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能吃饱饭,就不会生事,天下也会稳定。 虢国公、曾太傅他们也是高兴的手舞足蹈,若不是场合有些严肃,霍瑾瑜怀疑那几个老人家打算绕场跑两圈。 霍瑾瑜面上带笑,看似也满意,心中却有些遗憾,十二石若是按照现代的计算,亩产才到一千五百斤,若是推广开来,百姓照顾的估计没有试验场这般精细,地力没这么肥厚,就算再打折扣,亩产千斤应该也能做到,可是后世的红薯,据说亩产最高能达到六千多斤,撇除化肥、农药的影响,打个折扣,农事试验场应该能培育出亩产两千斤的红薯品种,不过这期间估计要需要许多时间。 十二石产量带给众人的震撼久久无法平息,不止参与活动的官员、勋贵们激动,就是维持秩序的侍卫和士兵也高兴不已。 上层的达官显贵只要不是到了亡国时候,压根饿不到肚子,但是大多底层的侍卫、士兵他们在乎啊!他们还有一家老乡要照顾。 霍瑾瑜等大家乐够了,吩咐人现场将红薯制作一些,让大家品尝,或蒸或煮或烤…… 霍瑾瑜知晓外面还有许多百姓在看热闹,就让人准备了不少蒸红薯分切好,送与外面的百姓,让他们也尝尝。 红薯烹调好后,香甜的味道勾的众人心馋不已,加上今日那么多活动,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吃午膳,此时香甜软糯的红薯一入口,感觉比吃了蜜还甜。 尤其曾太傅、虢国公、谢公这样牙口不好的老人,对于红薯那是赞不绝口,最后尤其吃到烤的红薯后,大家就更惊为天人了。 霍瑾瑜尝了一点,就没再吃了,这批红薯九成都要留种,她打算现在京城周围推广开,派户部的人去两广地区种植,主要是南方天气热,能缩短红薯的生长时间,能一年两季,而北方红薯只能一年一熟,时间有些慢。 …… 此时农事试验场外面的百姓比先前并没有少多少,尤其之前霍瑾瑜与幼童互动的事情传出去后,许多百姓也抱着自己的娃娃挤了过来,也想凑一下热闹。 户部员外郎靳康顺带着蒸好的红薯出来时,就看到百姓将农事试验场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看到他出来后,百姓连忙打招呼,还有不少小娃娃稚嫩的嘤嘤声,奶声奶气地叫嚷。 靳康顺:…… 人太多了,他们就蒸了两筐红薯,压根不够分啊! 旁边的小吏为难地看着他,“大人,这人也太多了,要不要再弄一些。” “你让人再蒸两筐,再多就不需要。”靳康顺低声吩咐道。 百姓的肚皮是无底洞,若是紧着他们吃,他们今日挖到的红薯都填不满。 靳康顺拱着手,一脸正色道:“各位乡亲,陛下听闻诸位还在外面守着,特意让下官带着农事试验场今日收获的新式作物送与大家品尝。” 百姓们恍然大悟,原来是给他们送吃的。 许多人点完头,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不对劲。 刚才这当官的在说什么? 新式作物? 试验场里种的不是祥瑞?是新式作物? 百姓们瞬间急了,如同在沙漠中行走多日不曾饮水的旅人骤然看到一汪清泉,不管是否是海市蜃楼,先冲过喝一口再说。 见百姓们冲向他,靳康顺神色骤变,连忙后退,最终在侍卫的阻拦下,百姓们才克制住。 “什么样的新式作物?” “一亩地能产多少?” “怎么吃的?” “好吃吗?就是大人身后那东西吗?看着扁扁的,闻着甜甜的,你们放了糖吗?” “怎么种的?哪里都可以种吗?” …… 靳康顺大声道:“诸位乡亲别急,此作物叫红薯,朝廷之后就会公布,它产量很高,而且耐旱,果实长在土里,它的叶子也能吃。” 众人听完静了一瞬,然后又低声开始议论起来。 官员们见百姓安静下来,开始给大家分红薯,每人得到的红薯不多,就巴掌大的圆片。 第一个拿到手的老妇人在众人的注视下,颤颤巍巍地将蒸熟的红薯往没牙的嘴里送。 众人就见她轻轻一咬,红薯片缺了一个口子,老妇人满足地咀嚼道:“甜,软。” 其他拿到红薯片的人也咬了一口,亦是眼睛放光。 两篓红薯发完后,后面又送来两篓还在冒着热气的红薯,同样也迅速分完了。 众人吃完后,意犹未尽,甚至连指间也吮吸干净了。 靳康顺等人分完后,就转身离开,给曹尚书复命了。 百姓们等人走远后,开始放开声音议论了。 怪不得今日这样大张旗鼓,原来找到了新式作物,确实是天大的事情。 …… “大家觉得刚才那红薯怎么样?我觉得好吃极了。” “这么好吃的东西,产量应该不高吧。” “呸呸……什么乌鸦嘴,产量肯定高,要不然陛下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 “产量能高到哪里去,我的想法也不过分,一亩地总得有个两三石吧。” “两三石一亩地,怎么可能?平时的收成有个一石就要谢天谢地了,真有两三石,那就能活下去了。” “我觉得不对,红薯虽然口感好,但是水分大,不饱肚子。” “糊涂鬼,你以为吃的是仙丹啊,就一块东西能填饱肚子才怪。” “哎呀,老天爷保佑,保佑。” …… 比起百官的欣喜,霍瑾瑜很淡定,推广红薯,也是无奈之举,虽然许多人觉得红薯美味,但是这东西吃多了,对身体负担也大,可是吃好的前提是要吃饱饭。 