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打通山脉,不用绕路,那就最好不过了。 “愚公移山,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做好的事。咱们如今只能先把铁轨铺起来,等后代人打通山脉了,再建新的铁路吧。” “皇上说得是。” 北线的火车修建已经上了正轨,西线还未开始,雍正得了些许空闲,这日一早,准备出宫去天津走一走。 雍正体察民情,谁也没告诉,带着苏培盛和几个侍卫,去火车站亲自买火车票,最早一班的坐票卖完了,买了几张站票,雍正一路从北京站去天津,这个体验倒是头一回。 到了天津下车,雍正对苏培盛说:“每隔一段时日来天津,天津都会变得更热闹一些,可见这里发展得好。” “爷说的是,奴才现在还记得,九年前咱们来天津参加菁华大学的成立那日,菁华大学前门冷冷清清,后门也还没有繁华的商铺,如今天津这小块地方,读书的、做生意的、过日子的,到处都是人。” 天津火车站原来建在钢铁厂外头,后头为了疏散人群,火车站建到西边一块空地上,离菁华大学有六里远。这才几个月过去,从天津火车站到菁华大学,中间这六里地陆陆续续建起了房屋,来往商人、百姓繁多。 “几位爷去哪儿?要坐马车去,送去菁华大学一人只需三文钱,到港口五文钱。” “多谢,暂且不用。” 雍正一行人穿得像是来做生意的商人,一出火车站就有人来揽生意。 雍正站在远处看了会儿,不过半刻钟,那辆马车上坐满了人,车夫笑着吆喝一声,赶着马车往东去。 雍正笑着对苏培盛道:“这生意真好做。” “小生意罢了,赚个辛苦钱。” 雍正不坐马车,六里路慢慢走过去,热出了一身汗,他摇着扇子,走到菁华大学后门,往里面看了眼,学校里特别热闹。 “大爷,学校里忙什么呢,这个点儿不上课?” 大爷端起大茶杯抿了口,笑道:“这不是刚开学么,今日学校里社团招新,热闹着呢。” “哦,哪个社团最受欢迎?” “那我可不知,不过去年最受欢迎的社团我知道,一个是外语学院开的蹴鞠社,一个是会计学院开的求职社。” “求职社是做什么的?” “帮学生找差事的,比如你家的孩子想学外语,在外面找不到老师教,你就可以出银子交给求职社,求职社从社团里给你介绍个学生当老师。” “哦,这个社团就是个牙人。” “没错,就是这么个意思。”大爷乐呵道:“您一看就是尊贵人儿,若是你家需要老师,一定选咱们学校的学生,咱们学校的学生呀,靠谱。” 雍正来了谈性:“听说菁华大学的学生都很忙,有空做这些差事?” “傍晚抽半个时辰一个时辰还是行的嘛。咱们学校的学子一半是长福庄出来的孩子,日子过得苦,做些零散差事,多赚些银子补贴补贴嘴巴也是好的。” “大爷您这话说得不对,长福庄的孩子虽然是孤儿,进了长福庄,他们的命就比一般人家的孩子好出许多了,不算苦。” 大爷笑道:“你这般说也对,也对。” 雍正站在门口跟大爷攀谈,聊得正起劲儿,永乐和弘时两人从后门出来了。 永乐惊讶道:“……您怎么来了?” 看门大爷不认识弘时,但他认识校长的宝贝闺女,他笑:“公主,您家来客人了?” 永乐含笑点头。 大爷惊讶地哦哟一声,再看雍正:“原来您真是贵人。” 雍正笑道:“祖上积德,认识你们家校长。” “能认识咱们家校长,那您祖上可是积大德了。” 永乐和弘时扑哧笑了,弘时笑道:“大爷,您是会说话的。” “大爷您先忙,我这就先回去了。” “哎,公主您慢着点。” 已经午时了,雍正还没用午膳,回到府上,永乐吩咐厨房送饭才来,不必讲究,做些日常的菜来就行。 “皇阿玛,您今儿自己来的?来瞧我?” “顺便来瞧瞧你。” 弘时轻哼,他就知道,肯定不是来看他的。 雍正笑着问永乐:“刚才听看门的大爷说,长福庄出身的学子只能占一半了?” “嗯,这些年大清各地来菁华大学求学的学子越来越多,以前这些学子只会背书写文章,如今数学都学得不错,通过菁华大学入学考试的比例也逐年升高。” “好事,说明大清各地的书院教学也越来越务实了。” 永乐也有这个感觉:“对了,为了尽快建成铁路,蒸汽火车专业今年扩招了,招生人数翻了一倍。” 这个事雍正知道,九弟妹提前跟他讲过:“其他学院没有扩招?” “没有,额娘说咱们学校的老师不多,学生太多顾不过来,不能轻易扩招。” 永乐想起一件事:“对了,今年咱们学校的蒸汽火车专业、外语学院、农业学院、会计学院的新生中都有中了进士学生。我额娘说,这些人是把咱们菁华大学当作当官前的职业培训了。” 雍正大笑:“这些学子挺聪明。” 永乐轻哼:“咱们学校读书都是免费的,菁华大学给朝廷免费培养的用的官员,四伯不表示一下?” “是得表示一下,这样,以后每年从我的私库中拨五十万两银子,当作朕给菁华大学的补贴。” “多谢四伯,四伯大气。”永乐夸张地道谢。 雍正笑问:“朕这般大气,在你们菁华大学捐助榜单上能排第几?” “五十万两银子,勉强进前二十吧。” “才勉强前二十?” 