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经常作壁上观就是因为它几面临海,只有一处陆地通道可以通过大军。那处通道前又有其他五国挡着,所以齐国贵族都认为自己高枕无忧。 现在李牧率领的舟师告诉他们,靠海也不安全了,秦军可以从海上来。 齐国虽然派出了军队和将领联合攻打秦国,但自君太后去世后,齐王在国内贵族,特别是他舅父后胜的说服下不修军备,带头享乐。 齐国贵族奢侈之风盛行,谁有钱谁摆的架子最大,谁就越有声望;齐国稷下学宫也没有了曾经的学术繁荣,变成了空谈辩论为主。 当秦军接近齐国的时候,齐王对着朝堂众卿家茫然问策,齐国卿大夫也茫然地问齐王该怎么办。 他们这几十年都在想着怎么赚钱花钱。打仗什么的,不知道啊。 就是他们派出去的齐将和齐兵,都只是去捡好处而已,没想过攻城略地。齐国根本找不出能带兵的人。 齐王茫然:“那该如何是好?” 齐国卿大夫:“先组建舟师?” 齐王点头:“好。那谁来组建舟师?” 齐国卿大夫又茫然了。 君上,你问我们,我们问谁啊?谁知道齐国的谁擅长水战? 于是他们丢弃了这个方案,选择在海岸线上布防,不让秦军上岸。 齐王觉得言之有理,然后问谁领兵。 齐国卿大夫又开始讨论起来。 这个他们也不知道啊。 齐将本来就少,为数不多能打仗的都去秦国了,总不能他们自己去危险的地方吗? 于是他们立刻让齐王召回出征的齐将。 这个齐王觉得太有道理了,赶紧下诏让去秦国的齐军赶紧回来。 然后,他就这么等着了。 李牧此次出战的目的是逼迫齐王让齐军从秦国撤回。 他知道自己孤军北上,只要齐国在海岸线布防,他很难冲破防线进攻齐国腹地。 但等到了齐国的海岸时,李牧疑惑地发现,防守的齐军呢? 他以为有诈,专门围着齐国的海岸线绕了一圈,在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登陆,以免遇到埋伏。 结果他都绕一圈了,还没看到齐军来拦他。 李牧虽然不知道为何会如此,但他立刻抓住了战机,率领军队整列登陆,朝着齐国腹地行军,很快就把齐国都城临淄围了。 李牧坐在大帐里满脸疑惑。 以他现在带的兵,肯定是攻不下临淄的。他围临淄,只是为了逼迫齐军回援。 但是除了在秦国的齐军,其他的齐军呢?齐国这么大,总不能派出了一支齐军进入五国盟军,国内就没有守军了吧? 李牧从海上登陆上岸,沿途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各地城池都城门紧闭,守军在城楼上紧张观望,没有任何一支齐兵出城阻拦秦军往临淄去。 这难道是齐国的郡守县令和封君全部谋反,坐等齐王去死了?不然怎么会秦军都到达临淄城下了,还没有人阻拦? 李牧看着临淄巍峨的城墙,心里遗憾极了。 早知道会这样,他就多带些人来了,直接把临淄打下来多好? 秦王子楚因为荒年而中断霸业,心里一定很憋屈难受。如果他能把齐王俘虏到咸阳,或许能减少一些子楚的遗憾。 李牧思虑良久,拍了拍腿,准备撤兵。 临淄都被围了,齐军肯定已经在回来的路上。 他只带了五万人,其中只有几千后勤。也就是说,他此番出战就是吓唬齐国,连后勤辎重都没带多少,攻城是不可能的。 现在他目的已经达到,虽然不甘心,还是该回去了。 李牧让军队把霹雳车和投石车都搬出来,把能打的弹药都打光,然后轻装急行军回已经占领的港口。 只有烟雾和响声,其实对石头铸成的城墙几乎没有损伤的火药罐子一通乱炸,李牧抱着手臂走神,等“卸”完辎重就走人。 城门开了。 齐王建在最信任的相国,君太后的族弟,他亲昵呼喊的舅父后胜劝说下,开城门投降,希望得到一个韩王的待遇。 后胜说,投降晚了,可能就没有好日子过了。现在投降,还能去咸阳城当个富贵闲人。 齐王建这位大龄巨婴妈宝被霹雳车吓得六神无主,晚上抱着君太后的牌位才能入睡。 其他齐国贵族见到李牧能召唤霹雳,也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念头。 齐国贵族两耳不闻国外战事,一心只想赚钱过奢侈的生活。秦国舟师出现了这么多年,他们居然只知道“秦国舟师”,但对舟师具体是个什么模样,一点都没打探过。 李牧的霹雳车用了十几年了,楚军听着响声都面不改色心不跳,知道这玩意儿的威力就麻麻,灭火就行了。 但齐人真的不知道。 于是在李牧召唤天雷地火的神通下,召回齐国将领的诏令还在路上,齐国其他封君和郡守县令还在等待齐王下一步命令,齐王建开城门投降了。 李牧欲言又止。还好他表情天生严肃,朱襄说他是个面瘫。 所以他板着脸接受了齐王建的投降,然后陷入了两难。 他带来的秦军真的不多,既不够去征伐其他齐国城池,也不够带着齐王建从陆地上跨越几国边境回秦国。 他现在该干什么?总不能带着齐王建出海吧??
