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姓孟、姜氏,简称孟姜女。可不是那个为夫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怎么说了,春秋战国时代,女人很少有名字。哪怕世家大族,都喜欢用‘姬’代称女子。 比如秦始皇的亲妈赵姬,意思就是赵家女。 ‘姬’同珍贵,可不是姬妾的意思。 王后还有一个小字,婵姬。苏清之一贯喊王后的小字,很少称呼她王后或者是孟姜女。 王后模样清秀,只小家碧玉,却胜在很有女人味儿。是一个善于利用自己优势,以柔克刚的温柔女性。对上王后,苏清之有原则都会变得没原则。 可不是褒义词,而是 怎么说呢,两口子嘛,不存在你让我、我让你的问题,只存在相濡以沫还是相敬如宾共度一生的问题。 苏清之‘听话’的跟王后一起回了玉淑宫。 跪坐的席面上摆放着一张长长的案桌。案桌上放着装了各种美食的小型青铜鼎,还有一壶带着淡淡涩味的清酒。 “大王昨日说想吃烤兔。我就按照大王说的配方,让人做了‘孜然烤野兔’,大王快尝尝看。要是有哪里不足,我让人再改进。”
第224章 第①⑨个故事! 烤兔嘛, 还撒了孜然,味道肯定是不错的。哪怕没有辣椒,只有芥末, 苏清之也吃得津津有味。 王后就用筷子不停的给苏清之夹菜, 她偶尔吃一口。一案桌的菜,几乎都是苏清之解决的。 这一辈子, 苏清之虽然臂力不好,但是吧, 并没有什么需要他拉弓上弦射大雕的地方。臂力不好就不好,身为堂堂大王,哪有美国时间天天跑去打猎不理朝政。 讲真, 苏清之都严重怀疑, 历史上吴王夫差之所以会宠爱西施,除了西施真的很美外,更有西施合乎吴王夫差的心。真以为男人都是那么肤浅的人吗? 只看重外表? 或许是真的看重外表,可这只是一时的。对于男人来说,外表迷恋带来的欢愉很短暂, 就和鲜花的花期一样, 新鲜度一过,只剩下**。 像后世, 唐明皇够爱杨贵妃了吧。 为了得到杨贵妃,唐明皇不顾人伦,抢夺了亲生儿子的妻子。结果一朝宫变, 作为唐明皇心头宝的杨贵妃最后还不是落得魂断马嵬坡的下场。 别太看得起男人的喜欢了。 男人的喜欢是最廉价的。看似真情实意, 实则寡情淡漠, 爱的永远是他自己。 说这些, 并不是阐述苏清之这个男人有多好, 而是不要将男人说的话当真。如果当真了,那就离死没多远了。就像苏清之如今的王后 王后对苏清之是有感情的,可要说深爱,那是完完全全不可能。 相濡以沫肯定有,但更多的是亲情而不是爱情。王后与苏清之之间的相处,就是亲人应该有的,不掺杂其他。 对于苏清之,王后崇拜肯定有,比如说现在,王后就用很崇拜的眼神望着苏清之,不管苏清之怎样出口成脏,王后都一个样儿,惹得苏清之都不好意再口吐芬芳。 “寡人反正服了,索性寡人做事情全凭兴趣,不需要他们帮忙。” “那大王干嘛如此怒气冲冲。这吃饭,都吃了一肚子的气。” “寡人没气。” 王后捂嘴偷笑,一边让宫娥将残羹剩肴撤下去,一边浅声细语的宽慰苏清之不要生那么大的气。 苏清之本身其实不是暴脾气的人,只不过环境使然,周围的人都特么棒槌。和棒槌接触久了,好脾气可不就转变成了坏脾气。 不过脾气虽然坏,苏清之却没有往他在意的人身上发现,比如说王后,之间没有爱情,可是吧,相濡以沫,共进退的亲情总归有的。 “寡人什么脾气,寡人不知道?跟那些个白瞎之人生气,不值当。” 嘴巴上说归这么说,实际上还不是在生气。却标准的口嫌体正直,让人不知道该什么说了。 王后只是笑,温和无比的笑。 没有再说其他的话,就把苏清之的暴脾气压了下去。 只过了一会儿,苏清之就怒气消弥,开始转而道:“寡人乃是一国之君,不和短视之人计较。” “那大王,今日晚膳,大王想吃什么?” “寡人不挑食。” 不知道话题怎么就拐到今晚吃什么,好在气氛不错,也相对和谐。因此随后投入基建工作中,苏清之继续干劲儿十足。很快,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吴国的□□行业依然发达,再一个道路连通后,各国往来吴国的商贾多了,导致吴国的经济比以往还要多繁荣几分。而这经济一发达,自然就带动了其他产业。 比如说衣食住行,再比如说 苏清之思索几天后,干脆就把造纸搞了出来。 都快忘了这个时候是用的竹简,用小刀篆刻,需要精细且要有耐心。 苏清之倒是擅长用小刀篆刻竹简,甚至于刀法很好,都快忘了造纸术的诞生,绝对的造福于民。还会给苏清之刷名声,最起码会让苏清之在读书人中,拥有很高的声望。 毕竟学富五车的说法,可不是假的。 古时候,特别是春秋时代乃至汉三国,读书人搬家是最麻烦的。 往往书占据的比重很大,基本上得用数辆马车,才能装下一小屋子的书。所以说,古代人特别是古代读书人,搬家都是一个大的工程。 毕竟竹简制作的书卷,轻则十几斤重则几十斤,哪有纸张,薄薄的一页,可以承载很多字。哪怕制作成一本书,有无数页印着字的纸张,书本的重量也是万万赶不上竹简的重量。 而且纸张造价低廉,不怎么限制原材料。就算用树根、树皮,甚至杂草都可以。反正造纸需要的是植物纤维,植物都含有植物纤维,只是多与少而已。 