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朝服的赵旸,整个人气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平日里,穿便服的他可爱乖巧。但是,穿朝服的他却非常有威严。 晏殊带头行礼:“臣参见太子殿下。” 赵旸面无表情地说道:“起来吧。” “谢太子殿下。” 台下的大臣们站起身子后,就好奇地看着坐在龙椅上的小小人儿。 赵旸也好奇地看着大臣们。这满朝的大臣,他认识的不多。 见大臣们盯着他看,不说话。赵旸轻挑了下眉头:“各位大臣,爹爹生病了,暂时没法上朝,所以这段时间,就由我替爹爹上朝,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说给我听。” “太子殿下一片孝心,是臣等榜样。” “你们有事要上奏吗?” “臣有事上奏。”晏殊身为宰相,当然要起带头作用。 赵旸轻点了下头说:“晏相请说。” “太子殿下,江南已完成春耕插秧。” 赵旸听到这话,面上一喜:“江南那边这么快就插好秧了?” “是的,太子殿下。”晏殊说道,“这都托了官家和太子殿下的福。” 他这话一说,其他大臣纷纷附和,然后开始对赵旸吹彩虹屁。 大臣们都快要把赵旸夸上天了。 赵旸实在是听不下去,只好开口打断他们。 “既然江南那边已完成春耕,那么可以让他们修建蓄水池了。” 文彦博开口道:“太子殿下,江南那边开始在修建蓄水池。” “让江南那边多修建一些蓄水池,以备不备只需。”江南那边是运气好,在刚开始干旱的时候下起了大雨,但是并不代表后面几个月就不会再干旱。 “是,太子殿下。” 接着,其他大臣纷纷上奏,不过说的都是小事。 最近比较太平,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虽然都是小事,但是赵旸听的非常认真。 小事不需要他处理,晏殊他们已经处置好了。虽说都是些小事,但是也说了一个时辰。 赵旸见大臣们说完了事情,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上奏,便站起身走上前道:“你们中有很多人,我见过,但是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从晏相开始,你们一个个自我介绍,让我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大臣们没想到赵旸会这么说,先是惊了下,随后满脸喜悦。 “对了,自我介绍的时候,记得说一下你们的官职。”赵旸看向晏殊,“晏相从你开始。” “是,殿下。”晏殊开口道,“臣晏殊,官职宰相,太子太傅……” 等晏殊自我介绍完,就轮到文彦博他们。 轮到其他人的时候,一个个都神色激动地自我介绍。 赵旸听着大臣们的自我介绍,发现不少人身兼数职。 幸好曹皇后以前非常详细地跟赵旸介绍过大宋的官职制度,不然赵旸现在会懵的。 赵旸一直觉得宋朝的官职制度太过繁杂,又是六部,又是枢密院什么的。他一开始听曹皇后讲解并没有听懂,花了一些功夫才弄明白。 宋朝的官职制度不仅繁杂,还有不少漏洞。他觉得宋朝之所以冗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之前,范仲淹他们推出的新政,虽然改变了点冗官的现象,但是也只是改了点皮毛,并没有彻底解决冗官的情况。 赵旸觉得如果想要彻底改变冗官情况,就得整改宋朝的官职制度,首当其冲的就是荫补。 像晏殊和欧阳修他们的孩子,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靠荫补就能赐进士出身。有了进士出身,就能入朝为官,这就导致官越来越多,同时对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来说不公平。 等他以后上台,第一个要整改的就是这个荫补制度。不管是官宦子弟,又或者权贵子弟,还是寒门子弟,想要入朝为官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 等大臣们自我介绍完,今天的早朝就结束了。 赵旸下了朝,就先去看望宋仁宗。 宋仁宗今日醒来的早,他正在等赵旸下朝。 听到外面传来给赵旸行礼的声音,宋仁宗不觉一笑:“比朕预计的要晚。” 赵旸走了进来,见宋仁宗靠坐在床上,先给他爹爹行了个礼:“见过爹爹。” 宋仁宗忽然发现今日的儿子有些不一样,很有威仪。 他并不是第一次见赵旸身穿朝服的样子。之前祭拜天地的时候,赵旸就穿了皇太子朝服,但是宋仁宗并没有从儿子身上看到威严。 赵旸见宋仁宗盯着他看,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爹爹,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宋仁宗这才回过神来,对儿子慈爱地笑了笑:“没有,你脸上没有东西。” “那爹爹你为什么盯着我看?” “爹爹忽然发现你很有皇太子的威严。”或许是因为旸旸今日上朝,所以身上多了几分威仪。 “是吗?”赵旸自己并没有感觉到。 “跟爹爹,第一天上朝有什么感觉?”宋仁宗戏谑地看向赵旸,“你没有睡着吧?” “爹爹,我又不是你,我可没有睡着。”赵旸扬起下巴,一脸得意地说道,“我听的可认真了。” “是么,那你跟爹爹说说,今天早朝说了什么。” “没什么大事,都是一些小事。”赵旸的记忆里很好,早朝上大臣们跟他说的事情,他都记了下来,并且一件不差地复述给宋仁宗听。 宋仁宗看了一眼张茂实,张茂实对他轻点了下头。 “记的这么清楚啊。”宋仁宗心里很是意外,“你觉得大臣们处理地好不好?” “好啊。如果大臣们连这些小事都处理不好,那要他们做什么。” 