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真实的小人物生活采访,也能给各地乡镇农村生活的普通青年人一扇打开外部世界的窗户。 秦瑶脑子里有很多点子预备去实现,目前还很乱,需要时间去整理,唯一确定下来的,她会做一个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的采访专题,这大概要等到七八年三四月,开学一段时间之后。 时间上不着急,目前还只在筹备阶段,但秦瑶很有自信,等这本杂志出来之后,一定深受喜欢,卖到脱销。 “你想自己办期刊?”顾呈乐了,自家老婆想创业,他十分支持,按秦瑶这样打算的,哪怕是挂靠在文化馆单位之下,所获得的利润需要上缴,但她有极大的自主经营权,算是个独门立户出去的小领导了。 秦瑶点头:“目前是这样。” 现在又不能自己创业,只能挂靠在单位之下,以后很多大企业,在最初的发展,也是从国营单位出来,在以后的股份体制改革中,逐步转化。 “那行,我全力支持,我也可以给你写稿子。”顾呈心情愉快,抬手捏了捏秦瑶的脸颊,他心头得意的想到:这么多年情诗写下来,怎么可能没有发表水平。 “正好我进修的时候,空闲时间也多。” 秦瑶:“……” 小秦同志心想:你也太得意了吧,某位顾大诗人,不过我们这小期刊不刊登酸诗, 想到这里,她勉为其难道:“准许你当个特派记者,协助采访写文章。” “别说是特派记者,你让我潜入侦察也行。” 秦瑶斜了斜眼睛,调侃道:“还真别说,我想采访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顾队,就你现在这个样子,你换身衣服,去冒充个大学生,绝没人说你不对劲。” 顾呈无言以对:“我听说三四十岁的都去报名参加高考。” 秦瑶:“……”差点忘了,第一批恢复高考的大学生,很多都是拖家带口,甚至夫妻双双考入同一所学校。 为此,很多知名大学还特别设置了育儿班和幼儿园,专门供这一批大学生孩子就读。 这会儿穷虽然穷,但是各种福利没得说,读大学不要钱,还有一定的伙食补贴,毕业后直接分配工作,将来还分配房子。 哪怕这时候的人苦虽然苦了点,但确确实实精神压力不大,至少不用背三十年房贷,也不用背车贷,房管局有大量住房,低价出租给城市居民,还不用交物业费,从来都没有人觉得租房子有什么不好的,因为大多租的是国家的房子,能住上一辈子,甚至后面拆迁了,还给补偿。 * 秦瑶向单位说了自己的提议,单位答应了,秦瑶说自己慢慢筹备,单位那边也支持她暂时先去各地参观游览学习。 “秦同志,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 “我听你说的这个生活期刊就很有意思。” “说不定还真能办出个名堂,我们文化馆真是藏匿了不少人才。” 文化馆的领导听了秦瑶的主意,非常赞赏她去尝试,认为秦瑶是一个有想法有创意的人,从一开始文化馆决定办期刊,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一个基础任务,没想着能做出什么名堂,名气大概连出岛都做不到,只是依靠当地的关系,要求其他单位订阅一定数量,每个月总有些销量,不求有个人主动去购买。 而秦瑶提的这个生活期刊十分有趣,孙书记想着秦瑶若是办好了,说不定还真能真能获得广大普通民众的喜欢,在新华书店和报刊亭一本本卖出去。 那就真的有效益了?
第121章 第一更 十二月,到了高考的那一天,白天气温二十几度,不冷也不热,正是最舒爽的时刻,秦瑶虽然没有参加高考,但她起了个大早,她也得赶赴高考考场,而她并不是去考试,而是去当监考员。 岛上留下的知青很多,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更是超乎寻常,这是一次盛大的考试,报名费只要五毛钱,过去近十届的学生,外加今年的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报名了高考。 很多人不过是“重在参与”,五毛钱的考试报名费,再贫穷的家庭也能出得起,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费用,唯独复习材料,是要自己花钱去购买的。 当然,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出来,新华书店的所有辅导书都卖疯了,很多人排队抢购,大部分人只抢到了一两本,只能跟身边的人互相交换着看。 此时私底下则流行着另一类粗糙滥制的蜡刻印刷材料,是由中学老师们自主出题,供给学生复习的,数量众多,五花八门。 这些中学老师,不仅教课,其中有些人同样报名了这一届高考,老师和学生同时参加高考,甚至还有兄弟姐妹,父母和孩子同时参加高考的情况,这是以后的人所无法想象的一次高考。 秦瑶也想凑热闹,于是她报名支援本次高考,来当义务监考员。 因为高考报名人数众多,很多单位的场地都变成了临时考场,每个单位都要支援一批监考员,秦瑶主动报了名。 