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老夫才不是为了你,老夫不想辞官,是为了领养廉银。” 他李德明辛辛苦苦一辈子,领的那点可怜巴巴的俸禄哦,要不是他夫人勤俭持家,只怕都养不活一家儿孙。 李德明得意地指着报纸第二篇养廉银的文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改革官员俸禄,增加养廉银吗?” “为什么?” “当年你祖父我被你师叔祖举荐,回京任吏部侍郎,回京头一日都还未报到完就跟皇上和瑞亲王去山东办差,路上呀,说起底层官员可怜,我猜,皇上就是那会儿动了给官员涨薪俸的心思。” 李阳笑道:“祖父您是不是忘了,当年是孙儿我陪您回京,也是你孙儿我陪您去山东、去浙江、去云南的。对了,咱们还去安南国红河港。” 李德明一拍脑袋,还真是。 “老了哦,记不住了哦。” 李德明翻页,第三篇文章写的是户部之事,第四篇文章写的是皇上对百姓的新年祝福,随后是菁华大学的年度优秀学子评选,木巧一个姑娘家竟然成了头名,得一千两银子奖学金。 李德明赞叹:“我当年读书时怎么没遇到瑞亲王福晋这样的人呐,若是能遇到这样一个人,我何必去考那劳什子举人进士,也不用受这许多苦。” “祖父,您若是不考科举,您就当不了内阁阁臣了。” “内阁阁臣么,也就是那么回事儿。若是天下太平,百姓日子安宁,当个普通百姓比为官做宰更好。” 李德明举起报纸对着窗户透进来的光,虚着眼看报纸上的文章,他的白发在寒风中微微晃动着。 李阳看着祖父这般模样,所以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吗? 碰上乱世,普通人、当官的人,谁又能真的独善其身? 李光地已经卸任,他在家看着这份报纸,心里得意,等陈廷敬过些日子进京,他看到这份报纸肯定很懊悔,大清能有今日,这是在他李光地当首辅时成的。 去畅春园的路上,雍正也看完了报纸,他道:“报纸刊文定下时朕就看过一回,今日刊发时再看,心里还是十分激动。” “皇上激动什么?” 雍正把报纸递给皇后:“这才一年而已,大清在朕手上,朝廷官员、六部、军队、菁华大学、民间,变化如此之大,与一年前皇阿玛在位时相比,竟然像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说到最后,雍正的语气忍不住激动起来。 “您是天生的帝王,没人比您更适合这个位置。”皇后语气温柔又坚定。 “不,除了朕,九弟妹、朕的兄弟们,姚元景、张廷玉、李光地、王掞、温达这些大臣,也付出了许多。” 九弟妹的名字放在皇上之后,皇后再一次在皇上这儿感受到他对九弟妹的重视。 畅春园里,康熙刚看完一大早送来的大清报,看完后他沉默了许久,盯着报纸上董鄂菁菁的名字,嘴唇嗫嚅了好几下,才微不可闻地说了两个字:荒唐! “主子爷,你说话了?” 康熙没吭声,梁九功只当主子爷在试图说话。 前日太医给主子爷针灸后,好像是扎得深了些还是扎错了什么地方,主子爷突然痛苦了哀嚎了一声。后面几日,主子爷一直在试图开口说话。 梁九功见主子不看报纸了,轻手轻脚地把报纸收起来,放在御案一角,这里还摆着菁华大学的几份校报。 胤禟夫妻他们到得早,没着急去九经三事殿,夫妻俩带着孩子先去看望宜妃。 宜妃还没梳妆打扮,正在叫贴身宫女收拾她的衣裳首饰,这些都是下午要带走的。 “额娘,您要什么我给您准备就是,您带这么多东西出去,也太麻烦了。” “你懂个什么。” 胤禟不懂,叶菁菁懂,宜妃的心不在这儿了,也没把畅春园当作自己的家,所以她要把她喜欢的宝贝都挪到瑞亲王府去。 宜妃亲热地拉着叶菁菁的手:“还是菁菁懂额娘。” 叶菁菁对胤禟说:“一个月才五日而已,是不是太少了?你去跟皇阿玛说说,能不能把五日改成半个月?” 胤禟一屁股坐下,懒洋洋道:“别说半个月,我还想着额娘就住在咱们府上,再不来畅春园了呢,我说了算数吗?” “行不行的,你先去问问吧。咱们主要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成不成全咱们,看皇阿玛如此想。” “哟,福晋,你如今越发放肆了,竟然敢去皇阿玛跟前表达自己的态度,万一他收回之前的话,五日都不肯答应呢?” 宜妃犹豫,按照太上皇的脾气,还真有可能。 “算了算了,别去说了,一个月五日也行。我好歹每月都能出去,惠妃现在都还没能出过畅春园。” 十一月底的时候本来说送惠妃去福建,谁知道南海起了战事,就没能去成。直亲王打赢了仗,说是要回京,惠妃干脆就在京城等着,到时候跟直亲王一起去南方,去年加上今年,能在南方留四个月。 宜妃从柜子里翻出一套文房四宝给叶菁菁:“这是我当初带进宫的东西,这些年都没用过,搬来畅春园时又带出来了。我刚才看过报纸,这套文房四宝就给菁华大学那个头名状元,叫木巧的那个小丫头吧。” “我这辈子没做成什么事儿,看到木巧一个孤儿能这么厉害,我看了就心里激动。” 让宜妃心里激动的不止那个叫木巧的小丫头,还有小儿媳的名字,董鄂菁菁,写在大清日报下面,当时她就忍不住落泪。 “菁菁呀,你要好好的,以后,叫咱们大清的年轻姑娘,都能看着你往前走。别都跟我似的,好似咱们妇人除了依靠男人受人眼色,就没别的活路可走。” “额娘,我会的。” 叶菁菁带宜妃去过天津了,开船去海上看海,去菁华大学看那些女学生,船厂、钢铁厂的女工人,宜妃好似突然生出一股想挣脱什么的心愿。 九经三事殿,自中秋节这对皇家父子不欢而散后,这还是他们这几个月来头回见面。 雍正本来有许多话想跟皇阿玛说,但是看到皇阿玛御案上的大清报后,他觉得他不需要开口了,他想说的,都在大清报上。 父子俩就这样沉默地相对而坐,康熙审视着他这个看似稳妥实际上离经叛道的四儿子。 雍正直视康熙,以大清皇帝的姿态。当皇帝,他比他更胜一筹。 康熙动了,他招招手,梁九功从后头走出来,把一张纸交到雍正手里。 “皇上,这是太上皇早上亲手写给您的,以后呀,您就别住养心殿了。” “太上皇说了,大清皇帝,当入住乾清宫!” 雍正愣了一下,再看向皇阿玛,他知,这是皇阿玛对他的认可! “儿臣,谢皇阿玛!”