弘时嫌弃道:“皇阿玛,您知不知道,咱们大学前五的捐助人都超过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这么多?” 菁华大学建立也不过九年,超过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捐款接近两百万两。 一年给大学免费捐两百万两,除了一个虚名,什么都没有,他们也愿意? “皇阿玛,能跟菁华大学牵上关系的虚名那不是虚名,那是实打实的好处。” 捐助排名前四的人分别是四大商行里领头人,江升、王伦、周齐寿、林敬,排名第五的是江西商帮的领头人梅识。 江西商帮买卖茶叶、瓷器、药材、大米,有钱着呢,四大商会崛起的时候他们一直不吭声,直到菁华大学成立后,出了蒸汽船,他们才逐渐冒头,猛砸钱,把自己砸到了跟四大商会平起平坐的位置。 菁华大学建立之初缺银子,找四大商会投资充钱,江西商会没有赶上这一回,后来梅识亲自上门拜访,投了三百万两,跟投两百万两的江、王、周、林四家享受同等优惠。 江西商帮跟朝廷打交道少,雍正对江西商帮不是很清楚。 弘时:“江西商帮又叫江右帮,中小商人居多,跟四大商行有些不同。” 自古以来,官商之间的关系说不透,讲不明。二者之间某种程度上相辅相成的关系却一直都在。 江西小商人有实力却不如四大商行成气候,出不了大商人,这和江西这么些年没有出过大官也有关系。 上头没有庇护,下面的商户就不敢出头。菁华大学给了江西商人一个新路子,江西出不了大官,只要和菁华大学加强关系和合作,他们也能安安稳稳赚大钱。 “中小商人呐。”雍正陷入沉思。 永乐知道四伯在想什么,永乐道:“我额娘说,等全国的火车线路都建起来了,大家不再惧怕出门做生意被劫道,中小商人会逐渐多起来,咱们大清的流动性会加强,商税也能多一些。” 一条线路能带动沿途许多百姓的生计,于朝廷也有益处。 雍正还总结不出要想富先修路这种简单直接的金句,但江西商会的崛起,让他看到了建火车的另一些好处。 等到三纵三横的火车线路修通了,一定要继续规划新的火车线路,尽可能地串起更多的州府。 煤矿、铁矿都是现成的,挖就是,运就是了。 雍正想到了新南疆,笑道:“永乐,你额娘真是朕见过最有远见的女子。” 厨房上菜了,永乐道:“我额娘又不在,四伯您快别夸了,赶紧吃饭,一会儿我和弘时还要回学校。” “那就快吃。” 下午永乐和弘时去学校,雍正等在门口,弘时跑了一趟副校长办公室给他爹弄了个临时证,雍正这才进门。 弘时把他爹带进学校就不管了,雍正一个人在学校里逛着,逛到外语学院,外语学院进门后的大厅里挂着一幅世界地图,每个国家的名字都用这个国家的语言标注着。 走向世界,从我辈开始! 蒸汽机学院里,大厅里挂着一张世界海图,一张大清地图,若是仔细看,大清地图天津到北京,有一条短短的铁路线。 雍正站在大清地图前思忖良久,最后他决定了,等他回京就催张廷玉赶紧把那篇文章写出来。 大清从上到下既然有了一致的目标,那就把目标清晰地写出来。 一篇文章而已,张廷玉随手就写好了,等到五月十五那日,新一期的大清报刊发,百姓们看着第一期三纵三横铁路线,第二期串联许多州府的铁路网,一个个心里都满意了。 “我就说嘛,皇上肯定念着咱们徽州府,安南省都有铁路,咱们怎么可能没有。” “我老家南阳府也有规划,只是在第二期,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哦。” “慢慢修吧,等咱们收完粮食空闲了,也去铁路上做工,帮朝廷修快些。” “朝廷管饭还给工钱,怎么着都要去嘛。” 百姓不怕辛苦,就怕看不到好处的辛苦。如今知道以后自己家乡也能通铁路,一个个都有了干劲。 朝廷官员手中握着普通人没有的权力,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张廷玉这个主要负责人很快就感受到了,和建铁路有关的公务比以前进展得更加顺利。 张廷玉顿时明白统战的意义,不就是写文章么,他伸手就来! 《大清铁路的规划细节》《我辈修铁路,后代子孙享福》《铁路—富民强国之大计》……类似的文章完一篇又一篇,他自己写还不算,还跑去找雍正、叶菁菁、唐子归……都给他写。 短短半月之内,张廷玉靠自己努力,以及发动的人脉,总共到手三十篇铁路相关的文章,他把这三十篇文章送到雍处,雍正亲自写了序言,定了个《大清铁路全书》的名字,送到官坊印刷出版,十月初,这本书就出现在京城大大小小的书铺中,卖得极为火爆。 《大清铁路全书》卖爆的时候,姚元景带着郑卫及其安南国皇室之人刚到天津港。 为了面子上好看,主理礼部的十二贝勒胤裪准备了好大的排场迎接郑氏家族,弘曙这个报馆的副主编出现在现场,给写了一篇短文章。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01 首页 上一页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