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如此,府学这边,就越看中纪元。 而府学的看重,确实给他准备了另一条路。 纪元被喊到府学的时候,看着左右训导两人,就知道事情不一般。 殷博士也在旁边,作为纪元的五经博士,大家相信他更能劝动纪元。 他们要劝的内容便是。 “明年的会试,要不要考虑放弃。” 会试? 放弃? 左右训导,甚至是学政也商议过这件事。 对纪元来说,放弃明年的会试,不失为件好事。 殷博士无奈,直接道:“你们同他说明白吧,让纪元自己考虑。” “你可知三榜之间的差距?”右训导认真道,“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 纪元是知道的。 如果说进士天然比举人,秀才要高。 而如今天齐国的官场,特别是高官,非进士不取用。 这能看出来几个功名之间的差距。 但进士之间,也有分别。 比如一甲,也就是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直接授从六品官员。 榜眼探花为正七品。 再比如二甲,二甲也可入翰林院观政,就是实习,但品级就要以从七品开始。 最后的三甲同进士,也就是人数最多的那种。 一般来说,都是正八品的官职。 等到外派的时候,大多都会授“县丞”的职位。 是的,县令都不是,而是县令的副职。 对一般人来说,考上同进士也可以,至少是进士了。 但对于纪元这种天才来讲,建孟府府学对他就有更大的期待。 至少,也要考到二甲吧? 纪元今年不过十五,让他直接考入全国前三十三名之内,似乎有些为难。 到考到三甲同进士,又有些可惜。 为何可惜? 左训导解释道:“每个榜单的考生都会有个上限。” “前三自不用说,考下来便是六品官员。” “二甲的三十人,还有机会参与庶吉士的选拔。” “到了三甲,上限就低了,若想为以后考虑,放弃明年的会试,对以后的收益更大。” 说白了,天齐国朝廷不成文的规定。 一甲,二甲的功名,会被重用。 三甲的进士,基本不会被重视,以后升官的路会非常艰难。 所以对很多有天赋,但准备不足的学生来说,宁愿不中第,也不想考上三甲。 他们这边的讨论,若拿到外面讲,肯定有很多人酸得很。 旁人趋之若鹜的进士功名,竟然轮得到有人挑挑拣拣。 左右训导确实在替纪元挑挑拣拣。 按照他们的看法,只要纪元再准备三年,必然能得前二甲的名次。 既然这样,不然再读三年。 差不多等于,有一个考试,你现在去考,可能就考个三本,而且考完之后就定下了,不能更改,也没有更高的学历了。 但你再准备三年,能考上顶级院校。 要是这个人只能考三本就算了。 大家也不说什么,考上就万事大吉。 但明明知道,这个人复习几年,肯定可以考到顶级院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再学三年。 三本院校跟顶级院校,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现在说的就是,让纪元明年会试随便考考,直接落榜最好。 等到三年后,再拿出全部精力。 到时候,绝对能一鸣惊人。 右训导甚至还开玩笑道:“万一再学三年,你直接考了会试第一?那可是连中两元。” 以纪元的品貌,到了殿试,皇上一看,说不定直接点他当状元。 毕竟最后的殿试部分,长相也加分啊。 右训导虽然是开玩笑,可这话里的意思,同样是觉得纪元还有潜力。 这样的提议,一般只有在大家族内部,才会如此给自己的子弟铺路。 府学这样讲,就是想真正培养纪元了。 毕竟培养出一个三甲同进士,跟培养出一个二甲进士出身,那可是完全不同的。 纪元的书画,纪元的诗词,再加上他的文章。 知府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纪元应该有更好的前途。 这才有今日的谈话。 纪元明白了大家的意思,有些哭笑不得。 进士是什么大白菜吗,还任由他挑拣。 纪元还笑着道:“我的春秋博士还说,如果我落第了,正好去国子监读书,那样考中概率还更大。” 再加上府学夫子们的安排。 他明年应该直接落第,然后进国子监读书,等三年后再考会试。 这个安排似乎非常合理。 左右训导竟然也点头:“是可以的,今年建孟府推荐生员的名额可以分出来一个。” “先落榜,直接去国子监读书。” “说不定真能考上状元!” “那咱们府学,就出状元了!” 古代的状元,那是妥妥的全国第一。 纪元从全县第一,考到全省第一。 现在大家都给他规划全国第一的路线了! 纪元扶额。 他就那么一说。 殷博士没理左右训导的兴奋,先来询问纪元:“纪元,你觉得呢?