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看向朱襄的头发,又看向朱襄的双眸,看着朱襄眼底的悲哀。 “我离开赵国的时候,赵人徒步相送,脚底都被磨破了也不肯回去。我跪着请求他们离开……”朱襄道,“我回到赵国拜祭蔺公,得知赵王命1人拔了冬麦,冻死了我留下用于救荒的土豆种子。贵族有很多粮食,却不肯救济平民,而是坐等平民饿死好占有平民的土地……” 朱襄手抓着胸口衣襟道:“廉公为了救下更多的赵人,自毁名声屠戮燕国,将饥荒的代价转移给燕国。你说我的头发能不白吗?” 韩非闭上双眼,道:“我知道、朱襄公,为何不肯,教我。” 朱襄微笑道:“我和你说过,不是你的错,是我的错。我不是不收你为徒,而是不会收任何人为徒。” “这个时代王至高无上,贵族高人一等,庶民还不如牲畜值钱。我更看重庶民,这不符合实际。即使我选择了现实,但心中仍旧记得,我就是庶民。” “我的徒弟接受我的思想,要么背弃我,要么与我一样,因为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而痛苦万分。” “不,你们会比我更痛苦。因为你们有家族、有亲人的牵绊,理想和现实更加割裂。” 朱襄松开抓着衣襟的手,轻轻拍了拍韩非的肩膀:“所以别学我,去学立足当下的知识。荀子治国的理念就很合适,既超出这个时代,又不会超出太多。” 韩非终于明白了朱襄的拒绝。 他不是拒绝自己,不是认为自己不够资格学习他的思想。 “朱襄公、朱襄公认为我向你求学,就一定会成为、成为你吗?”韩非问道。 朱襄道:“你不会成为我,但一定会被我影响。因为你天赋极高,将来一定能成为比肩荀子的人……这句话不要告诉荀子。” 韩非想挤出个笑容,但笑不出来:“朱襄公就这么确定、确定你的思想正确,我一定会学?” 朱襄点头:“当然。” 朱襄看向远方:“我看得见,近两千年后我的理想一定会实现。所以我能忍受现在,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那一天的到来。你们看不到远处的光,只能看到当下的黑暗,所以我不能教导你们,让你们也一头白发。” 朱襄指着自己的头发,笑道:“虽然我认为白发挺好看,但亲朋好友会担心啊。我正在竭力尝试如何把头发变黑。” 韩非理解了朱襄的痛苦。 但他不能理解,为何朱襄还能笑得出来,而且这笑容并不是伪装。 “好了,好好向荀子学习。不过如果你若有问题想向我求教,我也会指点你。”朱襄笑道,“我不收你为弟子,但在学识上对你指点一二,我还是能做到。不过韩非,你真的要继续求学吗?” 韩非问道:“为何、为何不能?” 朱襄道:“学得越多,懂得越多,就越清醒。而清醒的人,一定会痛苦。” 韩非再次垂下头:“清醒……清醒韩国必定会灭亡吗?” 朱襄道:“西周时诸侯并立,以周天子为尊;春秋时诸侯争雄,霸主由周天子承认,算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种吧。这时候,诸侯就已经想成为夏末的商、商末的周了。春秋时诸多国家被吞并,战国时兼并战争加剧,你是韩公子,应该知道各国上层都以逐鹿中原,取代周朝为目标。” 韩非不语。 朱襄又拍了拍韩非的肩膀,道:“周朝陷入分裂,之后势必会再次统一。韩国在三家分晋的时候没能吞并其他二晋,先天不足,无论哪个国家开启了统一的进程,势必会先攻打韩国。你追寻的越久,就会越痛苦。现在回家,不要再思考这些事,说不定韩国会在你死后才遭遇危机,你就不用为了看不见的危机而痛苦。” 韩非低声道:“可是朱襄公,我已经思考了。” 朱襄在心里道,那不一样,至少现在你只是知道韩国一定会灭亡,而不是站在了天下一统这一边。你只是因现实而痛苦,还没有被理想和现实撕裂。 但他深深地看了韩非一眼,转身道:“走,去田地看棉花。” 两人再次一前一后往前走,韩非仍旧落后朱襄半步。 “韩非,你见到秦王和秦太子种地,可否心里不适?” “原本、原本心里不适。人应该、各司其职,王怎能、种地?但、但我又想,王有爱好,可喜声乐、喜美色、喜击剑、喜骏马、喜美食华服,为何不能喜种地?王并非以种地为职,而是、而是以喜好、引导士人重视农桑,就很好!” “不愧是你啊韩非子。” “啊?!!朱襄公!!!别、别打趣我!” “哈哈哈哈哈。” 朱襄的笑声十分爽朗,仿佛无忧无虑。 韩非的声音满是羞窘,被朱襄尊称一声“子”惊得语无伦次。 大树后面,一老一小走出来。 嬴小政道:“曾大父,灭赵后,我要灭赵的祭祀!” 老秦王兜着手道:“政儿,你忘记赵王与我们同宗吗?” 嬴小政道:“把他们逐出去!” 老秦王失笑:“随你。政儿,你舅父说能看到千年后的世界,是真是假?” 嬴小政歪着头,满脸天真道:“是真是假没区别,都和现在无关。” 老秦王颔首:“倒也是。唉。” 虽说是荀子将韩非留在朱襄家中,但没有朱襄的首肯,荀子绝不会往朱襄身边带人。 荀子对朱襄的宠溺,其实比政儿更甚。 所以,韩非其实是朱襄看中的人。 朱襄对韩非格外关注,是因为韩非和他有相似之处吗? “我还以为朱襄会对我提拔他这个庶人感激涕零,结果他如此清醒。”