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被长公主身边的侍女听到了,还不等他们做什么,小王爷就先把人给处理了。然后让管家都给下面人紧紧弦,再敢多嘴主子的事情,就不是发卖出去这么简单了。 端木帝又是点点头,赫连云谦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孤给你三年,十炼钢的军械要够十万大军使用。”端木帝已经等了太久了,三年也该让这天下太平了。 随着萧泽康、宋思淼的回京,已经沉寂许久的朝堂又开始热闹了。 恭亲王和闻人大人递上来的折子,都很有意思,一个说的是各城官员兢兢业业,不存在贪墨,之前状告纯粹是诬告;另一个则是在骂这些官员无能,明明风调雨顺,但是各地的粮产也远低于预期,就连土豆那样的好东西收成都只是勉强能看。 谁也没想到这闻人大人去查财税的问题,结果告的却是庄稼的问题。端木帝与闻人大人的目光在空中交错而过,他与恭亲王同行,怎么可能查出问题呢。 端木帝问恭亲王,“恭亲王你这折子上说,中原城是因为糟了虫灾导致减产,地方官员为赈灾擅自开了粮仓?” “禀父皇,确实如此,这是地方官员的陈情函。”中原城是有虫灾不过是人为的,而且是在收割以后。粮食的价格可不高,卖不了多少钱,为了多得些银子,那些地都用去种其他东西,这事中原城的官员几乎都参与了。 去岁选的吏,算学确实是一把好手,他们千防万防不让他接触核心,没想到这总数上还是出了纰漏。这小世家出来的愣头青,还真把他们全给告了,所以才逼得他们想出这虫灾的法子来描补一二。 端木帝随手翻了一下这陈情函,都是假话,不看也罢。他又问“雅城和扬城又是怎么回事儿。” “扬城的那名吏,自知诬告,在儿臣等刚到扬城时便自尽了。雅城并未被人状告,为确保这吏治清明,儿臣与闻人大人还是走了一道雅城,经查实,确实没有问题。” “那粮食可在粮仓中?” “在的。”恭亲王回话回到斩钉截铁。 端木帝对这个儿子是彻底失望了,为了权利他可以牺牲一切,这样的人掌握权利就是对百姓最大的恶意。“闻人大人,你所奏之事,孤不甚明白。单说那土豆,是定川王各地的庄子试种过的,为何这些城池的粮产逐年下滑?” “陛下,微臣记得定川王说过,土豆喜好温凉气候,高温不利于其生长。并且在种植初期应该浇足水,后期只需要保持土壤微湿,避免过湿导致土豆腐烂。雅城气候炎热,本就不适合种植土豆,他们种了不说,官员还让农户持续浇水,这可不就没有收成吗?” 小王爷私下给端木帝说过这事儿,这其实是个坑,等着李丞相等人跳。小王爷在雅城、扬城都没有试种,但是在岚城有,岚城的土豆可以成熟,但是很显然这土豆在岚城只能种一季。 所以这土豆种子分到各地的时候,就略过了雅城和扬城,难为李程祥相尽办法搞到了种子,然后当宝贝一样的拿去种,结果因为气候不适宜、种植方法不得当,这季几乎没有收成。 端木帝一脸严肃地问责,实则心里很爽快。“可笑至极,没种过庄稼的人跑去指挥别人怎么种地。那中原城,也是因为处理不当,才导致了虫害吧?” 恭亲王站出来接话,“官员们读的都是明经、律法,对这些杂学无甚了解。不过好在中原城的官员处理得当,没引起什么麻烦。” 听这话的意思,像是要给那些蛀虫请功?端木帝只当自己没听出恭亲王这话里的意思,“官员不知道,官吏也不知道?定川王与太玄门一道编撰了这农学的书籍,想要做这份差事的还是自己买了回去学学吧。” 李丞相明白端木帝这是准备开农学的特科了,但是有什么意义呢,就好像算学,即便他换上了一些新面孔,也不能左右这一城一地的情况。他们只要把握住高位的官员,就不怕下面这些喽啰翻了天。 他想到今年雅城和岚城的粮产心就痛,总不能只有他们不好过吧。且让他好好谋划一下,一直被动防御,可不是他的风格,总要让端木帝知道,他这把老骨头还能折腾呢。 轮到萧泽康和宋思淼,这折子就有意思了,他们还真的查出了不少的问题,甚至连去岁刚被选用的吏也有有问题的,渎职之最可不限于官员。 被查出问题的人,多是副官,被查出的问题也是有大有小,端木帝态度很模糊,这是准备办还是不办这些官员呢? 一直在旁边看戏的荣亲王开了口,“父皇,何不给这些有过失的官员一个机会。” 很多人听了都纳闷儿,荣亲王什么时候改走“亲官”路线了?这条路他是走不通的。 “怎么给?” “萧大人与宋大人所查必是事实,那么首先要纠错,其次要改进。不如由您下旨,要求他们纠偏改错、另外定下新的任务,若是来年完成了,那就是将功补过,若是完不成,那只能说他们能不配位。” 能不配位,不就该让贤吗?这话没说,但是总有聪明人能听明白。 端木帝看着下面的朝臣似乎都没有什么异议,他们以为日后犯错也会这样轻描淡写的就过去了吗?无妨,死缓也是死,他已经等了几十年了,不在乎多等几年。 “就依荣亲王所言,由荣亲王、萧泽康和宋思淼拟定这纠偏改错的章程。” 下朝以后,端木帝召见了澹台族长,也就是现在的皇家书院院长。