这话说的很对。 “第一天上早朝,你紧不紧张?”宋仁宗到现在还记得他第一次上早朝时紧张不安的心情。 “不紧张啊,这有什么好紧张的。”赵旸双手抱胸,站在离宋仁宗床边有些距离的地方。宋仁宗怕把病气过给他,不让赵旸离他太近。“我又不是没有见过大臣们。” 见儿子一副自信从容的模样,宋仁宗心中很是欣慰,同时也有些惊讶。他以为赵旸第一次上朝,肯定会局促不安,没想到他跟没事人一样。 “除了不紧张,还有什么感觉。” “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哪里不一样?” “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聊。” 宋仁宗听到这话,很是哭笑不得:“你这是什么话?” “我以为会很无聊,然后我会睡着,没想到并没有。”赵旸一脸认真地说道,“都是些小事情,但是我却听的很认真。” “还有呢?” “还有就是感觉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赵旸实话实说道,“以前跟爹爹进垂拱殿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今日我走进垂拱殿那一刻,就觉得……” 宋仁宗问道:“觉得什么?” 赵旸斟酌了下用词:“就有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就觉得自己不能是小孩子。” 这话说的宋仁宗一愣。 赵旸捏着下巴,神色若有所思地说道:“就觉得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份。” “好好好。”宋仁宗满脸欣慰,“旸旸,你有这种感觉很好。”旸旸比他想象的要做的好,“爹爹很高兴你这么想。”旸旸这么小就有这么强的责任心,真是太让他惊喜意外。 “爹爹,你第一次上朝也是这样吗?” “爹爹第一次上朝非常害怕,怕到脑子里一片空白。”宋仁宗夸赞道,“旸旸,你比爹爹做的好,爹爹远不如你。” 赵旸闻言,嘿嘿地得意笑道:“爹爹,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此时,沈括再次来到汴京,准备参加太学的入学考试。
第58章 几个月前, 沈括来到汴京游玩,被太阳书局深深吸引了,因此下定决心要来汴京考太学。 其实, 沈括并没有准备静下来读书, 他打算再去游玩一些地方, 多涨一些见识,开拓自己的眼界。他觉得自己还年轻, 没必要急在一时去参加科举考试。再者, 有句话不是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他想多走走看看。然后,过个几年再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沈括认为自己的学识还不够,现在参加科举考试也考不上, 但是上次来到汴京,在太阳书局看了半个多月的书,让他大开眼界, 同时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为了太阳书局,他也要留在汴京。 他想要留汴京城,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考进太学, 只有这样家里人才会答应他来汴京。 沈括回家后,花费不少口舌, 终于说服家里人答应他来汴京考太学。 家里人同意后,沈括就迫不及待地收拾东西来到汴京城。 之前, 在离开汴京城之前, 沈括向太阳书局的伙计打听到不少事情, 尤其是有关太学的。 再次来到汴京城, 沈括只觉得有一股亲切之感。他还是去了上次入住的客舍, 安顿入住好后,就去太学报名入学考试。 沈括想了想决定七日后参加入学考试。报完名,他就急不可耐地去太阳书局。 他发现他才离开几个月,汴京城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太学。他向太阳书局的伙计打听了一番,伙计就把这几个月太学发生的变化仔细地跟他说了。 沈括听完太阳书局的伙计的话后,对太学越发好奇。 他来参加太学的入学考试是为了能留在汴京城,是为了能在太阳书局看书,并不是真的想在太学读书。 好几年前,沈括曾去官学里读过书,但是读了几日就没有读了。官学里的学子比起读书,更喜欢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结党营私。自那以后,沈括就对官学没有什么好印象。 虽说太学是大宋最高学府,但是沈括觉得太学跟官学差不多,甚至比官学更甚,毕竟汴京城是权利中心。不过,为了能留在汴京,为了能让家里人放心,他必须考进太学。 沈括决定考进太学后,就好好地读他的书,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管不问。 他原本以为太学和官学一样,没想到他才离开几个月,太学就发生了变化。太学竟然让学子们种地,让学子们下田体验民生,这……这是他完全想不到的。 沈括一直认为读书不能死读书,要多出去看看,多了解这世间的一切,这样才能读好书。 看来,这次来汴京考太学是对的。 沈括在太阳书局待了一天,了解到不少汴京城里的事情。第二日,他就没有再去太阳书局,而是把自己关在客舍里看书备考太学。 他原本打算去找福慧的,但是想了想,决定等他考中太学,在去相国寺找福慧。 对沈括来说,福慧是他在汴京城里唯一一个认识的朋友。他再次来到汴京城,应该去跟福慧说一声。 “阿嚏!”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4 首页 上一页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