第238章 李牧大危机 李牧遭遇了带兵生涯中最大的困境,连当年抵抗匈奴的时候,他都没遭遇过这样的困境。 齐王是降了,但齐国不算降了。 以这个时代封君各自为政的特色,除了韩国、魏国、燕国这等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对楚国、赵国和齐国的斩首行动,只是会瓦解国家大部分力量,无法真正灭国。 这就是朱襄前世王翦每次灭国,都要拉出几十万大军的原因。 李信灭楚时就是没看清这一点,以为自己拿下寿春就能获胜,只带二十万秦军直奔寿春。 结果秦军被楚国封君各自带兵围堵,后面又被昌平君叛乱戳了屁股,就像是遭遇了后世民俗传说中荆楚特色九头蛇一样,首尾受敌损失惨重。 王翦打楚国的时候拖出秦国所有能拿出的兵力,在楚国平原平铺开来,让楚军没办法玩纵深作战。 他打齐国的时候,则是故意在齐国边境缓慢前行,给齐王充足的时间门从各地封君和郡守那里凑来四十万大军,然后绕开齐军主力,先破临淄,再击破齐军主力,将齐军有生力量击溃,这才能一举击溃齐国抵抗力量。 只是齐王投降,齐国封君只要手中有兵,就不一定会听齐王的愿望投降,而是拥立宗室继续对抗秦国。 比如赵国邯郸被攻破后,赵公子嘉逃往代郡继续与秦国作战,坚持了整整六年。 李牧手中这五万人在齐王投降之后拿下临淄城很容易,但很快他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但齐王都投降了,他却转头跑了,他又心有不甘。 可杀了齐王或者俘虏齐王,齐国可能会拥立一个更英明的齐王,反而给秦国灭齐造成更大障碍。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从秦国求援,趁着齐国各地封君和郡守还没回过神,一举占领齐国。 但这又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齐国西边和秦国隔着魏国、赵国,往南和秦国隔着楚国,是一块完完全全的飞地。 就算占领后勉强能依靠齐国本土资源守住,但要怎么增兵? 秦国正在和五国作战,从本土增兵太过困难;从南边增兵,南秦可没有一口气能运送十几万人的海船。 自己带来五万人,基本把大型海船全部开出来了。为了给这五万精兵留下退路,他还不能让海船全部开走,去南秦接人增援。 最终,李牧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齐王都投降了,以李牧身为此世顶尖名将的自尊心,他无法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灭国之功从手中飞走。 临淄有河流与海湾相连,但就像是内河的大船难以入海一样,海船也难以进入内河航行。 李牧让海船驻扎在离临淄最近的海港,先把河流中途齐国防卫力量扫灭,然后征集齐国内河大船,把齐国宗室,也别是齐王的子嗣,和大部分齐国高官都送往海船上,送他们去南秦的同时,也向南秦求援。 虽然秦太子不在南秦,但李斯和韩非都是相国之才,浮丘和蒙恬都能带兵,他们应该能及时做出决断。 接着,李牧让秦军接管临淄城防,放宫中的粮食给城中饥民,告诉他们吃了这些粮食,如果齐国贵族攻破了临淄,他们全部都会被贵族处死,然后收编他们补充兵源。 李牧又让后胜协助城防,让后胜去抓不满齐王投降的人,许诺后胜如果协助得好,就给后胜算战功。到时候后胜到了秦国,说不定也能封个爵位。 后胜满心欢喜,如李牧所料的那样积极无比。 他知道他撺掇齐王投秦,如果秦国不带他走,齐国的贵族会活剥了他。在灭齐一事上,他现在比李牧还上心。 后胜还说服齐王发诏令让齐国各地投秦,以免这些人反抗秦国,让李牧恼羞成怒,杀了齐王。 齐王见子嗣亲戚全部被秦人带走,自己躲在宫殿里瑟瑟发抖,六神无主,后胜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他发布诏令,命令齐国全境缴械投秦,谁不听从齐王的诏令就是谋逆。 李牧欲言又止,然后长叹一口气。 还好现在的秦王是子楚,以后的秦王是政儿。政儿的太子肯定给朱襄养,将来也不会差。 再往后,他都成冢中枯骨了,秦王好与差都气不到他。 他又想到曾经的和如今的赵王,深深庆幸当年赵王把自己和廉公“卖”给了秦国。 李牧又叹了一口气。也好也好,至少现在他不用担心齐军的士气了。 就算齐军大军回来,士气也一定很低落。 做好一切准备,李牧关闭城门,准备守城。 他本来只是用攻城吓唬一下齐王。但在齐王投降了,他要借机削弱齐国,就只能守住临淄城,等待秦军来援。 此战肯定非常艰难,而且损失惨重了。 李牧忍不住喝了一坛子酒发泄郁闷。 他总觉得,自己如果正经地带领秦军来攻打齐国,都不会这么憋屈和艰难。 在李牧求援的时候,齐国各地封君和郡守得到消息终于回过神,开始四处串联,推举带头人一同攻打临淄,救出齐王。 虽然齐王说不让救,但这时候谁听齐王谁傻。 齐国各路军队浩浩荡荡开往临淄。李牧背着手站在城头,再次连连叹气。 他已经很久没守过城了,心烦。 在李牧向南秦求援的时候,也派了一支骑兵往西回秦,告知秦王齐国的奇葩事,让秦王做决断。 五国因荒年和出兵导致内里防卫空虚,骑兵前行速度很快。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56 首页 上一页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