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比什么都不做强。 赵国有平原君和平阳君留下的底子,对朱襄的信任度很高,又是蝗虫重灾区。他们积极响应朱襄的号召。 但赵王偃很不满朱襄插手赵国内政。 且现在他刚派被放回来的庞煖去攻打燕国。对于一个国君,最好的功绩就是攻城略地,连战连胜。虽然现在攻打燕国没有什么好处,但赵王偃很痴迷燕国时不时投降送礼给他带来的虚荣感。 让赵王偃放弃攻打燕国,将人力物力转移到灭蝗上,赵王偃坚决不允许。 如果赵国发生蝗灾,那就去抢燕国的粮食就好了。当年廉颇不就是这么做的?廉颇做得,寡人的将军也能做。 赵国卿大夫无奈,只能纷纷自己派人去封邑和家乡组织灭蝗。 他们的声望在民间的声望高了,赵王偃在民间的声望就低了。 郭开对赵王偃进言道:“他们踩着君上的声望为自己沽名钓誉,正是当年朱襄对先王所做的事啊。君上不得不防!” 赵王偃因此深恨那些私自灭蝗的卿大夫,将他们名字一一记下,准备等日后算账。 魏国有许多中低层大夫和士人都与信陵君有关系。朱襄依托信陵君的声望,有许多人都愿意配合秦国的灭蝗行动。 但魏王还在病中,魏太子是个平庸无能的人,不敢私自做太大的决定,所以魏国朝堂上层没有动静。 魏国也与赵国一样,中下层士人自行行动,上层卿大夫和国君冷眼旁观。 不过魏国没有动兵戈,所以财力物力稍稍充足一些。国土面积又小,大部分蝗虫卵聚集地都在黄河两岸,所以清理起来比赵国效率高一些。 朱襄终于算是听到了一个稍好一点的消息。 至于楚国,是朱襄最失望的地方。 齐国虽然也无所作为,但齐国一直那样,离秦国又远,所以朱襄本来就没抱希望。 楚国现在的国土夹在黄河和淮水之间,淮水又泛滥过一次,是蝗虫卵最严重的国家。 楚国曾经出了屈原、春申君这样的士大夫,士大夫阶层应该还有品性较为高尚的人。现在又有项燕这样擅长带兵的名将,组织能力也不差。 朱襄本以为楚国朝堂应该会比较重视这件事。 但楚王仍旧不管事,令尹李园只顾着争权夺利,屈氏等其他世族大家在和李园政治斗争,都不理睬秦国的提醒。 朱襄派使臣去拜见项燕,项燕不仅没有同意,还杀了朱襄派去的使臣。 得知使臣被杀后,朱襄愕然许久。 当使臣带去的人逃回来后,朱襄才知道使臣为什么会被杀。 有春申君的前车之鉴,项燕不敢做出与朱襄相交太密的事,更不敢擅自去帮庶人做什么。 使臣十分愤怒,嗤笑项燕看着急公好义,其实上不能劝诫君王,下不能体恤庶民,连打仗都不如从未上过战场的长平君,就像是穿着衣冠的猴子,不过是学着人的模样而已。 项燕恼羞成怒,便杀了使臣。 朱襄伸手按住双眼,沉默良久。 他为了尽可能地说服各国士大夫,派去的使臣的祖籍都是当地人。 被项燕杀的使臣,就是楚人。 使臣的家乡就在如今的楚国境内,他主动请缨,希望去说服楚国卿大夫灭蝗。 他的家乡还是曾经春申君的封邑。虽然他没有跟随过春申君,但瞻仰过春申君的言行。 朱襄猜到了,使臣大概是知道这样激怒项燕会被杀,但他还是没有忍住胸中的怒火。 春申君死后,项燕一度有取代春申君名号的势头。 特别是朱亥带着信陵君的棺木请求燕国和楚国退兵,项燕扬言自担其责,会让楚军退兵后,他重义的名声更是节节攀高。 南楚国被灭,楚王日日担惊受怕。令尹李园也感受到了秦军的压力,愿意与楚国唯一能打的名将项燕分享权柄。所以项燕又回到了楚国卿大夫的顶尖阶层。 这时项燕开始礼贤下士,广养门客,如春申君和信陵君一样,楚人也当项燕是下一个“战国四公子”,只是差一个封君名号而已。 项燕学着春申君和信陵君,就是想要得到这个名号。 虽然他有封邑,但楚国上层被楚王同姓贵族把持,几乎不给异姓贵族授与封君的名号。 春申君与楚王在秦国相互扶持十年,又以命帮助楚王回国继承王位,才能跻身楚国封君。 项燕认为现在楚国安危都系在他一人身上,他也该得一个正式的封君之位,让项氏的门户再拔高一层。 使臣此话不仅激怒了项燕,更激怒了项氏族人。 其实项燕虽然愤怒,但其实想放走使臣。但一群项氏年轻族人围住了使臣,将使臣砍死在乱刀下。 项氏族人在项燕得势后一直嚣张跋扈,楚人的脾气也很暴躁,哪能忍受家主被侮辱? 他们杀死侮辱家主的秦国使臣,也符合这个世道的道义。 项燕得知时已经晚了,而这锅,他还只能背着。 朱襄用手捂住眼睛许久,声音沙哑道:“你说他只是没忍住怒火,所以明知可能会惹怒项燕,仍旧辱骂项燕沐猴而冠。但你们都能逃回来,他怎么可能逃不回来?” 逃回来的人跪在地上不说话。 朱襄哑声笑道:“他不是没忍住,是故意求死,要破项燕的名声啊。” 那逃回来的人双手在袖中握紧,不再装成惶恐的模样,咬牙切齿道:“他项燕助纣为虐,派人围杀春申君,还厚颜无耻自比春申君?他若能做与春申君一样的事倒也罢了,现在明知道楚国遭灾而不敢出手,我主父只是说了实话而已!!” 朱襄道:“是,他说了实话。项燕不救他的家乡,他就破了项燕最想要的名。先生高义。” 朱襄放下手,双目赤红:“我会为先生报仇。” 那人狠狠叩首,这才失声哭了出来。 