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府就有这方面的需求。 出海西洋,势在必行,越早越好。 武拂衣在前几年就做了计划,因为废太子事件耽搁了两年,她真不想一拖再拖。考虑到孩子成婚,家长最好出席,远航定在弘昐婚后进行,那么婚期尽可能安排在上半年。 虽然皇室宗亲成婚自有内务府等部门安排彩礼宴席等大婚事宜,但做父母的不可能撒手不管。 此前向德妃表露了不愿年家人进门的态度,这件事也得到了明确的回应。 德妃表示已经与康熙商议了孙儿的婚事,就按照老四的想法给选一个娘家在朝中政绩平平的姑娘。 康熙删选了今年参选的秀女名册,圈了几个名字叫德妃到开选时暗中考察,也是让老四家提前观察。 选儿媳,这事就让乌拉那拉氏与李氏有够忙,春节里繁琐内务交给了宋氏暂管理。 宋氏表示她本人也很忙的,忙着搞出《历代农具汇编大全》。 一定范围内的攀比不一定是坏事,会成为人前进的动力,宋氏想编书就是被李氏刺激的。 「惊蛰客」的《初阶满汉英互译词典》在去年秋天出版了,被选做理学院教材辅导书之一。 这书竟然是李氏搞的?! 宋氏被四爷告之这一消息,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面对满是李氏字迹的反复修改原稿,不得不承认这英吉利文叫李氏学出来了。 同样是学习,同样学了七年多,自己怎么就混得比李氏差一大截? 位份上争不过,自己是格格,李氏是侧福晋,难道学习成果也得输一头? 宋氏对农学不感兴趣,也不喜欢下地,但也想搞出点成绩。 这几年也算瞧明白了,四爷有意维持府内现状,不打算再增添子嗣。刚好,她也不想鞍前马后,风里来雨里去陪着四爷在外闯荡。 外面的世界没什么吸引人。 宋氏就不喜欢到处跑。九年前,她随四爷去塞外避暑,正是那一年四爷被狼群围攻。 五年前,她拒绝前往木兰围场,但女儿茉雅琪不听非要随父同行。那次就发生了隆科多通敌案,温宪公主差点被谋杀。 经此两次,宋氏越发确定外面很危险。 她还有别的证据。 四爷南下考察,撞破拐卖人口特大案件。 去年南巡,四爷随圣驾去江南,废太子差点搞出爆炸谋逆案。 一次接着一次,四爷数次三番从阎王门前经过,难道还不能说明外出不安全。 宋氏不能讲真心话,她完全不想陪四爷作死。为女儿也做不到豁出命去,何况对没什么感情的四爷。 这种以命相陪的差事就交给武氏吧。不和她抢,更可怜这人没个孩子傍身,苦活累活却全做了。 可怜别人之后,更要为自己打算。 宋氏知道身在四爷府必须做点什么。 她的位份本就低,不能再被一波波比下去,否则别想有各种额外赏赐。 想做些能获得赏赐的事,兜兜转转只能绕回农学上。这条路本就是四爷指的,大方向不会出错。 不愿意下地,那就做书面工作,还能找女儿做外援。 茉雅琪如今常驻北郊庄子搞各种农作物实验。她在农学上的研究被康熙认可,给派了一支专业队伍做帮手。 宋氏没想要比女儿出色,就搞些农学历代发展考据。她好似在农学书的海洋里狗刨,不求多优秀,只求小有收获就行。 比如李氏学习英吉利文的七年后出了互译字典,那么她学农后十年也能搞本《农学考据初探》。 说是学农十年,已经摸鱼偷懒过了七年多,所剩时间不长了。之所以做此安排,因为那可能是四爷的回程日期。 四爷即将进行第二次离京考察。 宋氏不知道四爷具体去哪里,也说不清究竟走多久。她参考四爷上次带着女儿一起南下考察用了两三年,以定此目标日期。 事实上,武拂衣的西洋远航规划比宋氏预期更长。 计划去程走海路,而回程横跨欧亚大陆。一鼓作气,把欧洲诸国的动态都给了解清楚,估计四五年左右。 却不会向胤禛之外的人透露。就算对康熙也是糊弄隐瞒,就说是船去船回两三年足够。 为什么隐瞒? 道理很简单,一走四五年与离开两三年的感觉不一样。 而且推测康熙为朝堂局势考虑,他在世时恐怕不会放老四第三次远行了。 计划今秋出发,各种出行准备也要做起来。 胤禛更要安排妥当各处密探,哪怕离开四五年,也要持续掌握国内的消息。 如此一来,整个雍郡王府各有各的忙碌。 孩子们也一样忙碌。 此次远行,只有弘晖出行。弘昀八岁,年纪还小;茉雅琪更想留在田地搞农作物实验;弘昐刚刚成亲不合适远游。 弘晖十三岁,不必赶着今年成亲,也在上书房读了六年书,正是能带着问题去考察。 作为兄妹四人的出行代表,他背负着为其他人搜罗感兴趣学识相关学识的重任。有时间,四兄妹就聚在一起。一天一个想法,都是要弘晖去探索的内容。 这般忙碌,真没多少闲心去管隔壁胤禩家是不是宾客满座。 胤禛用《桃花扇》里的一句话概括老八的将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不过,胤禛也没想到老八这楼塌得又快又猛又彻底。 春节后,二月二龙抬头。 