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之死与废太子事件都在康熙南巡下榻曹家时发生。 曹雪芹在广州出生时,当时他的父亲曹顒跟随九皇子胤禟出海去做生意。 从小耳濡目染,让曹雪芹对大海远航有了非一般的期盼。 后来他出海游历,写下《青舟梦》,讲述贾宝玉在海上遇到的光怪陆离故事。 贾宝玉有句口头禅,“这个姑娘我曾经似乎见过。” 汪致却没有再辩,就他的那些文学知识储备,必是不能拿出来与弟弟比较。 人要扬长避短,这不就没法成为学界大拿,只能回公司做总裁去了。 艾臻见哥哥恢复正常状态,也是见好就收地安静吃菜。 自然而然地端坐着,以筷子加起些许面条送入口中,细嚼慢咽而食不语。 明明是再日常不过的吃饭动作,居然能看出非常优雅的味道。 仿佛这不是一碗加蛋长寿面,而是穿梭时空在乾清宫内食用宫宴。 汪致扫了一眼艾臻,弟弟的仪态是多年如一日,习惯成自到仿佛刻在骨子里了。 问,就是研究古文化的副作用,但也不见其他教授这般模样。 一顿生日简餐,终于顺顺利利结束了。 时钟指向了夜晚九点半。 汪致表示庆祝生日不能吃了饭就算完事,总要一起进行娱乐活动。 “国视十八套,今晚播出《考古追追追》,展示新考古文书发现。我们错过了首播,还有半小时网站就更新重播了,一起看吗?” 艾臻早在手机上看过节目预告,今天播送清世宗的离家出走书信大发现。 说来也怪,虽然他搞明清史研究,但不常公开发表对清世宗的研究观点。 不是没兴趣,而是内心深处觉得有点别扭,仿佛拿解剖刀解剖自己一样。 当下,还是默许了哥哥的提议。 兄弟俩没有带虚拟交互头盔,等到十点打开手机投屏。 沙发上,肩并肩,正襟危坐着,点开了这期考古节目的回放。 “观众们,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考古喵学长,欢迎来到第123期《考古追追追》。” 屏幕上出现头戴猫面具的主持人。别看这是考古节目,但很会玩接地气的花活。 主持人拟猫化,每期还会搞互动。从官网抽取幸运观众一名,包食宿与交通费去现场参与节目。 今天被邀请的是一个在校男大学生,化名张三同学。节目惯例,请嘉宾围绕当日主体随便讲两句。 张同学拿到话筒,双手还有点微微颤抖地紧张。虽然是录播,但国视是全球都能搜到的节目。 “我、我、我很高兴能来见证四爷,哦,是清世宗雍正帝的亲笔书信。” 讲了这一句,仿佛提到四爷就不紧张了,一连串的彩虹屁出来了。 “我认为雍正帝是清朝最伟大的皇帝。正因有他开眼看世界,才让清朝打开了通向海洋的大门,而不再是局限在农耕社会中。从多本文学书中,更推测雍正帝在登基前亲自出海去欧洲考察。 这是多么勇敢无畏的精神,那时的出海远洋意味着与死神跳贴面舞,疾病、海盗、海上风暴都是夺命威胁。 但雍正帝义无反顾地去了,那种精神就像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探索精神一直被传承下来,至今「探索,永无止境」也是天清大学的校训。“ 这时,主持人喵学长插播说:“众所周知,「探索,永无止境」也是京寰大学的校训。两校谁是正统的争夺战,持续百多年至今未休。“ 大清皇家学院,康熙担任第一任校长。 在19世纪后半期,一分为二,成立了天清大学与京寰大学。谁更杰出的学校竞争赛,一不小心就延续一百多年了。 屏幕上,张同学的彩虹屁还在继续。 艾臻一言不发地听着,别看他面无多余表情,但心里有点说不出原因的开心。 仿佛张同学赞美雍正的兢兢业业、英勇无敌、孝顺父亲友爱兄长等等,都是夸奖到了自己身上。 真是奇了怪了,怎么与一个历史人物如此共情。 这是不是研究者的良好心态。对于历史人物忌讳追星式心态,要客观看待,从不同角度给出分析才对。 今夜《考古追追追》就是带来了新的角度。 新发现了乾新帝弘晖的文书集,其中包括一封来自父亲雍正的信。 信件很短,保存较完整。用词很通俗易懂,不是公文而是家书。 『吾儿弘晖,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为父已经与口口口踏上了远行之路。十八年了,终于能把皇位传给你了。 为父操劳半生,想来你也懂得我渴望退休的心情。世界很大,我想出去走走。死心吧,别找我回来帮你打工。 ——想尝试一把离家出走滋味的老父亲,雍正十八年·腊八。 (^_^)』 此封书信一出,节目里的嘉宾张同学顿时不好了。 节目外,评论留言区也炸锅了。 这时再看手机,热搜首位已经被雍正帝霸占。 吃瓜群众集中关注两个点: 口口口的三个字是什么,四爷禅位后与谁一起离家出走了? 另外,就是那个表情符号(^_^)。它把史书中雍正帝严肃沉默的画风给彻底崩坏了,请记住是四爷自己动的手。 艾臻瞧着这一幕,下意识动了动手指。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此刻能在地上抠出一座紫禁城来。没道理的,雍正的事与他艾臻有什么关系呢?