第74章 八年后,雍正九年,清明。 刚过完年节不久,太皇太后薨逝,这几年身体已大好的康熙生了场大病,在畅春园养了两个月,今日清明祭祖,他这才从畅春园中出来。 康熙被奴才扶着下马车,看他佝偻的背,苍老的脸,和寻常六十多岁的老人并无区别。 “皇阿玛!” 正当壮年的雍正上前扶着康熙,康熙微微抬起下垂的眼皮,看了眼老四,随后又低下头,走他的路。 只见他脚步滞涩,慢慢挪动着步子。 “走吧,敬告天地,也给你皇祖母上炷香。” 御驾和銮仪卫都跟在身后,康熙却不肯乘坐,他今日定要一步步走上天台。 雍正也不着急,他扶着皇阿玛慢慢走着。 四月的北京还很凉快,上台阶才走到一半,康熙已经大汗淋漓。 雍正轻叹,皇祖母之死,让皇阿玛的精气神损了大半。 康熙和台阶较上劲儿了,他一步步往上挪着,每登上一步台阶,他脑子里都滑过一个旧人。 八年前,他在畅春园里接见刚从新南疆回来的陈廷敬,那时候他意气风发,前年人没了;去年夏天从福建坐船来天津,陪他游菁华大学的李光地今年也没了;还有墨家那位总爱挤兑他的墨家巨子墨玄也死了…… 佟国维这个狗东西,每年都说要病死了,今年都活到八十了,还没死。跟他谈论数学难题的梅文鼎,这个老东西今年八十四了,比佟国维还能活。 不知道走了多久,康熙一脚迈上最后一阶台阶,他转身看向台阶下,老一辈的皇室宗亲没几个了,站在下面的都是新一代的爱新觉罗子孙,一个个二十来岁的年纪,风华正茂。 康熙侧头看看距他几步之远的儿子们,老迈的康熙还是不能理解四儿子今日的安排:“都进去祭祖?” 除了老大在福建海军,老八在红河港来不了之外,老五胤祺、老七胤祐、老九胤禟夫妻、老十胤俄、十二胤裪、十三胤祥、十四胤祯,连四个年满二十的皇子十六、十七、十八三个都在,只有他最年幼的皇子胤祎今年十一岁,跟着他的侄子们站在台阶下。 “大清有今日海晏河清的模样,都是兄弟们和九弟妹齐心努力的结果,祭祖这样的大事,兄弟们和九弟妹自然要参与。” 老态龙钟的康熙看向九儿媳,叶菁菁笑着回视他。 这八年以来,她的菁华大学培养出许多人才,加起来有近两千余人,这些人中,一小部分有天赋的人留在菁华大学做研究,超过一半的人去了菁华钢铁厂、菁华船厂工作,另外有四五百人进入朝廷办事,从最基层到中央,到处都有菁华大学的学子,男女都有。 菁华校报、大清报都在她影响之下,把控舆论的过程中,她把她的影响力植入到大清的方方面面。 这八年是康熙老去的八年,却是她叶菁菁崛起的八年。 如今,她在朝廷内的地位,就算是雍正都不能轻易撼动,何况是身为太上皇的康熙,叶菁菁自然不怕他了。 “皇阿玛,吉时到了,儿子扶您进去吧。” 康熙无声叹息,慢慢走进天坛,一身吉服的叶菁菁走在一众亲王当中尤为显眼。 固伦恪靖公主被雍正从归化城请来,她站在台阶下,看着九弟妹一步一台阶地走上顶端,走进象征着皇权威严的天坛,她忍不住激动地红了眼眶。 大清报如今的副主编之一,和硕醇亲王胤祐的儿子弘曙,拿着手里的笔赶紧记下:雍正九年清明,太上皇、皇上领皇叔们,及菁华亲王、菁华大学士、菁华大学校长、大清报主理、瑞亲王福晋董鄂菁菁,进天坛祭拜天地。 弘昱瞥了眼弘曙的记载,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 旁边其他堂兄弟都伸长了脑袋偷看,弘晖看了之后扑哧一声,弘盼、弘昀两兄弟对此不发表意见,只有勇亲王胤祯的儿子弘春表示了自己的不满。 “弘曙哥,你这么记录真的行?咱们这些兄弟的阿玛就不说了,你亲阿玛,我七伯,名字就隐藏在’皇叔们‘三个字中?”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01 首页 上一页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