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丰钊摇头:“这并非核心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世家擅长左右逢源,他们通过联姻和合作,组建了一张庞大的人脉网,世家能在改朝换代时屹立不倒,并非他们有多重要,只是因为不论前朝皇室还是新朝皇室,都在他们构建的人脉网中。” 云煦泽心里重重一震。 他差点忘了,在世家灭亡,士族崛起前,任何一次改朝换代背后都少不了世家的影子。 章丰钊意味深长地看着云煦泽:“从确定水泥真有加固城墙的效果时,王爷便进入了那些大家族的眼中,不论你心中如何想,世家已经在试图和王爷建立联系,刘家的报恩便是第一步。” 云煦泽明白了内情,笑道:“真难为他们这般看得起本王。不过先生倒是提醒了本王,本王得尽快在合昌郡开利丰楼的分店,要不然等朝廷开始推行新商税,他们可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好说话了。” 章丰钊也忍不住笑了:“他们现在多想亲近王爷,今后就会有多厌恶王爷。” 世家只会亲近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人,像云煦泽这种妄图损害他们利益的人,一般都是要被想方设法除掉的存在。 云煦泽摸摸下巴:“那本王该珍惜这段时间才是......对了先生,把闹天宫走马灯赢走的便是刘大郎,他和周五郎不愧是表兄弟,都一样有才。” 章丰钊并不意外:“刘大郎才华横溢,在合昌郡素有才名,如今已经在合昌郡下辖的县担任县令,不出意外的话,合昌郡的下任郡丞便是刘大郎。” 云煦泽好奇:“他为何没去洛京当郎官?” 章丰钊道:“他去过,但没有通过太学的入学考核。” 云煦泽瞪大眼睛:“刘大郎都没通过?” 章丰钊淡淡道:“天外有天,陵州才俊确实比不过中原各州才俊。” 所以陵州百姓才这般推崇章丰钊,大康立国百年,陵州才出了章丰钊这么一个九卿,哪怕今后章家在洛京站稳脚跟,提起章家时,也要说一句祖籍陵州。 云煦泽疑惑:“除了去太学,由郡守举荐不是也可以当郎官吗?” 章丰钊道:“家族子弟都是有傲气的,刘大郎没能进入太学,如何还愿意留在洛京,他回了合昌后便领了县令的缺。” 云煦泽:“......” 这种没能当上京官只能含恨当个地方县令的感觉莫名有些气人啊。 果然家族子弟哪怕失意,他们的前程也不是寻常人能企及的。 “这般说来,周五郎也不一定能入太学?” 章丰钊抚须道:“他的才学胜过刘大郎,但能不能进太学,老夫看不出来。” 虽然世家子弟地位高,但凡是被家族重视的子弟,基本上都是既聪明又努力的人,想要从这样的人手里争太学名额,赢的可能性实在不高。 ...... 单鸿晖因为带了几车货物,从高平出发半个月,还在去洛京的路上,而云煦泽给永昭帝求助要人的信已经到了皇宫。 永昭帝之前收了云煦泽的两封信和一封奏书,都给他带来惊喜,他很想知道这次云煦泽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结果一看信才知道云煦泽是找他要人来了,口气还挺大,竟然想要司农寺的人, 云煦泽这是想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要求提得大些,这样再给永昭帝要司农寺官吏的学生就不会被拒绝。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云煦泽已经做好接下来几个月都和永昭帝写信扯皮的准备,反正书院一时半会建不好,他有的时间和永昭帝磨。 “这个十郎啊,胆子倒是不小。” 话虽是这么说,语气却没有半分不满,脸上甚至露出笑容。 永昭帝继续看云煦泽的信,重点看了云煦泽关于书院的想法,眼中若有所思。 “书院不教四书五经有些荒唐,不过十郎的想法很有意思,朕倒要看看他能做到何等地步。” 书院不教四书五经,反而教些旁门左道,墨家和农家的那些东西在寻常人看来是上不得台面的,也就是医家的地位还高些,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这辈子不得病。 不过云煦泽在自己封地上折腾,旁人也说不了什么,永昭帝甚至还挺感兴趣。 永昭帝轻敲御案,沉吟许久,他道:“前日在朝堂上,大司农是不是说清匠监和少监总是争吵不停?” 黄显仔细想了想,道:“正是,说是两位大人各有各的想法,谁也不服谁。” 永昭帝道:“传令下去,调清匠少监去高平谨王府当值,把他的那些学生都带去。” 永昭帝向来是个大方的人,他不仅对臣子大方,对子嗣也一样,知道云煦泽的书院要开设墨学,农学和医学三门课程,他便决定帮云煦泽三门课程的先生都解决了。 云煦泽只和永昭帝要熟读农学的人才,永昭帝却把三门课程的人才都给他,这绝对是亲爹。 永昭帝顿了下又道:“派人去藏书阁,把其中关于墨家,农家和医家的典籍全部抄录一份,给谨王送去。” 黄显听得一头雾水,不懂谨王要这些东西做什么,但还是连忙记下来。 