你明年想怎么考。” 左右训导也看过来。 按照他们来看,让纪元再学三年,是最稳妥的。 纪元却摇头道:“既然考了,就要认真考。” “再说,我认真考,也可能落榜啊。” 两人沉默,说得好像没办法反驳怎么办。 毕竟会试确实没那么容易。 不过此事也没那么简单定下,府学算是给纪元留了条退路,最后还是道:“若觉得没把握,就尽量落榜。” “若觉得二甲有希望,那就学一学。” 说罢又道:“到京城之后,你可以打听打听,你们去京城的这些举子,文章都会流传开,你多看看再说。” 各州府的厉害举子,文章肯定早被整理成册,各地的乡试录也能在京城买到。 搜集大家的文章,先看看各自对手的水平再说。 这倒是个好办法。 纪元记下,同大家道谢。 如此是条路子。 若大家的文章好的不能超越,纪元感觉自己会落到三甲之后,就可以考试时放水。 若感觉有把握,那便试一试。 在其他举子想着怎么考上进士的时候。 纪元这边,则已经开始挑选考中的名次。 这跟考试控分又有什么区别,实在有些可怕了。 从研学处出来,殷博士道:“既如此,那就做好两个准备,不过该读书还是要读,心思还是专一些好。” 说罢,殷博士自己都笑:“夫子同你说这些做什么,你可是最认真的那个。” “不管怎么样,先照顾好自己,之后再说其他的。” 纪元今年也才十四五岁,放在其他人家,也是初出茅庐。 可他要去京城考试,又是面对会试。 殷博士都能想到,他头一次考会试的场景,他考了三次才中,虽然说不上灰心丧气,但也有惆怅的时候。 纪元年纪不大,这样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纪元却道:“夫子放心,我还比别人多了条路,肯定会好好走的。” “再说,不就是会试,能过就过,过不了再说。” 纪元想的很开。 都考到现在了,想那么多也没用。 殷博士笑着点头:“好吧,那就收拾好东西,等着府衙给路引,到时候看看怎么过去。” “我的意思是提前去,也能好好安顿。” 会试年,到底跟其他时候不同。 之前忙于交际的举人们也开始准备去京城的东西。 白和尚从青云寺回来时,再次感谢了纪元,说青云寺如今的风气好多了,他也算能放心进京赶考。 蔡丰岚也在二月份回到栖岩寺,但他这次是收拾东西。 周家给他安排了府学附近的院子,让他先住进里面,跟周家离得近,今年秋天成亲了,他们小两口可以住进里面。 这么一算,他们三个都要从栖岩寺搬走了。 三个人难得有些怅然。 他们刚搬过来时的场景,大家都还记得。 栖岩寺名字听着硬朗,庙宇却是破旧的,胜在还算清幽。 这三年过去,就连栖岩寺都有些变化,如今来投奔的穷学生也越来越多。 他们三个却要搬走了。 比他们三个更难过的,还是栖岩寺的小沙弥。 这小孩平日最喜欢帮纪元他们做事,总能得些额外的糕饼。 现在三人走了,他也不知道找谁玩。 蔡丰岚笑:“我就住在府学附近,你没事可以去寻我。” “至于他们俩,要到京城去找了。” 京城? 小沙弥自幼生活在府城里,自以为府城已经很厉害了。 那京城又是什么地方? 京城是什么地方? 自然是首善之地。 天下学子云集,天下官员齐聚。 路上随便碰到一个人,可能就是官员家眷,四品官在那边,都是小官。 这些话也不好说,纪元他们只道:“就是个很厉害的地方。” “比咱们府城还厉害?” “嗯,厉害很多倍,还很繁华。” 小沙弥真心实意地恭喜:“那你们一定要留在那啊。” 他们也想。 白和尚跟纪元都笑着点头。 他们会努力的,争取留在那。 听说他们三个都要搬走,栖岩寺的住持也过来相送。 不是他们住在这,栖岩寺也不会有额外的收入。 加上白和尚的师父跟住持熟识,自然更亲近。 纪元的东西其实很好收拾,有一部分已经放到安纪村老家。 剩下的基本都要带走。 他跟白和尚约好,干脆还是骑马去京城,到时候约一些同样租马的举子一起赶路。 这样还能节省时间。 这就显示出学了骑射的好处。 最后有四五个举子都说一起走,等到二月初九出发,那会天气暖和了,估计二月二十左右就能到京城。 他们都不想在路上耽搁太长时间。 纪元他们一起学数科的高老四也在其中,数科的高夫子还觉得遗憾。 他俩都考上举人,他数科八个人,瞬间少了四分之一的学生。 再这么下去,估计数科都要开不下去了。 话是这样讲,但高夫子还是为他们高兴的。 收拾好东西,同去的考生也已经确定。 也不能轻易离开,还要等衙门发的路引,以及举子们乡试的试卷。 其中试卷也是他们行路的凭证之一,需要各自誊抄出来,由官府加盖印章,再有路引为证。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67 首页 上一页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