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憩整顿一夜之后。 天还未亮,康熙便带着胤礽开启了忙碌的谒陵祭拜仪式。 从初四到十一日,整整七八日,诸王贝子、朝臣台吉等人跟随帝王与储君,先后谒福陵、昭陵、永陵行礼,奠酒举哀。 康熙亲自告慰祖先“三藩平定,海内安宁”,又刻意提起“皇太子胤礽聪敏多思,德才兼备,大清江山后继有人”之事。 不管底下有多少人心惊狐疑,康熙自个儿总归是满意了。 出关祭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崇尚满洲”,而立嫡子为储君又被视作“重视汉人传统”。他两头都占尽,余下的满汉对峙,他是乐见其成。 帝王心情不错,中间还抽空给太皇太后写了四五封信,借着谒陵之事,将盛京如今的形势一一讲给他玛嬷听。 这都是从前保留下来的老习惯了。 上次东巡是在康熙十年。 那时他不过才十八岁,在外驻跸整整两个月,看许多事情都稚嫩不周全,总得玛嬷在旁提点着。到了今日,他也依然大事小事常常与玛嬷分享着。 他只期望着,不与玛嬷祖孙离心。 谒陵完成之后,康熙便打算借着行围的名义,巡行各处皇庄。三官保心里头到底不踏实,想要跟着一道去,却被康熙拦住了。 康熙笑道:“今年初,内务府总管噶禄会同尚膳正奏称,盛京运来的腌制兽肉过多,没放几日变了味,全都倾倒了。腊肉腌物,主子们用不得多少,往后只叫大凌河庄内征猪百头,腌鹿、腌鱼尽数减半……三百只足矣。” “你这宅子虽然拾掇的简朴,可行事还是奢侈了些啊。” 三官保登时脸色惨白,叩首在地不敢抬眸。 皇上早就发现了?察觉到哪一步?按下不表只做敲打又是为着什么? 康熙没管他的心思,继续道:“另外,往年盛京总是在三四月份寻觅捕获雏鹰鹯鸟,耽误农时,最终却因不听饲唤,难以献上名品鹰鹯到京师。这些劳民伤财之事,朕都有所耳闻,往后,便不必再做了。” 他又说起冬日行围乃练兵之举,不可废止,但春夏应放山于民,给他们打猎获取食物的途经。如此桩桩件件,三官保都一一应下,腿都跪的没知觉了。 康熙终于唤他起身,拍拍人的肩膀。 “几个跨院既然封了,就那么放着吧。还有你费尽心思叫人寻来的那些奇石珍宝,藏着自己玩一玩,朕便做不知,也无不可。” 三官保看着万岁爷远去的背影,终于腿一软,重新瘫软在地。 * 从盛京出来,康熙走走停停,直奔吉林乌喇军屯地方。 三月末,下了一场暴雨,御路被冲毁不少。 康熙正好带着胤礽、赫舍里驻跸库鲁皇庄,索性也就多呆了几日,顺道将沿途所见所闻整理一番,写成三封长长的信件,交予专差送回京师慈宁宫。 庄子里头真是应有尽有。 胤礽一向喜欢这些个种地务农之事,觉着与泥巴打交道十分有趣。这回有时间,更是跟着庄户们玩了个尽兴,还学到许多新知识。 康熙也不拦着。 他本就重视农桑,每年入春都会亲自下地耕种,甚至打算过两年等京郊的畅春园建成了,要在那里亲种一片水稻。 帝后二人相携坐在午后的树下,吹着凉风,看着胤礽饶有兴致跟在庄户身边,学习水稻育秧。 赫舍里无奈叹道:“这孩子真是随了皇上的性子。” 康熙当然是希望胤礽像他一般,成为大清未来的贤明君主。但私心又想着,孩子在父母面前,还是要如皇后一般,淳善柔和的好。 于是道:“保成也像舒舒,他是随了咱们得优势。” 赫舍里便也笑了。 …… 与树下的帝后二人相比,稻田这头却八卦的起劲儿。 胤礽正兴致勃勃听人讲满洲嫁娶风俗。 皇庄上的奴才,尤其是能在太子爷面前露脸的,那也算是旗属包衣。今日庄子上的旗校特意寻了自家婆娘觉罗氏来,陪着太子爷聊天闲谈,熟悉务农之事。 觉罗氏是下五旗的包衣,今年瞧着三十多岁,却已经是二嫁了。 先头她所嫁非人,丈夫是个短命的,染上病早早死了,她的一应陪嫁、田产、牲口都要被判给夫弟。 这是满人一贯的传统。世祖入关之前,满人续娶兄嫂、侄媳、婶娘等事屡见不鲜。多半都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觉罗氏一点也不愿意留下。 “多亏了当今圣上颁布了一道旨意,准许八旗包衣寡妇不再守节,另行婚嫁,且再嫁后能取回部分嫁妆财产。奴婢这才能全须全尾地出来,跟着当家的过好日子。” 她说话时,眼中满是感激,还带着鲜活的生命力。 胤礽不禁探着脑袋,往康熙那头张望—— 康熙已经起身去巡看庄田插秧之事了。小太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这才发觉,原来阿玛竟然早就会插秧了。 他好像什么都会。 而这个什么都会的人就是他的阿玛! 胤礽心底升起一点骄傲之情。 阿玛愿意把这些八旗底层的人放在心里,所以小小一道旨意,就能叫这么多真真切切的人过上好日子。 小太子忍不住发散着想: 他也很喜欢汉人。往后,要以阿玛为榜样,叫这天下无论满汉,都能露出觉罗氏这样的笑颜。 