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其他东西也就没法计较了。 红薯适合在温暖的地方种植,南方那边条件更好,至于北方,四季分明的地区还能争取一年一熟,再偏的地方就不适合,比如西北部海拔较高、温度低的地区,更好的选择是土豆,学名马铃薯。 奈何她现在找不到。 只求那群出海的的人能再次撞大运,早日找到土豆、玉米这些作物。 三日后,农事试验场的所有红薯全部挖了出来,不止试验田的,其他荒地、散地的红薯也都收获,红薯挖完以后,还被他们细细地筛了一遍,争取不落一个。 经过统计,此次农事试验场的红薯产量达到七百多石,为了预防这批留作薯种的红薯被冻到,户部花了大价钱建了好几个地窖,让它们能平安渡过冬日。 虽然现在北方不能种了,但是南方正好是时候,所以霍瑾瑜就让人运了两百石薯种南下,农事试验场的官吏也一同南下,指导当地种植。 预计明年燕京这边开始培育薯苗的时候,广东那边的红薯应该就能收获了。 霍瑾瑜让人给冀州的毅王送了两篓红薯让他品尝一下,顺便还告知了毅王红薯的相关产量,相信毅王应该喜欢。 东西送到毅王那里后,毅王很快就派人送了谢恩的折子,表示自己很喜欢,顺便给霍瑾瑜送了一箱子他打的兽皮。 …… 十月初,乾清宫殿前大缸种植的红薯也收获了,成果可以说是丰收,其中最大的红薯个头达到六斤重,而且结果多,所以霍瑾瑜不打算吃,让户部留种,尽快培育出更高产品种。 十月初八,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若是有什么不普通的事情,就是当天下雪了。 此乃昌宁四年冬日的第一场雪! 除了这,霍瑾瑜觉得日子过得平平淡淡的。 不过这是在收到宋致的折子之前。 宋致在折子说,宣王与他剿灭了一伙前朝余孽,所有余孽都被清理,巢穴也被找到,发现了一处前朝宝库,可谓是收获满满,不过宣王的养女桃夭被害。 前朝余孽掳劫了宣王的养女桃夭意图威胁宣王,桃夭宁死不屈,坠落悬崖而亡,宣王现在正在经历丧女之痛,目前在发疯中,正在折腾柳州的士绅官吏…… 霍瑾瑜:…… 宋致和宣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她是让他们去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他们是去唱大戏吗?这时不时给她来个刺激。 前段时间,宣王才弄出个安王造反,得了一个养女,这事在百姓中传的可热闹了,毕竟百姓只在戏文、话本中听到这种事情,现在戏文照进现实了。 她期待着等宣王进京,看看宣王的白月光到底长什么样,现在告诉她,养女死了。 霍瑾瑜简直无言以对了。 还有…… 宋致给她上这折子有什么用,难道期待她派人过去能压制宣王。 她将长公主派过去,他愿意吗? 霍瑾瑜默默磨了磨牙,眸光转了转,唇角扬起一抹坏笑,拿出信笺,给宋致写了信。 …… 五日后,宋致接到了霍瑾瑜的回信。 宋致看完后,心情更加不好了。 信的第一句,陛下就说长公主还没走,在京城有些无聊,问他有没有好玩的点子。 这话分明威胁他,不好好看着宣王,那就只能“长公主驾到”。 宋致:…… 霍瑾瑜在信的末尾安慰了宋致几句,表示等到他回京,一定给他厚赏,并且给他做主。 宋致只看到满篇的敷衍。 看完信后,宋致将信收好,走出了屋子,此时已经是傍晚,西垂的落日好似涂了血一般,残破的晚霞静静地躺在天际,颜色无论是暗红、深紫、暗蓝……都是半死不活的。 寒风冷峭,宋致拢了拢领口,询问身边的护卫,“姚姑娘现在醒了吗?” 护卫道:“今日早上醒了,大夫说她这次伤了根本,怕是对寿数有碍。” 宋致叹了一口气。 桃夭她也是个可怜人啊! 可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可怜人。 他知道,宣王知道,桃夭也知道。 还好,那女子聪慧,否则桃夭就不会变成姚五娘。 是的…… 宋致口中的“姚姑娘”就是桃夭。 宋致在折子中只告诉了霍瑾瑜能说的部分,他没说的是,宣王的养女桃夭也是前朝余孽。 若是按照前朝宗室族谱,桃夭算是锦歌郡主的远房侄女,在没被前朝余孽注意到她与锦歌郡主长得相似前,桃夭的生活过得也算平静幸福,在被知道后,父母和才出生不久的弟弟就被抢走,桃夭也有了新身份,然后进入安王府,在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宣王的养女。 至于她的父母,经过审讯,在桃夭离开当天就杀了,尸体就填在桃夭老家的后院枯井中,弟弟则是被留下,去年偷跑出去没找到,至今下落不明。 她之所以和宣王合作,就是想要寻找她的弟弟。 宣王也与她约定,即使她出事,也会派人去找她的弟弟,并且好好照顾他。 现在人醒了,她就可以自己去寻找亲人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14 首页 上一页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