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对自己为什么是府试第一这件事,一直有些疑惑。 他的文章先不提,后面的诗实在是不算好。 总体看下来,真的能得第一? 此刻府学夫子们却是没有疑惑的。 而他们的话,也能解答纪元的疑问。 现在考试已过,关于文章的讨论是可以说出去的。 等到纪元听到的时候,终于解答疑问。 那些编纂书籍的夫子们直言:“县试就罢了,文章虽有些新意,但太散了,还要再提炼。” “可到府试,进步简直飞快。” 特别是府试的九篇文章。 从第一场开始的两篇文章看下来,一直到最后一场的文章。 他们甚至能看到纪元在文章里的进步。 短短三天时间的五场考试,纪元不仅是在考试,更是在进步。 从文章的内容再到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总结,就连文采似乎也进步了。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考试大多是检验他学习的成果。 但对纪元来说,这分明是他进步的阶梯。 这份悟性和天赋,考官们也闻所未闻。 更别说他那手字。 是真的漂亮啊。 府试的卷子,最开始的糊名的,进到最后的时候,还要有官员誊抄出来。 再到最后选出三份,定前三名时,最后把他们的卷子找出来。 当时的考官一眼看中纪元的文章。 不仅文章好,字更为漂亮。 有些人还说馆阁体死板,但写得好的馆阁体还是很优美的,否则怎么会成为默认的官方指定字体? 再把他所有文章抽出来,主考官右训导都吃了一惊,当即道:“他这哪是在考试,分明在学习。” 众人定睛去看,纪元的文章却是一篇比一篇好。 能阅卷的官员自然是有水平的,对纪元的文章也是赞不绝口,更觉得他观点新颖。 揉了些时兴的八股文在里面,又不至于拘束,还有他字里行间的洒脱。 如此文章,必然是府试第一。 府案首实至名归。 众人兴奋的时候,最后看到他作的那首诗,大家下意识沉默。 这诗前半段还好,后半段怎么这么怪呢。 最后还是右训导拍板:“如今科举注重文章,注重策论,谁还看诗赋写的如何,你们说呢?” 这个倒是,如今科举轻诗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文章是否言之有物,才是取士的关键。 最后那诗自然被大家忽略。 甚至这次编纂童试录,也直接不提他两次做的诗。 小孩有短板很正常,他才十一岁,若是连诗句都做得很好,还要不要他们活了? 话传到纪元耳朵里,也算让他明白府试看中的是什么。 他有些期待这本童试录编出来,后面应该还有考官们的点评,到时候也好查漏补缺。 至于写诗? 还是再缓缓吧! 郭夫子他们倒是没在意,大家根本不怀疑纪元写诗的水平。 他写诗要是不好? 那就没人写的好了。 大家都以为他是偷懒不写而已。 实际情况如何,也就纪元自己知道。 所以一直到五月初六上午,参加童试宴的所有人都在准备今日的衣服,并且是随口说道一件事时,纪元傻眼了。 “也不知道童试宴是个什么样。” 李锦答:“就是普通宴会的样子吧,但我听李勋说,无非就是文人宴会常玩的。” “作诗,作对联,还有飞花令之类的。” 其他人点点头,确实是书生常玩的。 大家只要不露怯即可,他们在乙等堂的时候,也有这方面的学习。 但纪元直接傻眼了。 什么东西? 作诗,作对联?! 还飞花令?! 这些东西他当然听说过,但从来没玩过啊。 丙等堂基本不会教这些东西,他也没学过啊。 偏偏蔡丰岚还道:“你可是小三元,当时候肯定要作诗,准备好了吗。” “等你的诗句一出,绝对惊艳全场,看其他人还敢说咱们正荣县的人爱做酸诗不。” 啊? 还惊艳全场? 纪元腰带都系错了。 嘴唇动了半天,什么话都没说。 怎么又要他作诗啊。 这事就绕不开了吗。 还有飞花令。 他倒是知道,但真跟人对起来,会不会丢人啊。 纪元有点想临阵磨枪了怎么办! 一整天,纪元抱着诗词书籍背个不停。 看在别人眼里,那是纪元依旧勤学苦读。 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有多苦! 别人也就算了,他好歹也是三个第一,肯定会被点名,这都不用想。 化远三十四年五月初六,晚上酉时,穿戴整齐的一百二十名新晋生员,面带微笑来到府学。 府学侧门热闹非凡,一百二十个穿着青衿的学子前来,引得不少路人都在围观。 黄夫子送纪元他们到门口就不再进去了。 今日是新进生员们的热闹。 此次府学开放的是一处园子,进了园子便能听到里面的丝竹声。 里面丫鬟小厮面露恭敬,记下来者姓名,引着他们按照院试成绩排名入座。 不少人头一次参加这样风雅的宴会,不由得手足无措。 