第141章 现代三 新一期的考古节目播出后, 雍正帝相关内容霸榜各大平台。 其中,『雍正帝与穿越人士高度纠缠』话题也高居榜首。 野史论坛是全华国最大的古文化相关八卦论坛。 顾名思义,在这里讨论的都是没有充足史料佐证的话题。道听途说、推测编造等内容可谓应有尽有。 雍正帝禅位后的“离家出走”书信一问世,一石激起千层浪。 书信经过多方鉴定确定是出自是清世宗之手, 因为它是在清高宗弘晖的陵墓中发掘的。 这次抢救性考古发掘从去年开始, 而今年初春公布第一批修复文物堪称迅速。 话说回来,网友「铲屎官百福」在野史论坛内的帖子仅仅一夜就火爆全网。 此人从雍正帝书信结尾处的(^_^)说开了去, 土生土长的清朝皇子会用这种表情符号么? 这倒不必惊叹, 因为汉字就是象形文字。这一笑脸图像, 很像是一个人眉眼弯弯微笑的模样。 另外, 雍正帝推动了开眼看世界。在19世纪西方杂志中找到表情符号踪迹,那么大清提前一百年使用也绝无不妥。 令人怀疑四爷与穿越相关, 并非他的离宫家书的措辞口语化, 而是它透露出的思想之离经叛道。 “爱新觉罗家马背上打天下, 即便康熙帝频繁接触西学, 但说大清意识到海洋权的重要性,从康熙三十九年前的史料真看不到这种倾向性。 开放海禁,不意味着重视出海。这样的改变在后人看来仿佛顺应历史发展般必然, 但设身处地回到1700年前后,势必要一个强大推力才能想到去改革。 我们都知道改革意味着得罪旧的利益集团。四爷作为皇子为什么冒天下大不韪,走上与自幼教育理念截然相反的一条路? 从种种史料来看, 在康熙朝的夺嫡期, 四爷一直都置身事外, 甚至都不在京城。 谁让他改变了?那时没有网络, 即便皇族有能力培养打听情报暗卫,可什么样的情报能让皇子坚定决心放弃稳妥的荣华富贵,去选择一条前无古人的艰难变革道路? 我的答案, 爱新觉罗·胤禛背后藏着一个神秘人士,那人正是离家出走书信里的口口口。 有理由怀疑就是臻贵妃·武氏。 众所周知,雍正帝后院一共有过五个女人,而从武氏入府后再没有纳新人。 格格海氏因谋害皇嗣在潜邸被圈禁至死,而入宫的就是皇后、齐妃、懋嫔与臻贵妃。 如今能看到前三位的著书,以佛学见长的乌拉那拉氏,以翻译学见长的李氏,与农学见长的宋氏。这三人还有另一个相似点,都诞下了皇嗣。 对比来看臻贵妃的情况就很特别了,一生无子,且没有留下任何笔墨。 雍正很注重后院女子的才学,武氏凭什么被雍正宠爱? 俗话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武氏显然不可能凭着一张脸得宠,她也不是母凭子贵,那么其过人之处就在什么都没留下。 她不是没有著书传世,而是与四爷合二为一构成了我们认识到的雍正帝。 暴论:你们看到的雍正朱批,一半出自武氏之手。武氏异于常人的才华,昭示着她来自另一个时代。 要骂我异想天开的人先仔细去捋一捋时间线。 四爷的改变是在康熙三十九年之后,正是武氏入府之后研制出了牛痘疫苗。 其他考证,抱歉了,等下次心情好再写。欢迎各位同好跟帖补充。 ——「铲屎官百福」记于2044年4月4日,23:34。” 广大网友对这篇帖子褒贬不一,穿越说不是今天才有,而论战持续少说几十年。 今天还是有一大群人骂「铲屎官百福」异想天开,但也有一部分支持穿越论的人,又开始新一轮地扒史料。 不过,人们大多能达成统一观点。 雍正最后与臻贵妃一起出宫了,是基于一个困扰史学界几百年的问题——雍正死亡之谜。 清世宗没有入葬皇陵,准确地说他下过明旨不造帝王陵,把尸骨火化洒于山川就行。 造陵墓的巨额费用都撒出去做了不限男女的儿童教育。这种作法纵观封建几千年都是特立独行。 皇后乌拉那拉氏在雍正十年去世,而齐妃与懋嫔都在雍正禅位后被随儿女生活。 三人的入葬记录有史料可查,但雍正与臻贵妃武氏的死亡时间未知。 雍正禅位后离开了京城,在清宫档案中最后记载一笔是在乾清五年,也就是雍正五十九岁时,弘晖与父亲见了一面。「与太上皇会面盛京,太上皇有出境之意」。 后面就没有了。 没人知道太上皇究竟去了哪里探险,但史书不曾记载他与武氏的尸体被入葬。 乾清帝弘晖在临终前,命人设立衣冠冢埋葬了父亲与武氏的部分遗物。 说是部分,大多钱财都是在太上皇禅位时就捐给教育事业了。 而因为雍正生前的旨意,不搞大兴土木,而衣冠冢的具体位置未知。 雍正帝与武氏死在何处,这一谜团三百多年来无人解开。 也有人讲天下事似轮回。 雍正出海寻到了明朝失踪建文帝的尸骨,而像是故意与天下开了一个玩笑,要后人去偶遇他的尸骨了。 雍正帝离家出走书信引发的热潮,对专业研究者来说是有了论文推翻重写的巨大困扰,但对大众来说也就是茶余饭后的娱乐。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07 首页 上一页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