老秦王先皱眉,然后憋不住失笑,“确实,如果没有夏同举荐,没有政儿舅父的身份,我不会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老秦王也跟着朱襄等人叫子楚夏同了。“夏同”这个名字,确实比“子楚”顺耳。 嬴小政道:“贵族确实看不上庶人。如果庶人展现出比贵族更优秀的才华,除了成为如信陵君等人还算有眼光的封君门客,估计就只有被杀死一个结局。” 老秦王道:“但人才流落民间,总是不妥。用没有根基的士子,总比用心怀异志的六国大贵族强。蔺贽,你的提议,寡人准了。” 蔺贽下跪叩拜:“谢君上。” 老秦王摸了摸嬴小政的脑袋,笑眯眯道:“政儿快去告诉你舅父这个好消息,让你舅父开心一下。” 嬴小政作揖:“是,曾大父。” 他提了提裤腰带,朝前冲去。 虽然嬴小政还不到五周岁,小短腿飞速蹬起来,跑步的速度也不慢。 “舅父!舅父!政儿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朱襄回头:“哎哟,跑慢点,我的小祖宗,摔着怎么办!” “舅父接着我,才不会摔!”嬴小政一头撞进朱襄怀里,被朱襄提了起来,习惯性地往肩膀上一抗。 “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舅父?”朱襄护着胸前两条小短腿。 嬴小政抱着朱襄的脑袋,笑嘻嘻道:“舅父,曾大父同意发布招贤令,亲自开科取士,招六国士子入秦为官!” 朱襄眼睛一亮:“君上英明!” 嬴小政把下巴搁在朱襄头顶:“舅父可以当面对曾大父说,曾大父就在你身后。” 朱襄转身就是一个叩拜,然后嬴小政太重,压得叩拜的他直不起腰了。 “政儿,下去。”朱襄尴尬道。 嬴小政抱着朱襄的脑袋不放:“我不,嘻嘻嘻,舅父快起来啊,曾大父叫你起来呢。” “我让舅母打你的小屁股!”朱襄威胁道。 老秦王立刻乐呵呵道:“别下来,政儿,曾大父会下令,不准你舅母为此事教训你。” 嬴小政:“哈哈哈哈!” 朱襄无语:“政儿,我趴在地上,你也脸朝下啊,你难道不难受吗?” 嬴小政:“我还能坚持一会儿!” 朱襄咬牙切齿,这只知道对舅父顽皮的皮皮虾外甥!
第63章 白棉花朵朵 韩非并没有意识到老秦王这次招贤令的意义,他只是在心里感慨,秦国如此强大,秦王果然很贤明,很注重人才。 他没有意识到,其他贵族也不会意识到。 春秋战国时各国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齐国建造稷下学宫,燕国建造招贤台,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举措。 只是这个举措都是君王一时之举,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制度。 就算是稷下学宫,当荀子这个祭酒被排挤走之后,齐国能够治国的人才都选择了离开。 但秦国不一样。 秦国明面上是建造咸阳学宫,仿佛要打造第二个稷下学宫似的。但秦国是准备将此次招贤形成一个长期的制度。 不定期的招贤令,和几年一次固定招贤考核,其中意义就完全不一样。 魏晋时司马家族为了谋夺曹魏政权,与世家大族联手,用九品中正制度阻断了寒门的上升途径。经过了被世家大族把持的混乱的几百年,隋唐宋三代建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扶持寒门与世家大族分庭相抗。 现在的秦国推行定期的招贤令,比后世推行科举制度更容易。 秦国没有可以垄断朝臣的大贵族,上层中有许多卿大夫都是其他国家的客卿,而秦国的军功制度也已经让许多底层士子进入了朝堂。所以秦国再次扩充“客卿”队伍,将“客卿”下放到中低层官吏队伍,朝堂无人会反对。 以六国目前国君的智慧,他们也一定看不出这招贤令背后对六国宗室和大贵族露出的獠牙。 “不知道六国有多少人会发现?”已经快进入中秋时节,蔺贽还撒开着衣襟,吓得朱襄反复询问他有没有乱吃药。 朱襄道:“应该有。若是小贵族发现了此事,可能会想方设法入秦;如果是大贵族发现……大概除了他们自己痛苦,不会有其他举措。” 现在秦国的招贤令具体举措还没有公开,第一批士子还未被录取,所以六国只以为秦国招贤的举措和他们没有区别。 等第一批士子被录取,他们就知道区别,肯定就有清醒的人稍稍看到这件事真正的意义。 但他们看到了,也无能为力。 现在秦国还未统一天下,他们的抗议毫无用处。若等到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再发布这种招贤令,就困难许多了。 蔺贽往嘴里丢了一块肉脯,笑道:“虽然在秦国推行这样的招贤令较为容易,但若不是君上推行,恐怕也不是特别容易。君上一发话,满朝卿大夫只会闷头做事,一个反对的人都没有。” 朱襄心道,战国大魔王可不是说着玩的。老秦王不仅在其他六国小儿止啼,在邯郸之战没有发生的秦国,也是如同神灵一般的存在。 如今的老秦王在秦国的威压,就像是已经成为始皇帝的政儿对天下的威压那样。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56 首页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