朝会上,康熙主动提起了去年不少人提起的立新太子一事。 当时让大家别着急,好好过年,认真思考,而且也能畅所欲言上折子推荐心目中的储君人选。 等到正月十五,春节假期结束,各地的折子陆陆续续抵达了京城。二月初,想表态的人都表态了,是能谈一谈大家都倾向支持哪位皇子。 康熙把不同皇子的支持折子给分类装箱,八阿哥的支持者最多,多到其他阿哥加在一起堪堪就是老八的一个零头。 “胤禩,颇得人心。” 康熙语气和善,望向朝中几位大员。 “阿灵阿,马齐,鄂伦岱、王鸿绪,你们都看好八阿哥吧?” 被点名的无一不是重臣。 其中,王鸿绪更是康熙的密探,在调查废太子非法人口买卖中,他就出了不少力气揪出了内务府的涉案者。 但人有私心,当时在上奏时隐瞒了部分名单,因为那些人与八阿哥交好。谁也没想到爆炸谋逆事发,这些被隐瞒的人正是胤礽的手下主力军。 完了!捅大篓子了! 王鸿绪知道他必须装糊涂,就当从未查出过那些人有问题,否则就成了故意知情不报,他也间接谋逆案的帮凶了。 此前犯的事是给八阿哥做人情。 即便那些错误没有实质性证据,但也是皇上容不得的,而其他皇子继位也容不得。 装糊涂装了一年,更是坚定了要拥立胤禩为新太子。 此刻,王鸿绪与几位大臣都是表了态。 这个说廉郡王和善,必能沿袭康熙的仁君之风。另一个说八阿哥处事贤明、友爱兄弟等等,有储君必备品质。 胤禩作为话题中心人物,表现得神色谦逊,但此时内心无法不热血沸腾。 距离胤礽被废太子已经有一年,是时候选出新太子。今日众人的支持正是他多年努力拉拢的成果。储君之位,以一个词概括就是舍我其谁。 胤禩找不到失败的理由。 康熙的态度从张明德案就很明确了。唯独放过自己这个涉案者,正是堂而皇之的偏袒。朝中几大重臣,现在也公开言明了支持的态度。 若说有什么缺点? 自己也是有的,至今没有孩子。 这件事只能委屈郭络罗氏了。 新太子岂能后继无人,往后给郭络罗氏皇后之位,而自己必须要纳新人诞下一儿半女。此事与年家也达成了结亲意向。 正在胤禩踌躇满志,以为胜券在握之时,就听康熙说要召唤两个人上朝。 谁啊? 这会讨论立新太子,必须要把谁给叫来旁听? 片刻之后,乾清门外突然死寂。 来者不是什么退休的重臣,也不是皇室宗亲里高辈分的人物,而是两个戴着枷锁的犯人。 ——雅齐布夫妇,胤禩的奶妈及其丈夫。 两人本该流放到八公主下嫁的蒙古翁牛特部,他们怎么会出现在京城,又被皇上给逮着了? “都还认识吧?” 康熙环视一圈,看着好些人的脸色骤变。 尤其是胤禩从刚刚眉宇间透出春风得意,顷刻间就变得脸色煞白难掩惊惧。 这下,康熙也不装了。再没刚才的和颜悦色,而是横眉竖目朝胤禩身上插刀。 “好一个八贤王!你仁义?你忠孝?这简直是大清最大的笑话!你就是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恶徒! 收拢人心,结党营私,是要逼迫朕必须给你储君之位。且不看看,你怎么有脸自称贤明。 雅齐布夫妇是戴罪之身,朕下的旨将人发配蒙古流放,你竟然敢将其私自接回京城。 你还没做太子就敢为了私利窝藏钦犯。要是让你做了太子,对朕一有不满,岂不是敢立刻把朕给暗杀了!” 人证物证俱在。 胤禩瞧着雅齐布夫妇被抓到朝会上了,心知逃不掉私藏罪犯的罪名。 他却必须强辩,绝不能认有谋逆的心思,是将这种行为解释为重情。 “汗阿玛明鉴,儿臣知罪。做此错事只是不舍奶妈在外受苦,因为感念奶妈曾经辛苦抚育过儿臣,绝无谋逆之心啊!” “你还没谋反之心?呵,你已经做了!” 康熙重提起废太子爆炸谋逆案,此刻终是杀了回马枪,将其中一众涉案者与胤禩交好的事一一道出。更是点名朝中几位密探,包括王鸿绪等人,揭穿了他们曾经知情不报的事实。 “尔等今日全都支持立胤禩为新太子,怎么忘了八阿哥与那些爆炸案涉事者也曾关系亲近?!去年一年,朕给你们自首的机会,但你们从不珍惜。 道士张明德案发后,朕更是一片慈父之心不拿八阿哥问罪,结果呢? 胤禩变本加厉,窝藏钦犯,还敢美名其曰为了不忘奶娘抚养之情。他对奶娘重恩情,就能把朕的旨意踩在地上,把大清律法视若无睹。” 康熙冷笑着问,“大清的江山能交给这种本性奸诈、是非不分、自私自利的小人手上吗?!自今日起,夺爱新觉罗·胤禩郡王爵位,就地圈禁于八阿哥府内!” 哐—— 胤禩重重跪倒在了地上,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被击得粉粉碎。 康熙的一句句话宛如一把把利箭,将他从云端瞬间击落,让他砸在了泥坑里而且还被万箭穿心。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07 首页 上一页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