她所监考的教室,是一所小学改成的临时高考教室,在一楼,最边边角角的位置,她和另一个方脸的男老师监考。 那男老师没想到秦瑶如此年轻漂亮,还以为她也是来参加高考的,“同学,让我看看你的准考证,你来的太早了。” 秦瑶:“这是我的工作证,我也是监考员。” “啊?是吗?哦哦,你好年轻啊,在什么单位?你怎么不报名参加高考,我们单位不少年轻老师都报名参加高考……” “如果将来毕业能进厂子里当领导,有生之年能当个厂长,那可就出息了。” 以后高考的监考员大多是老师和研究生,批改试卷亦是,现在这情况不一样,很多老师都参加了高考,就得征集其他单位的人选。 同样的,很多单位的年轻人,只要二十来岁的,还有冲劲,都愿意参加高考来试试水,只要考上了大学,兴许能去更好的学校,将来毕业去更好的国营工厂。 对,这时候大家比较嫌弃事业单位一类的工作,仍然是旧思想旧观念,认为被分配去效益好的国营工厂,才是大学生最好的出路。 过去那些年里,国营工厂的员工待遇是最好的,万人大工厂,工厂有分房,有幼儿园医院小学中学还有养老院……很多人一辈子就在工厂里,舒舒服服地度过了大半辈子,工厂包办了生老病死的一切事宜。 衙门办事员,诸如公安警察一类的,没有油水可捞,只能领死工资,过年也没有其他福利,而工厂职工就不一样了,工厂里面的残次品,总能低价卖给员工……这是最大的员工福利。 有些冰箱厂、电视厂、洗衣机厂的员工,甚至会故意增加残次品,好让自己能够低价购买,谋取福利——这也是八十年代后,国营工厂逐步衰败的因素之一。 普通人对信息的了解是滞后的,现在大把的人仍奔着国营工厂去,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到了九十年代又遭遇大下岗,不得不让人唏嘘感叹。 “确实。”听见人奔着去国营工厂,秦瑶也没反驳,只是点点头。 作为考场的教室里只是简单的布置了,里面只有桌椅板凳,走廊上倒是贴着红色的横幅,往门口看去,这一路都是红色的口号横幅,以及领导人画像。 没多久,来参加高考的人员如潮水一般走进来了,跟其他省份冬季灰扑扑的穿着打扮不同,岛上的人衣着颜色更加鲜艳,男人仍是以白衬衫为主,间或是蓝色条纹海魂衫,女孩子碎花格子纹的多,这么一同走过来,海风吹得他们衣袂翩飞。 看见这样的场景,秦瑶的心情都忍不住激动了起来,她只参加过一次高考,可没想到自己还能再当上监考员,当然,她倒是去批改过高考试卷……现在可真是齐活了。 如果啥时候再让她去出个高考试卷,或者她写的文章能上个高考试卷,那她可就“青史留名”了。 压抑住澎湃的心情,宣布完考场的纪律规则后,稍等片刻,外面传来了邦邦的敲钟声,秦瑶和另一个男老师发下试卷。 考生拿到试卷后便开始答题,秦瑶作为监考员,则陷入了无聊的状况,不得不说,无论当几次监考员,都觉得干监考太无聊了,又不能玩手机。 秦瑶便开始观察考场里的学生,学生最大的估计有三四十来岁,小的十几岁,说是高考考场,实际上花样百出,一部分人拿着试卷疾笔飞书,而有的人……写了十几分钟,已然陷入了僵局。 考语文的时候还好,大部分人都填满了,数学则是大片大片空白,看得秦瑶叹气不已。 妈的,这高考数学题目也太简单了。 这么简单都写不出来? …… 等到考历史的时候,秦瑶简直要笑出声,尤其是其中的名词解释,就跟四六级翻译题一样胡扯,最妙的是名词解释里面有一道题,让解释“拿破仑”。 大多数人还真不认识拿破仑是谁,就问离谱不离谱吧,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拿一个破轮子起义? ——发明了自行车。 …… 历史试卷上的名词解释,问得都是以后高考生再基础不过的信息,事实上,若是读过《十万个为什么》,还真能回答出大半问题。 考得真就是些常识基础的东西。 以前秦瑶总听说,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很金贵,很不同凡响,但是……这高考题目未免也太简单了,秦瑶觉得自己不用复习都能轻松考上大学。 想到自己寒窗苦读的那些年,小秦同志微微感觉到心梗。 高考真就是一年比一年难,一年比一年卷,甚至考研亦是如此,试卷分数越来越高,越来越难,越来越卷。 每多监考完一场考试,秦瑶的心梗程度+1,题目真是越看越简单,不说历史,就里面的英语考试,难度还不及中考呢,让早就过了四六级的秦瑶悲愤不已,她心想这难度,我用脚思考都能答出来。 这也说明了,这时候国内大多数人文化程度都不高,能有初中水平的,都已经算得上有文化,初中毕业,已经能去当村小学的代课老师,就是这么离谱。 结束了最后一场考试,秦瑶松了一口气,回到家里,见了顾呈,小秦同志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早知道我就去参加考试了。” 顾呈疑惑:“怎么?”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8 首页 上一页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