胤礽跟这样快活积极的人总是很聊得来,又问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农事,心头一本满足。 他站起身,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忽然想起了盛京的“生息银两”。 于是脱口而出:“你可知内务府皇商借贷的生息银?” 觉罗氏一怔,垂下头道:“奴婢知道。” 胤礽对人的情绪态度转变十分敏锐。 他看出觉罗氏有些顾忌,便只好奇问:“盛京的皇商很厉害吗?” 这个倒是可以说。 觉罗氏松了口气:“皇商多是盛京上三旗出身,他们实力雄厚,多以贩盐、贩铜、运粮和售卖人参为业。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便是介休范氏和王氏。” 这两家都是内三旗包衣出身,世居辽阳,根深蒂固的。 胤礽一双小手认真地插着秧苗,理顺逻辑道:“孤记着阿玛说过,内务府将生息银两放贷给皇商,只收取极低的利息。可见他们借贷是有利可图的。” 觉罗氏便又紧张起来,结巴着笑道:“奴、奴婢不懂这些个。” “那孤只问你,这几年来盛京的盐价、铜价、次等人参价格如何?涨了还是跌了?” 觉罗氏心中惊叹太子殿下的聪敏,连忙答话:“旁的不知晓,但盐价从康熙十五年至今,每年都在缓步上涨的。当家的这两年补着身子,奴婢也隔断日子去买些下等参回来,售价却是翻倍了。” 胤礽心中便有数了。 可以确认,生息银是有用的,但汗阿玛只将生息银两放给盛京大皇商,便不是件好事了。 同样的道理,盛京内务府也未必干净。 三官保可以按照汗阿玛的要求低息放贷,却未必能坚守底线,不被郑氏、王氏收买。 这样一来,生息银所带来的巨额利益,都被内务府内部侵吞了,哪里能达到阿玛所想的效果呢。 小太子冥思苦想,看着稻田里头每隔一段种下的秧苗,心中有了主意。 …… 当夜,康熙和赫舍里被儿子一脸严肃地摇起来。 胤礽正坐在康熙面前,板着小脸道:“阿玛,我找到用好‘生息银’的法子了!” 康熙睡意正浓,被儿子晃醒了还当有什么大事呢。见小家伙一脸的故作老成,忍不住笑了:“哦?保成这般厉害,说来给阿玛和你额娘听听。” 于是,胤礽将白天与觉罗氏的谈话大致讲过,又按着打好的腹稿一一道: “首先就是不能只叫内务府运营生息银了。可以放开给上三旗的王公和官员,由他们出面,设立皇当、官当,用典当铺来放贷给下头的人;” “其次,就是可供放贷的范围。不止局限在内务府皇商,八旗官员和商人经过筛选审核之后,都可以来借贷。” “最后就是生息银产生的利息银,可以用于旗人的红白事恩赏,笼络八旗兵丁,岂不是一举多得啦?”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人相互之间互相限制,局势就掌握在汗阿玛手中,“生息银两”才能发挥它本该有的作用来。 胤礽将自个儿费心学习一整日的想法说完,期待地看着康熙。 他第一次这么努力的想要追随阿玛的脚步,得到阿玛的夸赞,也希望他的一点作为能够叫更多人展露笑颜。 康熙与赫舍里沉默许久,对视一眼之后,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与感情复杂的泪。 为人父母的,看到孩子一夜之间成长如此巨大,总是舍不得的。 康熙伸出大掌,使劲儿将儿子带进怀中揉搓一番,又激动难掩地亲了儿子的额头,夸道:“好!好!不愧是朕的儿子。比朕当年更有一番作为。” “舒舒,你将咱们的儿子教得很好!朕,要多谢你……” 康熙将妻儿统统搂入怀中,不知怎的,年少时那些个孤寂委屈便在这一刻涌出,叫他湿了眼眶。 他想,好在保成的境遇完全不同。 他有额娘养育,又会有他这个好阿玛时刻护着,总归只会有一条光辉坦途。 …… 将生息银两的相关事务颁了诏书之后,康熙再睡不着了。 他披衣起身,去西暖阁点了灯,在御案前执笔,有千言万语想要与太皇太后分享。 这是他出京之后,写给太皇太后的第十八封信。 信中,他没忙着提起生息银两的改革事宜,而是撒娇一般写道:“玛嬷,孙儿在辽河撒网捕鱼,终于捕到了十余条鲢鱼、鲫鱼,已经派人盐渍之后火速送去京师给玛嬷品尝了。还请玛嬷笑纳。” 他难得有这般温情的时刻,忍不住弯起唇角,想要提笔夸耀一番儿子今日有多能干,好叫太皇太后也跟着高兴高兴。 只不过,还没等康熙落笔,身边就忽然探出个小脑袋来。胤礽揉着眼睛,打个哈欠将信上写的文字大声朗诵一遍。 康熙的耳朵红了,斥他:“这么晚了,还不去睡觉!” 胤礽则一脸嫌弃:“阿玛出京才一个月出头,就给乌库玛嬷前前后后写了十七封信,每一封都那——么长,烦得她老人家都不回你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2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