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若是学得好,未来都是我大清的中坚力量。光哥与我的力量终归渺小。多一个人学会,他就能教给十个人。多十个人学会,就可以教给一百个人。如此传下去,只需这些人中,有那么两三个天赋卓越的,再造出那么一两个东西来,大清便能受益无穷。” 康熙看向他:“你先前不还说你事情多,交待胤禛都得就你的时间来吗?还有功夫再管尚书房这些人的授课?” 胤礽扬眉:“我说自己忙,是加上这事的啊。” “合着,你是算准了朕一定会答应?” 胤礽笑嘻嘻眨眼:“这是好事,汗阿玛为什么不答应?” 康熙轻哼了一声:“朕若是就不答应呢?” 胤礽又道:“其实,儿臣这么做,还有一个考量。汗阿玛,我们满人是马背上打天下的。当年谁不英勇善战?可如今呢?入关日久,大家养尊处优。现在的八旗子弟,还敢说这种话吗? “一个家族想要长久,必须后继有人。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想要强盛,靠得也是年轻人。因为老人会老,会死。只有江山辈辈都有才人出,方可保我大清长盛不衰。 “挑选八旗子弟入尚书房,虽重点是想查看其中是否有对玛法书中知识有天赋的人才。但寻常的四书五经以及骑射功夫也必不可少。再有,汗阿玛您可借此放出讯号,向所有人表明您对八旗子弟学业功夫的重视。 “都说上行下效。皇家做出表率,您的态度明确,下面的人便是为了讨您欢心,也会狠抓家中子弟的学业功夫。如此一来,或许也可肃正一番京中八旗子弟间的靡靡之风。” 康熙听得频频点头,叹道:“如今的八旗子弟确实不能和先辈们对比,是该好好管管了。” 见康熙同意他的观点,胤礽更高兴了,说出最后一记重锤:“汗阿玛,这么做也是未雨绸缪。蒙古草原诸部各怀心思,内藩尚算安稳,外藩却不同。他们手握重兵,若亲近我们也就罢了。表面臣服,内心不甘的呢? “准噶尔这些年动作可不小。噶尔丹野心勃勃。谁不想建立自己的汗国,谁不想拥有广袤的土地,谁不想受他人跪拜,引四方臣服?噶尔丹如今的举动,岂非就是存的这番打算?他怕是一直想着恢复成吉思汗在世时的光景。 “我们如今虽有了青贮饲料,但青贮饲料只可做牵制,想要他们彻底死心是不可能的。除非把他们打服了,让他们不敢动弹。” “另外还有一个威胁——和硕特。和硕特部攻入西藏,又占据了青海。名义上臣属我大清,固始汗在的时候,也还算安宁。可固始汗死后,诸子分权,偏偏一个个野心不小,却无一人有固始汗的能力,无法平衡□□与汗王的关系。如今的和硕特可不稳定。 “汗阿玛,平定三藩之时,固始汗分封到青海的儿子们是如何趁火打劫,侵我河西的?我军守将陈达又是如何阵亡的!虽其后汗阿玛强势力压,让他们退了回去。可乱象已现,汗阿玛真的能完全放心吗?” 康熙神色一沉,面容冷峻。放心?放心个屁! 胤礽轻叹:“我们与准噶尔以及和硕特早晚会有一战。” 康熙垂眸,手指敲动着桌面。胤礽所说,他也一直在想。既然早晚要战,为何不提前做准备? 对于如今八旗子弟的风气,他是知道一些的。享乐之风刚刚突现苗头,不算太严重,想要遏制还不算太困难。可若是任由其发展,待得他们一个个沉迷其中,大清还拿什么去战? 瞥见康熙的神色,胤礽知道他的目的达到了,嘴角勾起一抹好看的弧度。 在尚书房学业中加科目,拉人入学是第一步。他跟陵光的力量太渺小了。他们两个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教授太多人。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他所言,他们只需教会一个人,就可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等到有了一定数量的人才,他们就能开设院校,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浑厚的文化底蕴,也需要坚实的理科基石。 他目前要做的就是把理化知识变成一门基础学科,让大家了解它,熟悉它,知道它,运用它,从而孕育出大批有梦想有天赋有才能的科学家,去改变这个国家,创造这个国家,让它变得更强大。
第45章 康熙的速度很快,第二日就命内务府营造司修缮宫殿,将尚书房扩宽了两倍。 万寿节后,更是接连下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择选八旗子弟和重臣子孙入尚书房进学读书。第二道鼓励各州各县开垦荒地,任命专业人员前往河西,指导杂交水稻种植事宜。 胤礽眯了眯眼,笑起来。打仗,其一看得是兵力,其二看得是军需粮食储备。河西走廊位置优越,与青海蒙古比邻,难得的是此地云量稀少,光照资源丰富,拥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作为屯粮要地再合适不过。 不论将来对战准噶尔还是谋图青海归清,都是大清的后方力量以及军需总汇的主要基地。 但似乎除了胤礽,其他人更在意的是第一道旨意。 此事一出,大臣们纷纷谋算着如何把自家儿子送进去。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能与皇子们做同窗培养君臣之谊,能在皇上面前表现自己。