“孤想知道,皇家书院这些人可是真才实学?” “陛下,有些学子本就是饱读诗书之人,有些更是被家族全力培养的接班人,这些人无论才学、能力、魄力都是不缺的。” 端木帝让王公公将印制的农学书交给他,“这是农学的书,也是明年特科要考的内容。皇家书院这些人起点必然不是吏,但是孤希望他们不是不知实务的人。” 澹台族长略一犹豫,还是说出了他的请求,“陛下,未曾当官,就不会知道怎么当官。微臣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让您心仪的人去合适的地方历练一番。” 若干年以前,澹台族长是不会有如此想法的,但是他认识了小王爷。虽说小王爷在治经一道并无建树,但是他的观点值得他们学习。务实,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孤自有打算,不必心急。”端木帝在等一个时机,一个让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的时机。 日子就这样不急不慢的过着,李丞相他们也安分了许久,但是黑暗处的毒蛇从未放弃过攻击。大司马刘世贤开始发难了,“陛下,近来各城都来奏折要铜,如今这民间缺铜一事已经不容小觑。” 这缺铜一事是早有征兆,但是发酵到如今这地步,是少不了他们的幕后推动的。最大的铜矿在雅城,李丞相先是压下铜的供应,然后又联合世家掀起了一阵铜器之风。好些人为了制铜器,拿流通的铜币去溶了制成铜器。 而小民的交易日常所用就是这铜币,市面上的铜一瞬间就出现了缺口,甚至有人用银子换铜钱,还要折些本钱。如今这七铜钱的成本可相当于之前的十铜钱了。 人为的通货膨胀就这样发生了。 端木帝早就收到了消息,只是没想到此事会发酵到如此地步。不过有了定川王的胆水冶铜法,李丞相这番动作不足为惧。 “大司马可有良策?” “臣派人查探,发现缺铜一事系民间私铸铜钱所致。臣请陛下恩准重铸造新官府铸钱。” 端木帝略一思量就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这不可能的,朝廷重发货币,再给这群蛀虫机会中饱私囊吗。这群人为谋私利的时候,脑子还是很好用的,重新铸币那可是天大的商机。 官府重新铸币,必要去商人那里去买铜,去雇佣工人,然后铸钱。雅城作为铜矿的出处,自然可以借这个机会提高铜价,大赚一笔。不仅如此,这铸币一事需要诸多工序、工人,这期间他们又会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捞一笔。 端木帝怎么会给他们机会捞钱呢,“此法不妥,孤知道何处有铜,此事交给端木诺翰便是。” 端木诺翰,原先封地是中原城的康王之子。怎么会是他? 端木帝没有解释的打算,胆水冶铜的法子只能掌握在朝廷手里,选康王是有理由的。康王一脉在中原城经营久已,势力如何不必多说。有他们在,对中原城的守将胡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牵制。 中原城与雅城无法对帝京进行合围,如此一来,帝京就没有危险。 康王一早就选择了端木帝,无论是因为他忠心还是因为他看到了更长远的利益,这都不重要。这次的胆水冶铜交给康王世子端木诺翰去办,办好了自然是大功一件。之后端木诺翰就会常驻帝京了,这是一次交易,康王一脉将会迁入帝京,同样的他们也将获得权利。 如今的藩王在各地虽然依旧享受着荣华富贵,但是手里的权利所剩无几,想要权利,那就必须拿出诚意,让端木帝能安心的授予他们权利的诚意。 听到康王,恭亲王的脸色一变,这是防着他呢。不过他能反对吗,绝对不能,此时的他还只是个臣子。 端木帝看着恭亲王的脸色,心里对这儿子的失望更上一层,陷在个人的权利欲望里,丝毫没有考虑大局、全局。 被端木帝委以重任的端木诺翰两天后才赶到帝京,再回帝京,感觉和数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被宣进宫的他,有了一丝熟悉感,再回来的他,已经不是曾今那个谨小慎微的质子了。 “臣请陛下安。” “诺翰来了,赐座。”眼前的青年已经长大了,褪去了少时的青涩,如今的他代表的是康王。 “民间缺铜之事,你应该有所耳闻了吧?” 端木诺翰点点头,他已经知道这次他要办的差就是解决此事,父王告诉他一切听从端木帝的安排,但是这铜要从哪里来? “有一秘法可快速从水中冶铜,只不过需要选择的合适的地方。孤已派人选好地方,工匠也已经派过去了,你在帝京修整几日后就出发吧。此事务必秘之,铜币乃民生之需,不可大意。” 他的作用就是当个吉祥物,毕竟姓端木,再就是要看好那产铜的地方和人。“陛下可否派支人马与臣同行?”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1 首页 上一页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下一页 尾页
|