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陆长征这段时间在羊城这边,苏茉便给他去了个电话。 陆长征那边正好在给新兵考核,便把这事作为任务安排了下去。 郑老汉郑老婆子这事做的并不隐蔽,那些人都是受过特训的,到傍晚的时候,便有了结果。 那俩老货,在几天前,在一个卫生院说自己便秘,开了些巴豆粉。【那个时期医院管理没那么严,是能开到的。】 苏茉收到消息后,便给王翠梅去了个电话。 接完电话,王翠梅整个人就如快要喷发的火山,但还是死死压制着,不露声色的回了家。 等那俩老货吃完饭去外面溜达的时候,王翠梅便进他们房间翻找起来,很快便找到了那包巴豆粉。但王翠梅并没有直接拿出来,而是放回原位,然后回客厅坐等着。 等郑国盛晚上从单位回来,王翠梅便爆发了,怒骂着把郑老婆子给郑红霞下巴豆粉,害郑红霞一科缺考,一科几乎没考的事,撕了出来。 郑国盛吓了一跳,但又不认为自己的爹娘会做出这种事,让王翠梅不要把瞎猜的事乱说。 郑老汉和郑老婆子本来有些惊慌,见儿子站在他们那边,便也跟着喊冤,说他们怎么会害自己的孙女,他们连巴豆粉都没见过。 王翠梅带着郑国盛进了他们住那房间,当着他们的面,翻出那包巴豆粉。 王翠梅动作实在太快了,老两口阻止不及,见巴豆粉被翻出来,反应极快的倒打一耙。说那巴豆粉是王翠梅放的,就是为了陷害他们,想把他们赶回老家去。 老两口跑到院子里哭天摸地的闹了好一通,吸引了不少家属院的人前来围观,王翠梅也由着他们闹。 等来看热闹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王翠梅再次问他们:“你们确定没见过这包巴豆粉?” 老两口哭天抹泪,咬死说自己没见过,演技很不错,看着真有点被儿媳陷害冤枉的架势。 等老两口演够了,王翠梅把他们什么时间、去了哪家卫生院、找了哪个医生、用了什么理由开的巴豆粉,一一说出。 郑老汉和郑老婆子一听王翠梅什么都知道,瞬间傻眼了。 围观的人一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看那俩老货的眼神简直像在看怪物。要是他们有个能考上大学的孙女,他们宠着都还来不及,这俩老货竟然还给人下巴豆粉,不想让人考上。 国家早就说了要男女平等,不要重男轻女,这俩老货不仅思想落后,心思还毒,这次敢下巴豆粉,下次说不定就敢下毒了。 围观的人,一致都起了要远离那两人的心思。 这大晚上的,闹了这么一场,郑国盛的脸皮算是完完全全被揭下来踩了。 郑国盛大骂了郑父郑母一顿,转而又埋怨王翠梅,既然有证据,为什么不一早就跟他说,而要闹的大家都知道。 王翠梅见郑国盛只关注自己的脸面,一点都不关心闺女的前程,心算是彻底死了。 当场就跟郑国盛提了离婚,一点都不想再跟这根子里就烂了的人家生活了,再待下去,只怕她的子女都要被毁了。 郑国盛自然不可能同意,骂了句让王翠梅不要胡闹,便气冲冲又走了。 然而,他低估了王翠梅的决心。 第二天,王翠梅就去后勤部那里,找领导说了要跟郑国盛离婚的事。毕竟军婚离婚不易,得部队批准了才能行。 后勤部自然不可能劝离,有干部要离婚,他们自然得调解,赶紧找了双方当事人过来了解情况。 郑国盛见王翠梅闹到后勤部去了,脸都绿了。 调解的时候,王翠梅也没给郑国盛留面子,一五一十把这些年受的委屈全都说了出来,气得郑国盛差点当场暴起。 领导了解到导火索是郑国盛父母,跟他商议后,由领导他们出面,把郑老汉和郑老婆子给劝回了老家。 俩老货也知道这次闯了大祸,在确定郑国盛以后依旧会每月给他们寄20块钱后,便半推半就的回了老家。 但王翠梅还是坚持离婚,跟厂里申请了职工住房后,带着郑红霞和郑鸿飞搬了出去。 后勤部调解了好几次都无果,两人拉扯了一年多,在王翠梅表示如果郑国盛再不同意,她就要找律师起诉离婚的情况下,郑国盛终于松口同意离婚。 在此期间,郑红霞复读了一年,终于成功考上了大学了。 离婚后的王翠梅,摆脱了桎梏她的枷锁,在征得苏廷谦他们的同意后,从厂里辞了职,去工地卖起了盒饭。 盒饭价格按荤素不同,每盒价格6角~1元钱不等。 84年的羊城,建筑民工的日薪大概七到八元,去下馆子可能舍不得,但花个1块钱买个盒饭吃,还是可以的。 王翠梅手艺不错,炒的菜味道好,她的盒饭,饭和菜的份量都给的很足,因此卖的特别好。 在工地卖盒饭虽然不体面,但挣的可不少。第一个月,王翠梅就挣了六百多块。 王翠梅高兴的不行,起早贪黑,干得更起劲了。 不过两年,王翠梅就攒够了钱,开起了自己的小饭馆。靠着这个小饭馆,王翠梅供郑红霞和郑鸿飞读完了大学,甚至还在羊城买了自己的房子。 N年后,王翠梅成了老太太,每天的乐趣就是含饴弄孙,她的饭馆也成了当地有名的老牌饭店,转交给小儿子郑鸿飞经营了。 回顾以往,王翠梅最感谢的,就是认识了苏茉一家。最庆幸的,就是当初下定决心跟郑国盛离了婚。 不然,她现在估计还在忍受郑国盛那糟糕的脾气,哪里有现在的舒坦日子。