可就算草本植物中植物纤维含量少,造价方面怎么也要比竹简来得低廉。而且不是低廉几倍,而是几十倍。毕竟竹简制作需要用到的是竹子,一般一年以下得竹子很少选用,都是一年以上,长得高高且粗|大的竹子。 而且只取底部和中间位置,其他部分倒是能用,却次之。平时用来书写倒还可以,可用来上书给苏清之汇报工作的奏章,所用竹简都是一根竹子最好的部分。 一根竹子满打满算,最多十多斤,这一份竹简几斤左右。也就是说,一根竹子制作成用以书写的竹简,还不一定够。而这也是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植有竹子的原因。 就地取材,方方便便。 扯远了,反正苏清之决定建造造纸厂,而且一建就是一家大型的造纸厂,面积十分广阔,和位于勾吴城郊外的水泥厂有得一拼。 造纸厂造好后,苏清之由于掌握了全部的秘方,根本就没有投入实验,直接大张旗鼓的造纸。 参与造纸的工匠们,基本人人怀疑,觉得苏清之是胡闹。身为大王,任性。哪有树根树皮甚至杂草打碎,用大锅煮烂,就泡在池子里,就能造出纸的。 而且纸是什么? 工匠们面面相觑,却碍于吩咐他们‘胡闹’的人是吴国大王,即使内心深处充满了怀疑,依然听话的按照苏清之所说的步骤,开始一步步的进行造纸工艺。 其实说穿了造纸之分的简单,一打碎,二煮烂,三筛选,四稀释,五铺好。按照次序来,最差制造不出洁白如雪的白纸,也能够制造出略显粗糙,可以用来擦屁股的黄纸。 用苏清之的话来说就是,可受够了用篾片那啥的日子了。虽说身为大王,用的绢布,但是吧,对于‘勤俭持家’的苏清之来说,真的太过于浪费。 所以对于第一次造纸,没能造出洁白如雪的白纸,而是稍显粗糙,却还是可以用来书写的黄纸,苏清之是十分高兴的。甚至在纸张造出来的第一时间,就十分炫耀的给王后,以及大臣们都送了一份黄纸,并且还贴心的写上使用方法。
第225章 第①⑨个故事! 收到礼物的王后, 诸位王孙大臣全体了。 怎么会有人送这样的礼物,具体使用方法写了,但正是因为这样, 讲究含蓄、矜持的古人才冷汗津津,不知道该怎么办, 用还是不用,这是一个问题。 讲真, 苏清之细心奉上的使用方法,只差说明一个意思:保护我方柔嫩|臀部, 不怪讲究含蓄美的王孙大臣们找不到言语来形容, 收到礼物那一刻的复杂。 知道大王你喜欢炫耀,但请你懂点身为人君的矜持好嘛。 王孙大臣们心头哔哔,当然不敢表露出来,甚至还有善于溜须拍马的, 一个劲的称赞苏清之的举动十分贴心, 让人很感动。 这种不走心的夸奖,苏清之是一直不放在心上的。 反正造纸厂造出质地并不怎么好的黄纸,苏清之很高兴,特别的高兴,送完一波礼,就开始下令让造纸厂的工匠们继续造纸不要停。 要知道不管做什么事,熟能生巧, 第一次不太成功, 第二次、第三次, 甚至第四次, 总有成功的时候。这不, 到了第五次, 总算造出了洁白如雪的白纸。 不算轻薄,稍微有点厚,可颜色洁白如雪,一经面世就有了雪纸的美称。只不过一开始销量并不是很好,当世的读书人,更习惯竹简。 像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反而没有用小刻刀篆刻来得方便一点。 不过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眼见为实,你宣传得再好,也没有当众用狼毫笔在雪白的白纸上书写来得好。苏清之安排了好几位学子,表演了好几场当众用雪纸写文章的名场面,就将洁白如雪的雪纸宣扬得众国皆知。 很快,由苏清之示意王后牵头组建的王家商会,开始将雪纸贩卖到其他国家。其中文风盛行的楚国,是雪纸卖得最好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苏清之却和王后道:“也不知道楚王到底在想什么。也是个人才,寡人佩服他。” “???”王后有些茫然,便问:“大王何出此言?” “反正寡人就是觉得现如今的楚王是个人才,一般人,真的看不出有如此的骚操作。” 王后温柔的笑了笑:“楚王哪有大王厉害,看似‘胡作非为’的,实际上搞出的东西,给吴国带来不少的变化。” 最起码吴国不再是□□业发达,有了更赚钱的行业。 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苏清之根本就没有想过外卖。而造纸厂生产的雪纸、黄纸,以及即将开始建造的琉璃厂,所生产的琉璃、玻璃等奢侈品,才是贩卖到各国的主力。 苏清之相信,假以时日,吴国定然能成为诸国之中最富裕的国家。 这些就不必跟王后讲了,主要是讲了,王后也不会有多理解,反而会增添一些没有必要的担忧。 索性苏清之,就主动岔开话题,和王后说起了其他。 “雪纸的事情,王后上点心。”苏清之想想,又道:“寡人决定利用雪纸好好的赚列国的银钱。”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2 首页 上一页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