最后,永昭帝又想起一事,道:“十郎派了人来洛京开商铺,你派人盯着点,莫要让人欺负了去。” 云煦泽只是在信的最后提了一句,本想着等以后商铺出事,和永昭帝求助时不会太突兀,只是他没想到永昭帝会直接让黄显盯着。 但永昭帝想得更简单,他知道洛京世家众多,云煦泽在信中特意提了一句,估计是担心他远在高平,洛京那些世家不给他面子。 永昭帝虽然是明君,做任何决策都是为了大康着想,但在不影响国事的前提下,他不介意帮帮自己儿子。 黄显今日已经得了关于谨王的三个命令,他恍然发现,这个本来存在感不强的皇子,离开洛京就藩后反而得到永昭帝更多的宠爱。 黄显比任何人都了解永昭帝,这是个英明睿智但又心肠柔软的人,永昭帝因为政务忽略了子嗣,他对每个子嗣都有一份愧疚之心。 要不然也不会亲自为公主挑选驸马,还为藩王挑选长史,这本来都是太府寺的职责,但永昭帝偏偏自己做了,即便为了处理那些事,需要他通宵批阅没处理完的奏书。 这是一个不称职的阿爷为数不多能给子女做的事。 黄显有时候觉得皇帝高兴的时候不多就是因为他太有责任感,对大康的责任,对子嗣的责任,他觉得两种责任都应该做到,但人力有限,他总会因为政务忽略子嗣,即便有空闲时间,他也只有精力关心有数的几位子嗣。
第45章 洛京清匠司 这里远比高平清匠司大得多, 也不像高平那边混乱,云煦泽吩咐的差事都是一起做,没有明确分工。 在这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朝廷交给清匠司的差事, 归属哪个官署就由哪个官署来做,其他官署不会插手。 清匠少监阳胥接到圣旨时, 正在画即将修建的建筑图纸, 接受圣旨后整个人炸了。 “是不是刘贤荣那个狗东西去找皇上告状了, 艹, 他知不知羞,说不过老夫就去告状, 他是小孩子吗!” 阳胥不停爆粗口, 吓得身边的工匠一句话都不敢说,一个个连忙后退几步,生怕被殃及池鱼。 清匠监刘贤荣就是这时候到的,他眼中闪过一丝心虚,因为他确实去告状了,但这种事他做了无数次,也就是和大司农发发牢骚,没想过把阳胥调离清匠司。 谁知道这次皇上反应这么大, 不仅把阳胥调离清匠司,还直接发配到了高平, 这和流放几乎没什么区别。 不过听着阳胥越骂越狠,越来越粗鄙, 刘贤荣听不下去了,道:“阳胥, 圣旨是皇上下的,你有气去找皇上撒,只在这儿骂老夫有什么用?” 阳胥看到他更生气了:“艹,老夫要是敢去找皇上早就去了。” 刘贤荣:“......” 欺软怕硬说得这么理直气壮,不愧是你啊。 刘贤荣揉揉额头:“不管你信不信,本官没想把你赶出清匠司。” 他们虽然经常吵架,但都是因为公务,有些想法不一样罢了,并无私人恩怨。 洛京清匠司和高平清匠司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的主官都是手艺精湛的工匠,像刘贤荣和阳胥便是如此,他们熟读典籍,画得了图纸,建得了房屋,能力远胜手下的工匠。 阳胥语气烦躁:“要不是你总跟稚童一般去找大司农告状,皇上会让老夫去高平?” 刘贤荣确实理亏:“或许皇上过段时间就会下旨召你回来。” 阳胥是清匠司不可多得的人才,皇上是惜才之人,应该不会让阳胥一直留在高平.....吧? 阳胥更烦躁了:“圣旨让老夫带着弟子一起去高平,皇上显然没打算在一两年内让老夫回来。” 真在高平待一两年,皇上还能记起来他是谁? 刘贤荣看向阳胥,疑惑道:“你是不是闯什么祸了?” 要不然怎么会突然被发配。 “狗屁!” 阳胥气得跳脚:“老夫日日待在清匠司,忙得连家中妻妾都冷落了,哪来的时间闯祸!” “那就是得罪了什么人?” 这话刚说完,阳胥冰冷的目光落在刘贤荣身上,阴恻恻道:“老夫特么的就得罪了你这个狗东西。” 刘贤荣脸色漆黑:“都说了和本官没关系。” 突然觉得阳胥走了也挺好,他能力是很好,但嘴太臭,一开口就想让人把他送走。 阳胥冷哼,放下手中的东西:“老夫找家族去打听,看看哪个狗东西敢整老夫!” 阳胥出身洛京阳家,能在洛京站稳脚跟的家族,哪怕名声不显,也有自己的人脉网。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阳家打探了半天,也没查到有人在故意针对阳胥,只知道这个旨意是从兴德宫发出来的,都没有经过丞相府,说明是由永昭帝直接决定。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打听到有用的消息,他们发现被发配去高平并非阳胥,还有司农寺一些已经致仕的官员,以及几个太医署致仕的老太医。 通过这个消息,阳家得出结论,应该是谨王向永昭帝要人,永昭帝才会让这些人去高平。 也就是说阳胥并没有得罪人,他只是被永昭帝选中了,纯纯的倒霉蛋。 阳胥听到这个消息更炸了,因为去高平的官吏中只有他还在当值,其他人都致仕了。 换句话说人家都是退休返聘,就他属于降职,而且是断崖式降职。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0 首页 上一页 85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