这次他不是装的,是真的发泄出了心中沉积的悲伤和愤怒。 这个人是使臣的同乡。 他们的家乡,都在春申君原本的封邑。他们也是因此才得以拜见朱襄,得到朱襄的任用。 春申君的封邑就在与齐国相邻的淮北,正是蝗灾最严重的地方。 “我会派人去游说当地县令。县令也有自主组织庶人灭蝗的权力。”朱襄道,“劳烦你再冒险入楚。” 被杀的使臣的门客接下了新的使臣任命,再次赶赴楚国。 李牧和王翦此行,李牧为主将,他当然把王翦赶去太原,自己来到长平郡。 他一来就得知了此事,安慰道:“待我灭楚,把项燕头颅供奉在使臣衣冠冢前。” 使臣被项氏族人乱刀砍死在楚国,尸体没能抢回来。 以后他们也不可能再寻到使臣的尸体,所以只立了衣冠冢。 朱襄勉强挤出笑容:“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朱襄叹了口气,道:“春申君若知道自己封邑遭遇蝗灾,不知道多难过。” 李牧拍了拍朱襄的肩膀,没有说话。 现在什么安慰的言语都是苍白的。他们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朱襄情绪只低落了几日便很快振作起来。 他在这个时代遭遇的悲伤和愤怒太多了,若沉浸其中就往前迈不动步子了。 长平郡终于有了长平君,从官吏到庶人都和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把每一寸地都翻找一遍。 朱襄遇到了旧识伯夫。 伯夫虽然是庶人出身,但已经身居长平郡都尉的高位,娶了感情很好的妻子,有一双聪慧的儿女。 李牧曾经询问伯夫要不要入他麾下,伯夫拒绝了。 伯夫留在长平郡,专门负责审查和安排逃到长平的流民。成为长平郡都尉之后,他管理了长平郡所有城防军队。 这些流民基本都是赵人。他们听闻了长平君的名声,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凭着他人的口口相传寻找长平郡的位置,来到了长平郡中求一条活路。 长平郡新建的郡城中大部分最初的城民,都是当初留在长平的赵国兵卒和其家眷。还有部分人是随着朱襄离开赵国时来到长平郡,想要继续跟随朱襄的人。 伯夫一直认为自己是朱襄的家臣,他想替朱襄安顿好来到长平郡的赵人。这一定是符合长平君希望的事。 长平郡的官民在朱襄的带领下,在地上挖壕沟,每天夜晚生火引诱蝗虫若虫进入壕沟,烧死了不少若虫。 若虫没有毒。朱襄还率领军民抓住部分若虫晒干,碾碎后与粮食混在一起做成饼或者粥,可以减少一部分粮食压力。 如此又是两个月过去,蝗虫的翅膀终于长了出来。 它们飞起来了。 农人手持网叉,堆好一个个柴火垛,一边焦急地等候田地里的粮食成熟,一边严阵以待蝗虫大军到来。 秦王子楚命令秦国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朝堂几乎所有卿大夫都已经在各个郡县坐镇。 秦王子楚也亲自来到了长平,相国、丞相也在蝗灾最严重的地方。 “朱襄,我们能赢吗?”秦王子楚问道。 朱襄道:“生存这种事,能不能赢又有什么关系?反正都得战。” 秦王子楚白了朱襄一眼,咳着嗽道:“我知道,我只是让你说句好话。” 朱襄道:“我们一定能赢。你还撑得住吗?” 秦王子楚道:“撑不住也得撑住。” 朱襄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向远方:“嗯。” 公元前243年,秦王子楚八年九月,蝗虫成熟了。 秦国本土的蝗灾没有集结成大型灾害。各地郡县零零散散有蝗虫群出现,都在秦人严密的组织下迅速被扑灭。 农人一边扑杀蝗虫,一边抢收粮食,日夜轮番劳作,在蝗虫嘴中抢夺食物。 秦军手中的兵器变成了捕网,即使只有每日粮饷补贴,不算入战功,他们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偷奸耍滑,比上战场搏杀还要全神贯注。 秦国本土的蝗灾控制下来,但灾难才刚开始。 十月,蝗虫从东方来,遮天蔽日。 秦国边境处处燃起烽火。 这烽火不是预告敌军来袭,而是希望以火焰和烟雾来驱赶蝗虫,阻止蝗虫继续往西。 秦人将一些难闻的枯草树枝放入烽火中,烟雾冲天,与蝗虫群缠绕在一起。天上的太阳完全被蝗虫群和烟雾遮蔽,人间好像坠入了地狱。 看见这一幕,每个边防秦军心里都震撼得失去了言语。 他们已经足够努力了,明明秦国本土的蝗灾都差不多控制住了。但蝗虫从东方来,他们能奈何?能奈何?! 秦王子楚神情冰冷,嗤笑道:“寡人还不如放弃救民,直接把五国荡平了。” 朱襄道:“别废话,来干活。” 他与子楚一起,亲自守住山坡上的一处烽火,为烽火添柴添气味难闻的草药。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56 首页 上一页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