干得好了,指不定能一飞冲天! 于是家家户户开始将族中适龄的孩子都扒拉出来一一审视。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嗯,这小子不错,三百千启蒙学得挺好。咦,这小子才七岁,就每日逗猫遛狗赌博玩蛐蛐了?不行不行!撸袖子开揍,家风抓起来! 一道圣旨,有人欢喜有人忧。勤奋好学的孩子得到了机遇与表扬,不思进取的孩子迎来了狠狠的修理。 宫里。胤祉苦兮兮找到胤礽,语气委委屈屈,又带了几分埋怨:“二哥,尚书房的功课已经够多了。你为什么还要跟汗阿玛提议多加一门。呜呜呜,二哥,我现在每天的作业都写不完,我都没时间玩了。二哥,你能不能跟汗阿玛说说,这一门不加了,好不好。” 胤礽摇头,铁石心肠:“不行!” 胤祉哭得更惨了,看胤礽的眼神无比幽怨。 他将一旁做功课的胤禛拉起来:“四弟,你说句话啊!二哥,你看看四弟。四弟还不到六岁呢。又要学论语,又要学骑马,还要学新定的科目。就他这小身板,怎么受得了啊。二哥,四弟才入尚书房几天,眼底都青了。你都不心疼的吗?” 胤礽挑眉,哎呦,还知道拉同盟了呢! 可惜同盟胤禛与胤祉压根不是一条道上的,直接拆了他的台:“三哥,你误会了。我眼底发青,不是因为累的,而是太高兴了,晚上睡不着。” 胤祉:…… 他跳起来:“完了完了!二哥,你看,四弟把脑子都给累坏了!” 胤礽:…… 胤禛满头黑线:“三哥,我脑子没坏!” 胤祉撇嘴:“还说没坏。没坏,你提前半年入尚书房,一来就加一门课,作业这么多,你还能高兴地起来?这不是累坏了是什么!” 胤禛:…… 他没说谎,他是真的高兴。其一他觉得多学点东西挺好。其二他大约猜到几分太子的用意。太子若单单只想加一门课,不必请示汗阿玛让他提前入学。太子应该是看出来他对学习并不抵触,又极度盼望能早日离开承乾宫的心思,此举是在帮他。 他入了尚书房,每日功课繁忙,白日几乎不怎么在承乾宫。便是下学后,太子也总能寻到各种借口,利用“教导”之名将他留在毓庆宫。如此,他与承乾宫的联系也就越来越少了。 佟佳氏毕竟是皇贵妃。皇子六岁挪宫是规矩。太子不方便,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和理由来打破这个规矩。他养在皇贵妃膝下。太子若提议让他提早搬出承乾宫,就等于指摘皇贵妃,与皇贵妃正面对上。此举不妥。 但提前入尚书房是有先例的,太子自己就是五岁半进学。他跟随太子的脚步,并不显得突兀。而且入尚书房是为他好。也可说是太子关心弟弟学业。不论明面上还是私底下,都没人能挑出错来。 想到此,胤禛对胤礽万分感激,顿觉心底暖洋洋的。所以他是真高兴。奈何胤祉半点不信。 “二哥!你行行好,跟汗阿玛说说吧。咱们大清古往今来,就没有什么理化生之说。你这样平白把课业加进来,不只我。往后五弟六弟他们也要受罪。小心他们怨你。” 荣妃本是来尚书房看看,顺带给胤祉送吃食,刚巧听到这一句,吓了一跳,冲上去捂住胤祉的嘴,讪讪同胤礽道歉:“太子,三阿哥童言无忌,口不择言,你别同他计较。” 转头瞪着胤祉,暗地里掐了他一把,不停使眼色:“说什么呢!太子加课业是为了你们好,你这没良心的,还好意思生怨!还不赶紧跟太子赔罪!” 怨怪太子?搞不好就是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呢!就是平日里跟太子感情好,也不能这么说啊。能不能长个心眼! 胤祉吃痛,唯唯诺诺致歉。 胤礽摆手,一笑而过:“不碍事。自家兄弟,说话不必处处顾忌。孤不会放在心上。更何况难得三弟敢同孤说真心话,这是好事。有什么直接说出来,总比面上你好我好大家好,私底下却藏着鬼心思要强。 “三弟就算不说,难道就没人怨孤了吗?荣妃娘娘不必如此。孤向汗阿玛做此提议,就料到了会面临什么。” 胤祉松了口气,狐疑地看着胤礽:“那二哥为何还要这么干?你就算不心疼兄弟,连自个儿子也不心疼吗?” 胤礽一头雾水:“我再过一个多月才满十周岁,哪里来的儿子!” 胤祉无比幽怨:“现在没有,以后总会有的。二哥,你想想啊!你这规矩若是定下来。往后咱们子子孙孙是不是都要学,你儿子是不是也在其中?” 胤礽:…… 前世高考学子们可没少吐槽王后雄曲一线,此刻他脑海中忽然闪过许多画面,爱新觉罗家的子子孙孙们一个个拍着书本练习册大骂:“就是那个叫胤礽的老祖宗!都是他!全是他害得!他吃饱了撑得给我们加这么多负担! “我们可都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还这么幼小,他怎么忍心这么摧残我们!这么压榨我们!魔鬼!魔鬼!好狠心的魔鬼!” 胤礽晃了晃脑袋,回过神来,忍不住被自己脑子里的小剧情吓得打了个机灵。 胤禛目瞪口呆,沉默良久说:“我们能学,我们子子孙孙为什么不能学?多学点东西不好吗?” 一句话说得胤祉哑口无言。 胤礽:…… 对!没错,多学点东西不好吗?他能,他儿子孙子怎么不能!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59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