第438章 番外之陆家 1983年,黑江省开始分田到户。 陆家村大队也在这一年分了田地,村里的集体副业也承包给了个人。 同年10月,政府发布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红旗公社在1984年改为红旗乡政府,大队也跟着取消。 陆家村大队又重新更名为陆家村,大队长陆保国成为村长,陆清安则为村支书。 不过,陆清安在新任命下达前,跟乡政府请辞了。 之前担着支书一职,肩上有责任,他不敢离开大队。如今大队的田地都分到户,副业也承包给个人了,村干部在村里作用也不大了,谁当都一样,他也可以卸下担子了。 这几年,他在报纸和新闻联播上,时常看到改革开放的内容。奈何红旗公社一个小地方,感受不大,他早就想去看一看了。 如今有机会卸了担子,他要趁着身子还硬朗,去外面走一走,见一见世面。 于是,秋收结束,粮食都晒好收入库后,陆清安交代老大老二家帮忙照看着,和陆伯鸣、李月娥一起,一家三口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李月娥前几年都在唐市帮陆小兰带孩子和看店,只寒暑假的时候才回陆家村。今年丁乐风上托儿所了,地又分田到户了,这才搁家里待着,不然地光靠陆清安一个人种不来。 三人去的第一站,是京市。 去年,陆国栋和陆爱芹都考上了大学,陆国栋是一本,陆爱芹二本, 报的都是京市的学校。 今年,安安乐乐也以13岁的年纪,被著名大学少年班录取。安安进了有军中清华之称的军校,乐乐则是去了华清大学的少年班。 第一次出来,陆清安想先去京市看看孙子孙女,然后去闺女家瞧瞧。 陆清安出来的时候,给陆小兰和陆长征都打了电话。 陆长征提前安排了人给他们买了从双山市到哈市的卧铺票,到了哈市,马小娟和陶培胜两口子来接的人,招待他们在哈市住了一晚,第二天又帮他们买了去京市的机票。 马小娟也是个细心的,担心几位老人没坐过飞机害怕,自己也买了票,亲自送他们到京市。 马小娟这些年跟着苏茉做服装生意,赚了不少,资产有小几十万了,服装店也开了五六家。 对苏茉,马小娟是打心底里感激的。 这要不是苏茉当初拉上她一起做生意,她指定大学毕业后就找关系分配去清溪县了,在那小县城苦哈哈的熬资历,领着固定工资呢,哪有如今的舒坦日子。 去年,在她和公婆的努力下,陶培胜也调哈市机关来了,不用再在山里守着那金矿,他们一家三口也结束了两地分居的日子。 马小娟有钱,这些年听了苏茉的建议,在哈市也置了不少物业。 手里有房子,自然不用跟公婆同住,就是赵大娘,马小娟也专门给她安排了一个住处,还找了个保姆专门照顾她。他们两口子,隔几天去看一次。 摩擦少了,日子自然就没了。对于如今的生活,马小娟是十分满意的。所以对引导自己过上这种日子的苏茉的家人,自然十分关照。 到了京市,陆小兰和丁志诚两口子来接机。丁志诚借了单位的车,载着一行四人,直接去了他们在京市的家,前两年买的一进的四合院。 丁志诚的单位在京市,他工作又比较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这边。京市住房紧张,丁志诚的单位给他分的房子不过是个单身宿舍,陆小兰他们过来的时候有点住不开。 后来服装店赚了钱,夫妻俩一合计,便在京市买了套一进的四合院。四合院大概300平的样子,正屋厢房加起来一共八间房,一家子住是绰绰有余。 马小娟看了觉得挺不错,她这些年跟着苏茉,也偏爱置业,心里也盘算着在京市也买一套这样的。 “小兰,你这四合院看着不错,买了多少钱?” “我这个是前两年买的,花了7800块。”陆小兰答,“不过现在涨价了,我前两个月又买了套差不多的,位置还没这边好,花了11000块。” 马小娟“啧”了一声,“涨得这么快。你前两年怎么不多买两套?” 马小娟和陆小兰是同期做服装生意的,前两年马小娟都赚了近十万了,以为陆小兰跟她也差不多。 陆小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不如你有做生意的天分,赚的不多,那时的钱,只够买一套的。” 陆小兰和丁志诚两口子更喜欢自己的本职工作,开服装店对他们来说,更多是一个副业,在生意上花的心思并不多。开服装店到现在也有5年了,也只两家店。 更何况,唐市是灾后重建的,整体经济不如哈市,销量自然也比不上那边,赚的不如马小娟多。 “怎么?小娟你想买?”陆小兰问。 “嗯,我看你这四合院不错,也想买一套,到时候要是来了京市,也有地方落脚。” “今年房源多了很多,我听我三嫂说,许多人卖房出国的,我明天陪你去房产中介,你把需求跟他们说,他们会给你推荐合适的。” 84年起,国内开始掀起一波留学潮和移民潮。 次日,陆小兰先把马小娟带去了房产中介,此后再带着三位老人,去了侄子侄女们的学校。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78 首页 上一页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