。 有高产的作物,他自然愿意让人试一试。 只是乾隆这话一出,早朝是好大臣们也是闹了一番,觉得这东西是从洋人那边传过来的,前朝就皇家食用,后来一个个都亡了,自然让乾隆好生保重,别碰这个才是,又觉得洋人手里没什么好东西。 乾隆不以为然道:“之前朕也只是道听途说,压根没亲眼看见,没叫人尝试过。你们如此忠君,又担心朕,不如代替朕去试一试?” 这话一出,大臣们立刻闭嘴了。 乾隆扯着嘴角笑笑,转头就吩咐皇庄把土豆种下。 如今虽然是寒冷的冬日,但是有洞子在,种下土豆也没什么,里边是暖和的。 皇庄自然没有不应的,立刻就四处寻了土豆种下。 沐瑶这才松口气,她生怕乾隆听过就算了,压根不打算试一试。 哪怕乾隆想试,但是一直没人种,又是前朝的事了,鬼知道土豆还有没留下呢? 苏召南自然是支持的,也派人四处搜罗到土豆,在庄子种上了。 乾隆带头种,京城的富贵人家也跟着种了起来。 沐瑶后来才得知,这些土豆被前朝皇庄的农民带了出去,在一些比较贫瘠的地方还是种上了。 虽然他们刚开始不知道土豆如何保存好,发芽也照样吃,幸好吃得不多,丧命的没有,不过因此也让不少人腹痛受罪。 后来是清楚了,他们却不敢多吃,土豆却只作为辅助,并不是主食,种的也不多。 如今因为京城忽然都种起来,这些不起眼的土豆价钱被翻了番,倒让一些借着土豆来果腹的贫民因祸得福了。
第104章 沐瑶想着土豆之外,还有一种最为容易种植的,就是玉米了,产量也是很高。 不过玉米在种植方面,比土豆要稍微要求要多一些。 一是需要水,二是环境不能太冷。 土豆和番薯都能在沙地等地方种,干旱的地方也可以,但是玉米就不行了,玉米很需要水,没有水就长不起来。 另外玉米对光照的要求也很高,没有什么晴天的地方也是不适合种的。 但是玉米口感好,饱腹感也高,是值得种的作物了。 乾隆的记性那么好,沐瑶都不需要去问苏召南,直接问他就好了。 闻言,乾隆沉吟片刻,还真是想起来了:“按照你的意思,说的该是番麦,也叫玉麦。之前是从番外传进来的,在南边种的比较多。前几年黄河决堤的时候,也有人种了一些来饱腹,并不算很多。” 因为是外藩传进来的东西,乾隆就不太重视,更别提是底下人了。 也是黄河决堤的时候实在没有吃的,这才有人想起这个,大多是流民,在水边种上一点,不至于洪水退去后,却没有能吃的。 起码种上后,四个月左右,玉米就能收获了。 若是春天发洪水,四月的时候能种下,八月就能收获了。如果七月种下,因为天热的缘故,十月底就能收获。 对于洪水泛滥的地方,春耕错过了,那么种玉米好歹一年能有一次收成,不至于后边饿肚子了。 不过流民种的稀稀拉拉的,只够一年吃,后边洪水退了,就不怎么种了。 沐瑶听后感觉怪可惜的,要是分出一部分土地种下这个,产量高不说,保存起来也更容易。 玉米可以脱颗,磨成粉,玉米粉能做饼子和馍馍,也可以直接串起来挂在外边晒干。 注意防潮,就能放很久了。 乾隆听得微微颔首,就吩咐李玉去派人找些玉米回来,在皇庄种一种。 沐瑶倒是好奇道:“皇上不怕种下后,这玉米不如我说的那么神奇,产量那么高吗?” 乾隆就笑道:“试试也无妨,再说了,这些年黄河决堤的次数太多,正需要产量高的作物。若只是因为外藩传来就不爱种,浪费了这么个产量高的作物,那就可惜了。” 闻言,沐瑶才有些恍然。 确实乾隆在位时间长,黄河决堤也是厉害,至少有二十次了。 天灾人祸也多,兵祸也不少,大小金川这还打着呢! 人口增多,田地增加却跟不上,所以产量高的作物作为口粮是最需要的。 尤其在救灾的时候,不挑土地,容易饱腹,产量又高的作物,才能救更多的人。 也不是乾隆悲天怜人,而是国家若是人口逐渐流失太多,国力自然而然就会衰弱下去了。 如今还是靠人来种植土地,更重视农业的时候,科技还没跟上,不可能减少人力,那么人口就是极为关键的。 沐瑶自然比不上农人,对种植玉米这方面没那么熟悉。 乾隆就派人去找了曾经种过玉米,又种的次数多,种得还不错的老农去皇庄,也能少走点弯路了。 沐瑶这才知道,玉米的种子需要催芽,这样才能长芽更快更好,要比较热,冬天放在有炕的屋里发芽是最适合了。 开花也得温暖的地方,所以冬日种下是不可能的,只能等开春,甚至是春末没那么冷的时候才能种下了。 哪怕再着急,也得等到春天温暖时候的到来,才能知道这玉米具体产量究竟多少,在京城又适不适合种下了。 除了京城,乾隆也准备在几个地方,一是更北边的地方,一是南边的地方,看看作物们都更适合在哪里种植。 只有在适合的地方,作物才能长得更好更多了。 等春天的时候,不说皇庄,京城周边贵人们的庄子都开始热热闹闹种上新的作物,庄子上的农人都小心伺候这些作物,只等着收成了。 在等待的时候,沐瑶收到苏夫人亲自带进宫里来的信笺,说是庄子上那位约翰的机械师画的。 沐瑶还以为是蒸汽机有了进展,却听苏夫人道:“对了,约翰说蒸什么鸡还没能完成,但是送来了别的新鲜玩意儿。” 听了这话,沐瑶有点失望,蒸汽机都好久了,怎么约翰还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投入那么多的资金,他连一丁点的进展都没有吗? 估计约翰也很纳闷,又怕一直投入资金的甲方沐瑶会对他极为不满,甚至因此断了资金把他赶出去,于是忙不迭送来这个东西作为补偿了。 沐瑶心不在焉打开约翰送来的信笺,想着上面写了什么,谁知道一看发现是一幅图,上面还有标示每个部件的大小和材质。 她看完只有一个念头:哦豁,这不是连珠火铳吗? 不过沐瑶并不是很惊讶,因为在康熙时候,就有个叫戴梓的人把连珠火铳做出来了。 连珠火铳也不是意义上的机关枪,还得手动来连发,不过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沐瑶又漫不经心翻开后边的一张图,这次就更诧异了:这不是帕克尔转膛枪?居然被约翰弄出来了? 她回想了一下,又平复下来,毕竟这东西在欧洲其实三十年前就有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02 首页 上一页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