纪元到底见过大世面,多是欣赏这里的美景。 古人还真是会享受,看这假山流水的,既能游园,还能宴饮。 确实是个好地方。 正荣县十人来的时候,那丫鬟明显惊喜,开口道:“还请小三元同奴婢去正厅,知府与学政吩咐了,您若来了,直接过去便可。” 如果只是这样说,那也就罢了。 偏偏丫鬟又来了句:“那边正在做盛夏诗呢,小三元您文采斐然,一定要去凑凑热闹。” 纪元脚步顿住。 盛夏诗? 他能不能不作? 纪元脸上挂着微笑,旁边李锦还暗暗道:“做个好的,否则李耀众的酸诗就真的要代表咱们正荣县学生了。” 帮着筹备童试宴的李勋也快步走来,拉着纪元道:“快,再晚一会,这盛夏诗就要做完了,咱们还怎么一鸣惊人。” 好好好,他能不能拖着时间不去啊。 能躲还是要躲的。 文抄公当多了,他这脸皮有点撑不住啊。 五月份的晚上,天气刚刚好。 此刻天还未黑,坐到正厅里更是舒服。 这里说是一个正厅,实际上四面环水,用纱帐围着,既凉爽也可以避开蚊虫。 水面船只上的雅音轻轻揉揉,很有格调。 在这种环境下作诗,确实是一桩美事。 当然,对纪元来说,那就不是了。 被李勋跟丫鬟带过来的路上,纪元就在思索了。 这盛夏诗到底要怎么做。 好在丫鬟知道蔡丰岚是第三之后,也让他前去。 看来院试前三,都会到正厅见知府大人,以及学政大人。 对这两位,纪元没有太多知晓的。 但想着知府跟聂县令的关系,大概不会多为难正荣县的人。 聂家捕快私底下同他们说了,聂县令小时候就在知府家玩,两家人是世交,让他们不用更担心。 学政就不知道了,纪元对他的事并不知情,好像他已经正建孟府五六个年头,比知府在这时间都长。 李勋带着纪元,蔡丰岚前去。 三个人都是正荣县的人,但刚踏进去,就听到有人道:“诗词乃人的根骨,从上古时期,古人便作诗,咱们也作诗。” “可见文人必会诗,必懂诗,若不会作,那就落下乘了。” 正说着,那人看向行礼进来的三人,目光在纪元身上停顿。 “听说咱们的小三元,府试做了首诗,不如念一念吧?” 纪元顿住,看向挑衅的那人。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念诗就不用了吧! 他真的怕丢人啊! 要不然让他当场写文章吧,这个他在行。 当场写字也行! 什么都好,别作诗了就成! 第61章 第61章 说话这人眼神带着热切, 对纪元很是热心。 这是府学里的一位举人夫子,他是去年乡试中的举,看向纪元时, 忍不住赞叹道:“纪元的诗写得极好, 这次府试, 院试的诗, 肯定也不错吧。” 话音落下,纪元直接沉默了。 怎么说呢。 不能说不错,只能说没有一点对的。 在场众人看了过去,除了监考的考官们知道些什么,其他人都带了好奇。 特别是知府,开口道:“纪元的诗做得很好?你怎么知道的。” 是啊, 纪元也想知道,眼前的夫子怎么知道的,但他必须要打断了,赶紧上前道:“见过知府, 学政, 诸位夫子。” 已经成为秀才的纪元可以见官不拜, 行学生礼即可。 知府等人点点头,让他坐下。 后面的李勋,蔡丰岚自然也跟着拜见了。 但李勋还有事要忙,送完人便匆匆离开,还给纪元使眼色,让他好好发挥, 给他们正荣县的人争光。 此处正厅的人不多, 大宴会还在外面,这会坐着的, 要么是官员要么是夫子。 只有院试的前三名被特别邀请过来,这自然是厚待。 纪元,蔡丰岚落座时,位置上已经有一个人了。 纪元往他那边一看,眼神震惊。 这不是那日看到的和尚? 不对,这不是那日看到的儒僧。 儒僧今日穿了青衿,没穿和尚袍,但脖子上挂着念珠,明显有股出尘之气。 儒僧自然也记得纪元,对蔡丰岚也有印象,他自我介绍道:“贫僧本名叫白法彬,你们喊我白和尚,或者法彬即可,是建孟府人士。” 这白和尚自幼无父无母,刚出生没多久,就被扔到庙宇门前。 被寺里的和尚捡了养着,寺里和尚只让白和尚跟着一起念经,准备等他大些了,再由他自己决定剃不剃度。 在白和尚八九岁时,寺庙里去了几个穷书生,想在庙里清净地读书,平日会给些米粮作为酬劳。 寺庙便同意穷学生们在此读书,没想到白和尚竟然跟着读,还颇有灵气。 读到今年时,寺里大和尚给了他一些钱财,让他出来科举。 他上次看了府试成绩之后,就是急着去跟随行的师傅说成绩。 师傅不喜人多,就在城外的破庙里住。 听着他的经历,纪元跟蔡丰岚都傻眼了。 知道每个人都有其经历,但白和尚的经历也太离奇了。 纪元,蔡丰岚也自我介绍。 蔡丰岚家里,是典型的耕读出身,祖上读过书,这一两辈断了,总算在他这捡起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67 首页 上一页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